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赵高
『壹』 历史上有赵高吗
赵高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宠信的宦官。一般认为他直接导致了秦朝的覆灭。他最后被秦三世杀死。
关于他的身世,有很多种说法:
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说:“赵高者,诸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
赵翼在《陔余丛考》卷四十一《赵高志在复仇》条云:“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则高以勾践事吴之心,为张良报韩之举,此又世论所及者也。”
『贰』 历史上的赵高是怎么死的
被子婴设计杀的。
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阎乐向赵高报告了胡亥已死的消息,赵高匆匆赶到现场,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玺佩上,大步走上殿去,仰仗着自己也有着嬴姓赵氏的血统,准备宣布登基。
但是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梦。赵高顿觉天旋地转,他这才感到自己的罪恶达到了“天弗与,群臣弗与”的程度,只得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王室成员子婴。由于秦的力量已大为削弱,子婴只得取消帝号,复称秦王。
子婴早在当公子期间,就已耳闻目睹了赵高的种种罪行。被赵高推上王位,知道自己不过乃是一个傀儡而已。子婴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辙,便与自己的贴身宦官韩谈商定了斩除赵高的计划。
原来赵高要子婴斋戒五日后正式即王位。等到期限到了,赵高便派人来请子婴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
等赵高一到,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就将他砍死了。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2)历史赵高扩展阅读:
赵高生平重大事件:
1、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秦始皇在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去世后,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巡游时在途中突然去世,遗诏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
此时扶苏正在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管理诏书的赵高却发动了阴谋,威胁丞相李斯,矫诏处死扶苏与蒙恬。隐瞒秦始皇死讯,以咸鱼放到秦始皇车上,遮挡秦始皇尸体发出的臭味。回到咸阳後,他们拥立公子胡亥为皇帝,就是秦二世。
不料始皇于沙丘暴卒,宦官赵高胁迫左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
2、指鹿为马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
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沙丘之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指鹿为马
『叁』 历史上赵高其人
赵高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肆』 历史中赵高是个怎样的人
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一说赵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赢政死后,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赵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赵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7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国丞相。第二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赵子婴。不久被子婴杀掉,诛夷三族。
另外,赵高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爱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三朝书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赵高。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谓赵高“善大篆”。唐·张怀罐《书断》卷上《大篆》日:“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女书。”著有《爱历篇》六章。
『伍』 历史上的赵高是怎样的一个人
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一说赵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帝。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5)历史赵高扩展阅读
赵高——大秦帝国的终结者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他自封始皇帝,他相信自己的秦朝能够千秋万代、绵延万世。可万万想没想到,在他死后,秦朝仅仅传了两世就被灭亡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功劳”,那就是赵高。
赵高本来是秦国宗室远亲,由于他的母亲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就被收入秦朝宫中。他深知身份十分卑微,且母亲因律获罪,故自幼努力读书,在秦朝法律上狠下苦功,逐渐精通法律刑令。
后来秦始皇听说赵高为人勤奋好学,且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由于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深得秦始皇宠信,于是秦始皇想让赵高去服侍他最喜爱的大儿子扶苏。可是扶苏很看不惯赵高的为人,认为他阿谀奉承,故公然拒绝,两人的敌对因此埋下。
但秦始皇对赵高很宠爱,不以为然,于是就将赵高分给小儿子胡亥,让他教导胡亥学习秦朝律法。然而,秦始皇的这一做法,竟然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最具传奇色彩的狼狈为奸。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云游途中死于沙丘平台。秦始皇一死,赵高便正式踏上中国政治界的舞台,并在此后的两三年里,泱泱大秦帝国的命运便与其息息相关,直到帝国崩塌,赵高命陨。
其实在云游途中,秦始皇已经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拟定好诏书指认太子扶苏为继承人,并吩咐赵高火速派使者发出诏书。但赵高知道自己与扶苏向来不合,担心太子扶苏继承帝位后,对自己的地位不利,而幼子胡亥昏庸无知,若胡亥继任帝位后,容易控制,因此暗中扣压了遗诏。
不久,秦始皇病故。赵高封锁住一切消息,他知道自己的成败在此一举。于是他亲自跑去找胡亥和李斯商议,他抓住了胡亥的野心和胆小,又抓住了李斯贪图功名利禄的心里,成功地说服了胡亥和李斯一起篡改遗诏,并立胡亥为皇帝。
赵高很清楚,扶苏的威望之高,如果扶苏不死,胡亥抢来的帝位就不保。于是,赵高以秦始皇的名义,伪造了一份命令扶苏自尽的诏书。扶苏接到诏书,知道一切已经无可挽回,便毅然饮下毒酒自尽。紧接着,赵高又以新帝胡亥的名义赐蒙恬自尽。
此时,胡亥登上皇位正沉迷于穷奢极欲的生活中,朝中大权可谓在赵高一人之手。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于是宫廷之中大屠杀拉开了序幕,并且历史上最残忍的兄妹残杀首次上演。
赵高首先修订了严刑峻法并杀害了蒙毅等群臣,紧接着将矛头指向了秦王氏族。他命人将胡亥的十二个兄弟抓到咸阳街头斩首示众,将十个公主拉出去分裂肢体处死。
至此,赵高的欲望已经无法填平了,他不在只局限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之后,他设计杀死了李斯,并逼死了胡亥。等他身边所有的人被他杀完了,他的死期也到了。最后,秦王子婴在斋宫杀了赵高,又诛灭赵高三族,在咸阳示众。
纵观赵高的一生,他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可叹、可恨啊!
『陆』 历史上,赵高,这个人的的简介、事迹、评价!
想必大家都知道“指鹿为马”这个成语了,说的就是一手遮天的赵高,而现代的各种影视和小说又为赵高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比如在电视剧《神话》中,赵高是穿越人...
历史上真实的赵高是很有心机很会算谋的,在秦始皇在位之时,赵高唯唯诺诺,秦始皇驾崩之后,却立马搞出那么大的动静,由此可见,赵高是密谋已久的,并且将李斯跟自己绑在了一起,共同帮助胡亥篡位,而后又将胡亥害死,其心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