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历史金融事件

历史金融事件

发布时间: 2021-08-12 23:25:58

A.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金融事件

16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是历史上记录最早的一次经济泡沫,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春也上演过君子兰的疯狂。郁金香泡沫之后的英国南海股票事件,让当过皇家铸币厂厂长的大科学家牛顿也血本无归。华尔街上的金融泡沫更是多不胜数,20世纪初最有名的操盘手利文莫尔三起三落的经历就是见证。本质上泡沫都是资本的炒作。当社会上的流动资金超过实体经济的需要,利率又不足以让资金留在金融机构时,资金就会流入到某一领域寻找获利机会,并且推高该领域中商品的价格,并形成极具诱惑力的获利效应。越来越多的资金被吸引进来,形成“滚雪球”的效应,当这个商品的价格高到后续资金无法支撑,或者社会对这个商品的价格预期发生逆转的时候,泡沫就破灭了。就好比击鼓传花,没有人接下最后一棒,这个游戏就结束了。泡沫破灭的时候资金不断撤出,加快了价格的下跌,本身又加速了泡沫的瓦解。泡沫实际上是资本自发的传销,都要靠发展下线生存,一旦没有新鲜资金的注入,没有更多的人参与,泡沫就维持不下去了。

B. 求:金融危机的历史事件

六次经济危机,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现在正受第七次经济危机的困扰。也许经济危机并不是坏事,经济危机过后,泡沫经济被挤出之后,世界经济才能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637年郁金香狂热。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

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

1720年南海泡沫。18世纪,英国经济兴盛。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 1720年,南海公司股票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后遭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1837年恐慌。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1907年银行危机。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1929年大崩溃。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落到了谷底。随着股市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

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星期一”。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一夜间,无数投资者被深深套牢。

2008年的危机。正在发生的美国金融危机会使中国怎么样呢?
先说直接影响。次贷危机时中国外汇投资只损失150多亿(官方承认50亿),而第二次风暴,中国持有的房利美和房地美3760亿美元的债券恐怕就有风险。虽然美国政府正在加紧打捞这两个公司,但是他们5万多亿的负债并不是几千亿美元能够打捞的起的。最主要的是,根据金融专家宋鸿兵的预期;“美国次贷危机只是一个引爆器,其背后的48万亿美元的总债务和45万亿美元的财政亏空才是真正的巨型火 药 库。目前美联储以及欧洲、日本央行的联手海量注入流动性行为,只能“救急”而不能“救穷”,这些措施虽然能够暂缓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枯竭危机,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本身的巨大债务问题。而且随着增发货币所导致的通胀压力抬头,也将制约各国中央银行们的货币政策范围。”最近,美国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银行申请破产。美国5大投行就倒了3个(前面有美林、贝尔斯登)。美国所谓救市,其实就是用美国国债做担保。一旦国债出问题,中国这近两万亿美元就找不到了。到美国自己命都保不住的时候,中国人自己犯的错误只好自己认了。
最重要的是,中国与那些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不同,中国大多数行业已经被西方资本控制,其中包括粮食、食用油、化肥这些命脉行业都是外国资本控制着的。个别命脉行业虽然还没有出让,但大部分都已经市场化,成为上市公司。西方资本已经接近完成了洗劫中国的准备。到时候只用轻轻一推,水到渠成、合理合法,效果与解决日本、巴西、阿根廷和泰国一样

C. 历史上有哪些事件可以被称为金融大事件

比如亚洲金融危机、美国金融风暴

D.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金融事件

齐国管仲经济战,
协助国君称霸天下。
宋朝经济玩死其他国家。
明清吸收大量银子。

E. 详细的金融史大事件时间年表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均有一定特点的主体金融体系。
第一阶段 国际金本位制时期
从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结束。
第二阶段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起始于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终止于1973年。
第三阶段 牙买加货币体系时期
战后历史的若干个阶段
将二战后时期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和一个中间阶段对我们的分析工作是很有用的。第一个时期是战后重建和发展时期(1945~1963)。从1964年至1966年是一个过渡阶段,其间在西方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经济社会政策转变。从1967年至今是第三阶段,这是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不断劣化并最终导致今日严峻危机的30年。
1、战后重建和繁荣发展的时期(1945~1963)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对健康的、实物性的经济增长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这包括:战后欧洲(特别是欧共体的西德、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经济重建和复兴;美、苏两国强劲的工业和技术进步;许多所谓“第三世界”国家,如中国、印度和部分南美国家,有了真正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两大经济集团都以人均实物产出的增长为目标,而达至这个目标的途径也都是对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等资本密集型项目进行大规模投资。这段时期,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其他相关安排的保证下,货币相对稳定。这些安排包括:相对固定的货币平价,金本位支持下的美元所扮演的中心角色以及相对严格的货币银行管制。贸易协议准许政府通过合理的关税、补贴、价格支持、支持性信贷和税收政策等多种手段保护和扶持本国生产者,在食品和关键工业部门尤其如此。一般而言,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政府不鼓励投机,而是鼓励在基础设施、工业和农业领域进行公私投资。它们的政策强调高技术资本品的生产和人口科学素质的提高。金融利润主要产生于实物的制造和贸易。结果就是整个金融体系有真实的实物经济作强大后盾。
2、过渡阶段(1964~1966)
在威尔逊的领导下,以前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政策被抛弃了。鼓励投资于生产性部门和新技术的各项政策被一步步废除。新的政策取向是创造消费品和非生产性服务的巨大膨胀,从而在中短期内取得较高的倾向回报率。尽管肯尼迪政策的某些正面因素持续到1967年,他的遇刺标志了一个具有决定性经济后果的政治转折点。理解这次政策转变的根本性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美国。直至60年代初期,人们仍理所当然地认为,美国繁荣、财富和力量的源泉在于其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传统的“美国体制”总是倾向于让国家鼓励对科学和技术进步进行长期生产性投资,支持大规模基本建设,扶持新兴工业部门并以“保护主义”政策培植国内生产。即使进入60年代之后,美国人仍普遍认为如果准许所谓“市场力量”遵循货币收益最大化原则,不受政府干涉和调节地统治整个经济过程,那么任何工业经济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为了保持一个现代化的,以科学和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政府必须起积极的作用:它必须经常介入以保持长期投资的生产性导向,控制投机和浪费,限制“市场力量”的以长远公共利益为代价的短期利润取向。相似的国民经济原则在其他西方国家的工业发展中也被采用,成为这些国家战后重建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之下,使于约翰逊政府并为其后历届美国政府所继承的经济政策转向,其实质是对于传统的工业经济的“美国体制”的彻底抛弃。这个根本性的政策转向反映在开始流行于60年代中期的“消费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等概念上,这种驱使从英美逐渐传播到其他西方工业国家。
3.世界金融体系30年的癌症(1967~1997)
过渡阶段结束于1967年,当时一系列爆炸性的金融危机正如林顿。拉鲁什所预言的那样开始。后来的历史表明60年代末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决非暂时或周期性现象。从战后初期卓有成效的“美国体制”政策所作的根本性转向,为世界经济种下了致病的癌变基因。
在这30年历史进程中,金融体系的疾病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以各国政府和组织不得不面对和应付的危机为标志。历史表明,在每一个关键转折点上,所采取的决策总是使问题更为恶化,并为下阶段更严重的危机准备了条件。这些决策的共同重点在于:对由不数据增长的债务“泡沫”和投机性金融资产引起的问题,它们总是试图通过牺牲越来越多的实质经济来“喂饱”泡沫的方式加以解决,与此同时它们还成功地为这些泡沫的增长清除各种壁垒。
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和主要组织的这种非理性、自我毁灭式的行为,构成了过去30年经济史最重要的特征。很明显,世界金融体系的问题及其之所以被容忍了这么久的原因在于一些植根于国家政府和组织的思维习惯深处的错误。

F. 历史上发生过几次金融危机

历史上发生过的金融危机1.上世纪30年代的全球金融危机1922年至年是美国经济繁荣的7年,空前的繁荣和巨额报酬极大地激发了华尔街投机商的野心,不少美国人卷入到华尔街狂热的投机活动中。1920年至1929年,美国股市的平均股价升幅达5倍,股价呈抛物线式的上升,股票市场急剧升温。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当纽约证券市场开市钟声响过之后,令大多数股民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交易场内显示的几乎全是卖盘,刹那间,股票呈价跌量增的背离之势,各个技术支撑点均无力抵抗先后被逐一击穿。至当天收盘时,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交股票近130万股,是平时成交量的4至5倍。在第二个交易周,股价仍然毫无反弹之意,连创新低。至1930年,25种有代表性的工业股票价格由1929年平均每股最后成交价格的366. 29美元降为96. 63美元。这次股灾引发了美国前所未有的金融、经济危机。2.80年代美国金融信贷危机80年代的银行危机是美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场危机引起了美国立法当局对一些金融监管问题的深刻反思,加快了美国有关金融改革法案的出台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改革与调整。1980年至1994年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银行危机,银行和储贷机构破产倒闭数量急剧上升,共有2912家银行和储贷机构被迫关闭或接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援助,其中银行1617家,储贷机构1295家,约占同期银行和储贷机构总数的14%,平均每两天就有1家被迫关闭或接受援助。倒闭机构资产总额9236亿美元,占银行和储贷机构资产的20.5%,银行平均每天要处置资产1.68亿美元。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危机接近尾声,该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台币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此后,香港恒生指数大跌,并于28日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11月中旬,韩国也爆发了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G. 中国金融历史大事件

2006中国金融历史大事件:中国全面履行金融开放承诺 、外资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政策性银行改革启动 、邮政储蓄银行破题 工行完成A+H上市 农行改革引起大讨论 中行A股上市 招行赴港上市 广发行非典型重组 兼并收购硝烟起 大规模高层换帅

H. 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重大金融事件

刚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整个国际金融颌城动荡不安,危机叠起。从北欧银行业的倒闭到欧洲货币危机入墨西哥金融危机到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的巨额亏损,再到亚洲金融危机,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90年代以来的几次重大国际金融动荡事件中,外汇投机的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外汇投机是一个远期的外汇交易概念,它纳粹是为了外汇波动差价而进行的一种外汇买卖。其交易目的不是真实的外汇,而是为了未来汇率波动的差价而进行的买空或卖空。一般来说,判断某种外汇未来看涨的一方为多头,其具体操作办法是买空(即低买高卖),这在国外又称公牛;而判断某种外汇未来看跌的一方则为空头,其具体操作是卖空(即高卖低买),这在国外又称为熊。当这种外汇到期上涨则多头方盈利,反之则空头方盈利。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横冲直撞的对冲基金无非就是这两种投机的对做,以对冲其风险。但由于其具有杠杆效应,因而对国际金融的冲击更大。在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泰国金融危机中京罗斯做的都是空头,判断英镑、里拉、墨西哥比索和泰林等要贬值,在其没有贬值之前先抛售大量筹码,待其贬值以后再以低价吸进筹码还贷,从而从中获利。纵观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其攻击一国货币(假如泰殊未来有贬值的预期)的途径一般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投机者从泰国商业银行拆入大量的泰铁,然后到外汇市场上全盘抛售泰林换取美元,由此引发市场的“羊群效应”,其他市场参与者纷纷效尤,使秦铁汇率逐步下跌后则以低价买回素昧,部分还贷部分盈利;二是投机者从银行同业拆入泰林,抛售泰殊的同时,买入泰殊兑美元的期货合同,吉泰铁上涨则卖家赚钱,若秦殊下跌则买家用较不值钱的秦铁结算合同从而赚钱;三是投机者在攻击汇率时,同时在股市做空,购入或在股指期货市场抛空,即使汇率因央行干预不变,投机者仍可在股市或股指期货市场中盈利,即(l)股市上抛空~投机攻击~利率提高~股市下挫~股市购入;(2)投机攻击~利率提高~股市下跌~股市购入~投机退出~利率下降~股价上升~股市抛售;(3)期市上抛空股指期货合约~股指期货合约下跌~平仓股指合约。

I. 历史上金融危机发生几次

9次。

历史上金融危机有:

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

(9)历史金融事件扩展阅读:

引起金融危机的因素: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世界经济历史上最著名的九次金融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融危机 (金融学术语)

热点内容
挂面挂多久 发布:2025-06-28 14:30:40 浏览:417
湖川中学 发布:2025-06-28 14:08:24 浏览:556
韧带撕裂多久能好 发布:2025-06-28 12:42:11 浏览:176
教师资格证一年可以考几次 发布:2025-06-28 12:11:23 浏览:524
哈尔滨教师 发布:2025-06-28 12:09:55 浏览:407
四年级语文第四课 发布:2025-06-28 11:16:09 浏览:335
抛网教学视频 发布:2025-06-28 11:00:23 浏览:168
如何做阳春面 发布:2025-06-28 09:50:55 浏览:5
本能英语 发布:2025-06-28 08:49:48 浏览:564
体育师德师风演讲稿 发布:2025-06-28 08:47:07 浏览: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