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肺
㈠ 中考生物关于心脏和肺的知识点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液(结缔组织)=血浆+血细胞
血浆由水、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组成。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功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最大的血细胞,有细胞核,(功能)防御和保护,吞噬病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的血管。(特点)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判断方法:血流方向由主干到分支,逐渐变细)
静脉:将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的血管。(特点)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判断方法:血流方向由分支到主干,逐渐变粗)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特点)管壁非常薄,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判断方法:红细胞单行通过)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和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
心脏壁的特点: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原因: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越有力,心室的收缩将血液送至全身或肺部,而心房的收缩只需要将血液送入心室,与其功能相适应,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同理,左心室的收缩将血液送至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只需要将血液送往肺部,与其功能相适应,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血液循环:
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毛细血管→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其中,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过程叫体循环;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的循环过程叫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一起组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环。
注意: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900年,奥地利的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即血液分A、B、AB、O四型。成年人的血量大约占本人体重的7%到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若超过1200~1500mL,就会发生生命危险。而一次失血若不超过400mL,所丧失的血细胞和血浆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不会影响健康。
另,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主要考虑献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㈡ 谁知道砂肺的病因,生物学方面
肺尘病或尘肺病又称黑肺症(Black Lung)(香港称肺尘埃沉着病,台湾俗称矽肺病),又称尘肺、矽肺、砂肺,是一种肺部纤维化疾病。患者通常长期处于充满尘埃或垃圾堆积的场所,因吸入大量灰尘,导致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灰尘,一段时间后肺内发生变化,形成纤维化灶。
肺器官是人体主要内脏之一。吸入的空气在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使血液带氧,再送回心脏。藉着心脏的跳动,含氧的血液输送到体内各部位。
患上肺尘病的人,因为交换气体的作用受阻,使得血液中的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过多,这种现象若长期持续,会导致右心室肥大或肺性心或心不全等现象。
因右心室肥大、肺性心或心不全等症,患者出现全身性的衰弱现象,抵抗力随之减弱,如果再并发急性肺炎,病情严重会死亡。此症还可能并发肺癌;而并发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例亦不在少数。
㈢ 十条生物学的人体小常识
1:两个拳头的周长是脖子的周长。
2:七个脚长是身体的高度。
3:一生心跳25亿至30 亿次。
4:每天吞口水580次左右。
5:人不睡觉10天就会死亡。
6:人在下午没有灵感、越到晚上越聪明、沐浴时更有创造性。
7:人的左右鼻孔三小时替换呼吸一回,感冒了才知道哦。
8:肌肉能是人体的发动机。
9:早上帮助消化的胰岛素活跃 ,所以一定要吃早饭。
10:一辈子手指屈伸2500次。
11:人平均每年小便时间为十二小时。
12:肠子长度是身高的4——5倍。
13:血液循环一周只需20秒。
14:血管长度可绕地球两周。
15:人的大脑记忆相当4G容量的电脑。
16:人的睡眠周期为90分钟,赖床30分钟后会进入下一个周期。
17:自然分娩的大部分时间是下午5点到6点左右,有60%以上是在下午6点左右分娩。
18:下午六点人体分泌肾上腺素的高峰、此时应付困难最有能力。
19:左耳受右脑控制,右脑主导情感,因此左耳接受到甜言蜜语时比右耳敏捷。
20:原始分工使女性的视野几乎是男性的6倍,男性喜欢盯住一个目标,目光更远,但没有女性
眼观6路的视野宽阔。
21:人在性色,金钱,美味巧克力刺激大脑的是同一个区域,使人在金钱抉择上受性色的影响,
会冒险投入的比例大好多。
22:智力比身体衰老的慢。
23:傍晚锻炼、此时人的味觉、视觉、听觉敏感、协调能力强,心律于血压较平稳。
24:人的心搏次数在一生是固定的次数。
25:人在潜意识处理一闪而过的负面信息时,反应敏捷,如危险、绝望、暴力。
26:人平均只需7分钟就可入睡。
27:打喷嚏时无法睁着眼睛。
28:睡眠时的脑比看电视时活跃。
29:大拇指的指甲长的最慢,中指的指甲长的最快。
30:睡眠时耗费的热量比看电视更多。
31:出生时眼睛多大,现在还是多大,但是鼻子鱼耳朵一直在长。
32:舌头有一万个味蕾。
33:惯用右手的人比惯用左手的人长命可大9年。
34:舌纹与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同。
35:如果月亮在人的正上方,人的体重会稍微减轻。
36:人平均每天使用洗手间6次。
37:人体每平方英寸的皮肤包含有20英尺长的血管。
38:出生时有360块骨骼,成人后只有206块。
39:胡须是生长最快的人体毛发,如果不修饰,一生可长30英尺。
40:打喷嚏时。人的心脏会停止跳动约1毫妙。
41:右撇子比左撇子可以多活九年左右。
人能忍受的最高噪声是: 120分贝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是多少Hz: 20-20000Hz
人耳听觉范围是: 20Hz-20000Hz
人耳一般所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的最高值是多少赫兹: 20000赫兹
人脑成熟需要: 3年
人的唾液呈: 弱酸性
人吃下的食物经过消化道时,在哪个部位停留时间最长:结肠
人的胆汁是:黄色的
人的逻辑思维活动是在大脑的哪个部分进行的:左脑
人的泪水里的咸味是从哪里来的: 血液中来
人的一生中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怎样: 减弱
人舌头的哪个部位对甜味最敏感:舌尖
人在运动时要流汗的原因是:使体温保持正常
人在呼吸时,肺在: 被动的张缩
人下潜到多深会得深海醉: 30米
人们面部的表情肌有42块,当我们微笑时最先启动的肌肉有几块: 4块
人身上共有多少对肋骨: 12
人身上运动幅度最大的关节是什么关节:肩关节
人体的第一次心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胚胎发育到第3星期
人体汗腺分布最多的部位是——: 手掌和脚底
人体哪处的皮肤对外来刺激最敏感: 手指尖
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器官是:小肠
人体最长的器官是什么: 小肠
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什么: 甲状腺
人的肌肉组织通常占体重百分之几: 1/2
人体最坚硬的物质是: 牙釉质
人体分解和代谢酒精的器官是:肝
人体具有解毒作用的内脏是: 肝脏
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是什么: 肝脏
人体最粗的血管是什么: 主动脉
人体最能耐受缺氧的器官是什么: 脑
人体最大的细胞是什么: 卵细胞
人体最小的器官是什么: 甲状旁腺
人体最大的肌肉是什么: 臀大肌
人体最小的肌肉是什么: 镫骨肌
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人体中有五腑,属于五腑的是下列中的哪一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人体最先衰老的器官是:胸腺
人体全身有多少块肌肉: 600多块
人体小肠有多长: 5--7米
人体的血管有几种: 3种
人体共有多少对颅神经: 12
人体有多少块骨骼: 206
人体肌肉由三种类型,胃肠蠕动、呼吸、循环等活动都依靠:平滑肌
人体内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人体缺少哪种元素会造成甲状腺肿大: 碘
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 肝
人体含水量百分比最高的器官是: 眼球
人体可以导电是因为人体中含有: 水
人体安全电压为: 36V人体内一共有多少对性染色体: 1对
人体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 受精卵
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是什么: 脾
㈣ 我们学习生物学已经知道: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i的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Ⅰ瓶处是空气的进入端,要证明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就要从吸入的气体五除去二氧化碳,以防止它干扰产物的判断,所以I瓶五应该是氢氧化钠.呼出的气体进入Ⅱ后,由于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如气体五有二氧化碳,则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所以II五是澄清石灰水.
(1)人吸气时应将活左打开,活塞B关闭.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左关闭,活塞B打开.在Ⅱ五看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试剂瓶Ⅰ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五的二氧化碳,试剂瓶Ⅱ的作用是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五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除去空气五的二氧化碳;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五含有二氧化碳.
㈤ 初中生物学人体肺内气体交换过程是怎么样的
当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㈥ 肺脏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哪些
近年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肺”的本质,对肺的功能已有深入的认识,了解到肺不仅是呼吸器官,而且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1)肺司呼吸
肺是呼吸的器官,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着的环节:①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②气体在血中的运输。③内呼吸,指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又称组织换气。因此,通过与外界交换气体并保证血液中有充足氧分供给全身。所以说,“其大气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泡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五味篇》)。肺的呼吸作用,除我们已熟知的调节机制外,又受神经、激素的调节。如甲状腺是肺成熟和表面张力物质代谢的调节者之一。糖皮质激素对肺的成熟有刺激作用,血中黄体酮水平增高后,如妊娠后期,可导致肺部通气过度等。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黄体酮这一类激素作用于肺部相关的靶器官,作用于受体。激素与受体形成复合物后,再移至靶细胞核,作用于染色体组蛋白上,移去特定组蛋白,使相应DNA 裸露出来,通过DNA 多聚酶作用把DNA 信息转给核糖核酸,这步叫转录过程。合成出来的核糖核酸连在核糖体上,根据核糖核酸信息在左核糖体上合成相应蛋白质,其中有些蛋白质加上特定辅酶或金属离子等因子形成特定酶,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生化反应,调节肺功能。这种通过核酸方式来调节蛋白合成,比cAMP、cGMP 调节公式要慢得多,称慢速调节。
cAMP 引起酶活性变化常又可以达千分之一秒甚至更快些,通过核酸调节则需数小时,甚至数天后才能完成。因此,肺主呼吸与核酸、cAMP 等调节方式有关。
(2)肺主气助心行血
肺帮助心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可能是肺通过影响血液中某些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来实现的,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肺通过产生升压的血管紧张素Ⅱ,灭活降压的前列腺素E 和缓激肽等综合作用,使血压升高,推动血液循环,这可能是“肺朝百脉”原理的一部分。如果肺部这种功能减弱,则血压降低,血液运行速度减慢,导致气滞血瘀。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整cAMP、cGMP 的相对平衡达到的。
(3)肺主通调水道
肺和皮肤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时起重要作用。每日呼吸道排出水分有250ml,肺泡为水蒸气所饱和,所以呼吸速度越快,深度越深,失水越多。肺主皮毛,皮肤出汗包括在肺合皮毛功能中,皮肤表面水分蒸发每日可达500ml,而汗腺调节排出水分则变化大,出汗多时一日可达数升以上。汗腺受到cGMP 调节,汗腺细胞cAMP/cGMP 比值降低时,汗腺分泌增加。人体水分排出,主要是通过肾以尿的形式排出。肾排尿受到多种激素包括前列腺素PGE 的调节,而前列腺素的灭活和合成主要在肺脏进行,因此,肺脏通过前列腺素控制肾脏排尿。前列腺素系统和血管紧张素作为一对矛盾对立面,相互作用调节血压、水钠相对平衡,而它们本身受到肺脏调节(合成或灭活)。
前列腺素通过cAMP 和cGMP 起作用,可见肺通调水道功能与肺脏调节肾脏、汗腺等细胞的cAMP、cGMP 作用有关。
(4)肺主皮毛
肺主皮毛,包括皮毛、汗腺的调节体温作用,以及前之已述的发散汗液作用。肺气能推动血液循环,此功能减弱可致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皮肤供血障碍而枯槁。人体皮肤黏膜血管上有α- 受体,α-受体兴奋后,使细胞内cAMP 水平降低;cAMP、cGMP 比值降低,使血管收缩。提高血管细胞cAMP,可使血管扩张,改善供血。活血化瘀药可能有提高cAMP 的作用,可见肺主皮毛也与cAMP 调节有关。
皮肤(包括汗腺)不仅有调节体温和发散汗液作用,也是卫气敷布的地方,起保护作用。
㈦ 生物学上肺部有没有神经系统
首先告诉你你们老师说错了。
第一,肺是个很大的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泡/平滑肌纤维/血管/间质/等。
第二,肺泡上没有神经纤维(你们老师可能是这个意思)
第三,气管,平滑肌上面有神经纤维,间质里面也有迷走神经的末梢。
第四,肺部很少有感觉,说明它的感觉神经没有,但是有迷走神经负责生理活动。
第五,气管和间质里面有感觉神经纤维。举个例子:你喝水呛到了,然后咳嗽,就是感觉神经纤维+咳嗽反射。
㈧ 生物学,不用肺呼吸的动物有哪些
青蛙
㈨ 水肺的生物学定义
生物学定义:海参类动物的呼吸器官。由消化管末端的一部分伸入体腔,然后在体腔中不断分支,形成树枝状,因而叫做“呼吸树”。除有呼吸作用外、还有排泄功能。
海参纲动物消化道长管状,在体内回折,末端膨大成泄殖腔,由此分出一对分支的树状结构,称呼吸树或水肺,为海参特有的呼吸器官。(《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刘凌云、郑光美 主编)
㈩ 谁懂生物学,人体学
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Life science)或是生物科学(Bioscience),是一门研究生命物质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学这一名词最早由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于1802年提出。生物学按几种重要方式被分成几类和异质化了。几千年来生物学现象一直被分为两类:医学(生理学)和博物学。这实际上是一种颇有远见的划分,远比随后为方便起见分作动物学、植物学、真菌学、细胞学、遗传学等等更有见识。因为生物学可分为研究近期原因(Proximate causes),即生理科学(广义的)的主题;和研究终极(进化)原因,即博物学的内容(Mars1961)。 概括地说,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作为继物理、化学之后又一高速发展的学科,正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宏观观方面已经发展到全球生态系统的研究;微观方面则向着分子方向发展。生物学与众多科学结合形成了种类繁多的边缘科学,呈辐射状发展。 生物学从最开始就有2个学派,一个叫博物学派,一个是实验学派。博物学派以生态学为代表,实验学派以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为代表。 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一致的生命科学的定义。特别是对生命科学的范畴,即生命科学包括哪些学科没有明确一致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生命科学是将生命世界(living world)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一个科学分支,研究活着的生物(living organisms)和生命过程(life processes),包括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即生物学(biology)及其分支即医药学、农林牧渔业、人类学、社会学等。生物学的分支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社会生物学等。生命科学中生物学及其分支是生物科学的基础科学(basic science)或纯科学(pure science),医药学和农林牧渔业等是生物科学的应用科学(applied science);很显然,生物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人类学和社会学则属于人文社会科学。 你说的是人体学生物学吗??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是细胞和细胞间质。功能和结构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各种组织又结合成具有一定形态特点和生理功能的器官。如皮肤、肌肉、心、肝、脑等等。器官组织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而为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叫系统。如口腔、咽、食管、胃、肠、消化腺等组成消化系统,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呼吸系统。整个人体可分为8个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人体就是这样由许多器官和系统共同组成的完整的统一体,任何一个器官都不能脱离整体而生存。人体各个系统能够密切配合、协调活动,是由于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的调节作用。 整个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头部有眼、耳、口、鼻等器官。颈部把头部和躯干部联系起来。躯干部的前面分为胸部和腹部,后面分为背部和腰部。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各一对。①上肢分为上臂、前臂和手三部分。上臂和前臂合称臂,即胳膊。上臂和前臂相连处的后面凸起部分叫肘。前臂和手相连的部分叫腕。上肢和躯干相连部分的上面叫肩,下面叫腋。②下肢分为大腿、小腿和足三部分。大腿和小腿相连部分的前面叫膝,后面叫腘。小腿和足相连的部分叫踝。下肢和躯干相连部分的前面凹沟叫腹股沟。身体背面腰部下方、大腿上方的隆起部分叫臀。 人生活在世界上,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我们把人体称为内环境,与外部环境区分。从整体来看,人体的物质组成成分与外部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区别的是物质组成的结构,以及各种成分的配比关系。 生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能体现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小单位。细胞和细胞间质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整个人体。 对于人体,任何生命活动的循环,都是细胞群相互配合的结果。在GOPLA看来,平衡、能量转移(有时要借助物质载体,形成物质转移), [中医人体] 中医学认识人体,是结合肉眼直观的解剖知识,辩症(即根据症状和表现)归纳总结出来的。其生理病理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脏腑经络学说。 人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由各局部组成。中医学把人体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不同生理功能,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津液是由脏腑活动生成的,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肌体维持生命的需要。疾病来自失衡或滞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