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知无不言是什么意思

知无不言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4-24 02:46:03

⑴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句的意思

意思是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拓展资料: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汉语词汇,拼音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ú jìn。

词 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发 音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ú jìn

释 义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出 处宋·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示 例

他非常直爽,别人向他请教,他总是~。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看问题

⑵ 知无不言是什么意思

知无不言的意思是: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出自】:宋·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译文】: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无话不谈,许多人称赞他不加密,数百名毁的不加疏。

【近义词】言无不尽、犯颜直谏、畅所欲言、犯言直谏、各抒己见

【反义词】默不做声、闪烁其词、支吾其词、闪烁其辞、吞吞吐吐、默不作声

(2)知无不言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知无不言的近义词

1、言无不尽

【解释】: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出自】:《北齐书·高德政传》:“德政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

【译文】:德政与皇帝的旧相亲近,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2、犯颜直谏

【拼音】[ fàn yán zhí jiàn ]

【解释】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近义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反义词】惟命是从

3、畅所欲言

【解释】: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出自】:明·李清《三垣笔记·崇桢》:“熊司副开元请对,意在攻周辅延儒,故请屏人,诸臣请退,皆允之,惟延儒等请退,则谕止之,故开元不能畅所欲言。”

【译文】:熊司副开元请回答,意在攻周辅延儒,所以请让人,诸臣请求退,都同意的,只有请儒等人请求退,就告诉他停止,所以开元不能畅所欲言。

⑶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是什么意思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意思是:知道的不会不说出来,说了就会毫无保留的说,说话的没有罪过,听的人需要以此为戒!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句话出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毛泽东把上述古人的论述综合起来,在1945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将其作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达到党内外团结的原则。

(3)知无不言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论联合政府》是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报告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民主革命的经验。

特别是抗战以来国共两条抗战路线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党必须实行“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政治路线。

《论联合政府》报告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针对国民党独裁政策,开宗明义地提出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第二部分,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原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第三部分,全面科学地总结了抗战中的两条路线。

第四部分,全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第五部分,号召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并要求全党牢固树立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毛泽东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中国人民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剖析了国共两党的两条不同的抗战指导路线及其截然相反的结果,总结了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

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般纲领和现阶段的具体纲领,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等实现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等基本原则。报告提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奋斗目标。

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因为它是“中国民族团结的破坏者,是国民党战场失败的负责者,是动员和统一中国人民抗日力量的根本障碍物”,“又是内战的祸胎”,只有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才能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报告指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根本途径,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要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人民群众,重点放在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壮大和发展上。只有这样,才能把抗战的胜利变成人民的胜利。

报告论述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关键,是加强党的团结,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为此提出要用新的工作作风,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武装全党。

报告最后号召:“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 报告为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

⑷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什么意思后面两句是什么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意思是: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后面两句是: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原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译文:如果你把知道的都说出来,而且是详细的毫无保留地说出来,这样即使很多人赞誉你,但也不会因此而跟你更加亲密,因为你会把他们的秘密都说给其他人。

出处:宋·苏洵《衡论·远虑》

启示

苏洵的这番话,是在警醒后人,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会很多人诋毁你,但他们也不会因此就疏远你,因为他们可以从你口中知道更多真实、详细的信息。如此下去,必定会陷入无限的恶性循环中。

因此,与人交往时,要坦诚恳切。对待某人时,不要因为别人的称赞而亲近他,也不要因为别人的贬低而疏远他,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主见、睿智,知道什么样的朋友才值得深交。

⑸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而不乱,乱而不杂,杂中有序,序中有理 ”是什么意思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而不乱,乱而不杂,杂中有序,序中有理 ”的意思是:知道的都说,说还要说得详细,详细得来又不条理混乱,就算乱也不没有主题,内容丰富多样之中又逻辑顺序,在顺序中体现出道理。

⑹ 知无不言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知无不言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拼音]
zhī wú bù yán
[出处]
宋·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例句]
他性格直爽,遇事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近义]
言无不尽 犯颜直谏 畅所欲言 犯言直谏 ...
[反义]
默不做声 闪烁其词 支吾其词 闪烁其辞

⑺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凡是知道的事情全说出来,凡是说出来的事情则毫无保留。这句话出自宋代苏洵《衡论上.远虑》。

知无不言的意思是每个人要做到心中坦诚,只要是知道的,就应该诚心诚意的说出来,有话放在桌面上,不必纠结,不能闷在心里不发言,不能当面不说,背后乱说。

言无不尽就是说,只要说就痛痛快快把心里话一股脑的都说出来,该说的话都道尽,别吞吞吐吐的,要告诉大家就是,生活中要坦坦荡荡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一生光明磊落。

(7)知无不言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苏洵的故事:

苏洵在少年时期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二十七岁时,他的哥哥中了科举做了官,他才猛然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读书。于是他下定决心,专心一意的钻研六经百家的学说。

一年后,苏洵参加考试,不幸落榜。回到家后,他长长的叹气说:“我一定是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才不能榜上有名。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实在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

于是把这一年多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从此闭门用功读书,不再提笔写文章。

经过五、六年的苦读,苏洵自觉学识大有增长,可以再拿笔写文章了。当他下笔时,由于知识渊博,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文章论点正确,见解独到,很受当时读书人的推崇。

⑻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什么意思

释义: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只要我说的就没有不将我知道的都说出来的。

拼音: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jìn

出处:《衡论·远虑》

作者:苏洵

创作年代:宋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

原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翻译:把知道的都告诉对方,对对方极度坦诚。很多人赞誉他,也不会因此而跟他更加亲密,很多人诋毁他,也不会因此而疏远他。

例句:林逸长期一个人,也憋的慌,所以遇见孤狼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些门派机密自然忽略了过去。

(8)知无不言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苏洵发愤读书

苏洵在少年时期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二十七岁时,他的哥哥中了科举做了官,他才猛然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读书。于是他下定决心,专心一意的钻研六经百家的学说。

一年后,苏洵参加考试,不幸落榜。回到家后,他长长的叹气说:“我一定是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才不能榜上有名。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实在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

于是把这一年多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从此闭门用功读书,不再提笔写文章。

经过五、六年的苦读,苏洵自觉学识大有增长,可以再拿笔写文章了。当他下笔时,由于知识渊博,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文章论点正确,见解独到,很受当时读书人的推崇。

⑼ 知无不言是什么意思~~

知无不言的意思是: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出自】宋·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把知道的都说出来,而且是详细的毫无保留地说出来,这样即使很多人赞誉你,但也不会因此而跟你更加亲密,因为你会把他们的秘密都说给其他人。而很多人诋毁你,也不会因此而疏远你,因为他们可以从你口中得知很多真实详细的信息。

【示例】他非常直爽,别人对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言无不尽、犯颜直谏、畅所欲言、犯言直谏、各抒己见

【反义词】默不做声、闪烁其词、支吾其词、闪烁其辞、吞吞吐吐

(9)知无不言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1、知无不言的近义词

言无不尽

【解释】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出自】唐·李百药《北齐书·高德政传》:“德政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

德政与皇帝的旧相亲近,无话不谈。

【示例】他是个耿直之人,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常与“知无不言”连用

2、知无不言的反义词

吞吞吐吐

【解释】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你一直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当作什么样的人来看待。

【示例】他似乎有难言之隐,说话总是吞吞吐吐的。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贬义

⑽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意思是什么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意思是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拼音: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jìn。

释义:言:说。凡是自己知道的就没有不说的,要说就没有不说完的。指坦率地、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出处:宋代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译文:把知道的都告诉对方,对对方极度坦诚。很多人赞誉他,也不会因此而跟他更加亲密,很多人诋毁他,也不会因此而疏远他。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近义词

和盘托出

拼音:hé pán tuō chū。

释义:把东西全盘端出,比喻将东西全部拿出或将意见全部说出,毫无保留。

出处:元·明本述《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十六:“今日特为你起模画样,和盘托出。”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热点内容
涿州老师招聘 发布:2025-09-14 21:13:55 浏览:347
零五网初二物理同步练习 发布:2025-09-14 20:51:19 浏览:678
胃病多久好 发布:2025-09-14 18:27:57 浏览:635
教师专业化成长 发布:2025-09-14 16:39:40 浏览:484
八年上册数学 发布:2025-09-14 16:04:25 浏览:358
标杆教育 发布:2025-09-14 15:51:08 浏览:149
教育运营管理 发布:2025-09-14 15:50:24 浏览:196
2017语文全国卷一作文 发布:2025-09-14 12:18:46 浏览:940
九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发布:2025-09-14 11:59:11 浏览:788
夏利的历史 发布:2025-09-14 09:20:56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