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化学的sp

化学的sp

发布时间: 2021-08-01 04:00:11

化学中SP杂化是什么

首先要明白一个轨道能级的概念。电子在围绕核放置时,其能量是固定的,按能量级大小分别可以分为S、P、D、F四个能级。其中第一层最多有两个电子,即只有一个S轨道;第二、三层最多有8个电子,包含一个S轨道和一个P轨道;第四层最多的18个电子,包含一个S、一个P、一个D轨道;……依次类推,目前已知的原子中电子最多的一层包含32个电子,包含SPDF轨道各一个。
在各轨道中,S轨道包含一个轨道,最多可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当轨道电子为零空或满时处于稳定状态,即类似氢离子和氦原子的状态。P轨道包含三个轨道,最多可容纳6个电子,当三个轨道为全空、全満时为稳定状态,当三个轨道各只有一个电子时,由于电子自旋方向相同时,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称为亚稳定状态;D轨道有五个轨道,最多容纳10个电子,稳定状态理由同上;F轨道有7个轨道,最多容纳14个电子,稳定状态理由也同上。
当原子失去电子时,它首先失去的是外层的电子,当电子由高层轨道向低层轨道转移时,称为“跃迁”,此时多余的能量将被释放出,这就是化学反映中发光、发热的原因。同理,当电子吸收了外界能量,使其轨道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移时,称为“激发”,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很不稳定,很快便会向低轨道(正常轨道)“跃迁”,同时放出恒定的能量,如果是发光,同发出的是单纯的色光,即“激光”。激光就是利用一些物质(如红宝石)能够稳定的被激发→跃迁的原理进行的。
至于成键能力,这只是有关于化合价的一些概念。明白了轨道杂化的概念,共价键等概念就太好理解了。
最后举一个例子,可能对你理解上述这些概念有好处
碳(C)是第6位元素,在其原子中含有6个电子,其电子轨道是1s2 2s2 2p2,其中第2级轨道形成杂化轨道,在2S和2P轨道中四个电子呈自旋方向相同状态,即形成类似2S1 2P3的状态,此时原子处于亚稳定状态。这就是碳为何稳定的原因。

⑵ 化学:SP,SP2,SP3是什么意思啊!!

sp杂化:指同一原子内由1个轨道和1个np轨道参与的杂化。形成的2个杂化轨道各含有1/2的S成分和1/2的p成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80°。

sp2杂化:指同一原子内由1个ns轨道和2个np轨道参与的杂化。形成的3个杂化轨道各含有1/3的s成分和2/3的p成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20°。

sp3杂化:指同一原子内由1个ns轨道和3个np轨道参与的杂化。形成的4个杂化轨道各含有1/4的s成分和3/4的p成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09°28'。

杂化:指原子成键时,在键合原子的作用下,价层中若干个能级相近的原子轨道有可能改变原有的状态,混杂起来并重新组合成一组有利于成键新轨道,这种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称为杂化。

(2)化学的sp扩展阅读

发展史

杂化概念是莱纳斯·鲍林于1931年提出。

化学家莱纳斯·鲍林第一个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来解释甲烷(CH4)等分子的结构。这个概念原本是为了解释简单的化学系统而开发的,但是这种方法后来被广泛应用,至今天它仍然是一种解释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有效理论。

轨道是描述电子在分子中的行为的一个模型。对于较简单的原子,如氢原子,薛定谔方程可以被精确求解。在较重的原子(如碳、氮、氧)中,原子使用了2s和2p轨道,类似氢原子的激发态轨道。

杂化轨道被认为是这些原子轨道以不同的比例互相叠加而成的混合。杂化轨道理论给出了路易斯结构的量子力学解释,因而在有机化学里得到了广泛应用。

⑶ 在化学中有些下标为sp ep分别是什么意思

sp:在滴定过程中,当滴入的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定组分的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专反应式所表属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用pM’sp来表示。
ep:滴定终点,简称终点。在分析化学的滴定分析中,用标准溶液滴定被测物质,在化学计量点附近,依据指示剂的变色来确定化学计量点,指示剂改变颜色的那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⑷ SP值在化学中的含义

含义不止一种啊~是说的sp杂化的呢还是说溶解度参数sp呢?~
sp值:溶解度参数,表示溶剂与溶质相互作用的一个参数,溶剂与溶质的sp值越接近表示越容易溶解。

⑸ 化学中sp.gr是什么意思

神马啊!!sp. gr. 是specific gravity的缩写好吧,表示比重,就是一个物质的密度和4摄氏度时纯水的密度之比。比如水的sp. gr.就是自己比自己,就是1

⑹ 化学中sp是什么的简称

s轨道与p轨道杂化的简称

⑺ 化学中的SP轨道是什么

SP轨道是一个S轨道和一个P轨道杂化生成的两个轨道

⑻ 化学中的‘sp’是什么意思

轨道的相互叠加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原子轨道叠加后产生的新的原子轨道叫杂化轨道。
⑴ 在形成分子(主要是化合物)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 (一般为同一能级组的原子轨道) 相互叠加(杂化)形成一组的新的原子轨道。
⑵ 杂化轨道比原来的轨道成键能力强,形成的化学键键能大,使生成的分子更稳定。由于成键原子轨道杂化后,轨道角度分布图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形状是一头大,一头小),杂化轨道在某些方向上的角度分布,比未杂化的p轨道和s轨道的角度分布大得多,它的大头在成键时与原来的轨道相比能够形成更大的重叠,因此杂化轨道比原有的原子轨道成键能力更强。
⑶ 形成的杂化轨道之间应尽可能地满足最小排斥原理(化学键间排斥力越小,体系越稳定),为满足最小排斥原理, 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应达到最大。
⑷ 分子的空间构型主要取决于分子中σ键形成的骨架,杂化轨道形成的键为σ键,所以,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关。
杂化类型有
1)sp杂化
同一原子内由一个ns轨道和一个np轨道发生的杂化,称为sp杂化。杂化后组成的轨道称为sp杂化轨道。sp杂化可以而且只能得到两个sp杂化轨道。实验测知,气态BeCl2中的铍原子就是发生sp杂化,它是一个直线型的共价分子。Be原子位于两个Cl原子的中间,键角180°,两个Be-Cl键的键长和键能都相等
2)sp2杂化
同一原子内由一个ns轨道和二个np轨道发生的杂化,称为sp2杂化。杂化后组成的轨道称为sp2杂化轨道。气态氟化硼(BF3)中的硼原子就是sp2杂化,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结构。B原子位于三角形的中心,三个B-F键是等同的,键角为120°
(3)sp3杂化
同一原子内由一个ns轨道和三个np轨道发生的杂化,称为sp3杂化,杂化后组成的轨道称为sp3杂化轨道。sp3杂化可以而且只能得到四个sp3杂化轨道。CH4分子中的碳原子就是发生sp3杂化,它的结构经实验测知为正四面体结构,四个C-H键均等同,键角为109°28′。这样的实验结果,是电子配对法所难以解释的,但杂化轨道理论认为,激发态C原子(2s12p3)的2s轨道与三个2p轨道可以发生sp3杂化,从而形成四个能量等同的sp3杂化轨道

热点内容
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 发布:2025-07-11 14:51:14 浏览:105
燃料电池历史 发布:2025-07-11 13:49:58 浏览:96
什么心理 发布:2025-07-11 11:13:50 浏览:198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
十佳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2025-07-11 08:34:05 浏览:745
曲宏老师 发布:2025-07-11 08:29:28 浏览:130
初中物理考点 发布:2025-07-11 08:00:56 浏览:539
九年级上册仁爱版英语 发布:2025-07-11 07:43:32 浏览:666
七律长征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1 06:31:58 浏览: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