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志
❶ 《汉书•地理志》中的什么地理记述方法为后世地理学著述者所效法
还应该提到,在司马迁和班固的著作中保存了大量社会和自然知识,南朝(宋)时范晔(398~445)所著的《后汉书》中也记录了东汉时代的许多知识。其中《汉书•地理志》以行政区和疆域为纲的地理记述方法,为后世地理学著述者所效法。这是统一的政治对地理学的影响,因为政区的界限成了地理学的界限。这和《禹贡》中的自然分区方法已有所不同。《汉书•地理志》中记:“高奴,有洧水可燃”,是陕西延长一带人民已发现石油可燃烧性质的记录。
❷ 在我国古代关于地理志的记载有哪些
在我国古代,地理志是史学的一部分,正史中有“地理志”,典志史中有州郡或舆地。地理类史书作为专门记载地理沿革变迁的典籍,在魏晋南北朝就发展起来了。此期关于地理的著作有300种之多,最著名的有裴秀《禹贡地舆图》、陆澄《地理书》、任防《地记》、顾野王《舆地志》、阚驷《十三州志》、郦道元《水经注》,这些历史地理典籍已大部分亡佚,仅《水经注》流传下来。隋唐以后,舆地书续作不断,较著名的有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欧阳的《舆地广记》、祝穆的《方舆胜览》、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王存的《元丰九域志》,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❸ 民族志与地理志的区别
民族志比地理志的范围要小
❹ 汉书地理志的内容介绍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历史的时、空不可分,故写历史必记及地理。此志,首先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名胜古迹,道路交通,等等;并总记了西汉平帝时郡、国、县、道、侯国的总数,全国的幅员,土地面积,定垦田、不可垦地、可垦不可垦地,民户、人口总数等;再就是参考了《史记·货殖列传》写各地风俗特产的内容,汇总了刘向“略言其地分”、朱赣“条其风俗”的成果,加以班固本人对历史和地理的了解和研究,按经济和风俗特点区分地域,写了各个地域的范围、历史、地理、民生、风俗和特点,以及中外交通和交流的情况。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志重点在“风俗”,意在说明地理与政治的关系,提示为政者注意各地风俗,从地理实际出发以施其政。
《汉书·地理志》由三部分组成,卷首收录我国古代地理名著《禹贡》和《职分》二篇,这是对前代沿革的简单交待;卷末有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作为附录;中间是主体部分,是班固的创作,这部分以记述疆域政区的建制为主,为地理学著作开创了一种新的体制,即疆域地理志。作者根据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建制,以疆域政区为纲,依次叙述了103个郡国及所辖的1587个县、道、邑、侯国的建置沿革。在郡国项下,都记有户口数字,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就能得出汉平帝二年的全国人口数为59594978人,这个数字虽不能说十分准确,但它却是当时全国各郡县户口数汇总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这也是最早的提供全国人口数字的一部史书。在县、道、邑、侯国的项下,则根据地区特点,分别选择有关山川河流、矿藏、物产、经济发展和民情风俗等等,各郡写法体例一致,便于对比、查找,为今天研究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全书还记录了周秦以来许多宝贵的地理资料,如在上郡高奴县下记 有洧(wěi,音委,洧水,水名,在河南省)水,可(燃) ,这是最早的关于石油资源的记载;在西河郡鸿门县下记 有天封火井祠,火从地出也 ,这里所记的火井,就是天然气;据统计,它载有盐官共36处,铁官共48处,反映了当时盐、铁产地的分布情况;书中记水道和陂、泽、湖、池等,合计300多处,记在发源地所在的县下说明它的发源和流向,较大的河流还记所纳支流和经行里数,这为了解古今水道的改变情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❺ 《汉书·地理志》写的是什么
《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也是历代记述疆域政区的始祖,为班固首创,这种体例为中国两千年来沿革地理著作树立了楷模。
《汉书·地理志》的内容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从黄帝时代到汉帝这一段时间疆域变迁概况,转录《禹贡》、《周礼·职方》的全文。第二部分叙述汉朝地理,这是《汉书·地理志》的主体。以汉平帝元始二年建置的行政区域为纲,按照行政区域大小的划分,一一叙述了当时的103个郡(国)及其所辖的1587个县(道、邑、侯国)的建制沿革以及各郡县的户口数字、山川湖泽、物产、水利工程、古今重要聚落、关塞和名胜古迹等。另外,《汉书·地理志》包括了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比如它记载的石油产地是最早的,它记载的户数和人口数也是最早的。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的数据,可以给出西汉元始二年全国人口分布图,矿产分布图和手工业分布图等。第三部分转录刘向《域分》及朱赣《风俗》的有关内容。
《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为纲领的地理著作。它开创了我国撰写疆域地理志的新体例。《汉书·地理志》是二十四史内16部《地理志》中最好的一部。《汉书·地理志》又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不少汉以前古籍所记载的地名都是由于《汉书·地理志》用汉地名予以注释,后人才知道它们的正确位置。《汉书·地理志》是一篇史料价值很高的古代地理文献,是中国地理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代表作。
❻ 《汉书地理志》都记载了哪些内容
《汉书·地理志》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撰写的古代地理杰作,简称《汉志》。它记录有专关郡属国的矿产,以及管理矿产的铁官、铜官、金官、盐官所在的地方,对主要河流、湖海也有较详细的记载。
《汉书·地理志》是一篇具有重大价值的古代地理著作。此书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全国性地理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不仅首创“地理志”之先河,对于研究西汉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情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汉代,我国渤海海域曾经发生鲸鱼游弋和集体自杀事件。据记载,公元前16年春,“北海出大鱼,长6丈,高一丈,4条,皆死”。又记载,公元前4年,“东莱平度出大鱼,长9丈,高1.1丈,7条,皆死。”
这两条记录,均来自于班固所著的《汉书·五行志》。文中的北海、东莱平度,都是指今天的渤海湾。汉代的一丈合2.3米。长6丈,即长达13.8米,
❼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什么内容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撰写的地理杰作
❽ 二十四史中哪几部撰写了地理志
都有地理志
❾ 二十五史中,有哪些涉及到了地理志
二十五史是指钦定二十四史加上后补的一“史”。
二十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北史》、《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新加的一史的清代柯劭忞写的《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具体需要多少册(不是古代的卷,是现代装订的册)不太好说,如果是中华书局的文言文版(无白话文),在书架上码起来需要3.4米(我刚量的)。
你据此掂量着吧!
至于《史记》的卷数,各有版本不同,主要原因是流传中的散失与补救。班固在《汉书》中的《司马迁传》中就写到过:“十篇有缺,有录无书。”东汉及后世曾有多人补过。如果你的版本有“褚先生曰”的字样,就是一种东汉补过的版本。因此《史记》现在很难说有多少卷。就看那是补没补过的,谁补的了
❿ 丑陋地理志
冠以丑陋的地方有:湖南,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湖北,东北,重庆,安徽,江苏,天津,山东,河南,陕西,福建,浙江,云南,江西,广西,海南。
还没有冠以丑陋一词的地方有: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
资料来源:张一一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57132550_0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