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历史研究者

历史研究者

发布时间: 2021-08-15 03:33:42

『壹』 为什么说易中天不是历史研究者,也不是历史发明家,而是历史的搬运工

关于你们说易中天是历史的搬运工,我想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说的不准确。

易中天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但也并不是说,他对每一个事件的态度都是和前人的想法不同的。当易中天对于一个历史事件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态度的时候,你也许会说,哦,他可能是在作秀,他可能是在炒作他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如果说,他一切的回答都是建立在空谈之上,自己随口胡说的话,这难道就不是历史的搬运工了吗?这叫历史的篡改者,这就叫胡说八道了。所以我认为他是历史的搬运工,这句话没错,但他是一个有着自己思想和灵魂的搬运工。

『贰』 真正的历史研究者是怎么看待朝代吹和黑的

真正的历史研究者不会让感情倾向于理智之上。,这是一种所谓的吹一个所谓的黑的一种永远无法理解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人真的喜欢某个事物的话,他不会去骂他,贬低他,如果真有我的头,我感觉是人品问题。

『叁』 历史研究员是干嘛的

历史研究员招聘要求和岗位职责:
要求:
1、热爱考古事业,在青铜器、陶瓷、石刻、字画等领域有一定的研究;
2、熟悉政府、企业的办事流程;
3、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交际能力,综合素质好;
4、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
5、良好的职业化商务礼仪和商务谈判技巧;
6、工作细致认真,具有敬业、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7、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工作主动性高;
8、高尚的职业操守,作风踏实,良好的学习态度,善于思考、总结,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9、能适应长期出差;
10、有博物馆工作经验者优先。

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
1、承担藏品的保管、整理和拓展;
2、负责藏品的陈列展示、维护以及临时展览的策划、组织及实施;
3、负责藏品历史文化背景、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4、负责藏品的讲解和参观者接待;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工学转文科 很容易的,如果你对历史充满兴趣,就好好按着要求完善自己把,建议考个硕士或博士(历史方面的),然后进研究所或高校搞研究也挺好的

『肆』 关于《历史》,研究者们认为此书有什么贡献

关于《历史》一书,研究者及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认为其贡献如下:

其一,希罗多德的《历史》在西方史学史上开创了历史记述的先河。古代的史书,大体有三种类型:即以年代为中心的编年体;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以事件为中心的记事体。在古希腊,如前所述,编年体出现较早,其次是记事体,最晚是纪传体。在希罗多德之前,希腊人中已出现了史诗、史话、编年,但无记述体。希罗多德博采诸家之长,在史话的基础上,以一事为主线,将搜求到的有关资料纳入一个完整的事件系统之中,这种以事件发展为经纬的编纂体例,被后来的希腊另一大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所接受、完善。此后,这种历史记述体成为西方编纂的一种通用体裁。

其二,《历史》具有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历史》虽以希波战争为主题,但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战争本身。作者把目光远远投射到战争场景之外,东到伊朗高原、中亚,北到黑海,南到埃及,西到利比亚、非洲西海岸,他都不厌其详地介绍了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变革、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人种、经济生活。给后世留下了有关这些地区、民族,惟一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其史料价值不言而喻。

其三,《历史》为后世树立了客观求实治史的榜样。希罗多德是以希腊人身份著述《历史》的,他虽然具有希腊人的民族感情,但他并不像时人那样对非希腊民族抱有偏见。他尊重历史事实,既斥责波斯对希腊的侵略,又对波斯文化作了赞扬歌颂。他认为习惯成自然,各民族都把自己的习惯视为最佳的,因此应彼此尊重。他甚至认为东方是一切文化和智慧的摇篮,特别注意到东方文化对希腊的影响。他指出埃及的太阳历比希腊的历法高明,希腊的字母来自腓尼基,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发明的。甚至认为“几乎所有神的名字都是从埃及传入希腊的”。由于他对东方文化的重视,所以有人称他为“亲蛮派”。希罗多德是历史批判方法的创始人,他的求实、客观精神为后世严肃的史学家所发扬光大。希罗多德的记述原则是有闻必录,但绝非有闻必信。他对史料的态度是:开门见山,直陈己见,肯定与否,态度明确;若对史料的真伪无法鉴别,或对同一事物有多种说法时,就承认有所不知,让其存疑,并把不同说法都记述下来,让后人鉴别。他说:“我的职责是我把我所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虽然我并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

其四,《历史》崇尚民主、歌颂正义,显示了历史学家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希罗多德对希腊、尤其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崇备至。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这个口号被修昔底德借伯里克利的口而重申,成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希罗多德著述,意在训世,在他看来,多行不义必自毙,那些骄横一时、征服侵略的专制国王,无一不是过眼烟云,身败名裂,而希腊城邦高举正义大旗,同仇敌忾,终究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当然,由于时代的背景与历史的局限,希罗多德的《历史》难免有着浓厚的宿命论、天命观色彩。但瑕不掩瑜,这点小小的污渍根本盖不住《历史》的伟大光芒。

『伍』 一个历史研究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一、注重更新知识,增强科研意识
历史科目包括内容特别广泛,一定时期的历史就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因此,历史工作者应多读书,要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懂地理”。比如读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思想理论著作、文化常识方面的书籍,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专业书籍(如《左传》《战国策》,《资治通鉴》甚至全部《二十四史》)。要想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就需要继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现代社会强调终生学习观,尤其作为历史工作者,就更应该有一个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人文素养。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历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因此历史工作者的知识要不断更新,不断注意汲取专业知识的营养,做到与时俱进。同时注意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做到旁敲侧击,触类旁通,要求加强历史、政治和地理的学科交叉,才能形成知识的综合和迁移能力,也才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讲课中深入浅出,才能不断启迪心智,培养创造思维。
除此之外,历史工作者在新课改过程中还要不断增强科研意识,及时把握当今史学发展动态和了解史学的新成果,同时能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吸收到历史研究中去,深化自己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论水平,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有所突破。

二、有开放的思维和思想见解,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历史教师头脑要活,观点要新,要与时俱进,把握历史和时代发展的主题。要史论结合,允许和鼓励有不同观点和见解,培养自己发散思维和辩证看待历史观象和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 提高语言表达技能,顺畅表达自己见解
正所谓历史是有情感的个人和集体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进行的活动。历史是过去时,但不是死的,而是活着的昨天,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工作者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来一场“穿越”回到那段历史发生的年代,体味历史人物面临的血雨腥风,体验重大事件的艰难曲折。就是要学会培养角色意识,充满激情地讲故事。学者李剑鸣说过“历史本来就是一种故事,历史学家本来就是讲故事的能手”这样才能展现史学的魅力。高校的历史大师无不将深奥的道理娓娓道来,这也是大师给人一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之感。提高语言表达技能首先要区别口语和书面语,口语让人一听就懂,书面语咋一听可能不懂,当看了就懂。历史教育要讲究通俗化,运用大众语言,深入浅出。

四、具有面向世界的历史观和全球视野。
在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历史工作者应有一定的世界眼光,培养自己的全球意识,加强对自己的国际理解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认识到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清楚,在当今世界,解决不同文明和文化冲突、民族矛盾、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地区热点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宽容理解、平等对话和谈判,而不是暴力冲突。同时还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尊重和珍视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五 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业余技能
历史真相只有一个,但是历史学的观念却又很多版本,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研究历史的历史工作者是现实中的人,可以允许有自己的爱好的喜恶。 一个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无疑是受到欢迎的,这无疑对于传达自己的历史见解是有好处的。

六 正直
治史的任务实际上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的,前者以确定事实为主,后者侧重探索原因,但回答这两个问题,都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史学的研究对象即史料,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直观性,既无反复,也无法验证,因此历史的认识是具有间接性的。这就需要研究者在治史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中心地看待问题,处理好如何为现实服务的问题,关注过去的同时要在现实面前保持独立的意识,努力突破现在与过去之间的重重阻隔,力求准确的了解过去。但由于历史学家归根到底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并且由于个人的价值判断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历史学家对历史的叙述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偏私。应该怎么看待偏私这个问题呢?作者认为,要坚持两个原则,第一,承认和正视偏私问题。第二,尽力抑制偏私的作用,尽力抑制偏私是为了尽力做到公正,因而研究者应该保持中性的立场,慎重地审查自己观察历史的视角和用来解释历史的资源,时刻注意自己的历史学家的身份。

七 研究技能
首先要肯定的是,史学的核心任务是建构历史解释,人们所知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解释的结果。治史的过程是一个阐释的过程。而理解是历史解释的前提,是构建历史解释的关键。陈寅恪曾说,对前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抱有一种"了解的同情",就是这个意思。历史解释的第一项任务是确定历史事实,在这个基础上阐释事实的意义,历史事实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需要史料支持的,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史家认识和重建过去的中介。所以史学家要有"泛史料意识",要注重对史料的解读,从文本考辩和意义阐释上下功夫。是不是拥有了史料,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在史学领域有所建树?当然不是。在对史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思路就是既要有所继承,又要突破创新。两者既是相辅相成,又具有特别的张力。要学有所成,便要注意两者的平衡。利用好二手文献对于充分的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二手文献的旁杂性又时常让研究者不知所措,对待二手文献比较可取的办法,作者认为,应该是交代各种不同的意见,认真比较各种说法,然后可以采用其中的某种观点,并说明取舍的依据,也可以不接受任何一种看法,转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带着问题去做研究则是学术创新的关键,一个历史学者的学术素质,首先表现为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方向主要有“提出新问题”和“就老问题阐发新见解”。而一个真正的历史问题,必须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依托一定的知识框架,并符合史学的范式要求,否则就只能是伪命题或者非历史问题了。

『陆』 历史研究者请进

很明显,你对历史学存在误读。历史学家只是还原历史,但是历史已经过去了,我们不可能百分百的看到真实的历史。历史不是自然科学,没有真理,所以史学存在争鸣。
关于你说的宗教问题,这不是一个问题。宗教与科学不矛盾,因为还有很多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宗教不是迷信,他是人心灵的慰藉。历史学家有很多也是宗教信仰者,特别是西方。
真理就是真理,不是人少还是人多的问题。
我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估计也是你发的,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给我留言

『柒』 历史研究者请进

我认为是发生在科学领域的,如果没有说错应该是像柏拉图一类的哲学家说的,但是历史结论不一定就是真理得出的,里面还是包含一些客观性的结论,例如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就算是国家组织编纂的正史也是与事实有一些出入的,至于说一些野史,里面的大众或个人的影响就更多了。历史是让人去做去评价的东西,本身就有多种因素在其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只要对人类 社会 人民 自然有益,就可以用真理得出结论。

『捌』 历史研究者请进

没有人能预知真理,真理是从错误中走出来的。任何领域中,创新和突破在一开始都是孤独的,真理在刚被发现的时候的确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客观的历史研究者不会以为自己的理论就是真理,而是通过不断的证据分析验证自己的推断。科学研究就像破案一样,和推理小说不同的是,科学的突破不靠天才,而是靠许多科学人(我不喜欢科学家这个字眼)不断积累的。福尔摩斯不是天生,而是19世纪末的英国创造了福尔摩斯。 至于有些科学家获得“天才式的成就”也多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玖』 历史人物生平研究者

研究历史文物 历史人物事迹 历史走向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研究他就得研究他身边的一切

『拾』 现当代历史研究者请进

这个问题很复杂,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技术层面的。
首先,史籍的编纂往往要打上时代和政治的烙印,对比一下现在和二十年前的历史教科书都会发现不少差异,借古喻今或者为现在的事情寻找考古学依据并不是中国的专利,国外也是如此。但对普通人而言,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研究成果的对比得出中间项,尽可能的趋近真实。
其次,就技术层面而言,研究历史就像搞刑事侦查,各种文献和文物就是定案的证据,但要认定历史事实除了“证据”充分并形成并互相印证的锁链外,还要确保每一个证据的客观真实,否则整个证据链就会断裂,就会得出虚假的结论。由于方法和技术的问题出现失误,从人类认识的非至上性来看,也是难以避免的,但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会逐渐缩小误差。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我国的不少历史学家甚至是大家,研究历史习惯于钻进故纸堆,而缺乏考古实证研究,这就像搞侦查只注重“书证”甚至是“供述”这一种证据,而忽视物证等其它证据,就难免会出现历史研究的“错案”。这确实需要反思,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

热点内容
数学拼搭教案 发布:2025-05-23 15:08:28 浏览:565
必修一生物课本 发布:2025-05-23 13:00:54 浏览:845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发布:2025-05-23 11:13:10 浏览:478
小学英语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发布:2025-05-23 09:09:51 浏览:731
恋足师生 发布:2025-05-23 07:40:50 浏览:880
德宏州历史 发布:2025-05-23 04:10:49 浏览:944
化学式hf 发布:2025-05-23 03:35:36 浏览:858
零基础学b超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23 02:08:22 浏览:876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发布:2025-05-22 23:46:40 浏览:782
学美术赚钱 发布:2025-05-22 22:37:49 浏览: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