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赌石历史

赌石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6 20:11:19

⑴ 赌石相关传说的介绍

传说缅甸玉石商人赌石后,当真正切开加工时,一般不敢亲自在场,而是在附近烧香、求神保佑。如果切开的赌石内有许多水灵剔透的翠绿,一夜之间便可成为富翁;如果切开赌石后其本质是一块外绿内白的灰沙头,一夜之间就会倾家荡产。 清至民国年间,珠宝行业有个行话叫“赌行”,所谓“赌行”,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的一双慧眼。翡翠贸易尤其是原石贸易,成功倚仗着运气,就象赌博、彩票一样对未来投资。据清代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记载:“玉出南金沙江,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 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这就是现今中缅和缅泰边境“赌石”交易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赌石是“和氏璧”。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可见这块宝石价值之高。这块宝石后来雕成了一个传国玉玺,一直到西晋才失传。卞和如果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 其实,衡量一块翡翠的品质,说起来也很简单。第一是其硬度和密度,翡翠的硬度很高,一般要达到摩氏7度,玉石界的行话叫作“种”。“种”好,就是硬度高。我到缅甸、云南瑞丽、腾冲等地采访,看到卖翡翠的人,都会用一块玻璃做试验,将自己的翡翠毛石在玻璃上划来划去,结果玻璃上留下深深的划痕,而翡翠毛石丝毫未损。好的翡翠与金钢石的硬度相差无几。其次是透明度,行话称其为“水头”,通透度越高,品质越高。极品翡翠像玻璃一样,玉石界称其为玻璃底。 若表皮一点绿的显示都没有,只见开口处的绿,则它的价格应低于实价。 这就是对高档翡翠原料估价的大致依据与原则,依据这个方法对翡翠原料估价不会产生大的偏差。 翡翠原料的质量变化无常,没有固定的判断模式,就是一块全扒了皮的无瑕翡翠,切开后也可能有很大的变化,故对翡翠原料的估价,实践性很强,只有多看多买多想,多做收藏,才能体会翡翠价格的规律。 除了翡翠的赌石,还有缅甸树化玉的赌石,两亿年前的树木变成的玉石,也有很大的赌性.一般的树化玉都带外皮,而它的玉化层的好与差,只有去掉外皮后才能看到.买树化玉毛料其实就是赌石,有时血本无归,有时大涨百倍,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 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赌石文化研究会提供图片

⑵ 赌石的是哪十大场口

  1. 后江玉石(也称坎底玉)

  2. 帕岗玉石

  3. 灰卡玉石

  4. 麻蒙玉石(也称乌砂玉)

  5. 打木砍玉石(也称刀磨砍玉)

  6. 抹岗玉石(也称抹岗玉)

  7. 自壁玉石(又称次卑玉)

  8. 龙塘玉石(也称龙坑玉)

  9. 马萨玉石

  10. 目乱干玉石

⑶ 赌石的相关传说

传说缅甸玉石商人赌石后,当真正切开加工时,一般不敢亲自在场,而是在附近烧香、求神保佑。如果切开的赌石内有许多水灵剔透的翠绿,一夜之间便可成为富翁;如果切开赌石后其本质是一块外绿内白的灰沙头,一夜之间就会倾家荡产。
清至民国年间,珠宝行业有个行话叫“赌行”,所谓“赌行”,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的一双慧眼。翡翠贸易尤其是原石贸易,成功倚仗着运气,就象赌博、彩票一样对未来投资。据清代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记载:“玉出南金沙江,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 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这就是现今中缅和缅泰边境“赌石”交易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赌石是“和氏璧”。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可见这块宝石价值之高。这块宝石后来雕成了一个传国玉玺,一直到西晋才失传。卞和如果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
其实,衡量一块翡翠的品质,说起来也很简单。第一是其硬度和密度,翡翠的硬度很高,一般要达到摩氏7度,玉石界的行话叫作“种”。“种”好,就是硬度高。我到缅甸、云南瑞丽、腾冲等地采访,看到卖翡翠的人,都会用一块玻璃做试验,将自己的翡翠毛石在玻璃上划来划去,结果玻璃上留下深深的划痕,而翡翠毛石丝毫未损。好的翡翠与金钢石的硬度相差无几。其次是透明度,行话称其为“水头”,通透度越高,品质越高。极品翡翠像玻璃一样,玉石界称其为玻璃底。
若表皮一点绿的显示都没有,只见开口处的绿,则它的价格应低于实价。
这就是对高档翡翠原料估价的大致依据与原则,依据这个方法对翡翠原料估价不会产生大的偏差。
翡翠原料的质量变化无常,没有固定的判断模式,就是一块全扒了皮的无瑕翡翠,切开后也可能有很大的变化,故对翡翠原料的估价,实践性很强,只有多看多买多想,多做收藏,才能体会翡翠价格的规律。
除了翡翠的赌石,还有缅甸树化玉的赌石,两亿年前的树木变成的玉石,也有很大的赌性.一般的树化玉都带外皮,而它的玉化层的好与差,只有去掉外皮后才能看到.买树化玉毛料其实就是赌石,有时血本无归,有时大涨百倍,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
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赌石文化研究会提供图片

⑷ 赌石的历史,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所谓赌石,就是用璞玉来赌-博。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赌石是“和氏壁”。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壁”。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可见这块宝石价值之高。这块宝石后来雕成了一个传国玉玺,一直到西晋才失传。
赌石成为一种玉石交易方式是近十几年在中缅边界兴起并繁荣的。一块未经开窗的原石,除了形状和重量外谁也说不清里面是什么,唯有切割剖开才有真实的结论,赌石人凭着自己的经验,依据皮壳上的表现,反复进行猜测和判断,估算出价格。买回来可能一刀剖开里边色好水足,顿时价值成百上千万,也有可能里边无色无水,瞬间变得一文不值,这就是赌石的风险。一块石头可能使人暴富,也可能使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⑸ 经常听朋友说赌石,什么是赌石

赌石就是赌一块石头里面有没有翡翠

⑹ 历史上最早的赌石大师是谁,有怎样的成就呢

许多人听到赌石这个词都有些陌生,会觉得石头有什么好赌的呢?而一块破石头又能值得了几个钱呢?其实,所谓赌石,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我们对于赌石实际上也并没有自己所想象的这么陌生。因为历史上就有一块著名的赌石,它叫做“和氏璧”。


若是汴和能生在今日,那他一定不会被斩断双腿。而是被许多人奉为赌石大师。在清朝一直到民国的时代,珠宝行业有一个名为“赌行”的词,意思是说珠宝行业的从业者可以慧眼识英,在众多的玉石当中看到珍品。

不过,赌石说到底还是赌博,都会有运气成分在中间。有的人花了重金一无所得,也有的人只不过付出了一点钱就买到了稀世珍品。还是那句话,赌石需要谨慎,因为你不知道一刀切下去的是梦想还毁灭。

⑺ 什么叫“赌石”

赌石是珠宝业术语,指翡翠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其内的好坏,须切割后才能知道翡翠的质量。

过去,翡翠原石的买卖是珠宝界最神秘的一种交易,它的神秘就在这“赌”字上,因而买主又有赌玉、赌石的说法。

未经过加工的翡翠原石称为“毛料”。在翡翠交易市场中,毛料也称为“石头”,满绿的毛料称为“色货”;绿色不均匀的毛料称为“花牌料”,无高翠的大块毛料被称为“砖头料”。整体都被皮壳包着,未切开,也未开窗口(也称开门子)的翡翠毛料称为“赌石”,或称“赌货”。

(7)赌石历史扩展阅读:

赌石自古有之,卞和献给楚国二位国君的璞玉,就是赌石。不过他第一次赌输了,并非石头之错,而是赌错了对象,后来的楚文王剖开璞玉得到“和氏璧”,才是卞和和楚文王的双赢。

赌石的外皮裹着或薄或厚的原始石皮,不同的赌石颜色各异,红、黄、白、黑皆有,还有混合色。玉石交易中最赚钱的,最诱惑人的,但也是风险最大的非赌石莫属。

⑻ 什么是赌石

赌石实际上玉石行业其中一个行为称谓,简言之,就是一块石头放在地面,或者埋在地下,收藏者可以将这块石头买下,卖主不负责这块石头有没有好的玩意,买主你自己凭经验判断,这种叫“赌石”,或者这个不知道有没有价值的毛胚石也叫“赌石”,

⑼ 详细介绍下赌石

赌石或赌货是指翡翠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其内的好坏,须切割的翡翠称赌石。老厂产的翡翠都有皮,但产在河床中的水石翡翠也为老厂玉,皮很薄或无皮。新厂产翡翠大多无皮,但产在坡积层内的有皮。皮的厚与薄主要取决于风化程度的高低,风化程度高皮就厚。一块翡翠原料表皮有色,表面很好,在切第一刀时见了绿,但可能切第二刀时绿就没有了,这也是常有的事。离开翡翠矿山的地方,赌涨的只占万分之一(指色料〉,在翡翠矿山赌涨的机会率要高得多。赌涨一玉,一夜暴富,但绝大多数以失败而告终。忠告玩玉者赌石要慎重。
未经过加工的翡翠原石称为“毛料”。在翡翠交易市场中,毛料也称为“石头”,满绿的毛料称为“色货”;绿色不均匀的毛料称为“花牌料”,无高翠的大块毛料被称为“砖头料”。整体都被皮壳包着,未切开,也未开窗口(也称开门子)的翡翠毛料称为“赌石”,或称“赌货”。赌石的外皮裹着或薄或厚的原始石皮,不同的赌石颜色各异,红、黄、白、黑皆有,还有混合色。玉石交易中最赚钱的,最诱惑人的,但也是风险最大的非赌石莫属。珠宝界有一句行话:赌石如赌命。赌赢了,十倍百倍地赚,一夜之间成富翁;赌垮了,一切都输尽赔光。与赌石交易相比,股票、地产等冒险交易均属温情而相形见绌。
过去,翡翠原石的买卖是珠宝界最神秘的一种交易,她的神秘就在这“赌”字上,因而买主又有赌玉、赌石的说法。
一般仅从外表,并不能一眼看出其“庐山”真面目。即使到了科学昌明的今天,也没有一种仪器能通过这层外壳很快判出其内是“宝玉”还是“败絮”。因而买卖风险很大,也很“刺激”,故称“赌”。赌赢了利润很大,所以这种买卖从古到今历久不衰。
传说缅甸玉石商人赌石后,当真正切开加工时,一般不敢亲自在场,而是在附近烧香、求神保佑。如果切开的赌石内有许多水灵剔透的翠绿,一夜之间便可成为富翁;如果切开赌石后其本质是一块外绿内白的灰沙头,一夜之间就会倾家荡产。
清至民国年间,珠宝行业有个行话叫“赌行”,所谓“赌行”,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的一双慧眼。翡翠贸易尤其是原石贸易,成功倚仗着运气,就象赌博、彩票一样对未来投资。据清代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记载:“玉出南金沙江,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这就是现今中缅和缅泰边境“赌石”交易的历史渊源。
所谓赌石,就是用璞玉来赌博。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赌石是“和氏璧”。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可见这块宝石价值之高。这块宝石后来雕成了一个传国玉玺,一直到西晋才失传。
卞和如果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要知道,通过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里面的优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学问的。“神仙难断寸玉,大师往往失手。”玉在地下时就很神秘,没有一种仪器能探测到它。等它出来了,外面又包着一层岩石的皮壳,皮壳里面是什么,依旧没有人说的清,所以行内把判断玉的过程称做“赌石”。
赌石成为一种玉石交易方式是近十几年在中缅边界兴起并繁荣的。一块未经开窗的原石,除了形状和重量外谁也说不清里面是什么,唯有切割剖开才有真实的结论,赌石人凭着自己的经验,依据皮壳上的表现,反复进行猜测和判断,估算出价格。买回来可能一刀剖开里边色好水足,顿时价值成百上千万,也有可能里边无色无水,瞬间变得一文不值,这就是赌石的风险。一块石头可能使人暴富,也可能使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其实,衡量一块翡翠的品质,说起来也很简单。第一是其硬度和密度,翡翠的硬度很高,一般要达到摩氏7度,玉石界的行话叫作“种”。“种”好,就是硬度高。我到缅甸、云南瑞丽、腾冲等地采访,看到卖翡翠的人,都会用一块玻璃做试验,将自己的翡翠毛石在玻璃上划来划去,结果玻璃上留下深深的划痕,而翡翠毛石丝毫未损。好的翡翠与金钢石的硬度相差无几。其次是透明度,行话称其为“水头”,通透度越高,品质越高。极品翡翠像玻璃一样,玉石界称其为玻璃底。
若表皮一点绿的显示都没有,只见开口处的绿,则它的价格应低于实价。
这就是对高档翡翠原料估价的大致依据与原则,依据这个方法对翡翠原料估价不会产生大的偏差。
翡翠原料的质量变化无常,没有固定的判断模式,就是一块全扒了皮的无瑕翡翠,切开后也可能有很大的变化,故对翡翠原料的估价,实践性很强,只有多看多买多想,多做收藏,才能体会翡翠价格的规律。
除了翡翠的赌石,还有缅甸树化玉的赌石,两亿年前的树木变成的玉石,也有很大的赌性.一般的树化玉都带外皮,而它的玉化层的好与差,只有去掉外皮后才能看到.买树化玉毛料其实就是赌石,有时血本无归,有时大涨百倍,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具体请查看赌石网.赌石网是目前唯一的树化玉赌石网站.

⑽ 赌石十大场口的介绍

翡翠原石中的“十大场口” 翡翠原石的高档次场口: 1.灰卡 : 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百千克至上万千克的。 2.麻蒙(也称乌砂): 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 3.抹岗 (也称抹岗): 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 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4.后江 (也称坎底): 分老后江与新后江,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其中,老后江产自冲击层之底部。皮薄呈灰绿黄色,个体很小,很少超过0.3千克,水好底好,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纹,做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变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戒面的理想用材。新后江的皮较老后江厚一些,个头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与底均比老厚江差,密度极硬度也略小,裂纹多,成品抛光后不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满绿、高翠,也难做出高档饰品 。 5.马萨: 属新厂,无皮或少皮,绿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 翡翠原石中的“十大场口”(下) 翡翠原石的高档次场口: 6.目乱干 : 为新厂,无皮,水好底好,有白雾。以出产紫罗兰及红翡为主,一般在一块料上有紫、红及淡翠并存,但裂纹多。 7.帕岗 : 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帕岗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 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乐石。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老帕岗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现市场所见乌砂均产自麻蒙。8.打木砍 (也称刀磨砍):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低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个头较小,一般1--2千克。此地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 ,也较名贵。 9.自壁(又称次卑): 皮壳以黄灰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有少量做高档手镯的绿花料产出,腾冲有名的绮罗即产于此坑。 10.龙塘 (也称龙坑): 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大部分水与底均好,绿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热点内容
教师工资收入 发布:2025-06-29 02:13:44 浏览:914
多久会不疼 发布:2025-06-29 00:30:31 浏览:410
老师述职报告范文 发布:2025-06-29 00:19:39 浏览:630
英语不会读 发布:2025-06-29 00:06:15 浏览:308
hpv要治疗多久 发布:2025-06-28 23:50:50 浏览:60
体育老师图片大全 发布:2025-06-28 23:48:05 浏览:431
过氧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发布:2025-06-28 23:35:19 浏览:78
宁波教育考试中心 发布:2025-06-28 23:09:28 浏览:87
朗诵教学教案 发布:2025-06-28 20:42:26 浏览:594
老师同居 发布:2025-06-28 19:20:26 浏览: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