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三海淀物理二模
⑴ 海淀2011中考物理二模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物理参考答案
2011.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C A B B A C D B D 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AB ABC AC BD
三、填空题(共14分)
题号 答案 得分 题号 答案 得分
17 3×108 2 21 1.42×108 2
18 连通器 2 22 4.2 2
19 做功 2 23 ρ水S(h+d)
2
20 2.4×104 2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24~29题、33~34题各2分,30~32题、35题各3分,36题6分)
题号 答案 分值 题号 答案 分值
24 3.10或3.1 2 25 2011 2
26 38.3 2 27
2
28 0,3 2
29 (1)1.2;(2)木块排开水所受重力(或木块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说明:第(2)问用字母回答同样得分。 2
30 (1)薄玻璃板;(2)相同;(3)虚 3
31 乙;电流,电阻 3
32 (1)见图1(2)电阻丝Rx断路 (3)7.2
3
33 在液体密度为1.2×103kg/m3保持不变时,液体内部压强p与液体深度h成正比,且
2
34 (4)再将拴好的石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液体不溢出),且石块不接触容器。
(5)
1
1
35 组装好器材,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左端第四格处挂了两个钩码,左端第二个格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再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不变,将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杠杆水平平衡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F1<F2,
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杠杆水平平衡时,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小芳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1
1
1
36 ⑴电路图:见图2
⑵实验步骤:
① 调节电流表、电压表使指针在零刻线位置;断开开关S,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②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R为适当电阻值R1。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1和U,并把数据R0、R1、I1和U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分别改变5次电阻箱R的阻值,用电流表测量相应电流的数据,用电压表测量相应电压的数据,读出电阻值R2、R3、R4、R5、R6及所对应的电流值I2、I3、I4、I5、I6和U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利用R和U的数据计算出 的数据,并记录在数据记录表格中。
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R0 /Ω
U /V
R/Ω
I /A
/A
1
1
1
1
1
1
五、计算题(共16分)
题号 答 案 得分
36 解:Q放=cm(t0- t)
= 4.2×103J/(kg℃)×2 kg ×(95℃-45℃)
= 4.2×105J 1
1
1
37 解:当开关S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电阻为其最大值一半时,电路如图3甲所示;当开关S、S1均闭合时,电路如图3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断开开关S1,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B端时,电路如图3丙所示;再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使其接入电路电阻为其最大值3/4时,电路如图3丁所示。
(1)由图甲、乙得:U1 = I1RL ,U = I2RL , I1=0.2A,I2=0.5A,
解得: = 。
因5U1=6U2,解得 = ,所以
解得: ①
(2)由图甲得: 解得:2R1+R2= 3RL②
由①②解得:
由图乙、丁得:I2RL = I4(R1+ +RL)解得: I4= A,
因P=UI4=1W,解得: U=6V
则P额 =U I2=3W
说明:其他解法正确同样得分。
1
1
1
1
1
1
38 解:(1)以液压汽车起重机和被提升的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重物被完全提出水面匀速上升时,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
F1′+F浮= G0+G ①
F2′= G0+G ②
F1= F1′, F2= F2′
由①②解得:F浮= F2- F1=1.5×105N-1.2×105N=3×104N
(2)以动滑轮A和被提升的重物为研究对象,被提升的重物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被提升的重物被拉出水面后匀速上升时,受力分析如图7所示。
3T1 = GA+G-F浮 ③
3T2= GA+G ④
③/④得:
以杠杆BFO为研究对象,两个状态的受力分析如图8和图9所示。
3T´1•BO=N1•FO ⑤
3T´2•BO=N2•FO ⑥
T1=T´1,T2=T´2
⑤/⑥得:
所以:
解得:G=6×104N
⑦
⑧
⑦/⑧得:
(3)重物被拉出水面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为P
说明:其他解法正确同样得分。
1
1
1
1
1
2
⑵ 求大神解答 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考试一道选择题,要过程~~求~~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选择B。
A. 因为只有S1、S3闭合时,A2是1A,可以得到流过电源电压是E=R1*I2 = 8Ω*1A = 8V。这样,只闭合S1时,R3上的电压可以计算出,得到V3 = R3* E /(R1+R2+R3),解出 R3 = 16Ω。因此,A答案是错的。
B. 此时,电流表读数就是电压直接加在R3上的电流,读数应该为 I = E/R3 = 8V/16Ω = 0.5A。因此,答案B 是对的。
C. 因为电源电压只有8V(前面计算得到),所以,电压表读数不会超过8V,C也是错的。
D. 此时,相当于所用电阻并联,A1的读数为 8/16=0.5A 而 A2的读数为 8/8=1A。因此,D给出的读数也是错的。
⑶ 2012年中考物理海淀二模23题那位能给我解析一下 啊 跪求 要过程
请把你的QQ留下,我在QQ上发给你吧。对了,把我的回答设为满意回答,谢谢
⑷ 卢湾区初三物理二模选择题8
首先,由S
A
>S
B,HA小于HB,
甲、乙两种液体,可以知道:甲液体密度比乙大!这是前提。而且专,我们还属可以判断出,容器A里面的液体对底面压力比B里的大。明白吧?要压力一样,明显,我们需要倒入更“重”的乙液体或者抽出更“重”的甲液体。
下面就判断答案了,A说的情况,很显然不对,A的底部压力依然大于B。B答案说的就更不对了,A压力会更比B大。C答案说的就可能正确了,因为虽然V甲可能比V乙小但却更重,明白了吧,因为甲密度更大啊!D答案就说的不对了,太绝对化,有可能,但说的绝对,它就是错了。所以选C
⑸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之后到二模考试之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对于来托福综合写作这部分比较特源别的考题,考生有时候很难把握究竟要记哪些内容,觉得好像都很重要,不知道如何筛选。北京新东方学校托福老师建议考生,记那些“必考”内容。相信考生们做了那么多套真题或者模拟题,对于“必考”内容有了自己的一套思路。的确,对话部分就是一方提出的问题、原因、解决办法。讲座这块,最重要的就是观点,重中之重。其次就是论据,比如一些人名、时间年代、具体说明解释等等。要注意,如果演讲者说明了几个观点,那么这几个观点一定要记下来,包括相应的论据。听力还可能会考图示题,考生可以画个简要图然后在旁边标注会方便很多。对于一些形容词表示正反感情色彩的,符号或者缩略记录即可,关键在于自己可以理解。
⑹ 2017沈阳市大东区九年级物理二模答案
答: 2017沈阳市大东区九年级物理二模答案,网络搜索一下
你若喜欢
便是晴天
⑺ 初三海淀二模27题
嗯,不错,有进步,改成20悬赏这样就不会亏了嘛
不过,还是要提醒
好好读书,孩子
等这里告诉你的时候,你已经寒假了
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