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地理文化知识

地理文化知识

发布时间: 2021-08-05 22:39:41

1. 地理知识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x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x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4、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5、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6、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7、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x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
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x藏布达拉宫。
47、x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8、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9、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51、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52、因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简称“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2. 云南省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常识

云南省历史: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边疆地区的一个省份,省会是昆明。历史上东亚多民族在此建立过各种辉煌的文明。
滇国时代
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𫏋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
汉帝国时代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并开五尺道自今曲靖联系内地。
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设立益州郡和24个县,郡治滇池县(今晋宁),开辟通往缅甸和印度的商道,又派唐蒙修复扩建五尺道,更名为“西南夷道”。汉朝征服西南夷时,发现当地有来自“身毒”的商人(今日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在梵语中称为“Sindhu”。[1]。
爨氏政权时代
三国时期,云南地区称为“南中”,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王孟获。320年代,爨(Cuan)氏入滇,爨琛在昆川(今晋宁)称王,爨氏统治维持400年。
南北朝时,云南地在577年北周南征后,北周控制了云南为隋朝再次统一南北奠定了基础。
南诏国时代
大理崇圣寺三塔
唐朝时,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被唐朝封为云南王。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902年,南诏国权臣郑买嗣夺位自立,改国号大长和。929年,赵善政灭大长和国,建立大天兴,次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灭大天兴国,改国号大义宁。
大理国时代
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都城大理。疆域包括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蒙古帝国与元帝国统治时代
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军队征服大理国,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色目人赛典赤·赡思丁任平章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在云南开发重要的铜矿和银矿,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直到清朝,云南是中国白银的主要产区。大批色目人及少量蒙古人移居云南,形成今天的云南回族和蒙古族。
明帝国时代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沐英率军队攻占云南,灭元朝梁王,次年改中庆路为云南府,并筑砖城,周长九里三分(约合今4443米),高二丈九尺二寸(约合今9米),设六门。此后,沐英负责镇守云南。在明代,陆续有大批汉族军民向云南移民,改变了云南的人口结构。 从明初到明末,云南人口由20余万增加到140余万[2]。随着大批汉族人口移民云南,使云南的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明朝末年,南明永历皇帝一度逃亡入滇,昆明称滇都,继续抗清。
清帝国时代
清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年),派平西王吴三桂追捕永历。1662年,吴三桂从缅甸抓回永历皇帝,在昆明绞死。吴三桂驻守云南。1673年(康熙十二年),康熙决定削藩,吴三桂在昆明出兵反清。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失败。
晚清时期,英国征服缅甸,法国征服越南,两国势力对云南产生一定影响。边境地区开放了几处通商口岸:腾冲、蒙自、思茅。1910年,法国投资的'滇越铁路'(中国境内部分今名昆河铁路)通车,从此昆明可以通过越南转经海路,到达中国其他省份。同年,商办耀龙电灯公司引进德国水轮发电机2台共480千瓦,聘请德国工程师,在滇池惟一出水口螳螂川石龙坝,修建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石龙坝水力发电站。
1909年,清朝实行新政,云南编立新军,成立陆军讲武堂。
平南苏丹国
1856年-1873年,云南回民以大理为中心建立了杜文秀穆斯林政权,几乎占领昆明城以外的云南全境。大理国苏丹杜文秀曾经数次围困昆明孤城。后来清廷镇压了各地回乱,战后,云南回族人口大量减少。
中华民国时代
1911年10月30日(重阳节),蔡锷、唐继尧率新军发动重九起义,脱离清朝。1912年4月,电站正式向昆明供电。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又在此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民国时期,滇军在云南形成割据局面,先后有唐继尧、龙云(1928年-1945年)、等统治云南。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付出极大代价的滇缅公路修通,成为中国与境外联系唯一的交通线。1942年有10多万中国远征军从云南进入缅甸配合英军与日军作战,日军击败英军,沿滇缅公路进至惠通桥,隔怒江与中国军队对峙2年。1938年-1946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联合办学,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
1960年代三线建设(将工厂搬到京广铁路以西、长城以南、韶关以北内陆地区)时期,修通了联系云南与内地的铁路,1966年贵昆铁路通车,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

云南省文化(这方面太多,只能给你介绍本书)
《云南特色文化》作者:杨寿川 主编,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云南省文化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级办公室组织 编写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5-1

云南省地理概况.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云南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向东南、向南流去。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公76.4米。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相差达6000多米。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看,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

云南简称“滇”,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意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古语云“一日长一丈,云南在天上”,她确实离天很近。300万年前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地处海洋深处的谷地突兀而起,造出了一片峰谷纵横、川流回旋的奇异高原。

“岭峦涌作千倾海,峰簇栽成万仞葱”。从海拔仅76米的镇南河口溯向高达6,740米的德钦梅里雪山卡格博峰,云贵高原以平均每公里6米的节律抬升着,恰是一座绿葱葱的九百里天梯。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 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省兼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实为世间罕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云南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有高等植物 15,000多种,动物 250多种类,鸟类总数达 766种,“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名成了云南的代称。

在这块神奇、美丽的红土地的怀抱中,聚居着 26个民族,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能歌善舞、朴实热情。各民族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创造出无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以其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流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昆明市概况:

昆明,云南省省会,具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c。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昆明市域总面积约1556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总人口400万。全省26个民族在昆明都有居住。

昆明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昆明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会为中心的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交通枢纽、通讯中心及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口岸。昆明机场是中国五大国际航空港之一,有飞往仰光、曼谷、新加坡等的6条国际航线、通往香港的一条地区航线及通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约40条航线,以及省内的7条航线。现有昆明至成都、昆明至贵阳、昆明至河口等12条铁路干支线,还有昆明至南宁,以及省内的广大铁路、昆玉铁路等。昆明的公路四通八达,有5000多公里的公路通往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

昆明气候特征:

气候情况:

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据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 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征:

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

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

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

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一般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始。

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冬季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天4日左右,全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5%。除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外,全市大多数地区有两个多月的冬天(5天平均气温小于10℃),有时出现阴冷天气,霜冻或降雪,严重时能导致小春作物灾害。

5.干、湿季分明

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4月与5月,10月与11月降水量变化很大,5月份的降水量要比4月份多2、3倍,10月份的降水量要比11月份多1倍以上。

3. 关于西藏的人文、地理、文化、生活等知识

西藏有三大特产:藏羊、牦牛(右图)和酥油草,统称“藏北三宝”。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它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与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尼泊尔等国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边境线的全部或一部分,全长近4000公里。全区土地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
有3种不宜进藏: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病患者,另外还就第4种人,进藏前患有重感冒者。因为西藏平均海拔在3500以上,大气含氧量只有内陆的60%,所以这几种人的反应会很大,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西藏最好的旅游季节在6月,6月份价格比较适中,且人不多,不会很拥挤,最重要的是那时风景很好,7、8月份去的人最多,但这个时间段是雨季,且人多,对旅游会有一些影响。冬季最好不要去,里面没什么人,做生意的都已经离开了,而且天气非常寒冷。
一般来说,男的比女的反应强烈,胖的比瘦的反应强烈。
西藏旅游不像其他常规线路,去西藏旅游就是去感受佛教文化的,说白了就是看两样东西:寺庙、湖。
远在公元七世纪,西藏民族的民族英雄和伟大政治家、军事家松赞干布就统一了西藏。并同唐朝建立起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对于藏汉民族的联系,对于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到了元朝,西藏地方正式归入祖国的版图,结束了西藏内部长期分裂的局面,人民得到了安定的生活。到了明朝,特别是清朝,西藏同祖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得到了发展。一七九一年,清朝政府派大军进藏,同西藏人民并肩战斗,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接着清朝政府还同西藏地方当局议定了西藏地方政府的组织及政治、财政、金融、军事、外交、宗教等各方面的制度,奏请清朝中央审定批准,正式颁行,并设置驻藏大臣,代表清廷督办西藏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到了近代,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了中国,同时也侵入了我西藏地区.西藏人民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英勇的反抗,不断粉碎了帝国主义及其亲帝分子进行的种种分裂活动,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从此西藏民族永远脱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平等联合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中,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4. 谁有地理趣味小知识

两艘船一艘在热带一艘在温带捕鱼,哪艘船更容易沉掉?温带的,为什么,温带鱼多,船装不下就沉了

如果北极的冰全都融化了,海平面会上升多少?不会明显上升,因为北极的冰是漂浮在海面上的,融化成水的体积恰好等于冰的排水量。

地理课上我发了火,头上出了汗,太阳一出来蒸发了,在太仓南部上空形成了水汽,下了场雨,碰巧有几滴又落回我头上,这就是一个水循环

这位同学站在悬崖上面对著大海,反思他刚才在地理课上的所作所为,如果这时是白天, 那么他是安全的,如果是晚上,吹起一阵风,他就会感觉到一双罪恶的手在把他往悬崖下推。(水的海陆间循环)

中国十二点,日本就是十三点

有句话叫”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上这条路,下山还是这条路,如果说还有一条的话,就是自由落体了。

我们要感谢细菌微生物,如果没有它们,地球上将被以前的尸体覆盖,你100代祖宗的样子现在还栩栩如生。

当我们中国人还是野人的时候,我们就活跃在黄河流域。所以有人说怪不得我们是黄种人,就是从黄河流域跑出来的人。

你们这些同学下课就往小店跑的,可能在无形中就破坏了内蒙古的草原,因为你们买那些甘草蜜饯啊,甘草是只有蒙古草原出产的。

东北的河水跟我们这不一样,一年有两次汛期,所以东北人一年有两次淹死的机会。

如果哪个同学说西北高温多雨的话,我强烈建议他在吹西北风的时候,脱光衣服,去操场上跑两圈,好好享受他的高温多雨。

一个人出去旅游,在山脚下捡到半个恐龙蛋的化石,到了山顶,突然他被绊倒了,一半的化石变了4半,但他却热泪盈眶,因为绊他的是刚才捡到的恐龙蛋化石的祖先的头颅,请问,这是背斜还是向斜?(答案:向斜)

XX去云南旅游,再也没有回来,他可能有3种死法:1地震震死2火山喷死3泥流河冲死的

XX用气功一掌P开了一块石头,没什么好惊讶的,那石头已经被风化了。

5. 西方地理,历史,文化知识

http://www.worldno1.net/dl/ 世界地理网

http://www.157gw.cn/ 世界历史网

http://www..com/s?wd=%CE%F7%B7%BD%CE%C4%BB%AF%CA%B7&lm=0&si=&rn=10&tn=monline_dg&ie=gb2312&ct=0&cl=3&f=1&rsp=6&oq=%CE%F7%B7%BD%CE%C4%BB%AF 西方文化史

6. 有关地理的小知识

1、黄河发源于中国复青海省巴颜喀制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五长河流。
2、我没去过苏 所以不清楚
3、华南 字面上意思就是中国南部,广义上指中国淮河、秦岭以南地区,而根据现在的行政区划,最狭义的华南仅包括广东(包括东沙群岛)、广西、海南(包括南海诸岛)、香港和澳门五省区。
华北 一般指中国北部2省2市1区所在的区域,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华东 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和上海市、台湾(包括台湾省为七省一市)。

7. 地理小知识有哪些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5、【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影响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7)地理文化知识扩展阅读:

地理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层,由此就产生了地理的各个分支,例如气候现象、水文现象以及水环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现象,土壤的分布以及类型等等很多现象。

除了这些以外,自然地理现象还关注于由于样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统现象以及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环境现象、气候现象。

参考资料

网络-地理

热点内容
汉乐府诗有哪些 发布:2025-07-01 08:41:05 浏览:409
短篇小说班主任 发布:2025-07-01 05:53:13 浏览:140
阳春教师待遇 发布:2025-07-01 04:22:37 浏览:201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信息 发布:2025-07-01 04:21:50 浏览:167
地理高二辅导 发布:2025-07-01 03:38:34 浏览:280
阿波罗在哪里 发布:2025-07-01 03:16:36 浏览:868
高考前班主任 发布:2025-07-01 02:52:57 浏览:591
如何封印 发布:2025-07-01 02:47:36 浏览:726
船长3连教学 发布:2025-07-01 02:27:57 浏览:2
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表 发布:2025-07-01 01:22:31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