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历史
A. 迭部县的风景名胜
迭部县有红军长途中的俄界会议会址、茨日那毛泽东故居、天险腊子口战役等革命遗址,以及然闹马家窑文化遗址和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23座。
腊子口
迭部县腊子口乡政府北7千米处,是举世闻名的革命遗址腊子口战役纪念地。腊子口是甘川古道和当今岷代公路上一处地势极为险要的峡谷隘口,这里自古就是甘川通道之咽喉,素有“天险门户”之称,峡谷两面悬崖峭壁对峙。仅8米见宽的狭道中腊子河从中间奔流而过,只有一座1米宽的小桥供人畜通行,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1935年9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腊子口地区,-军阀鲁大昌部队凭借腊子口天险堵截红军北上。从此,腊子口便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为了保护腊子口战役纪念地,1980年省人民政府在腊子口南侧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九龙峡
自西向东流经迭部县城的白龙江,两岸高峰耸峙,河谷纵深,形成长峡险谷。其中位于旺藏乡境内的九龙峡最为险要,素有“九龙金锁”之称。九龙峡系地质构造运动及白龙江长年切割而成,形成雄浑壮观的巨大峡谷,南北两岸悬崖垂直高度800余米,两岸绝壁之间宽仅数十米,而仅一水之隔,北岸属迭山山脉,南岸属岷山山脉。
古叠州城遗址
古叠州城遗址在今迭部县城东郊电尕乡然闹村,位于白龙江北岸的台地上,背倚扎尕独山之巅。今迭部县境在南北朝时期为合川县,唐高祖武德二年置叠州,置州前称交戍城,后称叠州城。该城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450米,城墙随地形而筑,城廓呈不规则五边形,城内东北部筑有内城。迄今古城残垣断壁犹存,残垣上夹棍眼和夯土层清晰可见。
俄界会议遗址
俄界会议遗址,位于达拉乡政府驻地西北3千米处的高吉村。这里地势平坦,依山傍水是风景秀丽的典型藏族山寨,当年红军会议会址,以及会议的木楼保存完整。1981年9月10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俄界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党中央在甘肃境内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讨论了北上的任务与到达甘南后的方针,做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同时中央发出了《为执行北上抗日告同志书》。俄界会议对于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与破坏,胜利完成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茨日那毛泽东旧居
茨日那毛泽东旧居位于旺藏乡政府驻地东南侧茨日那村,1935年9月13日至15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此地时,毛泽东曾居住在该村一幢木楼上,并在这里向红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为了保护革命文物,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B. 关于吐谷浑族的历史,有谁知道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拜托了~
立国[编辑]他们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先祖游牧于徒河青山(今辽宁省锦州东北),西迁源于鲜卑单于涉归庶长子慕容吐谷浑与慕容廆的矛盾。两人是同父异母兄弟,慕容吐谷浑年长。两人原本感情良好。慕容廆被挑拨,渐次疏远,有次以马匹互咬为由与慕容吐谷浑争执,后慕容吐谷浑表示求去,虽慕容廆致歉合好,但慕容吐谷浑认为嫌隙已生,于是决定离去。西晋太康4年(283年),慕容吐谷浑率所部1700户西迁到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
313年左右,慕容吐谷浑又从阴山南下,至陇西之地枹罕(今甘肃省临夏)。以此为根据地,子孙相承,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统治今青海省、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等地的氐、羌民族。317年,慕容吐谷浑逝世,由他的长子吐延继位。东晋咸和四年(329年),吐延被羌族酋长姜聪刺死,临死时嘱咐长子叶延保卫白兰道。及后,叶延继位,在沙洲建立慕克川总部,并以吐延为氏,以吐谷浑为姓、族姓及国号。
南北朝[编辑]叶延逝世后,碎奚嗣立。前秦建元七年(371年),他跟随仇池氐王向前秦称臣,被封为安远将军。后来,继位的视连、视罴都臣服于西秦,被封为沙州牧、白兰王。期间,屡次不服都招来战祸。
后秦弘始十年(408年),视罴之子树洛干立,占据莫河川(又称慕贺川,今青海同德县巴沟),自称为吐谷浑王,号称茂寅可汗。411年,他挥军击败南凉太子虎台,取得浇河地区。后来,虽曾败于西秦,却被西秦封为平狄将军、赤水都护。自此,吐谷浑专心吸收人才,势力越趋壮大,疆土东至洮河、龙涸(今四川省松潘),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望南凉,东接西秦。
540年,夸吕建都于伏俟城(今青海湖附近共和县铁卜卡古城),史称吐谷浑国。
隋唐[编辑]公元608年隋炀帝大业四年,隋朝劝说铁勒进攻吐谷浑,吐谷浑大败东迁并向隋朝求救。隋炀帝派宇文述将兵迎之,吐谷浑畏隋兵之强,拒降西迁。宇文述遂攻入吐谷浑境内,连克曼头、赤水二城。吐谷浑大举南迁,其原有领土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被隋朝占领。隋朝在当地设置了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
7世纪初叶吐蕃兴起,向青海地区扩张。在662年至663年期间吐蕃军吞并吐谷浑,首领诺曷钵率领残部投唐凉州。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成为吐蕃属国。现代一些学者研究认为,青海甘肃一带的土族是吐谷浑的后裔。
经济与风俗[编辑]吐谷浑地处青海高原,以畜牧为主。白兰山出黄金、铜、铁,金属冶炼也比较发达。位于中西交通要道之一白兰道,商队曾东至长江和黄河下游,西达波斯,南抵吐蕃、天竺。
吐谷浑男子服饰,著小袖,小口袴,大头长裙帽。帽上以罗幂遮住脸容,骑马可避风沙。吐谷浑妇女服饰与汉族妇女相似。但发式即辫发。以金花为首饰,特别是可敦则首戴金花冠,具有鲜卑遗风。
宗教信仰初崇尚萨满教,逐渐信奉佛教。514年立九层佛寺于益州。
史书记载[编辑]- 南朝南齐书称呼‘鲜卑慕容廆庶兄吐谷浑为氐王。在益州西北,亘数千里。其南界龙涸城,去成都千余里。大戍有四,一在清水川,一在赤水,一在浇河,一在吐屈真川,皆子弟所治。其王治慕驾川。多畜,逐水草,无城郭。’
- 南朝梁书称呼其为河南国。‘河南王者,其先出自鲜卑慕容氏。’
C. 关于腊子口战役的历史
1935年9 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腊子口地区,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抄的战术,经过浴血奋战,一举攻破了鲁大昌部和邓秀廷部据险扼守的天险腊子口天险,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聂荣臻元帅曾对此评论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腊子口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企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腊子口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此役也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D. 陇右的发展历史
唐代分十八个州,即秦州:今甘肃秦安县、渭州:今甘肃陇西县、武州:今甘肃武都县、兰州:今甘肃兰州、河州:今甘肃临夏县、岷州:今甘肃岷县、洮州:今甘肃临漳县、叠州:今甘肃迭部县、宕州:今甘肃宕昌县、临州:今甘肃临洮县、成州:今甘肃成县、鄯州:今青海乐都县、廓州:今青海化隆县、凉州:今甘肃武威市、甘州:今甘肃张掖市、肃州:今甘肃酒泉市、沙州:今甘肃敦煌市、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与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同属陇右道。
自安史之乱(755年—762年)以来为吐蕃所占据。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唐朝将朔方、河西、陇右边军大量内调,平息叛乱,于是边防力量虚弱,吐蕃趁着唐朝的内乱攻略陇右诸州。 至德元年(756年)八月,回纥葛勒可汗、吐蕃赤松德赞相继遣使,“请助国讨贼”。十二月,吐蕃陷陇右所辖的(今青海湖边)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6军及石堡、百谷、雕窠3城,同时又陷鄯、武、叠、宕4州。宝应元年(762年)至广德元年(763年),先后取秦、渭、洮、临、成、河、兰、岷、廓9州。十月,吐蕃以吐谷浑及党项20万军队乘胜长驱直入,逼近长安,入据15天而退,期间一度拥立吐蕃国舅李承宏为帝。唐朝太常博士柳伉向皇帝上疏“吐蕃军队进犯大震关(今甘肃张家川),越陇山,刀上没沾一滴血,便占陷长安。”
此后,吐蕃军队开始向西行,取黄河西北地区的陇右诸州,亦称河西道。广德二年(764年),吐蕃陷凉州;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因攻仆固怀恩不成,军队丧失殆半,以孤城无援,出奔甘州,被沙陀人所杀。永泰二年(766年),陷甘州及州境的居延海(今内蒙额济纳旗),吐蕃北边界拓至回纥,大历元年(766年)与大历十一年(776年),由东而西攻克肃州、瓜州。同时,吐蕃也开始围攻沙州;大历元年(766年),杨休明继任河西节度使,徙镇沙州,后有刺史周鼎,大历六年(771年),因欲弃城东奔而被都知兵马使阎朝杀,此后阎朝领州人保城抵抗,建中二年(781年),在粮械皆竭的情况下,以勿徙它境为条件而开城出降,沙州遂陷。吐蕃西进陷伊州(今新疆哈密),刺史袁光庭自天宝末年坚守累年,后粮尽兵乏,城陷而殉城。至此,东西阻绝,西陲四镇沦为分隔飞地。建中元年(780年),李元忠与郭昕遣使假借回纥道(今蒙古)至长安,二人被提为北庭、安西都护。贞元六年(790年)回纥援军与吐蕃初战失利,又不断勒索庭州(即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州人举城降于吐蕃,节度使杨袭古奔西州(今新疆吐鲁番),次年(791年),以5万人与杨袭古又攻庭州,被吐蕃所率的葛逻禄及白服突厥打败,杨袭古遂被回纥于牙帐暗杀。同年,西州亦陷,陇右道全境入吐蕃,历35年。据唐朝僧人悟空于贞元五年(789年)所见,此时西域尚有疏勒镇守使鲁阳、于阗镇守使郑据、钵浣镇守使苏岑、龟兹镇守使郭昕、焉耆镇守使杨日祐。
会昌二年(842年),吐蕃朗达玛德赞卒,佞相与王妃綝氏拥立3岁的乞离胡为赞普,自己摄政,大臣不服,而大宰相结都那被杀,吐蕃帝国崩溃。论恐热于洛门川(今甘肃武山),起兵反叛,讨伐篡位的乞离胡,遂于渭州败走宰相尚思罗,不久尚思罗以苏毗、吐谷浑、羊同8万军队反攻不利被杀,论恐热并其10万部众。会昌三年(843年),论恐热自称国相,以20万军队攻鄯州节度使尚婢婢,遭4万人埋伏而败,次年(844年),退守薄寒山(今甘肃陇西)。会昌五年(845年)十二月,又集结军队攻尚婢婢大败,尚婢婢遂向河湟一带发布论恐热的罪状,支持唐人后裔归唐。大中三年(849年),屯军河源军(今青海西宁)的尚婢婢轻敌,败于论恐热,兵驱甘州,留拓拔怀光居守鄯州。事后,论恐热欲投靠唐朝,求作河渭节度使,唐朝不许,不久因乏粮食奔廓州。咸通七年(866年)十月,论恐热为鄯州城使张季颙打败,随后沙州归义军与西州回鹘仆固俊共杀论恐热,将其首级送至长安。 开成五年(840年),回鹘别将句录莫贺引黠戛斯(今叶尼塞河上游的盆地)10万军队灭回鹘汗国,杀阖馺特勒可汗与宰相掘罗勿,焚烧牙帐。会昌二年(842年)十月,阿热可汗遗使,告知已攻占安西、北庭之地(今新疆),唐朝向黠戛斯索要其地,遭李德裕反对。会昌四年(844年)三月,唐朝利用吐蕃诸部的甘青内乱,拟复河湟四镇十八州,派刘蒙为巡边使,命令他储备粮饷、军械,探听吐蕃兵力的虚实。大中三年(849年)二月,唐朝先后收复秦、安乐、原3州、原州所属的7关。此时,沙州人张义潮已起兵接管州城,遂遣使到吐蕃势力未曾深入的北境军、守捉,绕道漠北至天德军(今内蒙乌拉特前旗)降唐。其后,又发兵攻克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10州,于大中五年(851年),遗其兄张义泽至长安,献陇右诸州地图,唐朝置归义军于沙州,以张义潮为节度使,河湟之地入唐。咸通二年(861年),归义军又克凉州,后年(863年),置凉州节度使,领凉、洮、西、鄯、河、临6州。
咸通三年(862年),散居于甘、肃、瓜、沙、河、渭、岷、廓、叠、宕10州之间的嗢末部,向唐朝进贡,嗢末本是河西、陇右后裔,沦为吐蕃奴部,以凉州作根据地。同时,回鹘残部逐渐入居河西道,咸通七年(866年)与咸通十三年(872年),西州、甘州先后为回鹘所并,为后来的高昌回鹘与甘州回鹘。张义潮至长安后,其侄张淮深继任为归义军节度使,曾两次讨伐并打败回鹘,大顺元年(890年),张淮深猝死,归义军内乱,实力遂衰,辖地缩为瓜、沙2州,自开平五年(911年)后,张氏与曹氏节度使先后奉称甘州回鹘可汗为父,实为傀儡政权。黄巢之乱至五代时期(875年—960年),西、甘、肃、沙、瓜5州分别投于回鹘,而凉、临、河、岷、洮、叠、宕、兰、廓、鄯10州逐渐被吐蕃六谷部及唃厮啰等诸部占领。宋朝时,党项族的西夏兴起,控制了河西5州。 咸平五年(1002年)三月,党项攻占灵州(今宁夏吴忠),宋朝留守裴济战死,改灵州为西平府,宋真宗遂遗张崇贵、王涉议和,向其割让银、夏、宥、绥、静5州(今陕北)。此后,党项向西部进军。咸平六年(1003年)十二月,党项陷凉州,逐出吐蕃部,杀宋朝殿直丁惟清,然而六谷部首领潘罗支诈降,引六谷部及者龙合击党项军队,李继迁中矢出逃,不久身亡,其子李德明继位,夏州政权虽遥领凉州,却时时受到凉州附近的吐蕃诸部威胁。景德元年(1004年)五月,出兵攻凉州,被潘罗支以兰州、龛谷、宗哥、觅诺诸族打败。六月,潘罗支遣使至宋朝,告知愿率其部落及回鹘精兵与宋朝共讨李德明,会师于灵州。李德明遂离间凉州吐蕃诸部,事后潘罗支为部属所杀,者龙十三族中的六族叛,潘罗支弟厮铎督率军平乱,继任为首领。九月,六谷部援结回鹘,李德明屯其境而不敢出兵攻讨。
此后,又与回鹘结怨,屡次出兵攻甘州。景德四年(1007年)十二月,遗张浦抄掠甘州境,被回鹘打败,次年(1008年)三月,党项军队进攻凉州,见吐蕃部兵盛,不敢攻讨,惧而转攻甘州回鹘,又为其伏兵所败,被宰杀殆尽,几乎全军覆没。八月,回鹘屡败其军,乘胜长驱直入黄河。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李德明因愤其兵屡败,又遣张浦率2万精骑攻回鹘,被袭击大败而还。十二月,李德明亲自出兵进攻回鹘,以常星昼见,惧而退兵。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九月,遗凉州人苏守信领蕃骑袭击凉州的吐蕃诸部,为六谷部首领厮铎督大败而归。大中祥符九年(1015年),派苏守信带兵7千、马5千,把守凉州;次年(1016年),苏守信死,其子罗麻领凉州,不能服众,甘州回鹘袭击,凉州遂陷。事后,罗麻企图夺取凉州,向李德明求援,又遭回鹘与六谷部大败,将党项势力逐出了河西,李德明与回鹘休兵十余年。天圣六年(1028年),遗其子李元昊袭击回鹘,一举攻陷甘州,置兵戍其地而还,明道元年(1032年)九月,又派李元昊从回鹘手中收回凉州。十月,李德明卒,其子李元昊继位,景佑三年(1036年),李元昊再举兵攻回鹘,一连攻克瓜、沙、肃3州,遂于景佑五年(1038年)建立西夏政权,都兴庆府(今宁夏)。至此,经西夏李氏三代人33年的讨伐,最终从回鹘及吐蕃诸部手中夺取了河西5州之地但由于西夏政治中心的兴庆府,与西北边缘相隔遥远,瓜、沙2州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仍是沙州回鹘王国,直至1070年前后才并入西夏 。 宋朝立国之初,西北地区仍沿五代岐国疆界,西部只及秦、渭、成、武(阶)4州,此时陇右大部分地方仍由互不相统一的吐蕃各部占据。至熙宁年间,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持下,宋朝先后收复了宕、叠、洮、岷、河、临(熙)6州,史称熙河开边,由王韶主持;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宋朝军队进攻蒙罗角、抹耳水巴部族,袭击武胜(今甘肃临洮),守将瞎药等弃城夜遁,首领曲撒四王阿珂出降,宋朝遂在武胜设镇洮军,十月改为熙州;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攻吐蕃首领木征所统治的河州,木征遁走,不久集结诸部复入河州,八月,王韶分兵两道,一部围河州,一道击木征,连战皆胜,木征败走,守将以城降,宋朝再次收复河州;九月,王韶进军至马练川,降木征弟瞎吴叱,又率军攻克宕州;其后,开通洮河路及熙州路,于是岷州守将木令征、叠州守将钦令征、洮州守将厮郭敦皆以城投降王韶。至此,宋朝尽得产良马之地。
宋朝平定了陇右东南的吐蕃残部后,开始向其核心地区河湟(今青海湖边)进军。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西使城(今甘肃榆中)吐蕃首领禹藏花麻,因与宋朝不和,把西使城及兰州献给西夏。元丰四年(1081年)六月,西夏内乱,宋朝纳种谔的议题乘机大举攻西夏,同时,又请唃厮啰首领董毡共同出兵,随后调集32万大军,诏李宪、王中正、高遵裕、刘昌祚、种谔5路出师;八月,李宪所统领7军和吐蕃兵3万进军至西使新城,败走西夏2万骑,斩2千级,夺马5百匹,九月,攻克西夏兰州;其余4路撤退时损失约16万人,仅冻溺死者约14万人。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董毡卒,养子于阗人阿里骨继位,因非唃氏家族,一直遭到部族的不满。元佑二年(1087年),阿里骨与西夏合攻宋朝,相约以熙、河、岷3州归吐蕃,兰州及西使城(定西城)归西夏。四月,阿里骨攻破洮州,遂与西夏会军,同围南川寨,大肆焚掠。又在西使城击败宋朝军队,杀都监吴猛。八月,以10万军队围攻河州,令鬼章引2万众驻常家山。
不久,因鬼章被俘而退兵。绍圣三年(1096年),阿里骨卒,子瞎征继位,随后角厮罗政权发生内讧,势力日衰。元符二年(1099年)七月,宋朝乘河湟混乱之际,派王赡由河州北上渡黄河攻邈川城(今青海乐都),八月,入宗哥城(今青海平安);瞎征等趋宗哥城投降,族人遂立陇拶为青唐主,九月,进军至青唐城(今青海西宁),陇拶同辽、西夏、回鹘三公主及诸族首领出降,鄯、湟、廓3州之地入宋,改邈川为湟州,青唐为鄯州。不久,吐蕃部反叛,宋朝被逼放弃河湟,于崇宁三年(1104年)再次收复失地,置陇右都护府。其后,金人南下,灭唃厮啰政权,结束了自会昌年间以来,吐蕃、回鹘势衰,归义军,回鹘及吐蕃残部于陇右各州所建立的割据势力,再度归中央政权统治。 突厥州三,府二十七。
兰州贞观二十二年以阿史德特健部置,初隶燕然都护,后来属。兴昔都督府
右隶凉州都督府
特伽州鸡洛州开元中又有火拔州、葛禄州,后不复见。
蒙池都护府贞观二十三年,以阿史那贺鲁部落置瑶池都督府,永徽四年废。显庆二年禽贺鲁,分其地,置都护府二、都督府八,其役属诸胡皆为州。
E. 迭部县的历史文化
一、明媒正取:即采用传统的结婚方式,举行公开而较隆重的结婚仪式。这种传统的婚嫁习俗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程序完成。
1、选偶:在寻找物色对象时,男女双方家庭都需要相互选择,包括对男女青年本人的选择和对其家庭的选择。
2、求婚:一般由男方家请自家亲友和一位熟悉女方父母的人作媒人,携带一条哈达和一罐青稞酒到女方家正式求婚。
3、订婚:男家接到女家愿意作亲的信号后,积极准备择定吉日举行订婚议式-喝大酒。
4、婚礼:婚礼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初三或初五、七、十一、十五等日举行,也有选定其他吉日结婚的。
二、自由婚姻:境内传统婚俗中也有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己作主的婚姻。 传统的离婚处理办法:
1.夫妻双方都提出离婚,程序较简单,双方向本措哇和主要亲戚口头提出离婚要求,第一、二次一般被劝阻和说服不能离婚。
2.如果男方提出离婚,女方不同意,而且又有孩子时,分几种情况处理:经措哇亲友劝阻无效,就给女方分房产、田地各一半;如果女方还年轻,离婚后想改嫁时,子女留给其父抚养,男孩长大后自己选择当和尚还是当农民,若当农民娶妻后与其父各分家产一半;女孩子不论跟父或跟母,长大后均无家产继承权。 迭部藏族的丧葬习俗各地基本相同,都实行火葬,只是在装尸方法,出殡时间等方面,上、下迭各有不同。出殡时,一般都请活佛卜算时日。
服考期,一般为三年,从死者离世之日起家属子女们除逢七念经,供灯外,七七内男不剃头,又不梳头。 1.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而最崇敬的礼节。
2.磕头:在寺院及宗教活动中常见僧谷群众向佛像、佛塔、活佛磕头,在祭祀中向祖宗磕头,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向长者磕头。
3.鞠躬:遇见活佛、土司、头人和尊贵的长辈,要脱帽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里垂低或放在胸前,低头鞠躬。 头饰
县境西部电尕、益哇一带,冬季男女均喜戴狐皮帽,春夏秋三季喜戴礼帽。狐皮帽的制作方法,用料及式样与夏河、卓尼境内藏族相似,礼帽均系从市场上选购的商品毡质礼帽。卡坝、达拉、旺藏、尼傲、多儿等中部一带困气候温和,部分地方男子一般不戴帽,冬季仅以白毛巾或白布顺长折叠成宽约15厘米的长条,绕头缠一圈呈圆柱体戴在头上,以御风寒。桑坝、花园、洛大、腊子口等东部地区的男子头上戴盘巾,即用1.2-1.5米长的黑或蓝布顺叠成约9厘米宽的条带,层层缠裹在头上,空出头顶,呈盘型。妇女一般头包黑布怕,用黑布2尺顺叠成四方形盖在头上,并用辨子在帕外缠绕一圈。藏族妇女的传统发式,因地域不同而梳理的发型亦不同。
服装
县境西部男女衣着基本接近夏河一带的藏服。中部卡坝、达拉、尼傲、旺藏一带着装基本相近,男女都穿长袍,多为布质,也有绸缎面料。东部桑坝、花园、腊子口的男子身着大襟短袄,下着白色裤腰的裤子,腰系6厘米宽,两米多长的羊毛纺织的腰带,有黑、白二色。
佩饰
迭部藏族男女都喜欢佩饰,尤其是青年男女每逢喜庆之日更喜欢把金银、珊瑚珠、象牙、玉器等制作各种佩饰,佩带在头、耳朵、脖子、手、胸前、腰部等处,用以打扮自己,显得更加潇洒英俊,袅娜多姿。
F. 历史上,舟曲森林茂密。迭部、舟曲与九寨沟相距不远,以前植被状况也相差不多。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
自然植被保存完好而已
G. 甘肃的迭部有什么特色景致
迭部县也是重要的红色旅游区,有红军长途中的“俄界会议“会址,茨日那毛主席故居,天险腊子口战役等革命遗址,以及然闹马家窑文化遗址和历史悠久的寺院23座,境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风光旖旎,森林广布,划场茂盛,是甘肃不可多得的一座绿色资源宝库。旅游景点 一 多儿沟 多儿原始森林观赏区距离县城80公里,该地区由于地形构造变异和溪流冲涮而成的浅滩,漫坡和阶泽不规则布置,形成以水色为主的不同景点。这里正处于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九寨沟风景区相连地带,是南北植被过渡地带,针叶、阔叶林种类繁多,交相辉映。区内松竹、混生杂木林茂密浓郁,原始林木怪树横生,盘根错节。千年古柏高达40余米,傲居石峰峭壁,扎根于岩石裂隙,斜枝腾云,舒臂揽月。灌木林藤葛缠绕,如龙蛇蟠曲。四处幽谷深虞,泉涌揽月。
多儿沟风景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素有“阳山九寨阴山三村,一沟两寺一活佛”之说
今年国家正式设立了迭部多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二 腊子口
“腊子口”又名“道饶隆哇”,由语“腊子库”演变而来,意为“山脚谷”或“狭窄沟”。腊子口景区北距兰州340公里,距合作210公里,距迭部县城105公里,南距九寨沟148公里,距成都400多公里,可谓径联南北、路通东西。腊子口风景区内山、水、湖、瀑的自然奇景遍布于牛路沟、美路沟、老龙沟、龙爪沟等地。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休闲度假、探险揽胜之地。
天险腊子口是举世闻名的腊子口战役纪念地。这里自古就是甘川通道之咽喉,素有“天险门户“之称。峡谷两面悬崖峭壁对峙,仅8米见宽的狭道中腊子河从中奔流而过,只有一座一米宽的小木桥供人畜通行,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1980年8月21日修建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宽2.5米,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高9.16米,寓意1935年9月16日攻破天险腊子口。当年的天险如今已是天险变通途,依山向阳的平缓坡地上,靠着溪流,坐落着一排汉藏融合式的小木屋,纯柏木结构的建筑,低脊红瓦,原木围栏。每当夜幕降临,席地坐在小木屋外,听风语虫鸣,看星河流转,追怀往昔的战争岁月,不由会发出逝者如斯的感叹。在腊子口附近的腊子水帘洞,虽不是美猴王安营扎寨的福地,但美不胜收。腊子水帘洞位于铁尺梁山脚,逆腊子河入牛路沟12公里处。只穿过一道石门,在壁立千仞中,便有一泓清流在洞口拉起透明的天幕。涉水进洞,洞顶天窗豁然,洞内山石迥异,阳光投射洞底,五光十色,熠熠神奇。从洞内向外看去,洞壁一帘清瀑喷洒而落,远看如蒙蒙细雨,近观则似银河匝地,而此刻的峰峦叠嶂便真的“洗尽铅华“了。三 扎尕那
扎尕那景区以迭部县益哇乡境为主,距迭部县城28公里。雄居迭山山脉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集石林、峭峰、森林、田园及村寨为一体。在这片仙境里,整个迭山石林最为引人注目。迭山主脊光盖山,是洮叠古道必经之路,江迭公路由此而过。由县城朝北进入益哇沟到纳加石门,仰目北眺,浩瀚的百里石林、石峰光洁铮亮,嶙峋入穹,无树、无土、无尘、无垢!峭壁峥嵘,石峰耸秀在阳光照射下烟波浩渺,璀璨生辉。游人从山北而来,远望迭山,犹如盘龙巨蟒横倚天际之间,迭山山峰终年白雪皑皑,素有“迭山横雪”之美誉。光盖山巅还有一双石峰对峙组成的巨大石门,屹立于雪峰与蓝天之间,被老百姓称为“光盖山石门”。清代诗人观此景有诗云:“迭山南望白无边,雪积遥峰远接天”;而史学家顾颉刚先生1938年从临潭旧城东山南望迭山,诗喻其景“雪压南眺是迭州,石门金所望中收,白云锁住石门里,添得雪山几个丘?”从光盖山巅附瞰迭山岷山群峰,万山苍翠、雄浑肃穆、林海雪岩、松涛澎湃、腊象奔驰,万千世界尽收眼底。
迭山主脊光盖山南麓有一处地形十分奇特的自然杰作,有人将这里比作一个天然的“石城”。扎尕那本意就是“石箱子里”,俗有“阎王殿”之称。这座完整的石城,北靠迭山石峰,四周秀峰环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把扎尕那4村1寺围在其中,形成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田园风光。城内有农田和温泉,还有天然楼台亭阁,城内左上角有一进出城的北门,是由山石断裂形成的陡坡狭道,长百余米,宽仅数米。石峡两翼是斧劈刀削般垂直挺拔的岩壁,一流小瀑急泻而下,声响如雷。石城门外是一条南北十里的绿色长峡,恰似城外“长廊”。“长廊”南端高竖着两道数米的对称岩壁,犹如两堵“门墩”,对成一座宏伟的石门,称为“纳加石门”,俗称“鬼门关”,从城内迭山发源的益哇河从中流过,这条山道亦是洮叠古道必经之险关。
H. 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
甘肃省迭部县古称"叠州",藏语的意思是"大拇指",被称为是山神"摁"开的地方。有红军长途中的"俄界会议"会址,茨日那毛泽东故居,天险腊子口战役等革命遗址,以及然闹马家窑文化遗址和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23座,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风光旖旎,森林广布,划场茂盛,是甘肃不可多得的一座绿色资源宝库。
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甘川交界处,白龙江上游的高山峡谷地带。迭部东邻舟曲县、宕昌县,北接卓尼县、岷县,西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九寨沟接壤。东经102.55-104.04度,北纬33.39-34.20度。西秦岭、岷山、迭山贯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600米至4920米之间。
迭部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总土地面积为5108.3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75公里。年平均气温6.7℃。全县形成了以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网络的公路交通体系。境内有省级公路干线2条,143公里,地方道路39条,739公里。县城及大部分乡镇开通了程控自动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县主要乡镇及主干道。110KV输电线路翻山越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江水系白龙江贯穿全境110公里,县境内自产水量15.92亿立方米。是全省人均占有水量的21倍。县城位于白龙江北岸,至今已建成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广场等设施基本齐备,商贾云集,店铺密布的林区重镇,成为迭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I. 迭部县历史天气
空气质量实况
空气质量:良 AQI:71 PM2.5:9
PM10:26 O3:140 NO2:8 CO:0.91
天气:晴 24℃
南风4级 湿度:46%
J. 甘南旅游有哪些著名的人文历史
尕海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草原上,距县城53公里,海拔3400多米,尕海湖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被誉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牦牛经常活动的地方,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水草茂盛,许多珍稀鸟类南迁北返的落脚点和繁殖基地,黑颈鹤,灰鹤,天鹅等珍禽遍布湖边草滩。尕海草原也是亚洲最优良的草场之一。每年夏季,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气候凉爽宜人,是人们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因候鸟在此休憩路过。今天因保护候鸟迁徙景区没开门,我们只有沿景区外参观,透过铁丝网,能见到水天一色,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尕海湖显得美丽动人。我们这次虽然未看到珍稀鸟类,但看到景区的保护措施,我们还是挺欣慰的。离开尕海湖。
随着你蹒跚的脚步,从草原中心延伸出去的原木栈道一点点退后,花湖从芳草如茵的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湖水天真的蓝,无法形容的纯净。缱绻在水天之间的云彩,无法形容的妖艳.。参观完花湖,我们又去了景区旁的草原,草地打有很多老鼠洞,不时老鼠出没,我们骑了马留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