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如何计提
1. 如何计提企业坏账准备
你好!仅供参考 , 祝事事顺利 , 望采纳不胜感激!
计提坏账准备金是通过“坏账准备”账户进行核算的,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其账务处理如下:
1. 企业在提取坏账准备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1)如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的,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2)如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
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处理,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
3.已确认坏账损失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全部或部分收回时,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应收账款”等账户。
4.“坏账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2.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如何计提
应收账款需要计提坏账准备。公司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公司自行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第一百六十四条
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制作。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三条
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3. 企业应收票据如何计提坏账准备
应收票据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在有证据表明不再具有应收票据性质时,应将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再计提坏账。企业不应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但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拓展资料: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未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
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 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 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
4. 坏账准备计提公式是什么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计算公式: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为零,应将"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
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提取;应提数小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坏账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频道。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坏账准备计提公式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5. 坏账准备怎么计算
1. 当期应提取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计算的当期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
2. 本期应收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的,按其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以应收账款计提的当期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的,按其差额抵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如果按当期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为零,则“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全部转回。
拓展资料
1. 坏账准备是指对企业应收账款 计提的坏账准备。 企业采用备抵法计算坏账损失。 备抵法下,企业在每期末估计坏账损失,设立“坏账准备”科目。 拨备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 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转入当期费用; 坏账实际发生时,直接冲减坏账准备,同时冲减相应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2. 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核算”,以收取企业坏账准备。提前准备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有备查事项清单,明确方案编制范围、时间划分和发展比例,由股东大会或部门会议、经理或类似的机构。根据管理权限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方面的备案,为决策者准备保荐公司的设备。变更申报按上述程序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后,仍需向相关方提交。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提取时间时,应当根据企业的预测、实际财务状况、未来产能单位数量等相关信息确定提取时间。
3. 审计人员应采用复核法和复核法核对企业“应收账款”科目年末余额和“管理费用”科目相关分账金额,检查企业应收账款的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符合要求。坏账准备是否正确,是否通过减少或增加坏账准备来调整当期损益;及时核对“坏账准备”、“管理费用”及相应账目,检查企业是否采用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调整当期损益;核对“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金额及相关原始凭证,检查是否存在人为多冲或少冲坏账准备;审核“坏账准备”科目或对应科目的授信金额及相关原始凭证,核实企业是否已将已收回和核销的坏账损失计入其他科目,如本行的“坏账准备”科目“应付账款”账户
6. 计提坏账准备怎么做
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备抵法要求平时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末都按照权责发生制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进行预计,并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 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贷: 坏账准备
期末坏账准备也可以按照赊销收入的一定百分比计提。该方法与应收账款余额的会计处理是一致的,只是计算应计提金额时存在不同。该方法下,计提金额是使得计提后的坏账准备账户余额达到本会计期间赊销收入的一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