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光背会还不行,还要会举一反三去做题。
根据你所背诵的内容,在考试前不断做不同的考试题,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解答问题,融会贯通, 高考的分就提高了。
祝高考顺利。
Ⅱ 求高中化学知识点题型详细总结,(最好是刚参加过高考或准备参加化学经常考满分的学霸自己细心整理的笔记
看书,先把教科书看一遍,化学的基础知识都在课本上,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多且杂,要把知识点牢记后自己建立知识框架,把书上所有的课后习题包括思考题都要认真练习,化学基础很重要,只要把基本概念熟记,重要的实验牢记,就可以及格了。在此基础上练习,主要抓基础,这是最重要的,所有的题都是由基础延伸的。建议把目标定得更高,因为取上者得中,取中者得下,如果目标不高,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偷懒。祝你成功
Ⅲ 高中化学STSE知识点总结
化学与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nvironment
一、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1)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①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石油和煤的燃烧。
②反应原理 SO2 + H2O ⇌ H2SO3 ;2H2SO3 +O2 = 2H2SO4
或:2SO2+O2 ⇌ 2SO3 ; SO3+H2O = H2SO4
2NO + O2 = 2NO2 ; 3NO2 + H2O = 2HNO3+ NO
③防治措施:根本途径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
a、使用清洁燃料,替代煤和石油。
b、石油和煤在燃烧之前脱硫。 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国三”汽油,是经过脱硫后的低硫汽油;煤中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CaCO3+O2+SO2 = CaSO4+CO2等。
(2)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防治
①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
②防治措施:控制城市汽车数量、开发新能源、汽车安装净化器。
(3)臭氧层的破坏与危害
在距地面10—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形成了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危害,氮氧化物、氟氯代烷(如氟利昂)能作为催化剂使臭氧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如 O3+NO→O2+NO2 ; O+NO2→O2+NO
(4)家庭装修与污染物质
①大芯板和其他人造板都含有甲醛,造成了不易清除的室内甲醛污染。
②涂刷油漆时加入了大量的稀释剂,造成了室内严重的苯污染。
③石材瓷砖类,特别是一些花岗岩等天然石材,放射性物质含量比较高。
(5)白色污染 废弃的塑料、橡胶造成的污染
(6)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①水体污染由来:a、农业化肥使用、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石油泄露 等。
②N、P等营养元素含量引起危害:水中过多N、P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叫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引起 “水华”或“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防治:根本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排放的污水无害处理。
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1)微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的含量。这是目前污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2)混凝法 原理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除去污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明矾净水)
(3)中和法 原理利用中和反应调节废水的pH;(熟石灰)
(4)沉淀法 原理利用化学反应使污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变为氢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
(5)氧化还原法 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难溶物质或易除去的物质。
二、生活中的化学
(1)明矾净水:明矾电离出的AI3+ 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
(2)常用饮用水消毒剂:Cl2、ClO2、漂白粉、NaClO(84消毒液)
(3)漂白剂:漂白粉、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SO2、H2O2 、Na2O2 、O3
(4)加碘食盐:一般添加KIO3(性质较稳定,味感比KI好)
(5)胶体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
①胶体聚沉与制豆腐和江河三角洲的形成
②丁达尔现象与树林中的晨曦、雨后彩虹、舞台上的光柱。
③胶体渗析与血液的“透析”
(6)焰色反应与节日的焰火(燃烧的金属元素)和城市中的霓虹灯(导电的稀有气体)
三、能源问题
(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2)新型能源:太阳能、核能、潮汐能、沼气、乙醇汽油等
(3)一级能源;指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一级能源.
(4)二级能源:需要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氢气、电力、水煤气等 为二级能源.
四、材料问题
(1)棉、麻属于纤维素,是多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2)丝、毛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
(3)人造纤维是将天然的纤维素(竹子、木材、甘蔗渣等)经过加工后得到的产品, 例如: 醋酸纤维、粘胶纤维、人造丝、人造棉;
(4)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过合成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六大纶)。例如氨纶(增加衣物的弹性)
(5)塑料和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6)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
(7)合金材料: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例如硬铝(含镁、铝,应用于飞机制造业)、碳素钢(含铁和碳)、不锈钢(在碳素钢中加入镍、铬)等等;
(8)玻璃、陶瓷、水泥都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中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和石英;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陶瓷的原料是黏土。普通玻璃放到电炉里加热,使它软化,然后急速冷却,得到钢化玻璃,因此普通玻璃和钢化玻璃的成分相同。
五.热点问题
(1)哥本哈根、温室效应、低碳生活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到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迅速的不断积累增加,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目前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防止气候变暖实践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
(2)雾霾
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含量剧增,在大气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现象。其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
Ⅳ 高考化学 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主要分为:基础化学 结构化学 有机化学 化学实验及化学反应原理
基础化学主要是化学入门 主要是化学元素及各化学物质的性质 化学元素周期表 化学反应类型等基本知识
结构化学 主要是从微观方面认识各种物质极其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 主要是讲有机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有机物的化学反应 最重要的就属化学方程式的背诵及书写
化学实验 主要是根据化学物质的反应现象来研究他们的物理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原理 主要是化学反应的类型 重要掌握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重点掌握可逆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尤其是根据电子平衡来 物质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希望能对你有用!
Ⅳ 高考化学第一题知识点总结
你问的这样的题目,每次出的都不同。要让总结个万能心法,你觉得是版不是在忽悠你?
最好的办权法是,关心一下时势,就是最近的新闻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比方说雾霾,沙尘暴这样的东西。
再者就是活学活用,这个说来简单,就4个字,不过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有的人不用训练,也很轻松能达到,就是我们常说的悟性高,有的人即使练了,也没有太好的效果。
但是对于做题,我建议你按语文题来做,总结一下题目的中心,看它要说个什么事,然后才好动手。这个光说太抽象,如果觉得前面我说的还行,你找几个题,我给你分析一下,分析的能力,这个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
Ⅵ 求高考化学难点和易错知识点
2007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作为基础学科知识内容考查的依据,以下所列的知识点在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呈现率达90%以上希望同学们在临考的复习中能一一对照来巩固相应的基础,如果某些点的认识不够,建议重温相应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确保该内容的高得分率。
1、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 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 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 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 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 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 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 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 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
(4) 建议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
3、 阿氏常数与阿氏推论
(1) 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 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
(3) 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 化学能量
(1) 今年该内容被独立地罗列于考试说明中,请多加注意
(2)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3)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
5、 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 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 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3) 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4) 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 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7) 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
6、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 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2) 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3) 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考虑
(4) 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表达
7、 pH值的计算
(1) 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 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 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8、 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 以“高则快”,“低则慢”来理解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 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4) 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5) 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
9、 电化学知识
(1) 以家庭里的干电池为参照物理顺“电极名称”
(2) 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3) 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4) 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5) 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10、 盐类的水解
(1) 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 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 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 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 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 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
(2) 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3) 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
(4) 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5) 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Ⅶ 求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最好是和高考相关的。。。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选修1
1. 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
2. 葡萄糖的检验方法有:(1)在碱性、加热的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该反应被称为葡萄糖的银镜反应。(2)在碱性、加热的的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u2O)。
3. 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 6CO2+6H2O。
4. 淀粉是一种多糖,分子式(C6H10O5)n,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其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5. 淀粉的检验:加碘水(I2)变成蓝色。
6. 棉花、麻的成分为纤维素,其分子式为(C6H10O5)n,是一种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7. 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单位质量提供热量最多的物质。
8. 油脂在 酸性或酶的作用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油脂的碱性水解 又称为皂化反应。
9. 氨基酸的通式为 ,分子中所包含的官能团有氨基(—NH2)和羧基(—COOH)。
10.羊毛、蚕丝属于蛋白质。鉴别真丝的简单方法: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来源:学科网ZXXK]
11.蛋白质的盐析是指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轻金属盐(如:NaCl、(NH4)2SO4、Na2SO4)后,蛋白质发生凝聚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盐析是一个可逆 过程。利用该反 应可 以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
12.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有铜盐、钡盐等,误食重金属离子后应喝大量牛奶解毒。
13.人体有8种氨基酸自身不能合成,称为必需氨基酸。
14.维生素按照其不同的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
15.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酸性和还原性,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中。
16.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甲状腺内。在食物中,海带、海鱼等海产品中含碘最多。加碘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KIO3)。
17.铁是人体中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缺铁会发生缺铁性贫血。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等。
18. 食物的酸碱性是按食物代谢产物的酸碱性分类的。
酸性食物 所含元素C、N、S、P等非金属元素
举例 富含蛋白质的物质如:肉类、蛋类、鱼类
碱性食物 K、Na、Ca、Mg等金属元素
举例 蔬菜、水果等
19.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pH总保持弱碱性 范围(7.35~7.45)。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由于摄入蔬菜水果偏少,一般尿液偏酸性。
20. 婴儿食品内不能加入任何着色 剂。
21. 常用的调味剂有食盐、醋、味精、糖等。
22. 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既是防腐剂又是抗氧 化剂,还是食品发色剂。
23.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24. 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在使用之前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皮试),以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25. 胃酸成分为盐酸(HCl)。常见的抗酸药成分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其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HCO3- + H+ = H2O +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CaCO3 + 2H+ = Ca2+ +H2O + CO2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MgCO3 + 2H+ = Mg2+ + H2O + CO2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 OH)3 + 3H+ = Al3+ + 3H2O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OH)2 + 2H+ = Mg2+ + 2H2O
26. 麻黄碱属于天然中草药,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
27. R表示处方药,OTC表示非处方药。
28.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 (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与各成分的金属相比,其具有硬度大,熔点低的特点。
29. 金属的腐蚀可以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30. 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的两种铁合金。
31. 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
32. 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有:①改变其内部结构(如制成不锈钢);②在金属表面添加保护膜(如刷漆、涂油、加塑料膜等);③在要保护的金属上连接一块比该金属更活泼的金属(如Fe表面镀Zn等)。
33. 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石英(SiO2),普通玻璃的成分为Na2SiO3、CaS iO3和SiO2,主要成分是SiO2。
34. 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35. 制造水泥的原料有石灰石和黏土。其主要成份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水泥具有水硬性,存放时应注意防潮。
36.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简称光纤。
37. 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38. 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种。
39. 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是SO2和NO2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SO2→H2SO4 SO2+H2O H2SO3 2H2SO3+O2 = 2H2SO4
NO→HNO3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40. 氟氯代烷会破坏臭氧层,这是由于氟氯代烷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对臭氧变为氧气起催化作用。
41. SO2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NO2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42. 温室气体CO2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乱砍滥伐等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
43. 使用石灰石对煤炭进行脱硫其化学方程式为: 2CaCO3+2SO2+O2==2CaSO4 +2CO2
44. 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2CO2+N2
45. 装修材料的黏合剂中含有甲醛,天然大理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46. 生活污水的N、P等元素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47. 明矾[KAl(SO4)2·12H2O]是常用的混凝剂,
其净水的原理是:Al3++3H2O Al(OH)3(胶体)+3H+
48. 酸性和碱性废水采用中和法处理
49. 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水主要用 沉淀法处理
50. “白色污染”指的是废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
51. 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右图所示的标 志的含义是:可回收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