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
㈠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
这个比方吧,a、b从左右推一个物体,此时两人力平衡。若b的力变小,a不变,是不是就向b方向做加速运动。b增大力到与a平衡,受平衡力的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即静止或匀速运动。因为已经向右运动了,所以仍向右匀速运动。从始至终b的力没有
㈡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基本概念问题,请高手指教
我只能说,你思考很细致,触及了高中物理根本讲不清楚的地方,你也不是学渣,但愿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关于第一题,
请你想想我说的情况。小球滚下后水平运动,此时前方有一个较陡的斜坡(比如60度),小球到达斜坡后会怎样? 据我所知,小球应该是撞在斜坡上并跳起来往斜坡上蹦。。如果斜坡将近90度呢?小球就是跟撞墙一样。如果斜坡只有10度呢?可能你就观察不到这种跳起的现象了,看起来小球就好像直接沿着斜坡冲上去了。
你所学的高中物理,根本不管小球是为什么贴着斜坡走,高中物理就是假定(强调一下,假定就是默认了。。)小球会贴着斜坡走。因为当斜坡不太陡,或者斜坡底部有圆弧过渡的时候,小球是不会蹦起来的,一定是沿着斜坡走的。
你只能去认同,小球的行进方向从水平变成了沿斜坡向上。
既然小球的速度方向已经沿斜坡向上了,那么你可能会受力分析,小球此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合力沿斜坡向下。这个合力会使速率减小。小球就这样在斜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渐渐速率降低,最后还会滚下来。。。
请你注意,当斜坡不太陡,或者斜坡底部有圆弧过渡的时候,你可以认为小球刚一滚上斜坡,它的速度就是沿斜面向上的。但是如果坡太陡,你懂的,就和撞墙没区别。。有兴趣可以在家那玻璃球或乒乓球找个木板纸板啥的做个斜坡实验一下,斜坡稍微都一点,球就会弹起来的。认为球一上坡就沿着斜面行进只是为了让事情简单些。
关于第二题,
你扔砖头去砸玻璃,砖头有速度,而且速度的方向是指向玻璃的。当砖头撞在玻璃上的时候,砖头对玻璃就有撞击的力,玻璃对砖头也有阻挡的力。砖头最后还是向前飞了,玻璃被撞碎了。
穿甲弹穿甲靠的是碰撞在一起时的碰撞力(是一种弹力,因为变形,例如篮球砸篮板,篮球会飞回来时因为球和板碰撞时球和板变形了,互相都受到了力,篮板也会晃一晃的,篮球就弹回来了)。
碰撞时瞬时速度是向前的,只有向前才能继续保持接触嘛,接触了才会变形,才会有碰撞的力。篮球砸在篮板上球就会变形,没穿过去是因为球不够重不够尖。。事实上,穿甲弹正因为够重够尖,所以它变形不明显,才让你忽视了接触变形时的弹力(也就是碰撞力)。
但是如果穿甲弹速度低,那就好像拿着一根铁棍去敲钟,可能会很响亮,但是速度太慢,变形太小,是打不穿的。哪怕是一张报纸,你拿篮球轻轻拨上去,也不会破的。一个道理。
对于第三题,
一个放在地上的重箱子,力小了是推不动的,因为有摩擦力。但如果箱子在冰上,你推起来之后撒手,箱子就向前滑,因为冰面的摩擦力小很多。所以你想让静止的东西动起来,确实需要用力推它。但是,一个动起来的东西,你不用力去阻止它,它是停不下来的。比如冰面上的箱子,你要是不想让它滑太远,就要拉住它。
你说重箱子不用力推就不动了,其实是摩擦力帮你把箱子给“拉住”了。放到冰面上,你觉得推起来的箱子你撒手不推之后它会立即停下来么?
关于第四题,
伞兵开了伞,相对于地面,他下落的速率就会减小,但是速度方向还是向下指着地面的。如果此时一阵妖风吹过,可能他反而被吹得向上飘了。。不过这是很少见的情况。。
关于第五题,
我只能告诉你,牛顿之后还有爱因斯坦对吧,物体跑的接近光速的时候,牛顿第二定律就根本不对了。。这个时候,牛顿第一定律还是对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真的很牛,牛顿第二定律就不适用于一切情况了。
还有哪里没说清楚你可以再问。。
㈢ 高中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
a的加速度是B给A的摩擦力产生的。
地面光滑
B给A的的力等于A给B的阻力。
B的加版速度等于F-摩擦阻力比权B的质量
A的加速度等于F-摩擦阻力比A的质量。
总加速度等于F比总质量
毕业多年,错勿怪🤣
㈣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
F-μmg=ma
a=F/m-μg
所以斜率是1/m
截距绝对值为μg
所以:1/m1=1/m2>1/m3,即m1=m2<m3
μ1<μ2=μ3
㈤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
4.你就把这六个木块看成整体,可以想象这个大的整体是在光滑平面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等于F/6M,第六块当然也不例外是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等于整体的加速度F/6M,所以第六块受到的合力等于M*F/6M,即F/6,(同理,第五块所受的合力也是F/6),而第六块只受到第五块的力啊,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第五块受到第六块的力也是F/6,也就是说,第五块所受合力为F/6,第六块给它的力是反方向的,大小也是F/6,所以第四块对第五块的作用力等于F/6+F/6=F/3。
5.由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大小10N,夹角120度的力,合成后是角平分线方向,大小5N的力,而这个合力与另外那个10N的力方向相反,所以,木块所受合力为5N,加速度为5/2=2.5。若其中一个力反向,则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该力方向相同,木块所受合力为15N,加速度为15/2=7.5。
6.经过受力分析,不难发现,这个过程中,物块受到三个力,分别是:沿斜面方向的拉力,重力,与斜面垂直的支持力。做分解,把重力分解成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G1(G1=MgcosO)和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G2(G2=MgsinO),因为物体在垂直斜面方向没有运动,所以,G1和支持力大小相等。另一方面,因为物体在斜面方向做向上的匀加速运动,所以,沿斜面方向的合力是F=MgsinO。也就是说,斜面方向上,G2和拉力F1的合力是F,即:F1-G2=F,代入数据,可得,F1=2F=2MgsinO
㈥ 高中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问题
我的一点看法抄:
我偏向于袭"可以".
在研究物体平动问题中,"不受外力"和"和外力为零"可以看作等同.
如你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叙述已经包含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受和外力为零时,平动状态保持不变.
由牛顿第二定律我们知道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运动状态不改变(也就是说加速度不为零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充要条件,而和外力不为零是加速度不为零的充要条件).
但大家的回答意在:牛顿第一定律是有其存在意义的.就像学数学定律时我们往往要先学一些"引理"有这些道理为基础才有了以后定理的产生,虽然引理和主要定理中含有相同的道理的一部分,但引理在最初说明问题的作用的意义是重大的.
你要知道,"惯性"是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的.虽然牛顿第二定律也能推之是必然结果,但它出生在"惯性"的概念之后.
㈦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
1.该题忽略了摩擦力,否则这个题没法做了
25N的力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m=F/a=12.5m/^s
要使它产生5m/s^2的加速度
F'=ma'=62.5N
2.空载时: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3.5*10^3kg*1.5m/s^2=5.25*10^3N
满载时:
F-f=(M+m)a'
a'=(F-f)/(M+m)=0.875m/s^2
F+F'-f=(M+m)a
F'=3.75*10^3N
3.题目错了,应该是“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对甲车: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a=F/M
对乙车: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1/2Ma'
a'=2F/M=2a=4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