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罗马历史

罗马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21 19:23:10

1. 罗马的历史资料。

古罗马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即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公元前510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
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到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它与秦汉时期的的中国一样,是古代世界强大的帝国之一。
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时,罗马帝国版图达到最大,经济空前繁荣,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
参考资料:http://ke..com/link?url=GQ75eT57CvVuSr21mHEFwEA-_dr-zrwXLVQ3nRmGteXYg3Wktcp9Pf-4-ve-Xm83aVhzw1TPPuo--a

2. 古罗马的历史

根据传说,当特洛伊城遭到希腊人进攻的时候(约为公元前1300-1190年),维纳斯女神的儿子埃涅阿斯及其追随者逃出来,沿北非西行穿过迦太基,来到古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有拉丁姆,国王拉丁奴斯进行统治。埃涅阿斯击败图尔奴斯,建立王国(阿尔巴)。后来其子孙罗穆路斯建立罗马,立下罗马之根基Muns Trench成为第一任国王。后来确立了议会制,称为共和时代。 时间/公元前750~715715~672672~640640~614614~578578~534534-510国王罗穆路斯努马·庞皮留斯托里斯·奥斯蒂吕斯安库斯·马尔西乌斯卢修斯·塔克文·普里斯库斯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罗马历代国王表)
在图鲁斯·赫斯提里乌斯(托里斯·奥斯蒂吕斯)的时代,罗马和毗连的城镇阿尔巴(Alba)经常打仗,使得老百姓饱受困苦。他和阿尔巴的国王Mettius Fuffetius下决心要停止斗争,但是为了决定哪个城市的国王得到最高地位,Mettius Fuffetius提出了这样一个办法:让几个士兵搏斗,哪个城市的士兵获得胜利,那个城市的国王将成为最高君主。
恰好,罗马和阿尔巴两个地方各有一对三胞胎,而且罗马的三胞胎(他们被名为“Horatii”)和阿尔巴的三胞胎(“Curiatii”)同时出生。因此,托里斯和Mettius选了这两对三胞胎作为各自城市的代表。
比赛开始不久,两个Horatii已经死了,幸存的那个Horatius幸亏没有受伤,而Curiatii兄弟一个也没有死但各个受不同程度的伤。幸存的Horatius装作逃亡,Curiatii兄弟中了他的计追赶他,但因为他们受不同的伤,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他们无法同时赶上Horatius。因此Horatius不必一对三和他们斗,他分开和每一个打仗,把他们逐一杀掉。
这样,罗马获得了胜利,但是阿尔巴王不承认,还召集多个部落反抗,图鲁斯·赫斯提里乌斯一举击溃他们的军队,罗马版图扩张。 傲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是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的女婿,但却率士兵冲入王宫杀死了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自己当上了王,也是最后一位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当政后,暴虐无道,公元前510年被罗马平民驱逐出罗马,为首的人是卢修斯·朱尼厄斯·布鲁特斯,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的儿子。
罗马人民决定不再需要王,而是选出两名最初称行政长官(Praetores),后改名执政官(Consuls),任期一年。第一任执政官是卢修斯·朱尼厄斯·布鲁特斯和卢修斯·塔克文·柯拉汀。公元前509年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 8 世纪 - 前 6 世纪史称王政时代。先后有 7 个王,氏族部落组织尚完整存在,统治阶层包括王、元老院、库里亚会议 (罗马称胞族为库里亚,每 10 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后为百人队会议取代 ) 。后来又出现了贵族与平民之分。第一王罗慕洛在前 753 年建立罗马城。前 4 王是罗马人公社的军事首领,后 3 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公元前 6 世纪中叶的塞尔维乌斯· 图利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王政时代最后一位王高傲者塔克文暴虐无道,被愤怒的罗马人赶走,传说于公元前 509 年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 在共和时代的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进行了 2 个世纪。
在王政时代,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他是大立法官、军队的首领、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议会,由不同部族首脑组成。按照宪法和传统习俗,元老院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按照亲缘关系分成30组;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而这一点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古罗马城建立
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这已经广泛地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尽管可能此前已经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里。
传统上,罗马人把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英雄罗穆卢斯。他和他的孪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代。埃涅阿斯是希腊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的儿子,他在希腊人占领特洛伊城之后来到意大利。 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 。这已经广泛地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尽管可能此前已经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里。
传统上,罗马人把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英雄罗穆卢斯。他和他的孪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代。埃涅阿斯是希腊女神阿芙洛狄忒(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的儿子,他在希腊人占领特洛伊城之后来到意大利。
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这样描述这个神话故事:这对孪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罗马东南部阿尔班山区阿尔巴国的国王。国王邪恶的兄弟阿穆利乌斯将国王驱逐出境,还让国王唯一的女儿雷娅·西尔维娅做贞女以阻止她生儿育女(贞女是不准生育的),以防止国王的子孙报仇。但是雷娅·西尔维娅违背了他的约束,与战神马耳斯相爱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当这对双胞胎被遗弃在台伯河畔时,一只母狼哺育了他们,后来又被一位牧羊人发现,他的妻子将他们抚养大。长大后,这对孪生兄弟成为了绿林首领。在瑞摩斯被俘、带给国王阿穆利乌斯后,罗慕洛斯带领手下救出了他,并杀死了阿穆利乌斯。此时,孪生兄弟身世大白,他们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复了王位。兄弟俩离开外祖父,在被牧羊人发现的地方创建了自己的城市。在决定谁来做城市的主宰时,神谕告诉他们要由看到的预示成功的飞鸟来决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只秃鹫,罗慕洛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只秃鹫。后者的数字更幸运,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征兆的人。结果兄弟间发生了争吵,罗慕洛斯最终杀死瑞摩斯,成为新城的国王。他统治了很长时期,死后被接纳到诸神中,成为受人尊敬的战神奎里纳斯。 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初,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告一段落,意大利半岛基本统一。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两名执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为期 1 年;而掌握国家实权的则是元老院。随着贵族与平民之间对立的加深,贵族承认了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前 451 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限制,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前 326 年,取消了债务奴隶制。
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自公元前 5 世纪初开始,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罗马又发动了 3 次布匿战争,在前 146 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前 215 年 - 前 168 年发动 3 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 2 世纪 30年代~前 1 世纪 30 年代,史称内战时代,先后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形成了破产农民与大地主的斗争,无权者与当权者的斗争,骑士派与元老派的斗争。并且在前 133 年 - 前 123 年发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 107 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马略当选为执政官并开始实行军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无地或少地公民涌入军队。
前 90 年,为了争取罗马公民权,意大利人起义,史称同盟者战争。
前 82 年贵族派支持的苏拉率军占领罗马。次年,迫使公民大会选举他为终身独裁官,开创了罗马历史上军事独裁的先例。前 60 年,克拉苏、凯撒、庞培秘密结盟,共同控制罗马政局,史称前三头政治。前 48 年,尤利乌斯·恺撒先后打败另外两人,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厉行改革,但因独裁统治而招致政敌仇视,于公元前 44 年 3 月 15 日遭贵族派阴谋分子刺杀。
恺撒死后,罗马内战又起。前 43 年,安东尼、李必达、屋大维公开结盟,获得统治国家 5 年的合法权力 ,史称后三头政治。随后屋大维将另外两人打败,于前 27 年元老院授与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政治。共和国宣告灭亡。罗马从此进入罗马帝国时代。
奥古斯都创建的政治制度,史称元首制,其实就是共和名义的帝制。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且对外扩张,使帝国北疆达到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
奥古斯都死后,其养子提比略继位,从此开创了皇位继承制。从前 27 年开始到 192 年这一时期被称为前期帝国时期,包括 3 个王朝: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和安东尼王朝。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 98 年 -117 年)在位时,帝国版图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道幼发拉底河、南有埃及、迦太基,北达莱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经济空前繁荣。
192 年,安东尼王朝最后一位皇帝被杀,罗马出现了近百年的混乱时期。史学家将 193 年塞维鲁王朝建立,到 235 年这段时期称为后期帝国时期。始于安东尼王朝后期的社会、经济和军事危机,在公元 3 世纪达到空前规模,以致一些史家又划出一个三世纪危机时期 (193 年~ 284 年 ) 。这一时期,战乱频仍,皇帝更迭频繁,奴隶和隶农的起义遍及各地, 3 世纪 60 年代在高卢开始的巴高达运动,对统治阶层的统治造成很大的威胁。
284 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由军队拥立做皇帝,取得帝国政权,改元首制为多米那特制 ( 即君主制 ) ,正式采用东方君主的统治形式和礼仪。并实行了许多改革,史称戴克里先改革。其后继者君士坦丁一世废除四帝共治制,于 324 年成为唯一君主,皇权得到加强。 330 年迁都拜占廷,更名君士坦丁堡。 313 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他死后,战乱又起。狄奥多西一世曾一度实现帝国的统一。 395 年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
在西罗马帝国,经济不断出现危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城乡萧条。 410 年,西哥特人占领罗马。 452 年,匈奴王阿提拉进兵意大利。455年汪达尔人再陷罗马城。先后建立起西哥特王国、汪达尔 -阿兰王国、勃艮第王国和东哥特王国等蛮族国家。476年9月,日耳曼人入侵,其雇佣兵首领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位君主罗慕卢斯 ·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
东罗马帝国一直延续至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它历经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以及内部的一系列社会变革 ,于4世纪左右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前753年,传说中的第一个王罗莫路斯始建罗马城。
公元476年9月奥古斯都被废,西罗马帝国覆灭。
在这延续千年的历史长卷中,罗马,从最初意大利中部的小小城邦,继而征服整个意大利,并最终建立了雄跨欧、亚、非的伟大帝国,创造了古罗马帝国的不朽传奇。它所依靠的不仅仅是骁勇善战的罗马将士,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也功不可没。首先让我们来听一听史学家们对古罗马政治制度的评价:
“罗马政府是个集贵族政治、寡头政治和民主成分于一体的奇特混合物。”――威廉·麦克尼尔
“它超越了城邦制狭隘的政治框架,创立了一个将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国家合为一体的世界国家。”――马文·佩里
在漫长的历史中,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帝国扩张的现实需要政体改革,而不断革新的政体也巩固和促进了帝国的发展。一般来说,古罗马的历史分为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这三个阶段的政治制度亦各有千秋。
王政时代的罗马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
(1)勒克斯(王,rex),他是军事首领、最高审判官和最高祭司,要注意的是王没有行政方面的权力;
(2)库里亚大会(民众大会),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子参加,有权决定本氏族的一切重大问题。
(3)元老院(长老议事会),相当于库里亚大会的预决机构;
可见,王政朝代的罗马政体非常简单,是一种原始的共和体制,类似于我国黄帝时代的部落联盟制。实事上,部落联盟的确是当时罗马社会的真实写照。虽然罗马城已经建立,但是罗马仍处于父系氏族社会,版图也只局限有第伯河下游的小小区域。因此这种简单而扁平化的政体完全可以满足那时的社会需要。
然而,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罗马的奴隶主贵族们不再满足于相对平等的民主制,进而想要获取特权,寡头政治应运而生。在共和时代,执政官不但拥有最高军事,而且有最高行政权力,虽然执政官司由选举产生,但多数被贵族把持。区分阶级的森都利亚民众大会取代了原来的库里亚大会,大会的实权由贵族掌握。由此可见,所谓的共和制实质上是少数贵族专政的寡头政体。寡头政体既满足了贵族获取特权的野心,又进一步刺激他们想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拥有特权,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最好的方法便是扩大版图。另一方面,贵族集权的专政也为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罗马军队根据寡头的意志东征西讨,不断扩展疆域,最终建立了雄霸地中海的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建立后,相应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一方面,罗马被卷入长达百年的内战,在内战中获胜的奥古斯都野心膨胀,企图确立个人的军事独裁。另一方面,帝国广阔的版图使共和时代的体制鞭长莫及,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管理。于是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罗马的政体从共和制转变为军事独裁的君主制。罗马的君主制分为两种,帝国时代前期实行普林斯制,后期实行多米那特制。
普林斯制(Principatus)一般称为元首制,它表面上依然保留共和时代的民众大会和元老院,但这些国家机构的职能被大大削弱,而帝国元首集军事、行政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并且可以不断连任,成为实质上的王。可以说,普林斯制是从共和制向君主的过渡阶段,它以共和制之名,行君主制之实。普林斯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君主的个人权力,使元首能有效控制内战初定而又疆域广阔的罗马帝国。事实证明这样的政体是行之有效的,它确保了罗马帝国两百多年的和平,为帝国前期的社会发展创造条件,也使帝国境内的各个行省逐渐罗马化。
公元3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的局势再度混乱,迫使军事专制的不断加强,帝国的政体从普林斯制转变为多米那特制。多米那特制(Dominatus)意为君主制,从字面意思不难看出,后期的罗马帝国政体终于除去了表面共和制的伪装,实现了公开的君主专制。国王自称为多米那斯,宣扬君权神授,其命令有法律效力,掌握民众的生杀大权,并且采用东方的君臣之礼,所有官员都必须效忠国王。国王不但采用分封同姓王的方法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还利用基督教巩固统治。
从军事民主制到共和制,再到君主制,罗马的政治制度一直不断革新,正是这种政体革新为罗马帝国的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它每一次前进的脚步都适应了国家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反观一水之隔的希腊,虽然希腊人把城邦文明发展到了极致,可崇尚自由的希腊却一直没能出现君临四方的君主,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有灿烂的文化,却没有强大的国家。而罗马如果一直局限于同城邦社会相适应的共和政体,那么也无法成为雄霸欧、亚、非三大洲的伟大帝国。当我们回首古罗马帝国的传奇时,除了气势磅礴的战争外,可以关注的还有许多许多,比如政体。

3. 求罗马历史!

一.罗马起源到公元前264年:

1).公元前754-前753年,罗慕洛建城,王政时代开始.

2).公元前509年,王政时代结束,罗马共和国成立.

3).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成为亚平宁霸主.

中期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64-前133年)

经过了三次布匿战争.

晚期罗马共和国:(公元前133-前48年)

1).公元前107年,马略任执行官,罗马实行军事改革.

2).公元前90年,爆发同盟者战争.

3).公元前88-前82年,苏拉战胜马略,成为终身独裁官.

4).公元前73-前71年,斯巴达克起义.

在1960年拍摄的<斯巴达克起义>中,我们看到了这次伟大起义的全貌.柯克道格拉斯把斯巴达克这个古罗马英雄演绎得栩栩如生,劳伦斯奥利弗更是把克拉苏这个残暴的统治者刻画得入木三分.参加拍摄的有8000多人,投入1000万美元,真实地再现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景.

起义失败了,但罗马依然迈着自己的脚步在前进.有一天,一位伟人头顶金盔,腰悬佩剑走向罗马的城头,大呼: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他就是万世景仰的凯撒大帝.

5).公元前49-前48年,凯撒战胜庞培,独揽大权.

6).公元前44-03-15,凯撒被刺杀.

7).公元前31年,屋大维击败安东尼,罗马共和国灭亡.

二.早期罗马帝国(公元前31-公元193年):

1).公元前31年,屋大维得到"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帝国建立.

2).公元41-54年,克劳狄在位.

3).公元65年,尼禄被暗杀,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结束.

4).公元69年,维斯佩申为帝,弗拉维王朝开始.

5).公元96年,沙多尼斯被暗杀,弗拉维王朝结束.

6).公元97年,纳夫为帝,安东尼王朝开始.

7).公元192年,科曼达斯被暗杀,安东尼王朝结束.

三.晚期罗马帝国(公元193年-476年)

1).公元193年,塞维鲁为帝,塞维鲁王朝开始.

2).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令,承认基督徒不再是异教徒.

3).公元364年瓦伦 蒂尼恩将国土从行政上分为东西两部.

4).公元398年,西奥多希厄斯猝亡,罗马正式分裂.

5).公元410年,西歌特人攻陷罗马,蛮族自己建立自己的国家.

6).公元450年,汪达尔人攻陷罗马.

7).公元476年,古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图卢被废,西罗马帝国灭亡。

4. 罗马的历史

罗马被称为“永恒之城”,出现于公元前700多年。先是罗马共和国的首都,历时近500年;接着又戴上了罗马帝国的首都荣冠达503年;中世纪,作为教皇国首都长达11个世纪;后来又成为意大利王国统一后的王国首都。在2700多年的历史中,众神让位于上帝,上帝又让位于艺术家。帝国取代了共和国,总统又取代了元首。然而,上帝归上帝,恺撒归恺撒,只有罗马永恒。

罗马的历史从一头狼开始

罗马城徽是一只母狼照看着两个男孩,这两个男孩就是罗马城的奠基人罗慕洛和勒莫,而“罗马”这个名字就来自于罗慕洛。传说这对孪生兄弟是战神之子,生下来 就被抛于台伯河中,由一头母狼抚养成人,最终报仇建城。最早的罗马在台伯河边的七座小山上建立起来,因此别称“七丘之城”。

王政时代

罗马历史的开端处在罗马王政时代(罗马王国,伊特鲁里亚时期,公元前753年—前509年),实行非世袭的君主制,但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镇。根据意大利历史学家蒂托•李维的半神话作品“罗马史”中的叙述,罗马王国共有7个国王,第一位便是罗马城的创始人罗穆卢斯。公元前509年罗马王政时代最后一个伊特鲁里亚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因暴政而被罗马人民驱逐以后,罗马人民决定不再需要国王,而是改用罗马元老院、罗马执政官和罗马会议三权分立的制度,结束了罗马王政时代,建立起了共和政体的罗马共和国。

从城市到帝国

“共和”这个充满现代意味的词,其实在公元前509年就出现了,罗马是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的最初时期,罗马陷入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长期斗争中,同时罗马也开始同近邻发生战争,并逐步征服周边地区吞并领土,罗马的势力越来越大,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

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恺撒以无与伦比的强势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度被元首制度取代。接下来一系列的战争与征服,罗马的领地跨过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的内海。此时的罗马代表了一个空前强盛的帝国。

强盛的罗马帝国时代

恺撒终结了共和时代,但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却是他的继承者奥古斯都(屋大维)。他开创了罗马兴建大型公共工程的传统,神庙、剧场、水道、浴池,使罗马城的面貌焕然一新,他曾自豪地说:“我接受的是一座砖造的罗马城,却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罗马帝国以罗马城为中心,版图不断扩张,逐渐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区域。这个成功归根于军事征服和经济优势,以及对邻近文明有选择性地同化,尤其是对伊特鲁里亚和古希腊。在这一时期建造了一大批著名的建筑,如罗马斗兽场就是这期间建造的。

基督教世界的首都

屋大维之后的千年,罗马都是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也是西方世界的中心。耶酥和基督教的诞生粉碎了对罗马诸神的信仰,也动摇了罗马统治的基础,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光环也日渐黯淡。提奥多西皇帝于392年把基督教定为帝国的国教,使罗马一变而成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天主教使徒圣彼得和保罗曾在尼禄统治下的64年罗马大火后被害殉道,人们认为他们被一同埋葬在了罗马,虽然历史学家对此存有疑问,但这依旧使得1300年起罗马成为了天主教徒朝圣的圣地,是中世纪除耶路撒冷和孔波斯特拉的圣地牙哥外的又一座主要朝圣圣地。罗马在这一时期建造了多座重要的建筑,其中就包括世界最大的教堂,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式的圣伯多禄大殿。

罗马的再生

基督诞生后1500年,古罗马艺术复兴,罗马成了艺术家的圣地。诗人歌颂它,画家描绘它,大师们竞相以最得意的作品来装点它。古罗马时代巨大的公共建筑和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百变的作品交响,罗马终于成了一座真正的露天博物馆。从那以后,罗马虽然不再是权力的中心,但艺术之都的地位再没有动摇过。

罗马今生

17世纪罗马人口再次大幅增长达到了10万人,但是因为受到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罗马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仍旧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首都。意大利在1861年终于统一并成立意大利王国,罗马在1871年成为意大利王国的首都。1929年墨索里尼代表意大利政府和罗马教廷订立拉特兰条约,罗马教廷承认罗马作为意大利国家首都的地位,意大利政府则承认罗马教廷对梵蒂冈范围内的主权。在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后,罗马见证了由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法西斯力量的壮大,墨索里尼在1922年10月进驻罗马,标志着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上台掌权,和一个同纳粹德国联盟的意大利帝国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同盟国的轰炸和纳粹的占领使得罗马受到严重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的公民投票决定废除君主制,成立了现在的意大利共和国。罗马在意大利战后重建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意大利经济奇迹”背后的驱动力的角色,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成为“时尚之都”。

5. 古罗马历史

据古罗马作家瓦罗(前116―前27)推算,罗马城奠基的日期应该是公元前754-753年间。以后,古罗马人习惯以公元前753年 4月21日为纪元。

关于罗马建城有一个传说:公元前753年,居住在拉丁平原西北一片绿洲上的几个农牧业部落,便在距台伯河口约25千米处建造起原始的公共古城,相传第一个领导建城的人叫罗慕洛,“罗马”就是因他而得名的。据传说,罗慕洛为它奠基时,赶着公牛和母牛,只是犁了一道不深的沟,便算作罗马的城界,在准备开城门的地方,把犁子抬了抬,便作为城门的通道。神话传说罗慕洛是战神马尔斯的儿子,他和勒莫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生下来以后不久,他们的母亲西里维娅就被人杀死。他们的外祖父当时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国王,他的弟弟为了篡夺王位,把他们装入筐内,投入台伯河。他们起初被一只母狼救起,靠吃狼奶活着,后被一个牧人抚育长大。所以,罗慕洛能征惯战,勇悍异常。兄弟俩长大后,杀死篡位者,后来在当初得救的地方建起了新城——罗马城。至今,在意大利的罗马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尊“母狼乳婴”的铜像。母狼铸于公元前5世纪,两个男孩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添铸的。

王政时期

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末,这个时期称为“王政时期”。先后有七个“国王”统治着罗马,其中有拉丁人,有萨宾人,亦有伊达拉里亚人,除了王权之外,此时的罗马政治体制还包括公民大会和元老院。事实上所谓“王政时期”,是罗马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国王”实际就是部落联盟首领。相传,王政时期的最后一任国王塔克文二世,是个骄纵跋扈,独断专行的暴君。公元前509年,一批有权势的贵族,驱逐了塔克文二世,把“王政”改为共和政体。

共和时期

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在这个时期,国王由两名选举产生的称为“执政官”(拉丁文叫做consul)的官员所取代,两个执政官互相牵制,元老院的地位由于控制了公共资财并有权否决公民大会的所有措施而提高了。在特别紧急的非常时刻,可以任命一位任期不超过六个月的独裁官(dictator)。

共和国早期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是一部从防守走向扩张的战争史。刚开始的时候,罗马人处于守势,早年还遭到过高卢人的袭击:“白鹅拯救了罗马”。此后,罗马人一直向意大利半岛南端发展,并开始染指希腊人的殖民地。公元前282年,罗马人开始进攻他林敦:“皮洛士胜利”。以后罗马人又进行了三次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布匿战争。布匿战争是罗马人与迦太基人进行的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为“布匿”)。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241年)迫使罗马人第一次转向海上。后来又有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和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146年)。

在不断征服其他民族的过程中,奴隶制开始建立和发展。公元前73年―前71年间的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是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在共和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征战,罗马从台伯河上的一个城邦国家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帝国。

帝国时期

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罗马处于帝国时期。在罗马由共和向帝制转变的过程中,中间有一种过渡形态。这就是前后两次“三头政治”(triumvirate)。前三头同盟:庞培(Pompey)、克拉苏(Crassus)、凯撒(Caesar)。两头并立,凯撒独裁。后三头同盟:安东尼(Antony)、雷比达(Lepis)、屋大维(Octavius)。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他直接控制行省的总督,规定税收标准,严密控制军队。通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屋大维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确保了200多年的稳定。

屋大维之后的4 个皇帝被后人认为是暴政的象征:提比留(公元前14-公元37年)、卡里古拉(公元37-41年)、克劳狄(公元41-54年)和尼禄(公元54-68年)。但后来又出了所谓的“五贤帝”:涅尔瓦(公元96-98年)、图拉真(公元98-117年)、哈德良(公元117-138年)、安东尼·庇护(公元138-161年)和马可·奥勒利乌斯(公元161-180年)。在“五贤帝”统治期间,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范围,其文化处于极盛时期。

帝国的衰落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古代希腊移民建立的城市拜占庭的旧址上建立新的帝国首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随着新首都的建立,帝国东部与西部利益集团的分化倾向日益暴露。东西两部分的分立已经难以避免。罗马大将狄奥多西在379年当了罗马帝国的皇帝。395年他死时将帝国分为东西两半,给他的两个儿子。这样从395年开始,罗马帝国就分裂成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建都在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建都在罗马城。

在西罗马帝国,经济萧条,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外族也在不断侵蚀。特别是从巴尔干半岛来的西哥特人对西罗马的威胁最大,410年,西哥特人兵临罗马城下,罗马城内的奴隶乘机造反,西哥特人占领了罗马城。452年,匈奴军队进犯意大利;455年,汪达尔人又攻占了罗马城。476年9月,罗马的日耳曼雇佣兵首领多亚克废黜了罗马末代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大事记

约公元前753年,传说罗马建城。

约公元前509年,罗马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49年,颁行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264-前241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8-前201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149-前146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城被摧毁。

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内战时代。

公元前73-前71年,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

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凯撒结成“前三头政治”。

公元前43年,安东尼、雷比达、屋大维结成“后三头政治”。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14-68年,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公元69-96年,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

公元79年,罗马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等城被湮没。

公元96-192年,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

公元193-235年,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境内自由人。

公元235-284年,罗马社会陷入“三世纪危机”,蛮族开始越境入侵。

公元284-305年,戴克里先进行改革。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废除,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X
登录 · · · · · ·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6. 关于罗马的历史

匈奴人将日耳曼驱出丛林导致罗马帝国走向灭亡

匈奴人是最初在蒙古高原活动的一个游牧民族,我国从有记载的编年史开始就一直有他们的踪迹,殷商时期,他们被称为鬼方、犬戎等等。从春秋时期开始,匈奴人不断南下骚扰。西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匈奴元气大伤。
西汉晚期,匈奴发生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流窜到中亚与汉朝为敌的郅支单于也被汉朝消灭,汉匈关系从此走向和解。

被汉军打败,逃到欧洲

东汉初年,匈奴贵族中的反汉势力重新抬头,导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归顺汉朝,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发动对南匈奴和汉人的掠夺。东汉明帝、和帝时期,汉军数次攻打北匈奴,直至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匈奴大败,只得向西逃窜。

北匈奴战败后,残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在此立足后,又出没于天山南北进行掠夺。公元2世纪初,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东汉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班勇于公元124年、126年两次击败北匈奴,西域的局势开始稳定。在班勇离职后,北匈奴势力又重新抬头,汉将斐岑于137年率军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公元151年,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开了第二次西逃的序幕。

160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开始西迁,来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最终在欧洲边缘阿兰人居住的土地上停留下来。阿兰人属突厥系游牧民族,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建立了强大的王国。4世纪下半叶(约360年),匈奴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他们杀死阿兰国王,彻底征服了阿兰国。

迫使日耳曼人向西迁移

在阿兰国休整后,北匈奴恢复了元气,暂时居住在顿河草原一带。在匈奴人西面,居住着两个日耳曼人部落联盟:一个是第聂伯河以西至德涅斯特河以东的东哥特人联盟,另一个是德涅斯特河以西至喀尔巴阡山之间的西哥特人联盟。西哥特人联盟的西南方,就是罗马帝国的领土。当时的日耳曼人住在森林里,他们基本上以打猎为生,衣兽皮,食兽肉,住草棚,没有文字,没有礼仪。他们从来不洗浴,罗马人避之惟恐不及。

匈奴人对顿河以西东哥特人控制的草原垂涎不已。公元374年,匈奴人向东哥特人发动进攻。在匈奴人排山倒海般的打击下,东哥特王自杀,一部分东哥特人逃到了西哥特人那里。匈奴随后追击,西哥特人惨败,只得向西逃窜至多瑙河流域。匈奴人的这次进攻几乎把所有的日耳曼部落都驱动起来,纷纷向西逃窜,到罗马帝国境内寻求庇护。

东西哥特人得到罗马皇帝瓦伦斯的允许,越过多瑙河进入帝国境内的色雷斯地方避难,人多得无法计数。但罗马帝国官吏对这些流民也进行残酷压迫,导致哥特人纷纷起义。378年,瓦伦斯调集大军欲在阿德里亚堡一举消灭反抗的哥特人。但在哥特人的重装骑兵面前,罗马方阵步兵溃不成军,瓦伦斯和四万禁卫军全数战死。这一战动摇了罗马的根基,罗马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仅仅几十年内,一些日耳曼人王国相继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在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征战过程中,匈奴人很少参与,他们大部分辗转停留在多瑙河沿岸一带。不久,在乌尔丁大单于率领下,匈奴人占据了南俄罗斯大草原。乌尔丁非常有野心,他曾对东罗马帝国色雷斯省总督说过,凡是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只要他愿意,都能征服。400年,匈奴在乌尔丁领导下,又开始向西大规模入侵,一举夺得了整个多瑙河盆地,并一度攻入了意大利,迫使多瑙河流域的各部族向西罗马腹地转移。

到了奥克塔尔大单于时期,匈奴人以大匈牙利平原(当时称潘诺尼亚)一带为中心,在中欧地区建立了匈奴帝国,都城建于今天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附近。这个军事帝国成为东、西两个罗马帝国最严重的威胁。奥克塔尔死后,他的兄弟卢加继承了王位。卢加在422年和426年两次蹂躏东罗马帝国的色雷斯和马其顿,逼迫东罗马帝国皇帝向匈奴帝国年贡350磅黄金。此后,东罗马帝国又被迫在边境向匈奴帝国开放互市,以确保边境的安宁。

“上帝之鞭”阿提拉

匈奴人真正强大始自阿提拉成为匈奴帝国国王之后。与他的前辈相比,阿提拉更具雄心,更富于侵略性。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匈奴史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辉煌的一章。他使罗马人蒙羞,使日耳曼人丧胆,他和他的匈奴铁骑被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称为“上帝之鞭”。

445年,阿提拉掌权后,马上发动了针对北欧和东欧的大规模战争。盎格鲁—撒克逊人为躲避匈奴人,逃亡到英伦三岛,许多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战败,纷纷投降。

巩固了东北方后,阿提拉在447年大举进犯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军队接连战败,匈奴的骑兵一直深入到达达尼尔海峡和希腊的温泉关,严重威胁到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安全。东罗马帝国皇帝被迫与匈奴人签订和约,除了马上向匈奴支付赔款6000磅黄金,年贡也由700磅黄金涨到2100磅。

至此,匈奴帝国的疆域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盛极一时。而东罗马帝国经过匈奴的长期劫掠和年贡的沉重负担,财富已基本耗尽,阿提拉又将目光投向了西罗马帝国。

对西罗马帝国作战

450年,阿提拉派使者去罗马,要求娶西罗马皇帝的妹妹荷诺利亚公主为妻,并要求西罗马帝国拿一半的国土作为嫁妆,遭到拒绝。阿提拉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

他集结了大批匈奴战士以及被征服民族的仆从军,号称50万,渡过莱茵河,向西罗马的高卢(今天法国)发动进攻。经过一番攻城略地,最终匈奴军主力开始围攻高卢重镇奥尔良。西罗马人和西哥特人暂时停止争斗,组成联军来救援奥尔良。面对联军,阿提拉放弃了对奥尔良的围攻,开始机动迂回,伺机与敌决战。451年6月20日,阿提拉的匈奴大军与西罗马、西哥特联军在今法国香槟省境内马恩河畔展开决战。战斗持续了5个小时左右,双方阵亡将士达16.5万人(一说30万)。最终,西哥特国王战死,匈奴也损失惨重,只得退回莱茵河重新积聚力量。

452年,匈奴帝国再次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阿提拉率领匈奴军队翻过阿尔卑斯山,攻入意大利。意大利北部地区遭到了匈奴人疯狂的攻击,所有的城市都被匈奴人摧毁。随后,匈奴人挥师直捣罗马城。西罗马皇帝慌忙请罗马教皇利奥一世与匈奴人议和。此时,匈奴军中突发瘟疫,而东罗马帝国的援军也快到达罗马城,因此,阿提拉答应议和,但在撤军前仍扬言,如果西罗马皇帝不把荷诺利亚公主送来,他还会再次前来攻打。罗马人眼睁睁地看着匈奴人满载着抢夺来的财物扬长而去。

逐渐走向衰亡

453年夏天,阿提拉暴病而亡。匈奴人拦住一条河流的水,把阿提拉的遗体埋葬在干枯的河床下,然后再开闸放水。所有参与施工的奴隶都被处死,以使后世的盗墓者得不到线索。阿提拉的坟墓至今仍是个谜。

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王位打起了内战。趁此机会,454年,东哥特、吉皮底人组成联军,在匈牙利打败了匈奴,从此,匈奴人又被迫退回了南俄罗斯草原。后来,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奴帝国,发动了对东哥特人战争,遭到失败。468年,他又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死在战场上,从此匈奴人逐渐沉寂下去,逐渐被其他民族融合,直至被历史彻底遗忘(后世有人猜测匈牙利和奥地利人有匈奴人的血统,但至今未有定论)。

匈奴帝国崩溃不久,深受匈奴西迁影响的西罗马帝国也彻底走向了绝路。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攻占了罗马城,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封建时代的开始。

匈奴人西迁,将日耳曼蛮族赶出丛林,匈奴的铁骑和日耳曼强悍的入侵引发了欧洲的巨大动荡,并使煊赫一时的罗马帝国走向分裂、衰弱,直至灭亡,欧洲从落后的奴隶时代进入了封建时代,这极大地改变了欧洲和世界历史的进程,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浓重的一笔

7. 古罗马的重大历史事件

1.罗慕路斯建城
2.三次布匿战争 彻底击败与之争夺地中海统治权的迦太基
3.第一次三头同盟 凯撒,庞培,克拉苏结成政治同盟共同对付元老院
4.斯巴达克斯奴隶起义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奴隶起义,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覆灭和帝国的形成(镇压这一起义使军事将领有了拥兵自重的能力).
5.高卢战争 凯撒征服高卢,并打造了一支只知有凯撒不知有罗马的近卫军.
6.内战 凯撒击败庞培,成为独裁官,开了军事将领向罗马进军取得独裁先例(之前的马略,苏拉也做过,不过影响没有那么大)
7.后三头同盟 凯撒被刺后亲凯撒的三个实权派安东尼,屋大维(即后来的奥古斯都),李必达结成同盟,共同消灭反凯撒势力.最后屋大维击败另两位,自称第一公民,成为实质上的罗马国王.
8.条顿堡战役 标志着日耳曼战争,这一最终摧毁罗马的战事的开始,该役罗马最精锐的三个野战军团全军覆没,罗马对日耳曼的战略进攻态势转变为战略防守.
9.犹太战争 罗马镇压犹太人起义并烧毁耶路撒冷神庙,犹太人沦落四方(所以现在到处都有犹太人).
10.五贤帝时代 罗马在一片兵晃马乱之中献有的出现了连续5位贤明的军主,稳定了内政外交军事,小小的中兴了把.
11.东西罗马分裂 狄奥多西大王死后将罗马分为东西两部分留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可惜的是两个儿子都是传说中白痴级别的人物.
12.罗马城第一次被攻陷 阿拉里克大王率哥特人有史以来第一次攻陷了罗马(很久以前高卢人也攻破过,不过最终剩余的罗马人聚集在一座小山上挺了下来),该行为激发了很多蛮族领袖的想象力(他们可能将这看做自己霸王的加冕仪式),很快罗马就会被各色蛮族人洗劫了.
13.查士丁尼中兴 罗马又小小的中兴了把,并再次合并,涌现出了像贝利撒留和纳尔西斯这样杰出的将领,不过大帝死后又再次分裂,并再没有统一.
14.最后的罗马人 罗马军事统帅埃提乌斯联合罗马人,西歌特人,以及其他所有能征召的军队在沙隆平原与当时横扫欧洲的上帝之鞭阿提拉麾下的胡人,东歌特人,阿兰人和日耳曼联军展开会战.这是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会战,据称超过100万人参加,最终罗马联军获胜,阿提拉西进步伐被遏制.这也是罗马和埃提乌斯取得的最后一场大战役的胜利.攻高震主的埃提乌斯不久被国王杀害,而从此再没有将领能保护罗马,不出一代,西罗马灭亡.
15.东罗马灭亡 土耳其人用油包战船绕路从背后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在句延残喘数百年后灭亡了.
回想起来还是感到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8. 罗马的历史

罗马历史 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王政时代(约公元前八世纪―公元前六世纪);
共和时代(约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
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一、罗马城的起源
据古罗马作家瓦罗(前116―前27)推算,罗马城奠基的日期应该是公元前754-753年间.以后,古罗马人习惯以公元前753年 4月21日为纪元. 关于罗马建城有一个传说:公元前753年,居住在拉丁平原西北一片绿洲上的几个农牧业部落,便在距台伯河口约25千米处建造起原始的公共古城,相传第一个领导建城的人叫罗慕洛,“罗马”就是因他而得名的.据传说,罗慕洛为它奠基时,赶着公牛和母牛,只是犁了一道不深的沟,便算作罗马的城界,在准备开城门的地方,把犁子抬了抬,便作为城门的通道.神话传说罗慕洛是战神马尔斯的儿子,他和勒莫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生下来以后不久,他们的母亲西里维娅就被人杀死.他们的外祖父当时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国王,他的弟弟为了篡夺王位,把他们装入筐内,投入台伯河.他们起初被一只母狼救起,靠吃狼奶活着,后被一个牧人抚育长大.所以,罗慕洛能征惯战,勇悍异常.兄弟俩长大后,杀死篡位者,后来在当初得救的地方建起了新城──罗马城.至今,在意大利的罗马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尊“母狼乳婴”的铜像.母狼铸于公元前5世纪,两个男孩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添铸的.

王政时期 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末,这个时期称为“王政时期”.先后有七个“国王”统治着罗马,其中有拉丁人,有萨宾人,亦有伊达拉里亚人,除了王权之外,此时的罗马政治体制还包括公民大会和元老院.事实上所谓“王政时期”,是罗马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国王”实际就是部落联盟首领.相传,王政时期的最后一任国王塔克文二世,是个骄纵跋扈,独断专行的暴君.公元前509年,一批有权势的贵族,驱逐了塔克文二世,把“王政”改为共和政体. 共和时期 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在这个时期,国王由两名选举产生的称为“执政官”(拉丁文叫做consul)的官员所取代,两个执政官互相牵制,元老院的地位由于控制了公共资财并有权否决公民大会的所有措施而提高了.在特别紧急的非常时刻,可以任命一位任期不超过六个月的独裁官(dictator).

共和国早期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是一部从防守走向扩张的战争史.刚开始的时候,罗马人处于守势,早年还遭到过高卢人的袭击:“白鹅拯救了罗马”.此后,罗马人一直向意大利半岛南端发展,并开始染指希腊人的殖民地.公元前282年,罗马人开始进攻他林敦:“皮洛士胜利”.以后罗马人又进行了三次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布匿战争.布匿战争是罗马人与迦太基人进行的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为“布匿”).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241年)迫使罗马人第一次转向海上.后来又有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和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146年). 在不断征服其他民族的过程中,奴隶制开始建立和发展.公元前73年―前71年间的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是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在共和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征战,罗马从台伯河上的一个城邦国家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帝国.

帝国时期 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罗马处于帝国时期.在罗马由共和向帝制转变的过程中,中间有一种过渡形态.这就是前后两次“三头政治”(triumvirate).前三头同盟:庞培(Pompey)、克拉苏(Crassus)、凯撒(Caesar).两头并立,凯撒独裁.后三头同盟:安东尼(Antony)、雷比达(Lepis)、屋大维(Octavius).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他直接控制行省的总督,规定税收标准,严密控制军队.通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屋大维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确保了200多年的稳定. 屋大维之后的4 个皇帝被后人认为是暴政的象征:提比留(公元前14-公元37年)、卡里古拉(公元37-41年)、克劳狄(公元41-54年)和尼禄(公元54-68年).但后来又出了所谓的“五贤帝”:涅尔瓦(公元96-98年)、图拉真(公元98-117年)、哈德良(公元117-138年)、安东尼·庇护(公元138-161年)和马可·奥勒利乌斯(公元161-180年).在“五贤帝”统治期间,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范围,其文化处于极盛时期. 帝国的衰落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古代希腊移民建立的城市拜占庭的旧址上建立新的帝国首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随着新首都的建立,帝国东部与西部利益集团的分化倾向日益暴露.东西两部分的分立已经难以避免.罗马大将狄奥多西在379年当了罗马帝国的皇帝.395年他死时将帝国分为东西两半,给他的两个儿子.这样从395年开始,罗马帝国就分裂成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建都在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建都在罗马城. 在西罗马帝国,经济萧条,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外族也在不断侵蚀.特别是从巴尔干半岛来的西哥特人对西罗马的威胁最大,
410年,西哥特人兵临罗马城下,罗马城内的奴隶乘机造反,西哥特人占领了罗马城.
452年,匈奴军队进犯意大利;
455年,汪达尔人又攻占了罗马城.
476年9月,罗马的日耳曼雇佣兵首领多亚克废黜了罗马末代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大事记
约公元前753年,传说罗马建城.
约公元前509年,罗马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49年,颁行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264-前241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8-前201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149-前146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城被摧毁.
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内战时代.
公元前73-前71年,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 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凯撒结成“前三头政治”. 公元前43年,安东尼、雷比达、屋大维结成“后三头政治”.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14-68年,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公元69-96年,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
公元79年,罗马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等城被湮没.
公元96-192年,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
公元193-235年,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境内自由人.
公元235-284年,罗马社会陷入“三世纪危机”,蛮族开始越境入侵.
公元284-305年,戴克里先进行改革.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废除,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9. 罗马的详细历史

1、王政时代:罗马建城、地理位置公元前8世纪中叶,古代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波河下游河畔建立了罗马城。孕育了古代罗马文明。

2、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起,罗马共和国开始向海外扩张。通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罗马人确立了在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3、帝国时代:共和到帝国公元前30年,继凯撒之后崛起的军事强人屋大维战胜了政敌,结束了罗马数十年的内战,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人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4、危机与分裂:公元395年,在危机的冲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5、西罗马灭亡:公元4世纪开始,下层民众和奴隶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日耳曼人乘虚而入,频繁侵扰,冲击着帝国的统治基础。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

6、东罗马灭亡:145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的包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东罗马灭亡。

(9)罗马历史扩展阅读

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大国。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共和国由此进入帝国时代。

图拉真在位时(98年-117年),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疆域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

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

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掠夺而去,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

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西罗马遂告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纪。

热点内容
化学发光仪价格 发布:2025-07-15 11:31:41 浏览:706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5 11:24:42 浏览:557
中的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5-07-15 11:15:29 浏览:517
一加一笔有哪些字 发布:2025-07-15 10:46:37 浏览:188
五年级上册语文测评卷 发布:2025-07-15 10:34:46 浏览:419
全国高考数学卷 发布:2025-07-15 10:32:48 浏览:750
地暖多少钱一平米 发布:2025-07-15 08:42:54 浏览:57
师德师风问题整改方案 发布:2025-07-15 08:00:29 浏览:663
电棒多少钱 发布:2025-07-15 07:59:03 浏览:628
东北有哪些 发布:2025-07-15 07:37:39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