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历史
① 谁能讲讲滑板
晕死,楼上的都说些什么哦,Ctrl+v不要钱啊?!
这要看你朋友玩滑板玩到哪个阶段了
区专业的滑板店,要是你朋友是新手或者没学多久或者技术刚起步,那就送他mortal(400RMB)这是新手极选,或者给他配一块,用justice的板面,mini或者bonce的轴,venture的桥,轮子你随便了不要买太硬的要不上街耍帅不方便- -!,这样算下来不仅麻烦而且价格都是八九百了,不要考虑boiling,要不你朋友会哭的,如果你要给他买好点的就gift,balck knight,价格也是八九百去了
topracer,simple也是四百左右,个人感觉性能比不上mortal
② 滑板是哪一年引进中国的呀
50年代末60年代初有冲浪运动演变而来的滑板运动,在而今以成为世界三大极限运动之首,是地球上最酷的运动。随着滑板运动的开展,其技术直追其始祖冲浪运动。盖范特发明了豚跳,使滑板界更加注重高技术的表演,常生了诸如霍克和卡巴拉咯等明星。一些商家发现了商机,推出了一系列的滑板产品,如著名的VANS,adidas的贝壳头系列等,而相关音乐也达到了鼎盛,其语言,技巧,服饰和音乐,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滑板文化,在美国滑板运动的发烧友多达450万之多!由于这项运动太过于惊险刺激,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滑板运动受到政府的严令禁止,在美国曾一度沦为地下项目,一直到80年代中期,滑板才最终被政府解禁,使这项运动重见天日。
80年代末,由于美国电影《危险之至》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上映,滑板运动的魅力也深深迷住了广大的中国青少年。但当时中国的很多城市没有卖滑板的,大部分孩子的梦想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当时家里只有在台湾或美国有亲戚的才能买到寄回大陆,可想而知当时孩子们拿到滑板后的喜悦心情。他们把从电视里录下来的视频反复播放,然后很多孩子一起在空地上练习,当然他们只能围着那仅有的一张滑板。
1991年,北京体育大学的孙虎等人在金超体育用品公司的赞助下组建了体育大学滑板队,后改名为祥云滑板队,北京公主坟一代的鲍沁勇等人也自发组建三脚猫滑板队,但是由于接触不到真正的滑板文化,当时的动作也仅限于滑行。1992年前后一位叫高原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在秦皇岛开办了Powell滑板的中国分公司,把美国最新的各种滑板录像带,杂志,海报以及Powell的产品带到中国。Powell让中国的第一批滑板爱好者知道了什么是OLLIE,知道了美国白骨滑板队,还知道了滑板的许多奥秘。当年大家都会每年花20元钱订阅每月一期由Powell公司印刷的《翱骊通讯录》,这成为了当时中国滑手们联系的唯一纽带,大家只能通过写信相互交流技术增进友谊。这几页仅仅是用4A纸打印的小册子,成为了中国滑板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93年的一期上写过这么一段话:为了来中国,我们说服这些世界滑手们的将他们的出场费降到只有毛阿敏们的几分之一,但是偌大的中国就是没有人肯出资主办,看来,我们还是走在了时间的前面。朋友们,希望你们多和大公司的老板们和大官们的少爷小姐们交朋友,引导他们喜欢上滑板,争取把白骨队请来。
1994年,Powell公司如愿以偿在秦皇岛举办滑板比赛,并邀请了美国滑板界的领军人物STEVE CABALLERO和DANNYWAINRIGHI亲临现场表演,当年几乎吸引了中国所有的滑板爱好者。比赛中涌现了北京的赵劲松,青岛的袁飞,兰州的贺艺,南京的王松元等等众多高手。赵劲松是当时首都师范大学的体育老师,再加上首届滑板比赛的冠军的殊荣,他的出现使滑板运动在北京突飞猛进的发展开来。肥大的牛仔裤,戏袍一样的汗衫,挂块橡胶皮的球鞋,这成为了当时最专业的滑板服饰。而这些爱好者们也不再寂寞,通过滑板他们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滑板俨然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0年前后,全国出现了更多专业的滑板赛事,也有更多的世界级滑手来华表演。这时,大陆涌现了像北京鲍沁勇的TOUR,上海韩敏捷的FLY,青岛袁飞的鸟窝,南京王松元的SPACE以及徐州赵竹松的XIPI STREET等等一批专业的滑板商店,他们的出现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滑手。北京的许莹,南京的马云翔,上海的谢文凯,滁州的王飞等等都在国内的比赛中多次拿奖。尤其是郑州的车霖,更是一举夺得了亚洲室内运动会滑板项目的冠军,彻底改写了中国滑板技术落后的历史。
这些是我几年来玩滑板收集的资料,你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希望你的滑板技术更上一层楼。
③ 滑板发展史求解
其实网络都可以==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太平洋彼岸,善于发明创造的爱迪生的后裔们把古老神州人们的幻想或多或少地变成了现实。五十年代初美国西海岸是弄潮儿们大试身手的地方。他们使用普通木头和价格昂贵的轻木制成的冲浪板在风口浪尖上寻找乐趣。到五十年代中期,模压聚氨酯泡沫和玻璃纤维取代了木制冲浪板。这些新型冲浪板的机动性和耐用性使得冲浪运动在五十年代末大为流行。
滑板运动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前者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而后者则有更大的自由度。阳光明媚的南加州海滩社区的居民们很快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
在今天看来,那是相当古朴的一项发明:一块50*50CM的木板固定在轮滑的铁轮子上。即使这样一个简单的运动器械,因为它能提供冲浪给人带来的同样心理感受,也引起了人们的足够兴趣。
但是,这种第一代滑板由于其本身的落后性(板太笨重,无弹性,转向机构不灵敏,轮子太滑等),滑板运动并未得到像今天这样的普及,这种最早的滑板可以在滑板录像节目《禁止》(Ba
滑板(15张)
n This)中看到。
第2代的滑板诞生于1962年。这是由橡木多层板压制而成的15*60厘米的板面、轮滑转向桥和塑料轮子组成的。和第一代滑板相比,这种滑板无疑是技术上的一个飞跃。但是,这种滑板的塑料轮的性能依然很不理想。他的过小的附着摩擦力使滑板急转弯时失控;而他的低弹性则是滑板遇到即使微小的障碍物也会嘎然而止,把滑手摔下来。同时,他的耐磨性也太差。尽管如此,这种滑板仍然受到滑手们的普遍欢迎。毕竟,和前一代滑板相比,它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化,相对宽大的板面使滑手们更容易站立和操纵。中国国内销售的滑板大多数属于这种第二代产品。
1973年,一个叫弗兰克·纳斯沃西的滑板爱好者第一次把聚氨酯轮子安上他的滑板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随即开始把这种叫“卡迪拉克”牌的轮子卖给他的滑板朋友们。这种柔韧的轮子不仅耐磨,而且可以使滑板安全稳当的急转弯,轻而易举的碾过地上的小障碍物。第三代滑板就这样发明了。由于滑板从冲浪衍生的原因,七十年代初的滑板文化基本上是带有冲浪印记的文化。滑板爱好者和滑板公园的建设者们一开始建造了不少模拟冲浪的地形。后来,他们终于意识到,由于滑板比冲浪板的阻力小,重量轻,可以建立不同于冲浪而更适合滑板的地形以取得更大的速度、机动性和自我表现能力。
加州Santa Monica 的“West wind”滑板队把废弃的钥匙孔型泳池作为练习垂直表面滑板的场地,一时间在加州形成了寻找泳池热。从这时起,滑板运动与冲浪运动不仅是从器材、场地,也从人员上,彻底分离出来,成为突起的一支异军。这支新军不涉足冲浪,一心钻研滑板,并开始形成自己的语言、技巧、衣饰风格和音乐爱好。形成了新生的、以城市为主导的滑板次生文化。
七十年代中期是第三代滑板飞速发展的时期。预感到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就要应运而生,无数个由滑板和冲浪爱好者建立的小型滑板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始在技术质量上展开全面的竞争。聚氨酯轮子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出来。不断改进的聚氨酯轮子使滑板附着摩擦力加强,速度增加,甚至可以滑上垂直表面
④ 单板滑雪的起源
单板滑雪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其产生与冲浪运动有关。
舍曼-波潘1965年把两个滑雪板绑在一起,偶然中就创造了两脚踩踏在一整块板上的新“滑雪板”,单板滑雪又称冬季的冲浪运动,单板滑雪选手用一个滑雪板而不是一双滑雪板,利用身体和双脚来控制方向。
进入80年代,滑板滑雪开始风靡美国,之后又传到欧洲。1983年举行了首届世界锦标赛,1990年成立国际滑板滑雪联合会(FIS),1994年国际滑联(FIS)将滑板滑雪定为冬奥会正式项目,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首次举行了滑板滑雪比赛。
(4)滑板历史扩展阅读:
技巧
1、直线下滑
直线下滑训练对速度的感觉及板上平衡的感觉,重心放在前腿,手臂向前指或探,腰背 要直,抬一点下巴,膝盖略弯,这样就可以保持很好的平衡稳定性。
2、正面左右滑行
正面面向下坡,重心放前腿,手指指向前进方向,要变向时身体及指向手臂向身后上坡方向转(此时体会肩部转动带动上体转动的感觉),同时将重心移到后退,此时后退变前腿,换另外一条指向臂,重复。重心转移时,身体及手臂有一种开门的感觉。
3、正向推板
用以控制速度 与正确站姿关系密切。膝盖弯,腰背直,抬头向前看,重心在两腿间,脚尖抬减速,脚 尖松前进,脚跟用力,慢慢点刹,柔和些。
⑤ 滑板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滑板运动介绍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太平洋彼岸,善于发明创造的爱迪生的后裔们把古老神州人们的幻想或多或少地变成了现实。五十年代初美国西海岸是弄潮儿们大试身手的地方。他们使用普通木头和价格昂贵的轻木制成的冲浪板在风口浪尖上寻找乐趣。到五十年代中期,模压聚氨酯泡沫和玻璃纤维取代了木制冲浪板。这些新型冲浪板的机动性和耐用性使得冲浪运动在五十年代末大为流行。 滑板运动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前者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而后者则有更大的自由度。阳光明媚的南加州海滩社区的居民们很快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 在今天看来,那是相当古朴的一项发明:一块50*50CM的木板固定在轮滑的铁轮子上.即使这样一个简单的运动器械,因为它能提供冲浪给人带来的同样心理感受,也引起了人们的足够兴趣。 但是,这种第一代滑板由于其本身的落后性(板太笨重,无弹性,转向机构不灵敏,轮子太滑等),滑板运动并未得到像今天这样的普及,这种最早的滑板可以在滑板录像节目《禁止》(Ban This)中看到。 第2代的滑板诞生于1962年。这是由橡木多层板压制而成的15*60厘米的板面、轮滑转向桥和塑料轮子组成的。和第一代滑板相比,这种滑板无疑是技术上的一个飞跃。但是,这种滑板的塑料轮的性能依然很不理想。他的过小的附着摩擦力使滑板急转弯时失控;而他的低弹性则是滑板遇到即使微小的障碍物也会嘎然而止,把滑手摔下来。同时,他的耐磨性也太差。尽管如此,这种滑板仍然受到滑手们的普遍欢迎。毕竟,和前一代滑板相比,它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化,相对宽大的板面使滑手们更容易站立和操纵。中国国内现在销售的滑板大多数属于这种第二代产品。 1973年,一个叫弗兰克?纳斯沃西的滑板爱好者第一次把聚氨酯轮子安上他的滑板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随即开始把这种叫“卡迪拉克”牌的轮子卖给他的滑板朋友们。这种柔韧的轮子不仅耐磨,而且可以使滑板安全稳当的急转弯,轻而易举的碾过地上的小障碍物。第三代滑板就这样发明了。由于滑板从冲浪衍生的原因,七十年代初的滑板文化基本上是带有冲浪印记的文化。滑板爱好者和滑板公园的建设者们一开始建造了不少模拟冲浪的地形。后来,他们终于意识到,由于滑板比冲浪板的阻力小,重量轻,可以建立不同于冲浪而更适合滑板的地形以取得更大的速度、机动性和自我表现能力。 加州Santa Monica 的“West wind”滑板队把废弃的钥匙孔型泳池作为练习垂直表面滑板的场地,一时间在加州形成了寻找泳池热。从这时起,滑板运动与冲浪运动不仅是从器材、场地,也从人员上,彻底分离出来,成为突起的一支异军。这支新军不涉足冲浪,一心钻研滑板,并开始形成自己的语言、技巧、衣饰风格和音乐爱好。形成了新生的、以城市为主导的滑板次生文化。 七十年代中期是第三代滑板飞速发展的时期。预感到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就要应运而生,无数个由滑板和冲浪爱好者建立的小型滑板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始在技术质量上展开全面的竞争。聚氨酯轮子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出来。不断改进的聚氨酯轮子使滑板附着摩擦力加强,速度增加,甚至可以滑上垂直表面。 此外,对滑板材料的研究开发也达到了穷及一切的地步。硬塑、铝合金、玻璃纤维,甚至高科技的碳素复合材料都被用来试制滑板。最终,抗冲击性能好,重量轻的加拿大糖枫担负起了新一代滑板材料的历史使命。 另外,由Powell公司发明的跨越大障碍物的聚氨酯轮子和斯蒂文森专利的凹型滑板尾部使第三代滑板更上一层楼。 80年代末,由于滑板运动本身的发展和滑手们对滑板技巧要求的提高,以及为了适应U型池(vert ramp)双向滑行的需要,一种与前三代滑板形状完全不同的两头翘起、形状对称的滑板出现了,这就是第四代滑板。目前只有滑手们使用的都是第四代滑板。第四代滑板改用硬岩枫重量更轻,弹性更好.滑板轮硬度高,弹性好,更适合高速滑行.由于重量平衡,第四代滑板更适合各种翻转动作。 九十年代初,滑板运动走入了一个低谷时期。由于正处于滑板换代的时期,滑板从一头改为两头,因而出现了许多前一代滑板不可能完成的动作。这个时期是滑板运动的技巧性动作(technical tricks)时代。滑手们发明了很多新的动作。同时为了使滑板更容易翻转,滑板板面变得很窄,轮子变得很小。这个时期一块典型的滑板宽度只有7英寸,而轮子直径只有39mm左右。这样的滑板虽然更易于做出复杂的动作,但是较小的轮子却妨碍了它的滑行性能。 滑板项目英文名称-SKATBOARDING 滑板项目可谓是极限运动的鼻祖,许多的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 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冲浪运动演变而成的滑板运动,在而今已成为地球上最“酷”的运动。滑板的技巧主要包括:THE AERIAL(在滑杆上)、THE INVERT(在U台上)、THE OLLIE(带板起跳),这些技术可说是除了翻板之外最重要的滑板动作。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滑板国际组织:国际滑板商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KATEBOARD COMPANIES,IASC)J及世界杯滑板赛(WORLD CUP SKATEBOARDING,WCS)。 滑板X动作名词解释 Ollie: 国人俗称"带板儿跳",是指以脚踩滑板尾部使滑板与玩家一起腾空跃起并一起平稳着地,而整个动作中手不抓板。滑板运动中最经典的动作之一,由滑板玩家Alan Gelfend创造并自此命名。 50-50: 还是一个很难直译的家伙,就是以滑板的两个桥轴擦滑竿Double Alex Grind,正好在滑板中间,所以是50对50。 Smith grind: 后轴与板底同时刺滑坡面或障碍物,一个更是无法直译家伙! 360 Kick-flip: 国名"大乱",腾空360度翻板,滑板在脚下急速地翻了一圈,看的眼花缭乱,故名"大乱";不知某天哪位高手能将板翻720或更多,是不是就该叫"巨乱"或"贼乱"。 Mctwist: 坡面上的540度转,以其首创玩家"Mike McGill"命名。取个什么中国名,大家想想吧! Nosegrind: 刺板头,滑板基本动作之一。 Kick turn: 脚睬板尾使板头抬起做的调头,滑板基本动作之一。 Shove it: 板转180度,俗称"倒板儿",滑板基本动作之一。
麻烦采纳,谢谢!
⑥ 滑板最早是如何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其实滑板运动就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一种延伸,由冲浪运动演变而来的,人们对于滑板的一种发展其实就是对于大海征服的那样子的一个心理,但是在海上去进行的话有充满着危险,所以说他们只能够在陆地上进行这样的一个运动。
⑦ 求一个关于滑板的PPT,关于滑板历史,背景要贴切滑板主题,排版整洁!我要进行一个4分钟的演讲. 谢
文库里这篇是介绍滑板的,但是历史介绍的不多,
http://wenku..com/view/f7f188a16bec0975f465e2ed.html,
你可以再到网络中滑板的词条下内,找一些关于历史的介绍容修订到这篇文档中,
http://ke..com/subview/11268/6986068.htm
⑧ 滑板运动的起源是什么时期
滑板运动的起源
滑板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前者受地理和气候的限制,而后者则有更大的自由度。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美国南加州海滩社区的居民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一块50×10×50公分的木版固定在轮滑的铁轮子上。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运动器械,却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和冲浪相同的感受,开始受人瞩目。
第二代滑板诞生于1962年,由橡木多层板压制而成的板面、轮滑转向桥和塑料轮子组成。与第一代滑板相比,这种滑板无疑是技术上的一个飞跃。但是,这种滑板的塑料轮的性能依然不理想。它的过小的附着摩擦力使滑板转弯时失控;而它的低弹性则使滑板遇到即使微小的障碍物也会嘎然而止,把滑手摔下来。同时,它的耐磨性也太差。尽管如此,这种滑板仍然受到滑手们的普遍欢迎。毕竟,和前一代滑板相比,它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化,相对宽大的板面使滑手们更容易站立和操纵。
1973年,一个叫弗兰克的滑板爱好者首次将聚氨酯轮子安在他的滑板上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柔韧的轮子不仅耐磨,而且可以使滑板安全稳当地急转弯,轻易而举地碾过地上的小障碍。这就是第三代滑板。七十年代中期,是滑板飞速发展的时期,聚氨酯的潜力被大大地发挥出来。各种材料的踏板、转向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全美各地星罗棋布的滑板公司也向人们揭示着一个新的运动的到来。
由于滑板是冲浪运动的衍生,七十年代的滑板文化带着冲浪的印记,滑板爱好者修建的滑板公园都是在模拟冲浪的地形。直到美国加州圣塔莫尼克的“西风”滑板队摒弃了冲浪道具,首次把钥匙孔游泳池作为练习垂直表面滑板的场地,并在全美掀起了“泳池滑板热”,至此,滑板运动开始从冲浪中,不仅是从器材、场地,也从人员上彻底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技巧、服饰风格和音乐爱好。
八十年代末,由于滑板运动本身的发展和滑手们对滑板技巧要求的提高,以及为了适应U型池双向滑行的需要,一种与前三代滑板形状完全不同的两头翘起、形状对称的滑板出现了,这就是滑板。目前只有滑手们使用的都是滑板。滑板改用硬岩枫重量更轻,弹性更好、滑板轮硬度高,弹性好,更适合高速滑行。由于重量平衡,滑板更适合各种翻转动作。
九十年代初,滑板从一头改为两头,因而出现了许多前一代滑板不可能完成的动作。这个时期是滑板运动的技巧性动作时代。滑手们发明了很多新的动作。同时为了使滑板更容易翻转,滑板板面变得很窄,轮子变得很小。这个时期一块典型的滑板宽度只有7英寸,而轮子直径只有39毫米左右。这样的滑板虽然更易于做出复杂的动作,但是较小的轮子却妨碍了它的滑行性能。
不同时期的滑板,有不同的造型。一些玩家为了延续场地的玩法,便在自家的后院中以木板盖起简单的场地,即现在的U型板;而对于无法取得场地的玩家,则开始往街头发展,因而创造出许多的街头障碍玩法,现在大部份滑板的玩者,都是以街头障碍的方式活动。
特别一提的是,街头障碍的人口大量增加,使得滑板服装亦随之兴起。到了今天滑板玩家已形成一个大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语言、运动风格甚至音乐,而这一切正好完全符合青少年心中对于休闲运动的定义。
乍看之下,这项运动需要的装备简单,只要一块板子,但其中可以变化的花式及技巧更是层出不穷,而滑板的其它零件像是板子的用料、轮子的尺寸、培林的好坏,亦是玩家讲究的重点,不同部份所发挥的效果也不一样。
现在国际上极限运动比赛常用的滑板属于第四代滑板,板面普遍以五层、七层或九层枫木板微波冷压制成,也有用铝合金、碳纤维等材料所做成的。板面上粘上一层防滑层(俗称“砂”),轮子一般采用聚胺酯为主要材料,用合金制成的滑板支架(又称“转向桥”)与板面相连。
滑板于20世纪70年代曾兴盛一时,仅在加里福尼亚州就有300余个公共或私营的滑板公园。现在,美国的极限公园(滑板、极限直排轮滑、特技单车)就已经超过了5000多家。
随着滑板运动的开展,滑板技术直追其始祖冲浪运动。盖范特发明了带板跳,使滑板界更注重高技术的表演,产生了诸多滑板明星。由滑板商,著名公司组织的巡回品牌推广活动,给商家带来巨大利益,已成为工业市场学的常用手法。滑板运动员的泥土感很重的衣着、怀旧球鞋一度成为世界潮流,而相关音乐也达到了鼎胜,其语言、技巧、服饰和音乐,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滑板文化。在美国滑板运动的发烧友多达450万之众!由于滑板运动太过惊险、刺激,在本世纪60年代,滑板运动受到政府严令禁止,曾一度沦为“地下项目”。一直到80年代中期,滑板项目才被政府公开解禁、重见天日,使得这项都市魔幻运动卷土重来。滑板天皇巨星TonyHawker和AndyMcDonald在许多年青人眼力无疑是和乔丹、桑普拉斯一样的超级偶像。
滑板运动以滑行为特色,崇尚自由的运动方式,体验与创造超重力的感受,给滑者带来成功和创造的喜悦。滑板运动不同于传统运动项目,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需要滑者自由发挥想象力,在运动过程中创造,以创造力来运动,强调身心的自由,推崇与自然互相融合的运动理年。滑板运动富有超越身心极限的自我挑战性、观赏刺激性、高科技渗透性。人在运动中完善人性,回归自然的本质重新被充分被强调,在繁华都市潜藏着一股回归自然、融于自然、挑战自我,达致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清流极限运动特色。在欧美各国及各发展中国家,参加极限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参加极限动会已成为广大都市青年梦寐以求的愿望!
每年一度的世界极限运动会现已成为全球极限运动中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传统盛会,同时也成为世界极限运动的最具权威的组织机构。近些年来,由于极限运动本身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魅力及媒体强大的宣传推广,世界各地的极限运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巴西在1998年举行了首届拉丁美洲极限运动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反映及经济效益。
⑨ 滑板的发源地到底是中国还是美国
1、滑板的发源地是美国。
2、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太平洋彼岸,善于发明创造的爱迪生的后裔们把古老神州人们的幻想或多或少地变成了现实。五十年代初美国西海岸是弄潮儿们大试身手的地方。他们使用普通木头和价格昂贵的轻木制成的冲浪板在风口浪尖上寻找乐趣。到五十年代中期,模压聚氨酯泡沫和玻璃纤维取代了木制冲浪板。这些新型冲浪板的机动性和耐用性使得冲浪运动在五十年代末大为流行。
3、滑板Skateboard项目可谓是极限运动历史的鼻祖,许多的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冲浪运动演变而成的滑板运动,在而今已成为地球上最“酷”的运动。滑板的技巧主要包括:The AerialL(在滑杆上)、The Invert(在U台上)、The Ollie(带板起跳),这些技术可说是除了翻板之外最重要的滑板动作。
⑩ 滑板的起源
滑板、 BMX车、IN---- Line直排轮、 FLATLAND平地花式、自行车攀爬. 单车越野、 野外攀岩、 山地速降、 极限漂流 、沙漠穿越 、 汽车越野 、 森林溯溪 等 极限运动是指人类在与自然的融合过程中,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娱乐体育运动。它除了追求竞技体育超越自我身理极限“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外,更强调参与和勇敢精神,追求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同时,它还体现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因此已被世界各国誉为“未来体育运动”。极限运动的项目许多都是近几十年刚诞生的、方兴未艾的体育项目,根据季节可分为夏季和冬季两大类,运动领域涉及“海、陆、空”多维空间。夏季极限运动主要比赛和表演项目有:难度攀岩、速度攀岩、空中滑板、高山滑翔、滑水、激流皮划艇、摩托艇、冲浪、水上摩托、蹦极跳、滑板(轮滑、小轮车)的U 台跳跃赛和街区障碍赛等运动 项目。由于极限运动有其“融入自然(自然、环境、生态、健康)、挑战自我(积极、勇敢、愉悦、刺激)”的“天人合一”的特性,使得极限运动在欧美各国的风靡程度简直可以用疯狂、魔力来形容。以滑水和滑板为例,仅在美国,滑水爱好者目前就有110万之名,职业滑水队、表演队更是星罗棋布, 已经成为许多城市重要的都市文化“大餐”;而滑板运动的发烧友更是多达450万之众。 几种极限运动项目的起源 一、轮滑运动 说到年纪,轮滑可要算极限运动中的“老爷爷”了。轮滑运动时从滑冰运动过渡而来,据有关资料记载,十八世纪有位荷兰的滑冰运动员,为了在不结冰的季节继续进行训练,尝试把木线轴安在皮鞋下在平坦的地面上滑行,他的试验在不断失败和改进后终于取得成功,创造了用轮子鞋“滑冰”的历史,从此轮滑运动在欧洲诞生、兴起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860年,比利时有一位乐器制造工人约瑟夫默林,用手工制作了一双轮滑鞋,但是当他把自己的杰作带到英国伦敦的世界博览会上,展示给热情的伦敦观众时,却出现了意外:他由于无法刹车而把一面大镜子打破了,人也受伤。这件事被媒体爆炒之后,引起了人们的巨大的震动。因此,轮滑运动也被视为一项“危险的运动”而被冷落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第一双真正意义上的轮滑鞋是由美国的詹姆斯·普利姆普顿于1863年发明的。他的发明推动了各国轮滑运动的发展,他也由此发了大财。 1866年,詹姆斯在纽约投资开办了第一座室内轮滑场,并组织纽约轮滑运动协会,首次将轮滑运动正式列入体育运动的正式比赛项目。同时轮滑运动迅速传到欧洲各国。因为其高技巧性和观赏性,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单排轮滑成为极限运动街头赛的重要项目之一。无数的极限发烧友们为之疯狂不已。 二、滑板运动 水上冲浪,风驰电掣,刺激、紧张、你有否经历过?要知道,滑板可就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中、后期,美国南加州海滩社区的居民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一块50*10*50CM的木板固定在轮滑的铁轮子上。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运动器材,却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和冲浪同样的感受,因此渐渐开始受人瞩目。 由于滑板是冲浪运动衍生而来,七十年代的滑板文化带着冲浪的印记,滑板爱好者修建的滑板公园都是在模拟冲浪的地形。直到美国加州圣塔莫尼克的“西风”滑板队摈弃了冲浪刀具,首次把钥匙孔作为练习垂直表面滑板的场地,并在全美掀起了“泳池滑板热”,至此,滑板运动开始从冲浪中分离出来,被爱好者们带上街头,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技巧、服饰风格和音乐爱好,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Skateboard。 滑板动作词典 Skate Action滑板姿势:是指在滑行过程中人与滑板的相对姿态,包括Normal/正常姿势(左脚在前的Regular姿势与右脚在前Goofy的姿势)、Fakie/倒滑姿势(即以Regular姿势向板尾方向滑行)、Switchstance(Switch)/反脚(即以与正常姿势相反的姿势(如你本来是左脚在前则换为右脚在前)做各种动作)、Mongo(即以前脚滑行而将后脚置于板上的一种滑行方式)。这可是玩滑板的基本功哦。 Ollie跳跃系列:在滑行过程中带跳跃的动作,有时与翻(倒)板动作同时作出。主要有Ollie/豚跳(双脚带板起跳)、Nollie(基于Ollie的基础上,将反脚姿势与倒滑姿势结合)、Frontside 180 Ollie/外跳转(做Ollie后,在人与板上升过程中,带板向身体背侧转体180 度后再落地)、Backside 180 Ollie/内跳转、Frontside Ollie/180跳跃、外跳转360、倒板360等。 另外滑板比赛中一定会看到的还有Flip翻板系列、Grind杆上系列、Slid滑行系列等等高难度动作,而且还在不断地花样翻新。玩的越来越刺激,看的越来越精彩,没准哪天您也会忍不住加入这个行列呢。 三、特技单车BMX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自行车的意义远远不是代步工具那么简单。BMX全名是BICYCLE MOTOCROSS(自行车越野),这是在70年代开始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运动。第一辆BMX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的南加州,它是在半夜里,由一群热爱刺激的户外活动又不满足现状的孩子在自己家里把破旧的自行车用手工加以改装制造出来的,而最早的BMX车手就是半夜流离在街头巷尾,骑着自行车狂奔的夜猫子。BMX车身轻巧灵活,既适合激烈的弹跳又能够突破各种恶劣地形,很快地连孩子们的父母也都喜欢上这项剧烈而又深具挑战性的运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小孩几乎人手一部BMX。到了80年代中期,大多数年轻人深受滑板文化的影响,觉得只在泥地里比赛太过单一了,于是开始把BMX拿到滑板的场地里玩,而且玩的花式比滑板更多,跳得更高,更刺激了。随着比赛的发展,这项运动越来越完善,开始出现职业车手和非常高级的特技单车。现代BMX的车身一般采用合金制成,可以承受从几米高的地方摔下的冲力。而且一辆车只要换一些小的零件就可以做出不同的玩法,可以满足不同性格的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