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世界海运经济地理

世界海运经济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8-05 18:58:54

Ⅰ 列举我国某地到世界某地的际海运交通线要冲(运河、海峡等)并且说明各自的经济地理意义

中国东部地区的要到达南亚,西亚,非洲东部话经过台湾海峡 不管是东部还是东南部的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海峡底质平坦,水流平缓。马六甲海峡是东亚联系南亚,西亚,非洲东部的海上必经之路,马六甲海峡所在的东南亚位于热带,农业结构单一,初级产品为主,经济以旅游业、制造业、农业和渔业为主

其实你没问得具体一些,都不好回答
也不知道你具体要那些的说,只好说这一条大家都了解的

Ⅱ 列举中国到外国某地,5个国际海运交通线要冲(运河、海峡等)并且说明各自的经济地理意义。

比如:从我国的上海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要经过: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和英吉利海峡。
台湾海峡:夏季整个海峡为东北向流动的南海水流,冬季海峡西部和中部为南下的东海沿岸流,东部为沿台湾西海岸北上的黑潮。寒暖洋流交汇,渔产丰富。该海峡为东海与南海间航运要冲,亦为欧亚等国际航线之必经孔道,战略地位重要。
马六甲海峡: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大洋州的十字路口。
苏伊士运河:扼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冲,是沟通地中海与红海,进而连接大西洋
和印度洋的国际贸易航道。苏伊士运河的开挖通航,大大缩短了欧洲、北美至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
的航程。从欧洲大西洋沿岸通过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到印度洋,
比绕道好望角缩短航程5,500~8,000 公里,而对黑海沿岸国家来说,则缩
短一万公里以上。
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是地中海的“生命线”。
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是世界上海洋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战略地位重要。国际航运量很大,目前每年通过该海峡的船舶达12万艘之多,居世界各海峡之冠。历史上由于它对西、北欧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人们把这两个海峡的水道称为“银色的航道”。

Ⅲ 地理:长江航运经济条件分析。为什么被誉为黄金水道

长江作为横贯我国东西的第一大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部商贸交通的主通道,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是我国内陆11个省市自治区的出海大通道,是连接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的交通运输大动脉。长江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内河流域面积的42%,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36%,矿产资源占全国80%以上,人口总数占全国40%左右。长江因其通航条件优越,通过能力巨大,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江是除东部沿海外我国经济及生产力布局最重要的主轴线。改革开放20年来,长江流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2003年长江经济带(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六省二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500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37.1%和29.7%。长江沿江地区已初步形成华东地区以上海、南京为中心、华中地区以武汉为中心、西南地区以重庆为中心的基本格局,形成以冶金、电子、机械、轻纺、食品、国防等工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均超过了全国的1/3。长江沿线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自然资源东贫西丰,梯度性、互补性明显。长江航运推进了沿江城市群及产业带的发展,而城市群及生产力布局的不断完善对长江航运的发展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度沉寂的长江航运以十分强劲的势头快速复苏,货运量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目前,长江常年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占流域地区货物周转总量的30%以上,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运量的80%左右。在煤炭、原油、钢铁、汽车等大宗货物运输,尤其是大吨位、长距离货物运输和集装箱运输方面,长江水运保持了较高的市场份额。沿线的石化、冶金、能源、机械等企业的原材料运输80%是靠水路来完成的。长江水系通过各大通航支流和京杭大运河连接南北各地,构成了全国最大的内河航运网络。2003年,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吞吐量突破3亿吨大关,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40万TEU,同比分别增长17.2%、 17.4%和32%。长江干线省际间货运量达到3.36亿吨,同比增长10.1%。 2004年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预计年增长率将达到20%左右。
在长江下游,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以及南京至浏河口航路改革的实施,为海轮进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进江海轮在南京以下全面实现夜航,进江海轮艘数大量增加,江苏省境内长江港口吞吐量年增长率接近20%。在长江上游,三峡工程蓄水直接带动库区航运跨跃式发展,部分重要港口吞吐量年增长幅度达到50%以上。在长江中游干流航道系统整治已逐步铺开,部分卡口水道得到治理,航道通过能力进一步提高;沿江港口布局日渐合理,结构得到调整,功能不断提升;运力结构调整取得成效,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趋势明显;船型标准化全面启动:水上安全及信息化建设进展很大,支持保障能力显著加强。与此同时,长江各重要通航支流航运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经过多年建设,长江航运体系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面貌有了很大改变,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已初步具备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的基础条件。
二、长江航运在流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长江流域已建成了由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管道运输组成的较为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市场调节、发挥各自优势、实施分工协作、体现局部竞争的运输模式,体现了各种运输方式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发挥了各自的服务优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思考长江航运的发展与建设问题,认识长江航运的地位和作用:长江航运在长江流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地位不可取代。
长江航运是沿江综合运输通道的主骨架。长江航运通江达海,与沿江铁路线、公路线有效衔接,形成东西向运输大通道。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航道已达三级(及三级以上)标准,可常年通航千吨级船队,其主要支流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以及长江三角洲水网航道,沟通了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运通道,形成了天然的水运网络体系。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长江航运具有如下技术经济特征:
1、长江航运运输成本低、运输能力大。据分析,美国内河运输成本仅为铁路的1/4、公路的1/15。我国尽管内河建设投入较少,船舶技术装备较差,但内河运输的实际成本仍然是最低。江南运河整治后,货运量一直在亿吨以上,相当于两条复线铁路。长江通航条件远优于国内其他河流,其运输成本更低、运输能力更大。
2、长江航运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兴建每公里铁路占用土地约30亩,每公里高速公路占用土地约60亩,而内河航运利用天然河道,基本不占耕地,航道整治与堤防建设、滩涂围垦相结合,甚至还可造地。据研究,美国内河、铁路、公路的能耗比为1:2.5:8.7,我国上海市内河能耗为公路的1/5。在环境成本方面,德国单位运量需要付出的治污费用,水运:铁路:公路之比为1:3:14。
3、长江航运综合开发优势明显。长江干线宜昌以上属山区河流,与水电、水利等方面结合,实施梯级渠化,综合开发效果显著;宜昌以下属平原河流,与堤防建设、洲滩及岸线开发、河道综合治理等方面相结合,也能取得良好效益。
铁路、公路、水运作为长江沿江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从市场份额来看,2002年沿江六省二市水路在铁路、公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6.7%、62.5%,占有相当的比率。而且水路运输在1990至2002年间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其他运输方式。这充分说明水运发展势头良好。水运在煤炭、原油、矿石和矿建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市场上继续保持较高市场份额的同时,凭借其通江达海的优势在外贸运输和集装箱运输方面的地位也不断增强。
当今世界,土地、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在中国,人均占地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迫使我们开始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国内外内河航运发展的历史表明,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内河航运具有建设投资省、运输成本低、运量大、不占用土地或者很少占用土地、污染小等突出的优势,最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具有通江达海、发展江海直达运输的条件,内河航运适于大宗散货和集装箱及重大件等物资的运输,也有因地制宜发展客运和观光旅游的优势。因此,充分发挥内河航运的优势,加快长江航运的发展迫在眉睫。
沿江经济的发展、浦东开发、三峡工程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的投资重点和外商投资热点,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三大经济区加强互动协作,区域之间将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从沿长江东西向运输通道的空间布局及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合作来看,长江航运是沿江运输通道的主体。初步预测,2010年、2020年长江干线货运量(含江海直达)将达到5.8亿和8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运量将分别达到360万 TEU和800万TEU,最大货运密度将达到4亿吨左右,相当于8条双线电气化铁路。作为连接东中西部地区的大通道,长江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巨大的水运能力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将发挥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对长江航运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如鲁宁管线的建设及江海联运的发展为长江航运提供了原油、煤炭和金属矿石等大宗货源,铁路进港为长江航运提供了煤炭和非金属矿石等货源,公路的发展成为长江港口重要的客货集疏运输方式,促进了长江干流集装箱运输和客货滚装运输的发展。长江千流航道的开发建设以及航运的发展,也要特别注重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注意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促进运输结构的调整,实现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在较高层次上满足流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多样化的要求。

Ⅳ 航运地理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关系是什么

1、国际贸易地理是介于 国际贸易学 与 地理学 之间的边缘学科

2、地理环境包括 自然地理环境 、 人文地理环境 与经济地理环境。 3、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地理环境 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国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是一门兼有 国际贸易学 和 地理学 性质的边缘科学。

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 、 热带草原气候 、 热带沙漠气候 、 热5、

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Ⅳ 马六甲海峡的交通地理位置在世界航运中的作用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据估算这数字在20年后将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额.世界四分之一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1千1百万桶石油(约1,700,000 m3)经过马六甲海峡.
作为连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和中国之间最短的海上航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水上运输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早年它曾帮助大批的亚洲移民确定穿过马来群岛的方向.马六甲海峡曾先后接连被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所控制.

Ⅵ 分析东南亚地区海运业的现状与特点(优势、劣势)及其在世界海运中的地位(从船、港、航线、货物分析)

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在经历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后,从2000年开始全面复苏,虽然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海运市场也出现低潮,但总体走势仍一路看好,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该地区贸易发展的有利刺激,使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海运业前景更加明朗。


集装箱港口发展情况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许多港口抓住该地区的贸易发展高峰,及时发展集装箱码头基础设施建设,使港口集装箱流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据新加坡海运和港口管理局2001年的统计数据,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港口的集装箱流量,已占全球港口排名表前20名港口集装箱总流量的61%。特别是上海港的集装箱流量增长迅猛,已经超过鹿特丹港。到2015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集装箱运量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三番,达到1.18亿标准箱,成为全球集装箱运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集装箱运量的持续增长,已经激励越来越多的国际集装箱船队挂靠该地区的港口,如新加坡、巴生、丹戎普瑞奥克、马尼拉、盐田、上海等港口,在1995年至2000年间集装箱年运量增幅分别在19-36%之间。

港口投资

东南亚地区港口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实施港口私有化,吸引大量外国技术和资本的投入。一些国际著名港口经营企业和集装箱班轮公司相继加入该地区港口的投资开发。东南亚地区港口建设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大幅度提高集装箱吞吐能力,例如马来西亚的丹戎帕拉帕斯港和林查班港的集装箱年运量,预计到2010年将翻三番。

货轮拥有量

据报告,亚洲国家所拥有的商船数量约占全世界商船总和的40%,载重吨总量达到2.8亿吨。报告表明,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日本、中国、韩国和新加坡的船舶拥有量来看,这些国家的海运实力非常雄厚,必将在国际海运市场上,特别是在亚洲海运论坛和亚洲船东联合会等国际性海运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东南亚地区的商船载重吨占到全球商船队载重吨总量的13%。新加坡、中国和日本三国的船舶注册登记吨位总和,目前已占世界船舶注册登记总量的9.6%。其中新加坡的船舶注册登记吨位总量是2300万吨,列亚洲国家船舶注册登记吨位量之首。

Ⅶ 世界十大港口

排名 港口 国家 2006年货运量(百万吨)
1 上海 中国 537.0
2 新加坡 新加坡 448.5
3 鹿特丹(Rotterdam) 荷兰 378.4
4 宁波 中国 309.7
5 广州 中国 302.8
6 天津 中国 257.6
7 香港 中国 238.2
8 青岛 中国 224.2
9 釜山(Busan) 韩国 217.9
10 名古屋(Nagoya) 日本 208.0

一般大港口都是比较发达的工业城市 或者有发达的经济腹地
或者占据着世界海运重要的地理位置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地理位置好 是发达的中转货物的港口
宁波 青岛 天津是有着发达的经济腹地 而本身的工商业比较来说不是很发达

Ⅷ 1.列举我国某地到世界某地的际海运交通线要冲(运河、海峡等)并且说明各自的经济地理意义。

1.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重要性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据估算这数字在20年后将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额。世界四分之一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1千1百万桶石油(约1,700,000 m3)经过马六甲海峡。
作为连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和中国之间最短的海上航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水上运输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早年它曾帮助大批的亚洲移民确定穿过马来群岛的方向。马六甲海峡曾先后接连被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所控制。
在20世纪,苏门答腊东部沿海离巽他陆棚不远地区的油井已使一些石油公司开始在麻六甲海峡勘探石油。除其他船只外,马六甲海峡还可供来往於中东油田和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海港之间的大型油轮航行。

Ⅸ 日本和英国地理位置与其在世界海运活动中的地位之间的关系

英国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岛国,还包括一些英国海外领地。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 ,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海运是英国的生命线。英国有伦敦、利物浦、朴斯茅斯、多佛、布赖顿、南安普敦、伊斯特本等天然海港。英国与欧洲大陆海上联系主要靠英吉利海峡的轮渡。海峡上有几条短程航线,分别通往法、比、荷3国,共有60艘渡船来往穿梭。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由于德国实施潜艇战,协约国船只遭到打击,日本海运业首先发展起来。海运业又带动了其他行业,工农业生产空前活跃起来,兴办企业投资越来越狂热化,公司利润成倍激增。
英国今塔桥附近的老码头因不能停泊远洋巨轮已全部关闭,改作他用。现在主要港区已转移到离塔桥25公里以外的蒂尔伯里港区,那里设有大型滚装船与集装箱码头。更远的地方建有油码头,可停泊10到20万吨级的大油轮。伦敦港年吞吐量约在五六千万吨之间,是`英国海运的“大哥大”。 日本横滨、名古屋以及大阪等港口。
一)世界海运业特点

当今世界海运业具有如下特点:

1.长期以来,世界海运市场一直被少数发达国家和传统海运大国所垄断截止1992年,以美国为首的海运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挪威、希腊、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国家)仍掌握世界商船吨位的60%以上。但近年来,世界航运开始由发达的海运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如中国(包括台湾省)、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扩大港口规模,积极建设和发展自己的船队,努力打破发达国家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垄断。

据对世界商船的有关统计,截止至1991年7月,世界共有100总吨以上的商船80030艘,约4.36亿总吨,6.84亿载重吨。拥有10万总吨以上商船的国家和地区共87个, 100万总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45个。位于世界商船队前十名的国家(地区)依次为利比里亚、巴拿马、日本、前苏联、挪威、希腊、塞浦路斯、美国、中国(包括台湾省)、巴哈马。上述十国商船队吨位共达2.75亿总吨,占世界商船队总吨位的63%。

2.国际航运市场的重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本世纪初,大西洋独占全球海运量的3/4,直到80年代,这一状况才开始出现较大改变,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国际航运市场明显东移。目前,环太平洋地区已控制着世界船队主要运力的40%,其中东亚港口集装箱装运量在1985年时为1617.9万箱,占世界的29%,而1994年已增加到5373.3万箱,占世界的比重猛增至43%。 1995年,东亚港口集装箱装卸量已达6100万箱,占世界的比重继续扩大。目前,位居世界集装箱装卸量前五名的港口有四个在亚洲“四小”,它们是香港、新加坡、高雄和釜山(另一个是鹿特丹,居第四位)。

据有关方面对1994年世界前二十大班轮公司的评析指出,远东地区班轮公司(船队)发展最为迅速,二十大班轮公司中属于远东地区的共十家,其中进入前十名的便有五家,它们是:台湾省长荣海运公司(居第二位)、大陆中远集团公司(第四位)、日本邮船公司(第五位)、大阪商船公司(第七位)、韩国韩进海运公司(第九位)。预计到2000年,远东地区航运市场将与欧盟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并驾齐驱,各占世界航运市场的1/4。

3.方便旗船日趋扩大在方便旗船的构成中,日本、希腊、美国等发达国家拥有吨位占绝对优势。

据英国劳氏船级社和希腊海运部统计, 1995年注册1000总吨以上的希腊船为3142艘, 7167万总吨,居世界首位,其中悬挂希腊国旗者为2165艘, 3172万总吨,居世界第三位,即移籍海外的希腊船达4000万总吨。又据美国海运管理局的报告,由于大量船舶移籍海外,到1995年,美国船主拥有的商船中,美国旗船仅剩下1500余万吨,致使美国在世界商船国中的位次由1985年的第六位退至1990年的第八位,再退至1995年的第十一位。另据日本运输部海运局的报告称, 1971年日元升值以及1973年日本实行浮动汇率制,致使日本旗船大量移籍海外,日本旗船占日本船队的比例从1969年的86%左右降至1980年的51%,进而再降至1995年的11%。

世界著名的方便旗船国家有利比里亚、巴拿马、塞浦路斯、马尔他、巴哈马等国。利比里亚原为世界最大的方便旗船国家,近年因国内政局不稳地位有所下降。巴拿马已取代利比里亚成为世界最大的方便旗船国,其船队规模已达1亿吨左右。

(二)世界主要航线和港口

按地理环境结构,世界海运分为太平洋航区、大西洋航区、印度洋航区和北冰洋航区。其主要航线和港口分述如下。

1.太平洋航区太平洋位于亚洲、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从白令海峡到南极洲的罗斯冰障,南北长约159oo公里,从巴拿马至中南半岛的克拉地峡,最大宽度约19900公里,面积1796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东南部通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与大西洋相通,中美洲的巴拿马运河是沟通两洋的便捷通道;太平洋西部通过大洋洲与亚洲之间的海峡与内海以及澳洲与南极洲之间的海域与印度洋相通,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是沟通两洋的重要水道。

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海运大洋。随着东亚的发展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经济关系重心转向太平洋,世界航运中心正从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太平洋主要航线有: (1)北太平洋航线(由远东北美西岸和北美东岸的航线组成),(2)南太平洋航线(自北美越太平洋至澳、新),(3)远东—南美西岸航线(自远东经夏威夷群岛南部越赤道进入南太平洋至南美西岸各港),(4)远东—澳新航线,(5)亚洲东部近海航线(由东北亚至东南亚的航线,此航线向西延伸可至中东波斯湾各港), (6)美洲西岸近海航线。

太平洋主要的港口有远东的东京、横滨、川崎、名古屋、大阪、神户、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港、纳霍德卡、清津、南浦、釜山、仁川、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广州、湛江、香港、基隆、高雄、马尼拉、海防、胡志明市、磅逊、曼谷、新加坡、巨港、苏腊巴亚、丹戎不碌、槟城、巴生港,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的悉尼、纽卡斯尔、布里斯班、丹皮尔、黑德兰、奥克兰、惠灵顿、苏瓦、帕果帕果、火奴鲁鲁,美洲西海岸的温哥华、西雅图、波特兰、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马萨特兰、巴尔博亚、布埃纳文图拉、瓜亚基尔、卡亚俄、安托法加斯塔、瓦尔帕莱索。

2.大西洋航区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930O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洋,西部通过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属海)可进入印度洋,由东南绕好望角亦可进入印度洋。

大西洋航运发达,是世界上海运量最大的洋,主要航线有:

(1)北大西洋航线(联系北美和欧洲各国的航线,其东经苏伊士运河接印度洋航线,这里是世界上船舶周转量最大的航线,二战后相对衰落),(2)西欧、北美东岸—加勒比海航线,(3)西欧、北美东岸—好望角东方航线,(4)南美东海岸—好望角东方航线,(5)美洲东海岸航线。

大西洋沿岸主要港口有:赫尔辛基、圣彼得堡、格坦斯克、什切青、斯德哥尔摩、马尔默、哥德堡、奥斯陆、特伦赫姆、哥本哈根、奥尔胡斯、罗斯托克、汉堡、不莱梅、威廉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伦敦、利物浦、格拉斯哥、南安普敦、敦刻尔克、勒阿弗尔、鲁昂、南特、波尔多、马赛、巴赛罗那、毕尔巴鄂、里斯本、热那亚、那不勒斯、卡塔尼亚、威尼斯、的里亚斯特、里耶卡、比雷埃夫斯、塞萨洛尼基、瓦尔纳、康斯坦萨、敖德萨、新罗西斯克、伊斯坦布尔、贝鲁特、特拉维夫、塞得港、亚历山大、的黎波里、祖埃提纳、突尼斯、阿尔及尔、达尔贝达、鲁瓦克肖特、达喀尔、科纳克里、蒙罗维亚、拉各斯、开普敦、魁北克、蒙特利尔、哈利法克斯、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诺福克、杰克森维尔、迈阿密、新奥尔良、休斯敦、韦腊克鲁斯、科隆、马拉开波、拉瓜伊拉、哈瓦那、金斯敦、太子港、圣多明各、圣胡安、圣路易斯、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蒙得维的亚。

3.印度洋航区印度洋面积749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洋,由于它介于亚洲、非洲、大洋洲之间,距欧洲也只隔一个地中海,故印度洋在贯通世界东西交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中东石油输出的主要路径。

本航区主要航线有横贯印度洋东西的大洋航线和通达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航线。横贯印度洋东西的航线包括从亚太地区及大洋洲横越印度洋西行的航线,和从欧洲、非洲横越印度洋东行的航线,基本上是沟通三大洋的航线,在这组航线上,东端的马六甲海峡和西端的苏伊上运河是两个枢纽地点。波斯湾输油航线一面是西行(经苏伊士运河或好望角)至欧洲和美国,一面是东行(经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海峡)至亚太地区。

印度洋主要海港有:仰光、吉大港、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孟买、科隆坡、卡拉奇、阿巴丹、哈尔克岛、巴士拉、法奥、科威特港、艾哈迈迪港、达曼、拉斯坦努拉、吉达、多哈、乌姆赛义德、阿布扎比、迪拜、马斯喀特、亚丁、苏伊士、苏丹港、吉布提、摩加迪沙、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马普托、德班、伊丽莎白、珀斯、阿德莱德、墨尔本。

4.北冰洋航区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通太平洋,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冰岛—法罗海槛和威维亚·汤姆逊海岭(冰岛与英国之间)与大西洋分界,有丹麦海峡及北美洲东北部的史密斯海峡与大西洋相通,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的洋。

北冰洋系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顶点,有联系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线,但气候严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故北冰洋的航运意义不大。目前主要的航线有从摩尔曼斯屯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北冰洋航线和从摩尔曼斯克直达斯瓦尔巴群岛、雷克雅未克和伦敦的航线。

(三)海上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又称箱运化运输,是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国际标准集装箱规格为宽8英尺,高8英尺、长则有20英尺、30英尺、40英尺几种。集装箱运输有很多优点,如便于港口作业机械化,从而提高装卸效率,大大缩短船舶在港时间,加快船舶周转率,能节省包装费用,减少货损,并有利于不同交通线路和运载工具的衔接,开展门到门运输等。集装箱运输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发达于战后。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出现,使集装箱运输蓬勃发展。目前,全球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进入集装箱运输网,有集装箱港口400多个,泊位1万多个。另据有关资料, 1995年底,世界集装箱船队(3000总吨级以上,载箱量在150TEU及以上者)总计为2092艘,载箱能力为2970万TEU(标准箱)。同年,全球各港口进出口和中转的集装箱总量达14200万TEU,各主要航线均已实现集装箱化。

目前,世界主要集装箱航运地区有远东、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这四个地区货运量大,消费水平高,适于集装箱运输的货源充足,联结这几个地区的集装箱航线便成为全球海上集装箱航运干线,它们是:北太平洋航线、北大西洋航线、远东—欧洲航线(印度洋航线)。

北太平洋航线由远东—北美太平洋沿岸航线和远东—北美大西洋沿岸航线组成。本航线除承担太平洋沿岸附近地区货物运输外,还连接北美大西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各港及通往美国中西部的内陆联合运输,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所联系的港口有亚太地区的东京、横滨、名古屋、神户、大阪、釜山、仁川、大连、天津、青岛、上海、香港、高雄、基隆、新加坡;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长滩、奥克兰(旧金山)、西雅图、波特兰和温哥华;北美东岸(包括墨西哥湾沿岸)的休斯敦、新奥尔良、坦帕、杰克森维尔、诺福克、费城、纽约、波士顿、哈利法克斯、圣约翰等。

北大西洋航线以美国东岸为中心,由北美东岸、五大湖—西北欧、地中海之间的航线组成,开展对西北欧、地中海及澳大利亚地区(经印度洋)的集装箱运输。所联系的港口在欧洲—端主要有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勒阿弗尔、南安普敦等。

远东—欧洲航线除联系远东和欧洲各港外,还把北美大西洋沿岸、加勒比海地区、地中海、中东、澳新等地连接起来。

除上述三大集装箱航线外,还有远东—澳新航线;澳新—北美航线以及欧洲、地中海—西非、南非航线。以上六条集装箱运输干线联结着世界主要贸易区,构成了世界海上集装箱运输网络的骨架,它和分布于全球各地的集装箱运输支线—起构成覆盖全球的集装箱运输网。干支线运输网由中转港联结起来。

目前,世界集装箱海运干线中转港主要有:远东地区的香港、高雄,联结中国大陆、菲律宾和越南;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联结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印度洋上的索科特拉岛,联结缅甸、南亚各国、东非沿海各国;地中海上的马尔他岛,联结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各港;波多黎各和牙买加,联结加勒比海、南美各国。

热点内容
汉乐府诗有哪些 发布:2025-07-01 08:41:05 浏览:409
短篇小说班主任 发布:2025-07-01 05:53:13 浏览:140
阳春教师待遇 发布:2025-07-01 04:22:37 浏览:201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信息 发布:2025-07-01 04:21:50 浏览:167
地理高二辅导 发布:2025-07-01 03:38:34 浏览:280
阿波罗在哪里 发布:2025-07-01 03:16:36 浏览:868
高考前班主任 发布:2025-07-01 02:52:57 浏览:591
如何封印 发布:2025-07-01 02:47:36 浏览:726
船长3连教学 发布:2025-07-01 02:27:57 浏览:2
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表 发布:2025-07-01 01:22:31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