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堆
❶ 秸秆生物反应堆的植物疫苗
植物疫苗是一种利用植物免疫功能防止植物病害的生物技术。植物疫苗防病机理是通过接种进入植物体内,激活植物机体免疫功能,实现防治病害的目的。它是生物反应堆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现已在山东、辽宁、河北等10几个省,100多个县(市、区)果树、蔬菜、中药材、豆科植物、茶叶、烟草等作物上大面积示范应用,防治效果达到了80%—100%,平均成本降低60%,平均增产30%以上。植物疫苗对解决农产品化肥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实现农作物有机栽培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植物疫苗的生物学特性1、感染期的升温效应:植物疫苗接种后进入植物机体,有3—4天剧烈升温期。此期如遇高温天气,疫苗则易失活,所以在高温季节接种关键是用水降温和疫苗放热处理。高温期接种后2—3天内应浇水降温。
2、感染传导的缓慢性:植物具有细胞壁,所以植物汁液流速要慢得多。因此,植物从根部接种疫苗后,总是缓慢地从下部器官往上部器官传导。一般从根传导至全株各部位,草本植物需要30天左右;木本植物需要45—55天,有的植物更长。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接种成功,接种时间要在病发前30天进行。生产中一般在育苗和定植期接种。
3、好氧性:植物疫苗萌发、活化需要大量的氧,缺氧会影响疫苗活性,造成接种失败。所以在植物接种疫苗时,注意打孔通气,提高接种成功率。
4、恒温恒湿性:植物疫苗活力和感染速度受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制约。在土壤昼夜温差不超过2℃,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活度高。因为土壤温度和湿度相对恒定,所以一般植物疫苗应从根区周围接种,才容易成功。而地上温度、湿度变化较大,不能从茎、叶上接种。
5、侧向运输性:植物根系吸收营养是通过每一条韧皮部和木质部导管,侧向运输到各个器官,这就是哪一部位根为哪一部位器官供给营养。植物自身这一特点也决定了疫苗传导具有侧向性。因此接种疫苗时特别注意均匀性,使植物根系各部分尽可能都要接触到疫苗。尤其是定植后、生长期间接种,必须绕植株四周起土扒穴,使各部位根系露出,并有轻度破伤和毛细根断损,再将疫苗环绕四周均匀撒接。
二、防治对象1、线虫、刺吸式害虫(蚜虫、飞虱、叶蝉)、夜蛾科幼虫。
2、由线虫引起的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病。
三、接种方法1、疫苗用量:根据作物种类不同,其用量也有一定区别。每亩大田果树3—4公斤,大棚果树和密植园4—5公斤,大棚瓜菜4—5公斤,露地瓜菜3—4公斤,大田作物3—4公斤,中药材3—4公斤,绿化树木6—8公斤;草本植物花卉每100—130盆用1公斤。
2、操作方法:(1)植物疫苗的处理配方。配方一:1公斤疫苗 :20公斤麦麸 :20公斤饼肥(豆饼、菜籽饼、棉饼等) :60公斤秸秆粉(玉米秸、稻草、麦秸、豆秸等):160公斤水五者掺合拌匀;配方二:1公斤疫苗 :20公斤麦麸: 50公斤饼肥 :75公斤秸秆粉:210公斤水五者拌合掺匀。(2)堆积发酵放热处理:堆积成高50厘米的方型堆,并在上面按20厘米见方打孔,孔径为5厘米,孔深以打透为准,接着盖膜保湿使其升温;待堆温升至55-60℃时,及时翻堆,并掺入一倍大田土,重新堆积打孔盖膜,当温度再次升至55—60℃时,开堆摊薄至10厘米厚,两天后即可使用。低温期不必放热处理,只需堆积4—24小时就可接种。方法有穴接、沟接和环根区接3种。接种应在育苗、移栽或播种前10—15天进行,将疫苗撒接于定植穴(沟、行),盖土5—10厘米,穴上打孔标记,等待定植或点种。定植时一棵浇一碗水,隔3—4天浇大水,促使疫苗快速进入植物机体或避免因高温造成的失活。如当天接种不完,摊放于阴暗处,厚度5厘米,第2天继续使用。
四.注意事项1、浇水:植物疫苗接种后,高温季节第2天一定要浇水,隔4天再浇1次;中温季节4—5天一定要浇水,隔7—8天再浇1次;低温季节7天一定要浇水,隔10天再浇一次水。
2、通气:接种后一般要延迟7-10天盖地膜。下雨或浇水后,应及时耙锄或用筷子打孔透气,避免疫苗失活。
3、断根:为提高接种成功率,果树接种应使部分根系破伤、毛细根断损,以利于疫苗进入植物体内。
五、植物疫苗适于作物的种类1.瓜菜类:黄瓜、西红柿、甜瓜、西葫芦、茄子、甜椒、葫芦、西瓜、冬瓜、丝瓜、芸豆、豇豆、苦瓜、佛手瓜、草莓、韭菜、芹菜、马铃薯、莲藕、芦笋、山药、地瓜、魔芋、芋头、牛蒡、黄姜、萝卜等。
2、中药材类:桔梗、丹参、三七、党参、西洋参、人参、栝楼等。
3、果树类:苹果、樱桃、冬枣、杏、桃、梨、葡萄、油桃、荔枝、板栗、柑橘、李子、香蕉等。
4、豆科类:花生、大豆、蚕豆、豌豆、扁豆等。
六、植物疫苗种类1.果树疫苗:桃树疫苗、樱桃疫苗、杏树疫苗、枣树疫苗、苹果疫苗、梨树疫苗、茶树疫苗、
柑桔疫苗、荔枝疫苗、葡萄疫苗、柿树疫苗、李子树疫苗等。
2.瓜菜疫苗:黄瓜疫苗、西瓜疫苗、甜瓜疫苗、西葫芦疫苗、冬瓜疫苗、洋香瓜疫苗、西红柿疫苗、茄子疫苗、辣椒疫苗、叶菜类疫苗、大姜疫苗、蘑芋疫苗、土豆疫苗、莲藕疫苗、芦笋疫苗、豇豆疫苗、芸豆疫苗等。
3.大田作物疫苗:花生疫苗、大豆疫苗、地瓜疫苗、棉花疫苗等。
4.花卉疫苗有24种:中药材疫苗30种;绿化树木疫苗有12种。
❷ 秸秆生物反应堆的问题解决
秸秆反应堆技术因其具有提高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地温、生物抗重茬和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四大效应,平均增产30%左右,在我国北方棚室区得到了迅速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棚室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促进了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但也有一些用户反映使用该技术后存在效果不明显等现象,笔者通过两年来对秸秆反应堆的研究,把应用该技术后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起因总结如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效果不明显
起因一:所用菌种质量低劣。
解决措施:购买优质菌种,不要听厂商忽悠,要专菌专用。由于微生物肥料产品需要到农业部进行产品登记后才能进行生产和销售,因此建议购买有微生物肥料登记标识的菌种产品,如丰农秸秆反应堆菌种。有部分产品短期内使用效果不错,但由于其所用菌种没有经过农业部微生物肥料登记部门进行的菌种检验、产品毒性检测及质量检测,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施用不安全等原因,建议慎重购买和使用。
起因二:未进行碳氮比调节。
解决措施:亩用15公斤左右的尿素或200公斤豆粕来调节碳氮比,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撒菌种后,将尿素或豆粕均匀撒在秸秆上。也可将菌种和豆粕混匀后撒施,切忌尿素和菌种混合撒施。
起因三:打孔不足或孔被堵塞。
解决措施:增加打孔密度。一般可按下述操作进行:定植期在距离作物苗根茎5公分处与前后左右各打一孔;生长期可按25~30公分见方均匀打孔;结果期按20公分见方打孔。一般茄果类作物一季打四次孔即可,叶菜类两次即可。
2、打孔后有白色小虫爬出
起因:玉米秸秆中有玉米螟,秸秆收割后,玉米螟在秸秆中休眠。当秸秆反应堆浇水打孔后,温度升高,玉米螟解除了休眠就从孔中爬出来了。
解决措施:喷洒杀虫药剂即可,切忌喷洒杀菌剂。
3、植株颜色发黄,茎细叶薄
起因:由于在秸秆反应堆建造时没有添加尿素调节碳氮比或尿素添加较少,在秸秆分解过程中微生物与植物争氮,导致作物缺氮失绿。
解决措施:冲施氮肥。
4、植株下部叶色变黄
起因:冲施氮肥时图方便,直接将冲施肥浇进了孔中。由于孔中微生物作用几种,温度较高,导致氮肥分解成了氨气溢出,导致了下部叶片受熏。
解决措施:首先要排风放气,降低室内氨浓度;其次要浇水,降低肥料浓度;三要在叶片背部喷施1%食用醋溶液,可有效缓解危害。
5、病害比未用前严重
起因:未使用专用菌种或使用量不足或使用了劣质菌种。由于秸秆中本身带有病菌,如果菌种使用不当,会导致秸秆所带病菌在棚室中蔓延,产生新病害。
解决措施:使用经农业部登记的秸秆反应堆菌种产品;使用相应杀菌剂进行叶面喷施,切忌灌根。
❸ 美丽水世界生物反应堆作用说明 subnautica生物反应堆怎么用
自动检索附近一定范复围内的指定制资源。(扫描时,要现在控制界面选择指定资源类型)
2.附带2枚无人机摄像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侦查。
P.S.你也可以造在利危坦附近把他撞死
3、升级模块里一个是信号,可以装到人物的左上角,获取扫描信息,超有用
4、升级模块另外两个是安装在升级模版上的,一个是增加速度,一个是增加行程,(建议1速度2行程),可以侦查半径500米,然后你可以在每个分基地做一个
❹ 生物反应堆有什么用
生物反应堆的作用
1.CO2效应
一般可使作物群体内CO2浓度提高4-6倍,光合效率提高50%以上,饥饿程度得到有效缓解,生长加快,开花坐果率提高,标准化操作平均增产30%一50%,农产品品质显著提高。
2.热量效应
在严寒冬天里大棚内20厘米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2-3℃,显著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提高了作物抗御低温的能力,有效地保护作物正常生长,生育期提前10-15天。
3.生物防治效应
菌种在转化秸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抗病孢子,对病虫害产生较强拮抗、抑制和致死作用,植物发病率降低9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90%以上,标准规范化操作可基本上不用农药。
4.有机改良土壤效应
在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层内,20厘米耕作层土壤孔隙度提高1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多,水、肥、气、热适中,各种矿质元素被定向释放出来,有机质含量增加10倍以上,为根系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5.酶切处理残留效应
秸秆在反应过程中,菌群代谢产生大量高活性的生物酶,与化肥、农药接触反应,使无效肥料变有效,使有害物质变有益,最终使农药残毒变为植物需要的二氧化碳。经测定:一年应用该技术植物根系周围的农药残留减少95%以上,二年应用该技术可全部消除。
6.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应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加快秸秆利用的同时,提高了微生物、光、水、空气游离氮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据测定:在CO2浓度提高4倍时,光利用率提高2.5倍,水利用率提高3.3倍,豆科植物固氮活性提高 1.9倍。由此可见,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体系是一堆多效应。
❺ 2015年哪里在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哪个省哪个市哪个镇哪个村具体地址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以秸秆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密切结合农村实际,促进资源循环增值利用和多种生产要素有效转化,使生态改良、环境保护与农作物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相结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开辟了新的途径。
秸秆反应堆技术需要准备的原料和应用方法
行间内置式反应堆一般在定植后至开花结果前进行建造。应用该技术,只需挖条线沟、铺放秸秆、撒施菌种、覆土、浇水、腹膜、打孔即可,操作简单,农民朋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行间内置式反应堆每亩大棚用料量:秸秆2500~3000千克、农盛乐种植em菌液5~6千克、麦麸100~120千克,饼肥50千克。
具体应用方法是:
1、开沟:一般离开苗375px,在大行内开沟起土,开沟深15~500px,宽60~80 cm,长度与行长相等,开挖的土按等量分放沟两边。
2、铺秸秆:铺放秸秆20~625px厚,两头露出秸秆250px,踏实找平。
3、撒菌液:按每行菌液用量,均匀撒接一层菌液,用铁锨拍震一遍,使菌液与秸秆均匀接触。
4、覆土:将所起土回填于秸秆上,厚度250px,并将土整平。
5、浇水:在大行间浇水湿润秸秆。以后浇水在小行间进行。
6、打孔:浇水4天后,离开苗250px,用12#钢筋打孔,按750px一行,500px一个,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农盛乐提供专业的秸秆反应菌种,提供技术
应用此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一定要使用足够量的菌液。在使用此项技术中,发现有的菜农使用的农盛乐种植em菌液数量少,导致作物秸秆不宜降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是使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要注意防治玉米螟危害。主要是玉米秸秆内的玉米螟残虫,随着棚内温度的升高,从秸秆内爬出危害。防治方法是配制2.0%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均匀对秸秆喷雾,提前处理一下,防治效果很好。
目前该项技术在我县玉皇庙镇李河沟村和乔家村彩椒大棚推广以来,可以说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增产效果。应用生物反应堆技术,利用秸秆种大棚果菜,一亩大棚,一年最少可以消化10亩地玉米秸秆,而且大棚的地还会越种越肥。这可真是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既解决了秸秆处置的难题,又增加收入,减少了开支,还大幅度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这样,咱们农民也可以为国家节能减排出把力了不是。
❻ 生物反应堆的气体和沼气有什么区别
主要成分是甲烷其他成分会有一些差别
❼ 好养生物反应堆技术封垃圾填埋场还会有渗透吗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212号)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2、4.0.2、6.0.1、8.0.1、8.0.3、8.0.5、8.0.6、10.0.5、11.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四年二月十九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主要条文介绍作者:佚名转贴自:上海生活垃圾处理网点击数:80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共有条文90条,其中强制性条文有9条,主要是有关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强制性条文介绍(9条):3.0.2填埋物中严禁混入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4.0.2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2洪泛区和泄洪道;3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4填埋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5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6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7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8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9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6.0.1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8.0.1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填埋气体严禁自然聚集、迁移等,防止引起火灾和爆炸。填埋场不具备填埋气体利用条件时,应主动导出并采用水炬法集中燃烧处理。未达到安全稳定的旧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和处理设施。8.0.3填埋库区除应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戊类防火区采取防火措施外,还应在填埋场设消防贮水池,配备洒水车,储备干粉灭火剂和灭沙土。方兴未艾配置填埋气体监测及安全报警仪器。8.0.5填埋场达到稳定安全期前的填埋库区及防火隔离带范围内严禁设置封闭式建(构)筑物,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将火种带入填埋库区。8.0.6填埋场上方甲烷气体含量必须小于5%;建(构)筑物内,甲烷气体含量严禁超过1.25%。10.0.5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使用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填埋作业达到设计封场条件要求时,确需关闭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鉴定、核准;2填埋堆体达到稳定安全期后方可进行土地使用,使用前必须做出场地鉴定和使用规划;3未经环卫、岩土、环保专业技术鉴定之前,填埋场地严禁作为永久性建(构)筑物用地。11.0.3填埋场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的要求。其它主要条文介绍(20条):3.0.3填埋物应按重量吨位进行计量、统计与校核。3.0.4填埋物含水量、有机成分、外形尺寸应符合具体填埋工艺设计的要求。4.0.3.3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8年。5.0.3填埋场总图中的主体设施布置内容包括:计量设计,基础处理与防渗系统,地表水及地下水导排系统,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沥液导流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填埋场气体导排及处理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5.0.4填埋场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应包括:进场道路,备料场,供配电,给排水设施,生活和管理设施,设备维修、消防和安全卫生设施,车辆冲洗、通信、监控等附属设施或设备。填埋场宜设置环境监测室、停车场,并宜设置应急设施(包括垃圾临时存放、紧急照明等设施)。5.0.5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与填埋库区之间宜设绿化隔离带。生活、管理及其他附属建(构)筑物的组成及其面积,应根据填埋场的规模、工艺等条件确定。6.0.2天然粘土类衬里及改性粘土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且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不应小于2m。6.0.3在填埋库区底部及四壁铺设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作为防渗衬里时,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并应符合填埋场防渗的材料性能和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6.0.4.1人工合成衬里的防渗系统应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的防渗系统也可采用单层衬里防渗系统,在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库区底部应采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7.0.8渗沥液应处理达标后排放。应优先选择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方案,排放标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99)中的三级指标。不具备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条件时应建设配套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8.0.2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宜采用竖井(管),也可采用横管(沟)或横竖相连的导排设施。2竖井可采用穿孔管居中的石笼,穿孔管外宜用级配石料等料状物填充。竖井宜按填埋作业层的升高分段设置和连接;竖井设置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50m;管口应高出场地1m以上。应考虑垃圾分解和沉降过程中堆体的变化对气体导排设施的影响,严禁设施阻塞、断裂而失去导排功能。3填埋深度大于20m采用主动导气时,宜设置横管。4有条件进行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时,宜设置填埋气体利用设施。8.0.8填埋场应防止填埋气体在局部聚集。填埋库区底部及边坡的土层10m深范围内的裂隙、溶洞及其他腔型结构均应予以充填密实。填埋体中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隙应及时予以充填密实。9.1.1填埋场作业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熟悉填埋作业要求及填埋气体安全知识。运行管理人员应熟悉填埋作业工艺、技术指标及填埋气体的安全管理。9.2.2填埋应采用单元、分层作业,填埋单元作业工序应为卸车、分层摊铺、压实,达到规定高度后应进行覆盖、再压实。9.2.3每层垃圾摊铺厚度应根据填埋作业设备的压宵性能、压实次数及垃圾的可压缩性确定,厚度不宜超过60cm,且宜从作业单元的边坡底部到顶部摊铺;垃圾压实密度应大于600kg/m3。9.2.4每一单元的垃圾高度宜为2-4m,最高不得超过6m。单元作业宽度按填埋作业设备的宽度及高峰期同时进行作业的车辆数确定,最小宽度不宜小于6m。单元的坡度不宜大于1:3。9.2.5每一单元作业完成后,应进行覆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大覆盖层厚度宜为20–25cm;每一作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行填埋时,应进行中间覆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大于30cm。9.2.6填埋场填埋作业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进行封场和生态环境恢复。10.0.4填埋场封场后应继续进行填埋气体、渗沥液处理及环境与安全监测等运行管理,直至填埋堆体稳定。11.0.2填埋场应设置地下水本底监测井、污染扩散监测井、污染监测井。填埋场应进行水、气、土壤及噪声的本底监测及作业监测,封场后应进行跟踪监测直至填埋稳定。监测井和采样点的布设、监测项目、频率及分析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执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共有条文147条,其中强制性条文有18条,同样都是涉及安全和环保方面的。2.1.5电源电压超出额定电压正负10%时,不得启动电机设备。2.1.8填埋场不得接收处理危险废物。2.3.5控制室、化验室、变电室、填埋区等生产作业区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作业。2.3.9维修机械设备时,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因确实需要,必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可临时搭接动力线;使用过程中应有专职电工在现场管理,使用完毕应立即拆除。2.3.10皮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等传动部件必须有机罩,不得裸露运转。机罩安装应牢固、可靠。2.3.14场区内封闭、半封闭场所,必须保持通风、除尘、除臭设施和设备完好。2.3.16严禁带火种车辆进入场区,填埋区严禁烟火,场区内应设置明显防火标志。3.1.7操作人员应随机抽查进场垃圾成分,发现生活垃圾中混有违禁物料时,严禁其进场。4.3.1填埋场场区内严禁捡拾废品。4.3.3填埋区必须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并应保持完好。4.3.6填埋作业区内不得搭建封闭式建筑物、构筑物。5.1.1填埋场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运行、保养气体收集系统。5.3.3场区内甲烷气体浓度大于1.25%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6.1.1填埋区外地表水不得流入填埋区。6.1.5填埋区地下水收集系统应保持完好,地下水应顺畅排出场外。8.1.4填埋区及其他蚊蝇密集区应定期进行消杀,每月应对全场的蚊蝇、鼠类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其危险程度和消杀效率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消杀方案。8.3.1灭蝇、灭鼠消杀药物应安危险品规定管理。9.1.3填埋场环境监测项目应包括渗沥液、大气、臭气、填埋气体、地下水、地表水、噪声、苍蝇密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止生活垃圾填埋处置造成的二次污染,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此次为首次发布,于1998年01月01日起开始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从保护环境的需要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工程设计要求,填埋场入场要求,填埋作业要求,封场要求和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环境监测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所;不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物的处置场所。2引用标准GB3097—82海水水质标准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4843—93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4675—93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期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9—93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GB/T14678—93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的测定期气相色谱法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物的测定质量法GB11901—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7488—87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7478—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7959—87大肠菌值测定多管发酵法3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环境保护要求(1).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应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相一致。(2).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在畜居栖点500米以外。(3).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下列地区:a.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b.居民密集居住区。c.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f.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4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环境保护要求(1).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含防渗工程,垃圾渗滤液输导、收集和处理系统。(2).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层的渗透系数K<=10cm/s。(3).防渗工程应采用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相结合的工艺。(4).填埋场基底为抗压的平稳层,不应因垃圾分解沉陷而使场底变形。(5).填埋底最低处应设有集液池(并),其内应设有总管通向地面,并高出地面100厘米,以便抽出垃圾渗滤液。(6).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含气体输导、收集和排放处理系统。(7).气体输导系统应设置横竖相通的排气管,排气总管应高出地面100厘米,以采气和处理气体用。(8).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达到燃烧值的要收集作用;对不能收集利用的可燃气体要烧掉排空,防止火灾及爆炸,填埋场设计时,应设有相应设施。(9).建筑物应保持良好通风,防止可燃气体集聚遇明火爆炸。(10).填埋场设计时,应设有导流坝和顺水沟,将自然降水排出场外或进入蓄水池。5填埋物入场要求(1)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物应是生活垃圾。(2)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危险性废弃物混合一起;严禁爆炸性、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弃物进入生活填埋场。6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1)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颗粒物(TSP)、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2)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颗粒物场界排放限值<=1.0毫克/立方米。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场界排放限值: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分别按照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相应级别的指标值执行。7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1)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为: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和大肠菌值。(2)其他项目,视各地垃圾成分,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3)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7.2.1生活垃圾渗滤液不得排入GB3838—88中规定的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及GB3097—82一类海域。7.2.2对排入GB3838—88三类水域或GB3097—82二类海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1中的二级指标值。7.2.3对排入GB3838-88Ⅳ、Ⅴ类水域或GB3097-82三类海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1中的二级旨标值。表1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mg/L(大肠菌值除外)一级二级三级悬浮物70200400生化需氧量(BOD5)30150600化学需氧量(CODcr)1003001000氨氮1525——大肠菌值10-1-10-210-1-10-27.2.4排入设置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1中的三级指标值。具体限度还可以与环保部门、市政部门协商。7.2.5排入未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污系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7。2。2和7。2。3的规定。7.2.6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项目,其排放限值按照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8生活垃圾填埋场蓄水池废水的排放要求蓄水池的废水应进入渗滤液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若单独排放,应做适当处理后方可排放。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按照渗滤液的排放要求执行。9生活垃圾填埋场噪声控制限植生活垃圾填埋场噪声控制限值,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分别按照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相应级别的指标值执行执行。10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不应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指标及其限值按照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执行。对于因地质化学结构而造成地下水本底含量较高的特殊项目,应以场区地下水上游观测井水质指标作为参考指标。11填埋作业及封场的环境保护要求a.填埋施工应实行单元填埋,随倒随压、层层压实,当日覆盖,填入的垃圾厚度应以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b.当作业场所降尘过高时,应洒水降尘,或将蓄水池内净化的水回喷到填埋场表层。c.填埋场封场时,应做好地表面处理,并在其表面覆30厘米厚的自然土,其上再覆15~20厘米厚的粘土,并压实,防止降水渗入填体内。d.封场时终场表面应有一定的坡度倾向一方,以排出降水。e.在填埋场未达到安定化前不准作为建筑用地。12监测12.1大气监测1.采样颗粒物采样点数目和采样点设置按照GB16297-196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规定执行。恶臭污染物采样点、采样频率按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6.2的规定执行。2.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按表2执行表2大气污染物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颗粒物重量法GB/T15432-1995臭气强度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93氨次氯酸盐-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97-93硫化氢气相色谱法GB/T14678-93甲硫醇气相色谱法GB/T14678-933.噪声监测生活垃圾填埋场界噪声监测按GB1234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规定执行。4.地下水监测a.采样点的布设填埋场地下水采样点应布设五点:本底井一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上游30~50米处。污染扩散井两眼:设在填埋场两旁各30~50米。污染监视井两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30米处、50米处各一眼井。b.采样方法用特制的小水桶提取水样,严禁用水泵抽吸水样,每个样品采集2000毫升,特殊项目的采样量和固定方法按其所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要求进行。c.采样频率在填埋场投入使用前监测一次本底水平;在使用过程中每年按枯、丰、平水期各监测一次,直到填埋场达到安定化为止。d.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12.3.4.1填埋场投入使用前的地下水本底水平监测项目,按照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可根据当地垃圾成分选择监测项目。12.3.4.2分析方法按国家有关水质测定方法进行。12.4垃圾渗滤液排放监测12.4.1采样点的布设采样点设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排放口(即填埋场废水外排口)。12.4.2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3)。表3垃圾渗滤液排放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悬浮物重量法GB11901-89化学需氧量(CODcr)重铬酸钾法GB11914-89生化需氧量(BOD5)稀释与接种法GB7488-87氨氮蒸馏和滴定法GB7478-87大肠菌值多管发酵法GB7959-8712.5蓄水池排放监测(单独排放时)12.5.1采样点的布设采样点设在蓄水池的排放口。12.5.2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同表3,但应增加溶解氧的监测(DO-碘量法,GB7489-87)。13标准实施监督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❽ 怎样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种草莓
朋友,秸秆生物反应堆菌种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专用的生物菌种。使用它可以将秸秆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提高地温,抗重茬,促早熟并增产增收。你可以问问农盛乐,他们是专业做这个的。
❾ 秸秆生物反应堆西红柿种植亩产多少斤
秸秆产量丰富,大部分秸秆没能合理利用,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以将这些秸秆合理利用,从而变废为宝。
一、秸秆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 技术是一项科学利用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瓜果菜产量,改善品质的现代农业生物工程创新技术。该技术在反应堆专用微生物菌种(比如农盛乐种植em菌液)、催化剂和净化剂的作用下,将秸秆定向、快速地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CO2)、热量、抗病微生物和有机无机养料。在每亩大棚应用秸秆不少于4000公斤的情况下,可使大棚内CO2浓度提高4-6倍,在寒冷冬季能使20厘米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2-3℃,使病害大大减轻,用药量减少60%以上,第一年就可减少化肥用量50%以上,连续应用三年,可基本不用化肥而能保持作物高产。应用该技术,以秸秆代替大部分化肥,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抗病微生物有效减少农药用量;可使大棚瓜果菜提高产量30%以上,提前上市10-15天,大棚菜结果期延长30天以上;效益明显提高。
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产生的功效
首先是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大棚,CO2的浓度低的在900ppm,高的可达1900ppm,CO2浓度比普通大棚提高4~6倍。CO2浓度提高了,在同样光照强度的情况下,光合效率就会提高,也就必然会使大棚瓜果菜的产量提高。
二是放出大量的热。秸秆在分解过程中除释放CO2外,一千克秸秆还放出3037千卡的热量,特别是应用内置式反应堆形式,据专家们测定,20厘米地温能提高4-6℃。
第三是生物防治病虫害。秸秆生物反应堆所用农盛乐种植em菌液有80多种有益微生物,它们在分解秸秆的同时,能繁殖产生大量抗病微生物及其孢子,这些微生物及其孢子分布在土壤中、叶片上,它们有的能抑制病菌生长,有的能杀灭病菌,防治效果在60%以上,采用了这项技术,有的棚能达到基本不打农药。
第四是有机改良土壤作用。秸秆分解总要剩下一些残渣,大体上是秸秆总量的13%,这些残渣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会使土壤变得肥沃而且松软,为根系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除此之外,里面还含有大量抗病微生物和矿质营养,这些矿质营养又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而且比例配得很好,这样很好地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状况。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后,第一年可减少化肥用量50%以上,第二年减少化肥用量80%以上,第三年可不施用化肥。
第五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应。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还能提高作物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据测定:在CO2浓度提高4倍时,作物光利用率提高2.5倍,水利用率提高3.3倍。
也就是说,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能解决大棚瓜果菜因缺CO2不能继续提高产量、冬天地温提不上来、土壤板结盐渍化、病虫害越来越重,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
三、秸秆反应堆技术需要准备的原料和应用方法
行间内置式反应堆一般在定植后至开花结果前进行建造。应用该技术,只需挖条线沟、铺放秸秆、撒施菌种、覆土、浇水、腹膜、打孔即可,操作简单,农民朋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行间内置式反应堆每亩大棚用料量:秸秆2500~3000千克、农盛乐种植em菌液5~6千克、麦麸100~120千克,饼肥50千克。
具体应用方法是:
1、开沟:一般离开苗375px,在大行内开沟起土,开沟深15~500px,宽60~80 cm,长度与行长相等,开挖的土按等量分放沟两边。
2、铺秸秆:铺放秸秆20~625px厚,两头露出秸秆250px,踏实找平。
3、撒菌液:按每行菌液用量,均匀撒接一层菌液,用铁锨拍震一遍,使菌液与秸秆均匀接触。
4、覆土:将所起土回填于秸秆上,厚度250px,并将土整平。
5、浇水:在大行间浇水湿润秸秆。以后浇水在小行间进行。
6、打孔:浇水4天后,离开苗250px,用12#钢筋打孔,按750px一行,500px一个,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农盛乐提供专业的秸秆反应堆em菌液,提供技术。
四、应用此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一定要使用足够量的菌液菌种。在使用此项技术中,发现有的菜农使用的农盛乐种植em菌液数量少,导致作物秸秆不宜降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是使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要注意防治玉米螟危害。主要是玉米秸秆内的玉米螟残虫,随着棚内温度的升高,从秸秆内爬出危害。防治方法是配制2.0%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均匀对秸秆喷雾,提前处理一下,防治效果很好。
目前该项技术在我县玉皇庙镇李河沟村和乔家村彩椒大棚推广以来,可以说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增产效果。应用生物反应堆技术,利用秸秆种大棚果菜,一亩大棚,一年最少可以消化10亩地玉米秸秆,而且大棚的地还会越种越肥。这可真是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既解决了秸秆处置的难题,又增加收入,减少了开支,还大幅度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这样,咱们农民也可以为国家节能减排出把力了不是。
希望能帮您哦!!如果还不明白可继续问我哦!!
❿ 深海迷航我的生物反应堆激活了为什么还是没电
多往里面放点各种生物和蘑菇再激活 如果还是没电可能你的基地有漏水的地方 去修理下吧 修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