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地理知识点
『壹』 归纳日本 澳大利亚 巴西 美国 俄罗斯 印度的地理知识点
1、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3900个岛屿组成。首都是东京。 2、多山的地形:
�7�6、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7�7、日本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P20图7.5
A、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从板块构造学说来说,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也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火山能带给人们灾难,但是在非活动期间,可以为人类造福吗?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
�7�8、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温湿的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4、发达的经济:
�7�6、加工贸易型经济:原料燃料依靠进口,产品依靠出口。 �7�7、日本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的地带。
原因: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而且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地,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P23图7.13及表格。 �7�8、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等有利条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需要从国外进口,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世界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7�6、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7�7、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典型。
�7�8、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1、概况:(P35图7.34)位置――亚洲南部,三面临海,大部分地区地处 热带和亚热带。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人口超过十亿,居世界第二位。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印度人属于白色人种。
2、 印度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印度的自然资源总量
较多,但由于人口较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钢产量和粮食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差距。所以说人口的过度增长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4
3、印度的地形特点:(P35图7.34)自南向北明显的分为三部分:北部山 地: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3、 印度的气候特点: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 温,分旱雨两季(旱季10月-次年5月;雨季6-9月)。
月份 风向
对降水的影
响
一月 东北风(陆地→海洋)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风(海洋→陆地) 多,雨季
5、印度的水旱灾害频繁:受季风影响,,尤其受到西南风变化的影响:(P37图7.38\7.39\7.40) 水灾 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 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 来得晚、退得早、风力
不足
6、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归功于印度的“绿色革命”。
7、印度小麦、水稻的分布与地形和降水量分布的关系:(P38-39图7.41-42)
农作物 分布地区
地形 降水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平原 多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高原、山地
较少
8、印度的工业特点:
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加尔各答;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孟买
工业部门 分布中心 资源条件 工业分布与原料的关系 钢铁工业 加尔各达 煤、铁、锰 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这样的
工业布局,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厂要建在原料产地或者靠近消费市场。 棉纺织业 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
棉花
麻纺织业
加尔各达 黄麻
9、印度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软件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什么落后的。
第四节、俄罗斯
1、面积最大的国家:
�7�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1700余万平方千米),世界唯一地跨欧亚两大洲。俄罗斯属于欧洲。
�7�7、地理位置:亚洲北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西南部里海,南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相邻。 2、地形:(P41图7.45)
�7�6、地形特点: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附:主要的地形区
5
西 俄罗斯 东 东欧平原 伏尔加河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叶尼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
拿河 东西伯利 亚山地
�7�7、河流:伏尔加河,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里海,欧洲最长河。
�7�8、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最深处1600多米)。
4、 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 季短促而温暖)。P43图7.46
5、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P44图7.48
�7�6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资源(有世界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矿产资源(秋明油田和第二巴库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7�6、俄罗斯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大国,但轻工业薄弱。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
�7�7、四大工业区:P44图7.48①、圣彼得堡工业区;②、莫斯科工业区; ③、乌拉尔工业区;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亚洲). �7�9、主要城市:
①、首都莫斯科:全国最大城市和综合性工业中心,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
②、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临波罗的海;③、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临太平洋;④、摩尔曼斯克:临北冰洋(终年不冻,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⑤、目前,俄罗斯的航空航天技术、核工业技术、深海探测技术、遥感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7、发达的交通P46图7.50
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尤其是管道和铁路运输。但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地区分布不平衡:①、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②、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又被成为是亚欧大陆桥。
1、位置、范围、面积:
�7�6、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7�7、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7�8、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如跳远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熊);长跑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3、骑在羊背上的国 P75图8.38
�7�6、地形:地势低平。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7�7、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P76图8.39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7�8、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经验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原因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7�9、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7�0、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a草原肥美,分布广;b地下水丰富;c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d羊群无天敌
1、位置、范围、面积:
�7�6、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7�7、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7�8、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如跳远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熊);长跑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3、骑在羊背上的国 P75图8.38
�7�6、地形:地势低平。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7�7、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P76图8.39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7�8、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经验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原因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7�9、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7�0、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a草原肥美,分布广;b地下水丰富;c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d羊群无天敌
『贰』 印度在地理上分为哪两部分
印度在地理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南部的三角地带或半岛部分,被称为德干,完全属热带范围。北部或大陆部分,亦呈三角形,与墨西哥和美国纬度相当,气温包括热带的酷热和北部高山的严寒。
作为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印度,其历史地理位置包括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在内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其容北之喜马拉雅山、西北的兴都库什山和苏莱曼山将其与欧亚大陆孑然隔开,但其东北为中国,北面为中亚,西北为西亚,又与古代各文明均有联系。
『肆』 印度地理知识卡片,给一张吧!
没有卡片。仅供参考
①海陆位置:印度地处南亚,北部与中国接壤,南临印度洋,东侧为孟加拉湾,西侧为阿拉伯海。②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处热带,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
2. 请说出印度主要地形区与河流怎么分布?
北部为世界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流域为印度河平原,恒河流域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 印度气候有何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征是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冬季风从北部的亚欧大陆吹来(风向为东北季风),降水少,为旱季;夏季风从南部的印度洋吹来(风向为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分明,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4.印度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黄麻、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
5.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如何?
印度与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核工业、航天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达,软件技术仅次于美国。
6.印度主要城市有哪些?分布有何特点?
首都——新德里(政治文化中心);最大棉纺织中心——孟买;最大麻纺织中心、最大城市——加尔各答;信息产业中心——班加罗尔。工业中心多分布在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7. 请说说印度的民族、宗教文化特点?
印度是个多民族国家,是佛教的发源地。目前80%以上居民信仰印度教。
8. 请说出印度的人口状况?
人口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伍』 请教地理一个知识。(关于印度洋流)
印度洋流冬季为暖流,夏季也是暖流。印度洋流是在季风作用下形成的洋流,叫季风环流。夏季吹西南风,洋流呈顺时针,从低纬度流向高伟,是暖流。冬季吹东北风,呈逆时针。但洋流的水团发源于副热带,水温仍然很高,所以也是暖流。
冬季是暖流。虽然它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但该洋流本身发源于温度较高的热带副热带地区。判断是暖流还是寒流不是依据流向,而是依据洋流流经地的海水温度。如果你还是不明白,我可以把大学时期这方面的专业讲义发给你看
『陆』 高中区域地理印度和非洲的知识点。要全。100分!!!
印度主要地理信息:
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处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2.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印度地形以高原为主,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岛的大部分;
3.河流:恒河—印度的母亲河。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
4.气候: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的变化主要受到季风的影响,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5.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旱季盛行东北风,雨季盛行西南风(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一般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
6.印度的农业: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棉花和黄麻。“绿色革命”是为了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
7.印度的工业: 孟买—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班加罗尔—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非洲主要地理信息:
1.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有6亿多人,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本区被称为“黑非洲”。
2.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非洲是世界上跨热带面积最大的洲。本区气候分布特点: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热带草原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终年高温,明显分为干湿两季。热带草原地区常常受到旱灾影响。
3.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最著名的盆地刚果河盆地,有被称为地球伤痕的东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
4.非洲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掠夺,使本区有许多国家成为单一商品经济,即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种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模式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因此要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
5.非洲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本地区更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这里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长快,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是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和肉类的需求大,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