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有哪些
A. 什么是油菜
油菜即普通白菜,又名青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1~2年生蔬菜,为我国广大地区喜食蔬菜,尤其南方各地栽培和食用更为广泛,在周年生产,调剂蔬菜市场均衡供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油菜喜冷凉气候,耐寒性强,生长适宜温度为18~20℃,能耐-2~-4℃低温,长江流域一般尚可安全越冬,北方则须在保护设施条件下生产冬春茬。气温高于25℃,生长衰弱,易感染病毒病。而萌动的种子及绿体植株在气温15℃以下,经历一定天数即可完成春化,苗端开始花芽分化,长日高温下即抽薹开花,冬春栽培须防止早期抽薹。
(2)光照
油菜产品器官形成需较强的光照,光照不足,易引起徒长,茎节伸长,品质下降。油菜发育上属长日性植物,春栽宜选冬性强,在较高温度下抽薹缓慢的品种。
(3)水分
油菜叶片柔嫩,蒸腾旺盛,但根系浅,吸水力弱。所以需较高的土壤和空气湿度。同时耐涝力较弱,淹水缺氧即会死苗。
(4)土壤营养
喜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养分以速效氮为主,其次是钾肥,磷肥用量最少。
B. 想种植油菜得到高产,哪个品种最经典
油菜的种类较多。有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等等。其在农村地区种植比较广泛。这几个品种综合对比下来,各自的特点分析如下。在长江流域种植的油菜基本都是白菜型油菜,当地农户都称为白菜,这种油菜生长时间比较短,很容易成熟,但最大的缺点就是产量太低。也有一些地方购买了甘蓝型油菜。
C. 油菜的品种有哪些
中国栽培的油菜,可分为三大类型: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
白菜类型
又分为中国北方小油菜和中国南方油白菜。
中国北方小油菜,株型矮小,分枝少,茎杆细,基叶不发达,匍匐生长,叶形椭圆,有明显的琴状裂片,且刺毛多,被有一层薄蜡粉青海的门源油菜属这个类型。
中国南方油白菜,其外形很像普通小白菜。与北方小油菜比较,株型较大,茎杆较粗壮,叶肉组织疏松,基叶发达,叶柄宽,绝大多数不具蜡粉。苏州藏菜、兴化油菜属这个类型。
白菜型油菜,花瓣中等大小,相互重叠,生育期较短,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0。
芥菜类型
株型高大,分枝纤细且部位高,基生叶有明显叶柄,叶面皱缩,具有刺毛和蜡粉。花小,花瓣平滑,不重叠,有辛辣味,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细叶油菜和大叶油菜均属于这个类型。贵州安顺地区种植的油菜多为芥菜类型。
甘蓝类型
植株大小中等,叶较厚且有蜡粉,叶缘缺刻深,半抱茎着生,茎上部的叶无柄,花较大,花瓣重叠,种子较大,不具辛辣味。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9。胜利油菜、奥罗油菜和欧洲油菜均属这个类型。
D. 油菜有哪些优良品种
(1)矮杂一号: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9年审定,命名为GS矮杂一号。该品种是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南京市蔬菜研究所利用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的不育株与短白梗自交系配制育成的杂交种。株高40~45厘米,开展度40~50厘米,株型直立,微束腰。叶片卵圆形、淡绿色。叶柄白色,扁到半圆形,长10~14.5厘米,宽3.5~5.5厘米。单株重0.5千克左右。为早熟种。质嫩纤维少,味淡,较耐热。
(2)四月慢:上海农家品种。株高20~24厘米,开展度30~35厘米,植株直立,束腰。菜头直径9~10厘米。叶片卵圆形,叶长12~15厘米、宽10~13厘米,深绿色,叶面平滑、较厚。叶柄绿白色,扁平稍内凹,较肥厚,柄长6~8厘米,上狭下宽。单株重0.5~0.75千克,667米2产1000~1500千克。抗寒性强,抽薹晚,粗纤维少,品质好。春季定植后,45天左右收获,秋季播种约40天左右收获。
(3)瓢儿菜:南京农家品种。属塌菜类,植株半塌地。叶深绿近圆形,叶面皱褶,叶柄白色,心叶有黄绿和绿色两种,冬季心叶可内卷形成一个小球,内黄外绿,色彩分明,形态独特,品质好,生长慢,耐寒性强。
(4)南农矮脚黄:利用南京矮脚黄二倍体经秋水仙素对其幼苗进行诱导,然后经过多年多次鉴定选择而育成的同源四倍体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株高28.8厘米,开展度31.7厘米。单株平均叶数为20片,最大叶长22厘米,宽19厘米,近圆形,翠绿色。叶柄白色,长9厘米,厚1.4厘米,属半圆梗。单株重485克,生长期60~80天。667米2产量2000~2500千克。品质优,风味甜脆而鲜嫩。耐寒性强,短时间-5℃下无严重冻害,抽薹晚,对病毒病、霜霉病的抗性强。不耐贮运,需及时上市。该品种多作为秋季分期播种、分期收获,冬春季可在温室大棚内育苗或栽培,更适合在保护地内与果菜类间套作,提高经济效益。
(5)青帮油菜:北京地方良种。株高35.6厘米,开度26.5~38.5厘米。植株直立,全株有15~20片叶,叶长13.6厘米,宽11厘米,叶片顶部近圆形,正面深绿色,背面稍淡,叶面平滑,稍有光泽。叶柄长20厘米,宽2.7厘米,厚0.37厘米,浅绿色,直立向上,基部较大,呈束腰状,叶片和叶柄表面均有白色蜡粉。单株重130~250克,最大可达500克以上。抗病性、耐寒性均较强,较耐贮运。品质中等。每667米2产2000~3000千克。适宜春、秋露地及冬季保护地栽培。
E. 油菜是什么菜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原产我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南北广为栽培,四季均有供产。油菜中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维生素C丰富。在网络上也作为“有才”的同义词。中文名: 油白菜 英文名:baby bokchoi 拉丁学名:Brassica chinensis L.油菜别名: 芸苔、寒菜、青江菜、青菜、上海青、胡菜、苦菜、苔芥、青菜、瓢儿菜、勺菜。 又名芸薹、胡菜、薹菜。 油菜按其叶柄颜色不同有白梗菜和青梗菜两种。白梗菜,叶绿色,叶柄白色,直立,质地脆嫩,苦味小而略带甜味。青梗菜,叶绿色,叶柄淡绿色,扁平微凹,肥壮直立,植株矮小,叶片肥厚。质地脆嫩,略有苦味。油菜又叫青菜,颜色深绿。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草本。直根系。茎直立,分枝较少,株高30-90cm。叶互生,分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基生叶不发达,匍匐生长,椭圆形,长10-20cm,有叶柄。 营养价值 油菜的招牌营养素含量及其食疗价值可称得上诸种蔬菜中的佼佼者。 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93克,蛋白质2.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0克,维生素0.5克,钙140毫克,磷30毫克,铁l.4毫克,维生素A3.15毫克,B10.08毫克,B20.11毫克,维生素C51毫克,尼克酸0.9毫克,胡萝卜素3.15毫克。所含的矿物质能够促进骨骼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胡萝卜素、烟酸等营养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F. 油菜有几多少品种,怎样分类
油菜可分为三类,分别为:
白菜型油菜:
该类型又称小油菜或甜油菜。其植株矮小,幼苗生长较快,须根多;基叶椭圆、卵圆或长卵型,叶上举,有多刺毛或少刺毛,被有蜡粉或不被蜡粉,苞茎而生;分枝少或中等,花大小不齐,花瓣两侧相互重叠,自交结实性很低。种子有褐色、黄色或五花子色,大小不一,千粒重3g;含油量中等,一般在35%~38%,高的达45%以上。该类型生育期短,成熟较早,耐瘠薄,抗病力弱,生产潜力小,稳产性差。
拓展资料: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拉丁文名:Brassica campestris L.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原产我国,其茎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花朵为黄色。
农艺学上将植物中种子含油的多个物种统称油菜。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种)类型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
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油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油菜一般生长在气候相对相对湿润的地方,譬如中国的南方。
油菜也有许多用处,比如油菜花在含苞未放的时候可以食用,油菜花盛开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陕西的汉中市就有一片油菜花观赏旅游区),花朵凋谢后,油菜籽可以榨油。
G. 我国油菜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有何区别
我国栽培油菜的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有适合于各种类型油菜生育的自然环境条件,因而我因栽培的油菜种类繁多,是世界油菜品种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我国油菜栽培的历史传统和油菜生产发展的要求,并结合植物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的分类,将芸墓属油菜分为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三大类型。
甘蓝型油菜又叫大油菜。我国已大面积种植。其主要特征是:植株高大,主根粗壮,分枝性中等,分枝较粗壮;基叶具有琴状缺刻,藁茎叶半抱茎着生,叶色似甘蓝,蓝绿色,密被蜡粉或少被蜡粉,叶片较厚;花瓣大,黄色,花瓣相互重叠,角果较长,种子较大,种子黑色或黑褐色;耐肥高产,抗病性较强,含油量较高,增产潜力较大,但生育期较长,成熟较迟。
H. 全国24个高产油菜新品种有哪些
分别有矮杂一号,四月慢,瓢儿菜,青帮有菜,南农矮脚黄 ,等等,这些都属于油菜的新品种,而且产量是非常不错的。
方法:
一、早施苗肥 在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对一些长势较差的田块,还要酌量配施化肥。
二、适施蕾薹肥 蕾薹肥施用宜在主茎抽薹长10厘米时进行,前期苗势好的田块可略为推迟。施用量一般为总施肥量的20%,但肥力好的应少于20%,薄田可大于20%。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搭配施用复合肥。偏施氮肥或施肥迟、过量均易导致病害发生,引起徒长、倒伏,造成减产。
此时油菜较小,在油菜根旁施肥,有利操作,化肥又不会撒到菜苗上。将挖出来的泥土盖在化肥上可起到深施的作用。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油菜专用肥20~25公斤或尿素1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