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1: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分:1聚变所(1所)2成都企业部+同创等企业(2所)内3乐山基地,包括一所容学校:
2:针对聚变所,分8个室。可以查看主页,这里不细说。
3:职能针对科室的名称就可以知道,查主页,不细说
4:这个东西不能随便给的。但是可以打邢老师电话。是招生办的。查主页。
2.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怎么样
当然是很好的单位了,我在这个系统里干过,收入可以,你说的这个单位也很不错的
3.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具体情况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分1所和2所,一所是做等离子体放电的,二内所是企业部专门做镀膜和电容源的,一所呢又有8个室,实验期间是要加班的(5室除外),一般是双六制,学生呢是住在二环路大院那,如果是招聘的职工是不提供住宿的,另外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压抑,工资很低,发展前景肯定不错的,50年后可能我们的核聚变事业会取得发展吧,近几十年就是个酱油的角色。 如果不是四川本地人,或者不打算在这儿安家的话~~~还是奉劝LZ三思啊,,
4.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研究领域
我国受控核聚变领域的第一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于1997年在我院建成并投入运行。本院主要科研方向是磁约束受控核聚变,包括等离子体约束、平衡、加热实验与理论研究以及高压大电流、超高真空、强磁场、强流离子源、微波加热、自动控制、复杂信息获取与处理、低温深冷、超导、大型电物理装置设计建造与维护维修、聚变堆工艺与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5. 中核动力设计研究院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怎么样
当然是中核动力研究院了,考虑待遇的话首选!
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事业很崇高!未来中国人造太阳升起的地方,但是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待遇比中核动力设计研究院差不少。
要我选我会选前者,但是对后者是绝对的崇敬!
6.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怎么样,在那里读研究生如何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地处成都,家属区在二环,每天有班车接送,朝九晚五。待遇在成都的研究院中算中等水平,其中聚变所最大,研究领域为聚变相关,国际合作较多,出国的机会很多,基本不会涉密。
7.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建院于1965年,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的专业研究院,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生产经营于一体。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依托核工业体系,经过40多年的努力,拥有完整的进行核聚变能源开发所需的学科及相关实验室,先后承担并出色完成国家“四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研制”及“十五”“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装置工程建设项目”建设任务,实现了我国核聚变研究由原理探索到大规模装置实验的跨越发展,是我国磁约束核聚变领域唯一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单位。首创的分子束加料技术广泛应用于JET等国际知名聚变研究装置,HL-1M(HL-1的改进装置)装置实验研究数据列入ITER实验数据库,12种等离子体诊断设施列入国际托卡马克物理活动(ITPA)组织的诊断数据库,为我国核聚变能源开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院创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郊区,“七五”期间部分迁至成都市,九十年代于成都市近郊新建了聚变研究实验基地,2000年与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在乐山基地创办了“成都理工大学乐山学院”,该学院2003年发展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全院现有职工1700余人,科技人员119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6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64人,中级研究人员357人。
本院主要科研方向是磁约束受控核聚变,包括等离子体约束、平衡、加热实验与理论研究以及高压大电流、超高真空、强磁场、强流离子源、微波加热、自动控制、复杂信息获取与处理、低温深冷、超导、大型电物理装置设计建造与维护维修、聚变堆工艺与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经过近40年的艰苦奋斗,建成了22个受控核聚变等离子体实验研究装置,开展了一系列物理实验。特别是1984年建成的中国环流器一号(HL-1)和1994年建成的中国环流器新一号(HL-1M)两个中型托卡马克装置及其实验研究成果,代表了当时我国磁约束聚变实验研究的水平,处于国际上同类型、同规模装置的先进行列。我国第一个具有偏滤器位形的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 A(HL-2A)于 2002年建成,利用该装置开展国际前沿物理实验必将把我国核聚变实验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本院自“七五”以来,承担的国家“863”高技术项目“聚变-裂变混合堆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倍受国际聚变界关注。
80年代中期,本院部份科技人员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的成果转化,已成功地开发出材料改性多功能离子注入机系列、等离子体镀膜机系列、低温改性处理机、低温冷凝吸附泵、多媒体大屏幕显示屏、核磁共振成像稀土永磁体及超导磁体、真空计等高新技术产品 及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与日常生活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瞄准国际前沿课题与先进水平,广泛利用国际合作,取得了一大批具有特色的科技成果。目前已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及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科研机构、大学及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都有外藉科学家来院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或短期技术合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院先后派出600多人次赴国外工作、进修和学术交流。建院40多年来,全院已取得了5000多项科研成果,获部省级成果奖4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本院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分别于1978年和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批准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并于1999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已培养出200余名硕士、70余名博士研究生。此外,选派优秀科技工作者到国内外进修也是本院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2000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 成都理工大学在本院乐山基地建立了乐山学院 ,2003年发展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从事硕士、本、专科学历教育。
至于机械专业 该院前途不错 但并不是最主要专业 并不是太好
至于待遇 不太好说 要看学历及工作能力 以及职业种类选择
机械专业前景比较客观 但前提是技术与学院推荐等
8. 想考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或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研究生,请问容易考么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很好考,不过是垃圾。而且主要是搞等离子体物理,和核物理关系不大。
核物理的话还是考名校吧,争取以后出国,国内没什么前途,一般就是研究所瞎混或者当老师。
核动力院不好考,基本只收清华的。如果能考进并且留在成都那也是很好的
9.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待遇情况
体放电的,二所是企业部专门做镀膜和电源的,一所呢又有8个室,实验期间是要加班的(5室除外),一般是双六制,学生呢是住在二环路大院那,如果是招聘的职工是不提供住宿的,另外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压抑,工资很低,发展前景肯定不错的,50年后可能我们的核聚变事业会取得发展吧,近几十年就是个酱油的角色。 如果不是四川本地人,或者不打算在这儿安家的话~~~还是奉劝LZ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