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

发布时间: 2021-08-02 16:48:12

①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

如重力在斜面上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里与垂直斜面的力

② 高中物理中关于力的分解,应该怎样理解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
(1)一个力如果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的合力,而那几

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有

向线段作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即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共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与两者的夹角有关,两个分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

小,即合力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
(4)合力可以大于等于两力中的任一个力,也可以小于任一个力。当两力大小一定时,合力随两力夹角

的增大而减小,随两力夹角的减小而增大。
2、力的分解
(1)由一个已知力求解它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也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力的合成是惟一的,而力的分解则可能多解。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力的

分解必须依据力的作用效果,答案同样是惟一的。
(4)把力沿着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叫正交分解。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力的共同作用时,一般常用正交

分解法,将各个力都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然后分别沿两个方向上求解。

③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有图

A、C、D正确

动滑轮受三个力,向正下的m2g,斜向左上的m1g,斜向右上方的m1g
三力平衡,所以:
m1gcosα+m1gcosα=m2g
2m1cosα=m2
cosα=m2/(2m1)
由图知,0°<α<90°,所以1>cosα>0,所以
0<m2/(2m1)<1

所以m1>0.5m2

所以“A.m1>0.5m2”正确;

从图中,α不是90°,所以“B.m2=0.5m2”错误;

由2m1cosα=m2,当α增加时,cosα减小,所以当m1增加少许时,若绳子间的夹角α适当增大,能使2m1cosα=m2急需成立,所以“C.当m1增加少许时,若绳子间的夹角α适当增大,仍可保持平衡”正确;

由2m1cosα=m2,当α减小时,cosα增大,当m2增加少许时,等号两边都增大,所以“D.当m2增加少许时,若绳子间的夹角α适当减小,仍可保持平衡”正确。

④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问题

遇到绳子拉着物体运动的情况,绳子斜着,物体水平运动,一般直接做矢量分解,第一个速度的分方向是沿着绳子的方向,第二个是垂直绳子的方向,然后合起来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按其比例关系计算大小就好了。
第一个题,小车是水平运动,按上面所说方法分解,绳子的运动速度就是vcosα;
第二个题,甲车水平运动,绳子的速度就是v1,但对于乙车来说,你同样要对其进行分解,即将v2沿绳子方向和垂直绳子方向进行分解,那么沿绳子方向即v2cosα就是v1.因为绳子不可拉伸,绳子的速度是一定的

⑤ 高中物理,关于力的分解的题目。

解:设木板和墙的夹角为α.
如图建立坐标系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于小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满足平衡条件F合=0.
G1为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G2为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
据平衡条件有:
F合x=F2-F1cosα=0
F合y=F1sinα-mg=0
由此得:F1=mg/sinα,F2=mgcotα
由题意,α变小,则得,G1增大,G2增大.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所以.G1变大,G2变大

⑥ 高中物理 力的分解三种解法是什么

力的分解
①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
②根据“正交分解法”进行分解--先合理选定直角坐标系,再将已知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求出它的两个分量。

⑦ 高一物理 力的分解

1、答案为B,原因:风筝受到3个力的作用:重力G(竖直向下)、绳子拉力T(沿绳子方向)、风对风筝的作用力F(沿风吹方向),只有三个力的合力等于零,风筝才有可能静止(平衡)。
2、F是施加在刀上的合力,其效果是沿垂直于刀面方向产生两个压力,这两个力(分力)越大,物体就越容易被切开。这就是“菜刀上的学问”。数学中的“锐角”和“钝角”也是因此而命名的(刀刃处角度越小,分力间夹角越大,分力越大,就显得越锋利)。

⑧ 高中物理 力的分解 学习方法

已发到你的邮箱
力的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
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二、能力目标:
从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其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力的合成和分解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
如何判定力的作用效果及分力之间的确定
教学用具:
有关知识的投影片
教学方法:
实验法、类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已知分力求合力时,可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惟一地求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所对应的合力。而在已知某力,将它分解为两个分力时,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却可以有无数组解。但具体到实际当中如何分解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力的分解。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知道力的分解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3、会用图示法根据实际要求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阅读课本,回答:
(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分解?
(2)为什么说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学生:某一个力F,可用F1和F2来代替,那这两个力叫F的分力。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因为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当然应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老师总结:分力与合力是在相同作用效果的前提下才能相互替换,所以在分解某力时,其各个分力必须有各自的实际效果,比如:形变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讲,力的分解是唯一的。
例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这个力与水平面成θ角。

分析:(1)力F的作用效果有水平向前拉物体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那么副的两个分力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
(2)方向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就是唯一的。
(3)如图所示分解F1=Fcosθ, F2=Fsinθ
例2:物体放在斜面上,那物体受的重力产生有什么样的效果。

由学生分析:
(1)G方向竖直向下,又不能下落。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产生紧压斜面的力的作用效果;在沿斜面方向上使物体产生沿斜面向下滑动的效果。
(2)两分力方向确定了,分解是唯一的。
(3)G1=Fsinθ, G2=Gcosθ
2、巩固性训练(出示投影片)

(1)如果图甲,小球挂在墙上,绳与墙的夹角为θ,绳对球的拉力F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可以分解为哪两个方向的里来代替F?
(2)如图乙,如果这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G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如何分解重力G。
师生共评(1)a:球靠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拉力产生向上提拉小球的效果,向左紧压墙面的效果。分力的方向确定了,分解就是唯一的。
b:F的分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F1来平衡重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F2来平衡墙对球的支持力。
c:F1=Fcosθ,F2=Fsinθ
师生共评(2):a:重力G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沿F1的直线上的分力G1来平衡F1,一个沿F2的直线方向上的分力G2来平衡F2。
b:∴G1= ,G2=Ctana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从理论上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是无数组的。但分力与合力是在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前提下相互替换,在此意义上分解是唯一的。
四、作业
1、P151、2、3、4
2、用两根轻质的绳子AB和BC吊一个0.5kg的灯如果BC绳处于平,AB绳与水平夹角为60°,求绳AB和BC所受的拉力。(g=9.8N/kg)

五、板书设计:
力的分解
1、分力
2、分解遵循的定则
3、具体分解要据实际情况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⑨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怎么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是根据力的等效原理来进行的,第一题中物体其实只受一个力F的作用,F在实际中会产生两种作用效果,这两种作用效果和F1和F2共同作用到物体长的效果一样,这样F与F1和F2共同的作用可以相互替代,以此可判断出C是错误的。第二题中正确的是B。

热点内容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老师 发布:2025-07-08 19:00:24 浏览:284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 发布:2025-07-08 18:59:48 浏览:141
阳西教育 发布:2025-07-08 18:31:56 浏览:479
王瑞娜老师 发布:2025-07-08 18:31:53 浏览:456
莘县教师考试 发布:2025-07-08 17:50:59 浏览:944
赤峰教师资格证报名 发布:2025-07-08 17:50:19 浏览:969
老师在讲课扩句 发布:2025-07-08 17:30:09 浏览:125
办公家具有哪些 发布:2025-07-08 17:23:21 浏览:765
教师节彩铅 发布:2025-07-08 16:20:39 浏览:975
老师的始祖 发布:2025-07-08 16:07:30 浏览: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