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游戏实验
Ⅰ 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http://www.pep.com.cn/czwl/xszx/wlsb/wl9xzz/200510/t20051027_231730.htm
浮力原理演示器
北京市永乐中学 张俊英 吴幼平 侯志红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为了加强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有关知识,突破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了浮力原理演示器。
一、仪器装置(图1)
二、仪器特点及用途
便于操作与观察,使学生观察到物体在液体中并不一定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只有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时,物体在液体中才能受到向上的浮力。能够直观地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及浮力的方向,突破了教学内容的难点。增加了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
三、制作材料(所用玻璃厚度均为5mm)
1.大玻璃缸材料:长200mm、宽150mm的玻璃2块;长200mm,宽100mm的玻璃2块;长150mm、宽100mm的玻璃1块。
2.小玻璃缸材料:边长100mm的正方形带孔(直径60mm)的玻璃1块,长150mm,宽100mm的玻璃1块;长100mm,宽50mm的玻璃3块。
3.小皮球:直径65mm,做小玻璃缸底部支撑用。
四、制作方法
将玻璃材料按图1a粘合组成大小玻璃缸。
五、使用方法
1.将小皮球放在小玻璃缸内孔处。
2.先往小玻璃缸中灌红颜色的水小球不会上浮。
3.再往大玻璃缸中灌红颜色的水,当大玻璃缸中的水面达到一定高度时小球将上浮,并漂浮在水面上。
2005-10-27 原载《教学仪器与实验》(京),2004.1
Ⅱ 求几个趣味物理学实验,急!
满意请采纳~需要可以追问~
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 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 操作:
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
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 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
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 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Ⅲ 有没有关于物理实验的小游戏
http://www.2144.cn/html/15/12672/ , http://www.2144.cn/html/15/12673/ , http://www.2144.cn/html/15/12674/ , http://www.2144.cn/html/15/12675/ , http://www.2144.cn/html/19/8035/ 。这些游戏你直接链接就可以玩了。都是关于物理实验的。
Ⅳ 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物理实验
刷牙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牙膏掉进水里的,你会看到再水面上向外散的东西,那就是钠在说中溶解了变成了二氧化钠了
1.人走路时的摩擦力
2.长跑比赛的终点计时员是以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
3.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粘水后的玻璃不易分开
5.热水冒白烟
6.彩虹
7.冬天窗户上出现一层"冰花"
8. B超
9.水沸腾现象
11.樟脑丸用久了会变小
12.超声波洗碗机
13.发光的灯泡
14.谚"霜前冷,雪后寒"
15.用高压锅煮饭快
16.向热汤碗里吹气降温
17.吹电风扇时会感到凉爽
18.游泳上岸后会感到冷
19.向手上哈气取暖
20.电视机上总是沾着一层灰
1)夏天从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户上结冰花:水蒸气凝华.
(3)早上睡醒觉看见大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现象.
(4)冬天被冻住的衣服会变干:冰的升华.
(5)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水的沸点不同:大气压的差异.
(6)水只能把饺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饺子炸成黄色的: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7)海市蜃楼现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匀大气而发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
(9)平面镜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弯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质而发生了折射现象.
(11)太阳光被三棱镜折射后成为七种颜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现象:光的直线传播.
(14)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13)凸透镜能成像:光的折射.
(14)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15)先看到闪电,后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声音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快的多.
(16)我们能用普通杆秤测量物体重量:杠杆原理
Ⅳ 物理趣味小实验
一、光现象
·神奇的分身术之一
实验器材:一张扑克牌,一根针。
实验过程:在扑克牌上用针扎两个相距不超过3mm的针孔。然后把针放在扑克牌的背后约2.5cm的地方,用单眼透过双孔观察,你看到的不是一根针,而是两根。若在两孔的附近再扎第三个孔,当你透过这些孔观察时,就能看到三根针。扎的孔越多,看到的针越多。观察时,适当调整扑克牌(转动或改变扑克牌距人眼的距离),这种现象更清晰。
解释: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针上的光在透过不同的小孔时,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物像,因而出现了神奇的分身术现象。
·神奇的分身术之二
实验器材:透明玻璃杯,硬币一枚,水。
实验过程: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到某一个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枚硬币。
解释:看到的两枚硬币均为虚像,其中一枚是硬币通过水面折射而成的虚像,这枚硬币虚像比实际的硬币要高一些;另一枚则是通过杯子侧面的水折射而成的像,此时的侧面水柱相当一个凸透镜,从而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我们未看到硬币的“真身”,只看到硬币的两个“化身”。
·海市蜃楼
实验器材:矩形玻璃容器一个,清水,酸性定影液(或食盐水、食糖水等)。
实验过程:在矩形玻璃容器中先放入密度较大的酸性定影液,约15cm深,然后用玻璃棒导流法轻轻加入清水,约4cm深。在容器的一侧约12cm处放置一被照亮的物体,物高约5cm。从容器的另一侧不同距离和不同角度倾斜向上观看,可看到虚幻“蜃景”。
Ⅵ 简单的物理小实验
这简单,知道多普勒效应吗?网上就有,自己找吧。这实验简单易做,效果明显,物理知识却很强。(简单易做,方便自己。效果明显,同学容易理解。知识性很强,自然是震慑老师了。) 包你一举成名o(∩_∩)o...
Ⅶ 物理好有趣啊,有一些有趣的实验吗
十个非常有趣的物理实验
游戏一 你能拾起放在你面前的一枚硬币吗?
两腿并拢,脚跟靠墙站着,在你脚前33厘米远的地上放一枚硬币,你能脚不动膝盖不弯拾起这枚硬币吗?怎么样?我想你是没法拾起这近在呎尺的硬币的。
这是什么缘故呢?当你靠墙站直时,身体的重心就在你的双腿以上,当身体向前倾斜时,重心也就跟着向前移动。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你的腿必须向前迈,否则人就会跌倒。但是游戏规则规定了不能迈腿,你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唾手可得的东西而无法把它拿到手。如果你求胜心切,一定要设法拾起这枚硬币,那就非摔个嘴啃泥不可。
游戏二 你能跳起来吗?
背靠墙,脚跟、肩膀也都贴着墙,身体不向前倾,你能跳起来吗?试试看,为什么跳不起来呢?办不到的原因在下面一起谈。
游戏三 身体右侧靠墙,右腿和右脸贴着墙,腿不弯曲,你能举起左脚吗?
要想做到以上两点,必须把身体的重心从支撑点移开。但是按游戏规定,不跌倒是无法做游戏二的;不把墙搬开,也是没法做游戏三的。我们的身体通常只需要经过微小的调整就能维持平衡,这个调整过程完全是自动的,我们平时几乎觉察不到。自己做做以上两则游戏,你就会体验到身体是怎样维持平衡的了。
游戏四 不是女的就搬不动这个凳子。
这个游戏你妈妈做得到,你爸爸却做不到。参加游戏的人每人用自己的脚长量离墙四脚长的距离,站着,然后靠墙放一个凳子。参加游戏的人先弯下腰,头顶贴墙,如果能把凳子举起来,就算赢了。
这个游戏男人办不到,是因为他们的脚太大了。一般来说,女人的脚比男人的脚小,因此当一个男人离墙四脚长距离时,弯下腰他的重心会远离身体支撑点,而一个女人在这种情况下身体重心离支撑点近得多。这样,男人和女人相比,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虽然男人的力气大,但还是举不起凳子来。
(注意:游戏开始前,要仔细看看参加游戏的人穿的鞋,请女子不要穿又大又重的皮靴。最好的办法是请男人穿又大又重的靴子,请女子穿高跟鞋,这样游戏就十拿九稳了。)
游戏五 抓住脚趾头,你能向前跳跃吗?
用双手抓住脚趾头,膝盖略微弯曲,你能用这种姿势向前跳跃吗?
你用这种姿势,可以向后跳跃,却无法向前移动半步。向后跳时,双脚首先离地,也就是人体的支撑部分首先移动,重心使身体仍然维持平衡状态,所以向后跳是能办得到的。但是要想向前跳,重心必须比支撑部分先移动,而你用双手握住脚趾头,向前一跳那就非摔跟头不可。如果人体的重心不移动而向前跳跃,腿部的肌肉必须十分强有力才能办到,这时腿部不仅要使身体离开地面,而且在跳跃中还要支撑处于不平衡状态的身体,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不信你试一试。
游戏六 你能从座位上站起来吗?
取一把不带扶手的直背椅,身体坐直,背靠椅背,双脚平放在地上,两臂交叉放在胸前。保持这种姿势,你能从椅子上站起来吗?
你是站不起来的。因为人坐着的时候,身体的重心就在脊椎的下方,如果想保持上身直立而从椅子上站起来,你必须把身体重心移到小腿以上。人从椅子上起立的那一瞬间,必须克服体重的巨大阻力才能站起来,在重心没有前移的情况下,人的大腿肌肉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做到这一点。因此,人好比粘到椅子上一样,无法站起来。
游戏七 你能用嘴衔起地上的手帕吗?
双腿蹲下,拿一根木棒或竹棍夹在膝盖弯内,然后用胳膊肘把棍子从相反方向夹住(如图所示)。在你面前的地上放一块手帕。身体向前倾斜,双手着地以保持平衡,你可以用嘴把地上的手帕衔起来吗?
当你身体向前倾斜,打算衔起地上的手帕时,身体的重心就由原来的腿部上方向前移动,一旦移得太远,人体便会失去平衡而跌倒。如果你求胜心切,硬要衔起手帕,就非摔个嘴啃泥不可。
游戏八 你能踮起脚吗?
面对敞开的一扇门的门边,鼻子和腹部贴着门边,双脚各放在门的两边,试试看,你能踮起脚吗?怎么?办不到吧,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要踮起脚,你必须使身体重心向前移动,而门扇挡住了你,使你无法做到这一点。
游戏九 看谁滚得快。
这场比赛有三个选手参加,每人从以下三组器材中任意挑选一样参加比赛。
球类:玻璃弹子、轴承滚珠(实心球)等。
盘类:塑料圆盘、飞盘等。
圈类:铁环、轮胎、藤圈等。
比赛在一处斜坡上举行,可以根据器材大小选择合适的光滑斜坡。选手们把所选的器材放在起跑线上,发令枪响后,各自松手让器材自己滚动,看谁的器材最先到达终点,谁就赢了。
如果你不选球类的话,肯定不能取胜。因为球类比盘类滚得快,盘类又比圈类滚得快,无论物体的大小和重量如何,都毫无例外。这个游戏说明,物体滚动的速度与它的重心周围的重量分布有直接关系,这个重量分布又叫做惯性矩。以上三组器材中,重心虽然都是它们的几何中心,但重量的分布情况却不一样。一个物体的重量分布越接近它的重心,它的惯性矩越小,物体滚动得也越快。圈类和球类或盘类相比,圈类的全部重量与重心有一段距离,它的惯性矩最大;实心球的重量紧密地分布在重心周围,实心球的惯性矩最小,所以球类滚得快。
滑冰运动员在旋转时就是利用上述这个原理的。开始旋转时,运动员伸着手臂,转着转着运动员收拢了手臂,把手臂贴近身体,使身体的重量更接近重心以减小惯性矩,这样身体旋转得就更快了。
游戏十 你能拉动一本书吗?
拿一本精装的大书(字典或杂志合订本)和一根166厘米长的绳子,把书打开纵向放在绳子上,书脊朝上。再把绳子在书脊当中打一个结。两手分别握住绳子的两头,使手和书至少保持50厘米的距离。
两手拉动绳子,你能把绳子拉到与打结的地方成一水平直线吗?
不管你怎样用力,你也无法把它拉成一条直线。这是因为手臂的力量抵消不了书的重力。当绳子垂直吊着书的时候,你所使用的阻止书往下落的力,等于书本身的重量。但是当你的手向两边拉书时,所用的力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在这种情况下,施加的力必须大于你所克服的书的重力。所用的力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度越小,所需要的力也越大,这就是你越把绳子拉到接近水平位置,越是要花大力气的原因。绳子往往在被拉成水平位置之前,因吃不住这么大的力而断掉。
这个游戏实际上是游戏者与书的重力之间的拔河比赛,书的重力总是赢家,不信你试试看
Ⅷ 有哪些物理科学小实验
你好,生活中有趣的化学实验有很多现象,下面举几个例子。 1.口吐“仙气”: 实验用品:尖嘴玻璃管、酒精灯、有色塑料管、药棉。汽油、肥皂液、甘油。实验原理:汽油蒸气可以点燃。当汽油和空气混和后遇火会发生剧烈的燃烧并发出爆炸声。实验操作:在长20厘米尖嘴玻璃管外套一层有色的塑料管,管内放一段吸饱汽油的棉花球。把尖嘴管对着酒精灯火焰,向玻管的另一端吹气。当气从尖嘴管出来,遇火便燃烧起来。离开火焰继续燃烧。如果向玻管吹气力量稍大时,火焰可以离开尖嘴4~5厘米远,并呈现明亮的蓝色的火焰,十分好看。这时把玻管尖端浸入滴有少量甘油的肥皂液。取出后,向玻管另一端吹气。当肥皂泡连串出现在空中时,用燃着的酒精棉球去点一个个的肥皂泡,便发出一连串轻微的爆炸声和火球,非常有趣。 2.火灭画现:实验用品: 100毫升烧杯、毛笔、刷子、玻棒、玻璃板、彩色画片。硼砂浓溶液、明矾饱和溶液、火药棉、丙酮、铝粉。实验原理:画片经过硼砂和明矾溶液先后处理过后,在画面上就有一层不易燃烧的保护层。火药棉燃烧迅速,所以画片不会烧坏。实验操作:取一张彩色画片,用毛笔在画片上涂一层硼砂溶液,晾干后涂一层明矾溶液,再晾干后备用。将火药棉放在小烧杯里加入丙酮和铝粉,调匀。然后把火药棉的丙酮浓稠的液体,刷在玻璃板上,刷的面积比画片略大一些。重复刷3~4遍,干后揭下贴在画片上。这时用火柴点燃火药棉。当火药棉迅速烧完时,美丽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 3.烧不着纸的火:实验用品:蒸发皿、玻棒、镊子、纸, 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实验原理:二硫化碳是容易燃烧的液体,但四氯化碳却不能燃烧。二硫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同时放热。因有四氯化碳在里面,四氯化碳大量挥发时带走了不少热量,因此火焰的温度被降低而达不到纸的着火点。实验操作: 在蒸发皿中倒入6毫升二硫化碳和16毫升四氯化碳,搅拌均匀。用火点燃后,可以看到淡蓝色的火焰。这时用镊子夹一张普通的纸放在火焰上,纸却烧不着。
Ⅸ 一个物理实验模拟游戏
那个游戏叫连锁反应,网上应该有下载
Ⅹ 一些简单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一些简单有趣的物理小实验:瓶内吹气球、能抓住气球的杯子、会吸水的杯子、会吃鸡蛋的瓶子、瓶子瘪了。
一、瓶内吹气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三、会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1.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四、会吃鸡蛋的瓶子
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
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讲解:1.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2.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五、瓶子瘪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
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讲解: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10)物理游戏实验扩展阅读: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形式和方法。一般分为演示实验、课内小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范实验。
课内小实验是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操作的小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自己动手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取得资料数据、分析处理数据、总结概括结论的过程,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