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洪荒历史神话

洪荒历史神话

发布时间: 2021-08-15 02:11:16

① 洪荒的历史史料由来

洪荒,指混沌蒙昧的状态,特指远古时代,洪荒世界;大荒。如: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详观记牒,洪荒莫传。”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是50亿年以前(太阳系形成),那时地球的地壳很薄,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洪水,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说的。
《山海经·海内篇》记载:“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
《孟子·滕文公》记载:“当饶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
《淮南子·览冥训》曰:“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泱泱而不息。”
有关那次大洪水的过程,《圣经》中有所描述。虽然《圣经》是一本宗教书籍,但很多学者认为《圣经》描述的是真实的人类历史。以下为《圣经》中关于那次大洪水的摘要:“洪水泛滥地上40昼夜,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5个月后,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又过4个月后,诺亚离开了方舟,地已全干了。”那次洪水同时伴随着大陆的变迁完全摧毁了当时整个地球的人类文明,只有极少数人活下来了。近代考古学家发现的许多史前遗迹,如亚特兰第斯大陆、希腊文明及海底建筑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② 洪荒历史 详 细 版

一开始是虚无,什么都没有。无中生有,第一个 “有”便是“道”。后来虚无演化鸿蒙,鸿蒙演化混沌(或者说鸿蒙破碎,混沌出),大道出。混沌中诞生了三千魔神(盘古正是其中之一)。
混沌中生一青莲,其三十六品,有叶五片,开花二十四瓣,正是这混沌青莲孕育了盘古。盘古手执开天斧、头顶造化玉碟出世。盘古为证得大道圣人,遂开天辟地,意欲以力证道,过程中斩杀三千魔神,开天后身化万物,元神化为三清,十二道精血分为十二祖巫。
洪荒世界诞生后,大道隐遁,天道出。
盘古开天后,凶兽作乱洪荒。此时龙,凤,麒麟三族出世并得以大兴,龙族居四海,为鳞甲之首,凤凰翱翔九天,为飞禽之首,麒麟居大地,为走兽之首。三族为争气运(同时魔祖罗睺暗中挑拨)大打出手,后三败俱伤,三族族长分别立誓以赎罪孽。
随后道祖鸿钧、魔祖罗睺为争夺天道代言人大战,鸿钧胜出,自此玄门大兴。
鸿钧得破损的造化玉牒成圣,后于紫霄宫中开讲大道,收三清、女娲、接引、准提为徒,赐下鸿蒙紫气。
巫族为盘古一脉,天生能掌控各洪荒元素,巫族之人期盼能如盘古大神一般以力成圣,故只炼肉身,不修元神。巫族以十二祖巫为首,十二祖巫,乃盘古精血所化,为肉身最强存在,每人皆有准圣境界,合炼一阵名为十二天都煞神大阵,乃是洪荒第一凶阵,无人敢挡其锋!盘古左目所化太阳星中,帝俊裹先天灵宝河图洛书出世,太一执先天至宝混沌钟而生,帝俊与太一曾于紫宵宫中听鸿钧讲道,修炼得一身超凡入圣的本领。帝俊与太一于三十三天外建立妖族天庭,帝俊自号妖帝、太一自号东皇,拜同在紫宵宫中听道的妖族大神鲲鹏为妖师,统领天下妖族,一时风头无两,妖族有着和巫族十二天都煞神大阵相媲美的周天星斗大阵。巫妖两族是天生冤家,互斗几百万年,死伤无数,后鸿钧圣人命令妖管天、巫管地,两者才稍稍平和!期间女娲造人成圣,三清立教引动开天功德成圣,接引准提立教并发四十八宏愿成圣,洪荒进入圣人博弈的时代。
妖族和巫族为了争夺天地主角,展开生死决战,战争持续一元会之久。双方都用上了威力最强大的招式,把整个洪荒大陆打破成四大部洲,其它大陆碎片分散,它被之称为海外,其中有十三岛最为出名。大战过后,祖巫后土化身六道轮回,巫族只剩下大巫蚩尤。妖族则只剩下三足金乌陆压(第十个太阳)。最终,巫族退隐幽冥地府,妖族退守北俱芦洲(鲲鹏在此建立妖师宫)。巫妖大战,两族俱伤,退出洪荒历史舞台。
鸿钧以门下童子昊天、瑶池为玉帝、王母,重立天庭。
然后是人族崛起(三皇五帝),封神之战(从此圣人不问世事),鸿钧合道,西游量劫,这些不必细说了。

③ 中国洪荒神话传说

1、盘古开天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沉睡着个叫盘古的巨人。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2、女娲补天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3、后裔射日

传说古时候,天空曾有十个太阳,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当值,秩序井然,天地万物一片和谐。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有一天,十个太阳一起升了起来。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河流干枯了,大海也面临干涸。

有个叫后羿的年轻人,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不忍人们生活在火难中,决心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于是,后羿来到了东海边,登上了一座大山,拉开了弓弩,搭上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射掉了九个太阳。中了箭的九个太阳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直到最后剩下一个太阳,他怕极了,就按照后羿的吩咐,老老实实地为大地和万物继续贡献光和热。

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晚上从西边山上落下,温暖着人间,保持万物生存,人们安居乐业。

4、精卫填海

相传精卫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自己。

5、嫦娥奔月

后羿得到长生不老药不愿意离开嫦娥,没有吃,让嫦娥将仙药藏了起来。被徒弟逢蒙知道了,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逢蒙趁后羿出门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趁逢蒙不注意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④ 洪荒历史到底有没用。还是只不过是古人笔下的神话

我们没有资格去说它不存在,前人写下的东西,都是留给我们的财富,在现在这个崇洋媚外的年代显得弥足珍贵。我个人认为是有的。我们的义务是把我们民族的东西去发扬光大,而不是否定,质疑。想我泱泱中华,在历史上群星璀璨,万国来朝。八方四夷,尽皆臣服。何等的荣耀。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当秉承前人之志,扬我中华之威。但是现在,我们有很多同胞,我们的兄弟、姐妹忘记了我们的头发是黑的,忘记了我们的皮肤是黄的,忘记了我们的血液是龙的血液,忘记了我们姓氏的前面是中华二字。 中国古典神话,在世界上都是有着崇高地位的,洪荒、封神、西游这一系列的经典都是我们挖掘不尽的精神财富,什么北欧、希腊,抑或是玛雅、伊斯兰哪有我们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他们有如此深厚的内涵吗?他们学了中文就可以看的懂么?蛮夷之辈,只知好勇斗狠,脑子都比我们缺根弦。 洪荒存在,封神存在,西游存在,中国的、最好的。中国的可以代表世界的。民族的崛起,文化的传播,我们任重而道远,团结一心,我们披荆斩棘。我们的兄弟,我们的姐妹,我们都是一奶同胞。我们要依恋母亲,千万不要有奶就是娘啊!

⑤ 洪荒时代的神话故事,求详细故事,详细解说,

旱神女魃的故事:

女魃是五大魔兽中唯一一位女性,它被人们称为旱神,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这位女魔是跟火有关,没错,她之所以能够成为女英雄就是因为她的火。

相传在黄帝对战蚩尤的时候,凶神蚩尤请来了一路下雨刮风的神仙,想要用水淹死黄帝部落的群众。就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女魃出现了,她用自身散发的热量和火球抑制了水和风的来袭,将地面的水马上烤干了,雨神风伯也被她打跑了,蚩尤战败。

(5)洪荒历史神话扩展阅读

关于女魃人物的猜测:

1、天女

山海经中的女魃衣青衣,是天女,后来被逐于赤水之北(一说弱水之北),许多人认为女魃是黄帝的女儿,但在实际上彼时黄帝并不一定等于天,所谓的天女也不是一定指黄帝之女。

2、巫女

某些文献里魃的形象不算好。但据考证,《山海经》可能展现了更原始的一面。女魃也许跟祓除风雨的巫术仪式有关,是跟巫女相关的女神。因为本身带有巫文化,进入主流文化后难免会被排斥。

3、旱魃

有人认为女魃很有可能是赤水女子献。巫术的祭祀是以焚烧女魃替身的女体,来帮助女魃回归天上世界,进而解除人间旱象,沉祭则受到卜辞河神有妾与沉珏祭河的影响,逐渐嬗变固定成以女嫁河的女体献祭。

⑥ 关于中国古代洪荒时期的神话

盘古:最厉害地的混沌魔神,力之法则掌控,法宝盘古斧,后盘古斩杀三千魔神并开天力竭而死,盘古斧碎成开天三宝混沌钟、盘古幡、太极图
鸿钧:天地间第一对蜉蝣中的一只/盘古真灵/盘古善念,教化洪荒,杀死罗睺,法宝造化玉牒,可沟通天道,最后融入天道
罗睺:天地间第一对蜉蝣中的一只/盘古恶念/三千魔神残魂聚集,挑动龙、凤、麒麟三族大战,最后被鸿钧杀死,死前创下魔界,法宝诛仙剑阵,三位与鸿钧、罗睺同级之大神通者殉阵后被鸿钧破开,被鸿钧收走赐给通天
三清:盘古元神所化居于昆仑,后分家,拜师鸿钧,听从鸿钧旨意教化天地
老子:三清老大,形象是一老者,代表盘古老年时的稳重,与鸿钧最像,观念是无为,法宝太极图,可定地风水火四大元素,建立人教
原始:三清之二,形象是一个中年男子,代表盘古中年时的意气风发,观念顺应天道,法宝盘古幡可切开混沌,建立阐教
通天:三清最末,形象是一个青年,代表盘古青年时的叛逆,观念截取天道一线生机,法宝诛仙剑阵,可以同时挑战三位同级,建立截教
女娲:人首蛇身,造人族,补天,法宝红绣球,通过牵红线来获得功德,山河社稷图,可演化一方天地
伏羲:女娲的哥哥,巫妖大战时身死,转世人族为三皇之天皇,法宝龟甲,推演天机,河图洛书,参悟大阵,了解天机

⑦ 中国远古洪荒时期都有些什么神

咳咳,我真无语了。中国没有所谓的“远古洪荒”时期。不要拿小说里的剧情来当中国神话。从古史辨的角度来看,我可以肯定楼上说的所有神,都不属于上古神。
伏羲,最早见于楚帛书,《庄子》《易·系辞下》
女娲,最早见于《山海经》楚帛书和《天问》。补天见于《淮南子·天文》《淮南子·览冥》,造人传说最早见于《风俗通》
嫦娥最早见于《淮南子》。三皇五帝说出现在战国时期,《山海经》里是没有记载的。没看过就不要乱说。
题主对中国神话感兴趣,如果要读点简单的神话故事可以去买袁珂先生的系列著作。《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等等。中国古典神话古籍可以去看看先秦诸子的著作,《诗经》《山海经》《淮南子》《风俗通》《白虎通义》《太平广记》《述异记》《神异经》《搜神记》太多了,就说这些。
另外我再给你简单介绍下中国神话。中国神话大致上可以分为:古典神话,宗教神话,民间信仰体系和神魔小说体系。古典神话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先秦神话,按照地域分可以分为:南方楚地神话,东方蓬莱神话,西方昆仑神话,中原神话和西南巴蜀神话。。
差不多就这些了,欢迎追问

⑧ 洪荒神话故事,要详细。我想知道那时发生了什么传说。

中国洪荒神话在先秦及汉以后的书中,并没有像希腊荷马史诗那样成系统的被录入下来,也就是说,包括像山海经这样的早期神话书籍,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记载。

后人大多遵循了像封神演义这种故事的架构,将中国的洪荒神话顺出了一个顺序,近代的袁珂写过一本中国神话史,将中国各朝代的神话传说做出了一个顺序。这个比封神演义来的靠谱点


【其一】开天辟地。关于开天辟地就有多种说法,而至于开天辟地的时间,有说是造人之后,亦有说是造人之前,不成正论。

  1. 混沌造天地。语出庄子(应帝王)篇。关于这位混沌,有帝鸿、帝江之说,也就是后世的黄帝。这个就是所谓的黄帝造人说。(基本框架和上帝七日开天辟地兼造人差不多)

  2. 阴阳二神创天地说;

  3. 巨灵创天地说(所谓巨灵,疑为盘古,男神也。另有元气所生女神,无作为)

  4. 朴父夫妇开创天地,出自’神异经(东荒南经),这个牵扯到了原始图腾膜拜,也就是所谓的生殖崇拜,认为天地交感,HIGH出了天地……

  5. 鬼母创造天地,出自任窻(字窗)(述异记),这位鬼母,就是传说的九子鬼母(见九十九鬼子母或鬼子母)

  6. 烛龙说,形象与女娲近似,男身。(有疑说女娲因此而来,因为烛龙出现时间比女娲早)

  7. 盘古开天地,这个是最常见的,多见于苗瑶传说。我国在建国后出现了相关影视作品及画本。


【其二】造人

  1. 阴阳二神说(传统汉族儒教相关传说)

  2. 盘古造人说(盘瓠),到这里就很混乱了,有说血肉化人,有说为地母神天人交感,有说犬人(盘瓠)因功得天女交合,造人传世。这些根据民族历史的不同,传说也不尽相同。

  3. 盘古夫妻说(见开天辟地第三种巨灵创天地说)

  4. 诸神共同造人,这里指出,黄帝为诸神首领,与诸神共造人之(见《淮南子》)

  5. 女娲抟土造人。

  6. 女娲与伏羲共同造人。这里盛传,女娲伏羲为兄妹,洪水后兄妹得天神指引,交合后女娲产肉球,伏羲怒剑斩球,肉碎,化人也。


这是我所知晓的在我国文学史上各本书籍上传下的各种开天辟地以及造人的神话,之后有三皇五帝之治天下,以及大禹治水降九妖十八怪,都是后人补充完善的一些说法了

=============

至于近代“洪荒”这种混淆了民间传说人物(尤其是《封神演义》的)

现下一般是将阴阳二神化作了清浊二气,清化鸿钧,浊生盘古,盘古开天地,身化山川湖海及世间万物后,嗯,眼珠子变成太阳月亮。元气(也就是灵魂,精气神、一说三魂七魄中的三魂)化为三,也就是所谓的一气化三清,分别是太清、玉清、上清。

鸿钧有感盘古不易,于是收三清为徒,传下大道(造化玉蝶和其他弟子基本都是后加的)。同时,见三皇五帝治乱天下,三清有成,遂成三教(其他基本巫妖天庭什么的都是后加的)。

而三皇五帝中最后一位,也就是大禹,治水成功欲禅让时,其后人启不孝,遂有家天下,这就是夏朝。

实际上,在老子创道德经离函谷关后,守关的那位,他后人,也就是现在的天师教掌教前人,在春秋末期才创建了五斗米教(道教前身),而另一派,也就是黄巾军中的张角张梁张宝这仨,据说是这个张姓掌教的旁支,因战乱而分。


然后三国后,也就是魏晋之后,五斗米教改成了现在的道教,最出名的就是现在的天师教了。


上述很多说法,基本上都是为了传教编造出来的。就像而今的邪教“一贯道”会虚构麻姑、鸿钧、吕洞宾等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一样。

至于玉帝,实际上就是汉朝那个发明豆腐的刘姓王爷,关于他还有一句成语,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后来宋朝觉得不是滋味,便将这个刘姓王爷变成了赵姓。

==\\\\\\=============

实际上按我自己的思路,大致是这样,按第三种巨灵开天地说。


男神盘古开天地,身化万物,女神女娲或烛龙丧偶,于是造先民存世。后有盘古化万物中的妖神(现在所说的巫族大拿共工祝融)争斗撞不周山塌,天裂,洪水不止,女娲补天力竭而死。


先民伏羲女娲兄妹受女神女娲种子,种下得巨葫(芦),洪水中为舟得以苟存,后又因女娲梦中指引(这也就是我前面怀疑那个女神女娲可能叫烛龙的主要原因,难道那会女娲这名字很流行?)兄妹交合,女娲产肉团于石后,伏羲怒,斩肉团为糜,糜化人,是为遗民。


遗民受万物骚扰,苦不得生,遂推五帝治乱,即炎黄与尧舜禹,另外,前有神农尝百草、燧人氏造火、有巢氏筑巢,是为三皇,共为三皇五帝之治天下。


按我现在接触到的神话传说,也就是这么个顺序了。妖怪频发的恐怕只有女娲造人那会,还有大禹治水那会写的比较多了

==========================

秦朝之前就没有完整的关于凤凰的神话传说,龙凤之争这个故事是神话,但不属于洪荒类

我看到龙凤这个词,最早出现的中国书籍是《南史》(当初在网络翻到,不信去查,真有)


《南史·王僧虔传》:“于时王家门中,优者龙凤,劣者虎豹。”(那会我王氏家族里,优秀的青年俊彦可谓龙凤,不怎么优秀的,那也是如同虎豹一般)


而其他说法也基本都在旧唐书什么的里面,之前没听过说谁,历史名人也没有以凤出现的,汉代刘邦皇后叫吕雉。雉,就是锦鸡、野鸡,你想想吧……


罗嗜没听过,罗睺计都倒是知道。罗睺是从印度随佛教传过来的,唐朝之前就没有过记载,你所谓的罗睺之乱,那是印度的,跟中国没关系 。

中国自清代之前,没出现过罗喉计都的神话传说,否则西游记里的九曜就没那么水了(罗睺、计都,都是西游记中的九曜之一)

⑨ 上古洪荒的神话传说,要完整一点的,

一、女娲造人

有一位圣人叫做女娲,在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流,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之豸跳跃,这世界按说也点缀得相当美丽了。

但是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烦,孤寂感越来越强烈,连自己也弄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话;对虫鱼鸟兽倾吐心事,虫鱼鸟兽哪能能了解她的苦恼。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池塘中自己的影子。

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啊!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是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

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他感到好高兴。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

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

二、夸父逐日

久远之前,有一个非常高大的人,他的名字叫夸父。夸父的腿很长,一步可以跨过一条大河。他看见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来,又从西方落下去,就想要把太阳抓住,不让它落山,这样可以让光明永远照耀大地,因为有了这个想法,夸父拿起一根手杖,迈开两条长腿去追太阳。

太阳爬上了山顶,夸父就追上山顶;太阳落到峡谷,夸父就追到峡谷。夸父跑过无数座大山,跨过无数条大河,一直追了七天七夜,太阳有点害怕了,跑得越来越快,眼看就要落山了。夸父追了很久,也跑了很远,大阳这个大火球烤得他嗓子都快要冒烟了,他越来越渴,越来越累,感觉自己快要倒下去了。

夸父跑到黄河边,一头扎进水里,很快就把黄河水喝干了;可是他仍然很渴,就来到渭水边,又把渭水喝光了。夸父继续追赶太阳,但是他实在太累太渴了,终于倒在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夸父死后,他的高大身躯变成了山脉,头发变成了树木,血液变成了河流,扔出去的那根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桃树结出了又甜又解渴的大桃子。 夸父将一片桃林留给了那些热爱光明又很勇敢的人。人们路过这里的时候,可以在树荫下歇歇脚,还能摘个桃子解渴。

神农一犯思想,听懂了,就把左胳膊一抬,说:“你要是我的外甥,就落到我的手脖上!”那小鸟真的扑楞楞飞下来,落在神农的左手脖上。神农细看这小鸟,浑身翠绿,透明,连肚里的肠肚物什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神农一出嘴,这小鸟接过量口唾沫星儿咽了。嘿,这唾沫是咋咽到肚里的也看的清清楚楚。神农高兴透了。神农托着这只玲珑剔透的小鸟回到家,家里人一看,吓得连连回退,说:“快扳了,妖怪,快扳了……”

神农笑哈哈地说:“这不是妖怪,是宝贝哟!就叫它花蕊鸟吧!”神农又把花蕊公主吃过的十二味药分开在锅里熬。熬一味,喂小鸟一味,一边喂,一边看,看这味药到小鸟肚里往哪走,有啥变化。自各儿再亲口尝一尝,体会这味药在自己肚里是啥滋味。

十二味药喂完了,尝妥了,一共走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

神农托着这只鸟上大山,钻老林,采摘各种草根、树皮、种子、果实;捕捉各种飞禽走兽、鱼鳖虾虫;挖掘各种石头矿物,一样一样的喂小鸟,一样一样的亲口尝。观察体会它们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经,各是何性,各治何病。

可哪一味都只在十二经脉里打圈圈,超不出。天长日久,神农就制定了人体的十二经脉和《本草经》。

神农想想,还不放心,就手托这只鸟继续验证,他来到太行山,转游了九九八十一天,来到小北顶(神农坛),捉全冠虫喂小鸟,没想到这虫毒气太大,一下把小鸟的肠打断,死了。

神农真后悔,极悲痛,大哭一声。哭过,就选上好木料,照样刻了一只鸟,走哪带哪。后来,神农在小北顶两边的百草洼,误尝了断肠草而死。在百草洼西北的山顶上,还有一块像弯腰搂肚的人一样的石头,都说是神农变的。

为了纪念神农创中医,制本草,人们把小北顶改名为神农坛,并在神农坛上修建神农庙。庙里塑了神农像,左手托着花蕊鸟,右手拿着药正往嘴里送。每天都有很多人观看神农坛风光,瞻仰神农塑像。

热点内容
生物实验高中 发布:2025-05-24 03:14:39 浏览:908
一年级上册数学算式题 发布:2025-05-24 02:46:10 浏览:378
欧美教师诱惑 发布:2025-05-24 01:59:43 浏览:581
化学画图 发布:2025-05-24 01:46:17 浏览:338
征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发布:2025-05-24 01:36:07 浏览:783
精雕软件教学 发布:2025-05-24 01:04:43 浏览:707
儿童劈叉教学 发布:2025-05-24 00:25:52 浏览:316
什么什么什么明 发布:2025-05-24 00:10:49 浏览:793
什么洗发水能生发 发布:2025-05-24 00:02:39 浏览:61
数学拼搭教案 发布:2025-05-23 15:08:28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