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方式有哪些
❶ 条形码常见的编码方式有哪些
世界上常用的码制有EAN条形码、UPC条形码、25条形码、交叉25条形码、库德巴条形码、Code39条形码和Code128条形码等。
二维码国内用的最多的是汉信码或快速响应矩阵码(QR),其它还有PDF417,DataMatrix条码。
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1)编码方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条形码的组成
1、静区
静区是指条形码左右两端外侧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限定区域,是没有任何符号的白色区域,仅用来提示条形码阅读器开始扫描。
2、起始符
起始符是指条形码符号的第一位字符,标志一个条形码符号的开始,阅读器确认此字符存在后开始处理扫描脉冲。
3、数据符
数据符是指位于起始符后的字符,用来记录一个条形码的数据值,其结构异于起始符,允许双向扫描。
4、终止符
终止符是指条形码符号的最后一个字符,标志着一个条形码的结束,阅读器在确认该字符后停止工作。
❷ 目前常用的编码方式有哪些(条码技术)
一维码用的比较多的是CODE39,CDDE128,GTIN-13(EAN13)、GTIN-14(ITF14)、GTIN-8(EAN8)和GTIN-12(UPC)。
二维码国内用的最多的是汉信码或快速响应矩阵码(QR),其它还有PDF417,Data Matrix条码。
❸ 什么是编码方式
所谓编码方式就是指通过特定的压缩技术,将某个视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另一种视频格式文件的方式。目前视频流传输中最为重要的编解码标准有国际电联的H.261、H.263,运动静止图像专家组的M-JPEG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运动图像专家组的MPEG系列标准,此外在互联网上被广泛应用的还有Real-Networks的RealVideo、微软公司的WMT以及Apple公司的QuickTime等。
❹ 汉字的编码有几种各有什么用途
汉字的编码分为外码、交换码、机内码、字形码和地址码。具体用途如下:
1、外码(输入码)
外码也叫输入码,是用来将汉字输入到计算机中的一组键盘符号。常用的输入码有拼音码、五笔字型码、自然码、表形码、认知码、区位码和电报码等,一种好的编码应有编码规则简单、易学好记、操作方便、重码率低、输入速度快等优点,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2、交换码(国标码)
计算机内部处理的信息,都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汉字也不例外。而二进制代码使用起来是不方便的,于是需要采用信息交换码。中国标准总局1981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即国标码。
3、机内码
根据国标码的规定,每一个汉字都有了确定的二进制代码,在微机内部汉字代码都用机内码,在磁盘上记录汉字代码也使用机内码。
4、汉字的字形码
字形码是汉字的输出码,输出汉字时都采用图形方式,无论汉字的笔画多少,每个汉字都可以写在同样大小的方块中。通常用16×16点阵来显示汉字。
5、汉字地址码
汉字地址码是指汉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形信息的逻辑地址码。它与汉字内码有着简单的对应关系,以简化内码到地址码的转换。
(4)编码方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1、机器自动识别汉字:计算机通过“视觉”装置(光学字符阅读器或其他),用光电扫描等方法识别汉字。
2、通过语音识别输入:计算机利用人们给它配备的“听觉器官”,自动辨别汉语语音要素,从不同的音节中找出不同的汉字,或从相同音节中判断出不同汉字。
3、通过汉字编码输入:根据一定的编码方法,由人借助输入设备将汉字输入计算机。
❺ 根据编码方式的不同,文本视频图片声音有哪些文件类型
根据编码方式的不同,文本视频图片声音的文件类型有:
1、文本
文本文件类型:包括ASCII、MIME、.txt等格式。
(1)ASCII标准使得只含有ASCII字符的文本文件可以在Unix、Macintosh、Microsoft Windows、DOS和其它操作系统之间自由交互。
(2)文本文件在MIME标准中的类型为“text/plain”,此外,它通常还附加编码的信息。在Mac OS X出现前,当Resource fork指定某一个文件的类型为“TEXT”时,Mac OS就认为这个文件是文本文件。
(3).txt是包含极少格式信息的文字文件的扩展名。.txt格式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它通常是指那些能够被系统终端或者简单的文本编辑器接受的格式。
2、视频
(1)微软视频 :wmv、asf、asx。
(2)Real Player :rm、 rmvb。
(3)MPEG视频 :mp4。
(4)手机视频 :3gp。
(5)Apple视频 :mov、m4v。
(6)其他常见视频:avi、dat、mkv、flv、vob等
3、图片
图像格式即图像文件存放的格式,通常有JPEG、TIFF、RAW、BMP、GIF、PNG等。由于数码相机拍下的图像文件很大,储存容量却有限,因此图像通常都会经过压缩再储存。
4、音频
(1)Wave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P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
(2)AIFF是音频交换文件格式的英文缩写,是苹果计算机公司开发的一种音频文件格式。
(3)Audio文件是Sun Microsystems公司推出的一种经过压缩的数字音频格式,是Internet中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
(4)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代表运动图像压缩标准,这里的音频文件格式指的是MPGE标准中的音频部分。
(5)RealAudio文件是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流式音频(Streaming Audio)文件格式,它包含在Real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RealMedia中,主要用于在低速率的广域网上实时传输音频信息。
(6)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乐器数字接口)是数字音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它定义了计算机音乐程序、合成器以及其他电子设备交换音乐信号的方式。
(5)编码方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编码方式和文件类型的区别:
1、编码方式则是指容器格式中数据的压缩编码方式,例如Mpeg-4,H.264,H.263,等等。而数据采用了何种编码方式是无法单单从文件格式的后缀上看出来的。就是说你无法从一个盖着盖子的便当盒外面看出里面装了什么配菜。
2、文件类型一般情况下从文件的后缀名就能看出来,比如AVI,Mp4,3gp,mov,rmvb等等。这些格式又叫做容器格式(container format),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装东西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为一个便当盒,或者野餐篮(兄弟,你没吃早饭吧)。
3、例如,Mpeg-4是视频编码方式,而Mp4是容器格式,两者本来就不是一个范畴里的东西。
❻ 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有:奇偶校验、恒比码、矩阵码、循环冗余校验码、卷积码、Turbo码。
1、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是一种校验代码传输正确性的方法。根据被传输的一组二进制代码的数位中“1”的个数是奇数或偶数来进行校验。采用奇数的称为奇校验,反之,称为偶校验。
采用何种校验是事先规定好的。通常专门设置一个奇偶校验位,用它使这组代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或偶数。若用奇校验,则当接收端收到这组代码时,校验“1”的个数是否为奇数,从而确定传输代码的正确性。
2、恒比码
恒比码一般指定比码 。
定比码是指一组码中1和0的码元个数成一定比例的一种编码。换言之,它是选用比特序列中1和0码元之比例为定值,所以又称为恒比码。定比码是一种常用的检错码。
3、矩阵码
矩阵码属二维条码的一种,是将图文和数据编码后,转换成一个二维排列的多格黑白小方块图形。
矩阵式二维条形码是以矩阵的形式组成,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Dot)的出现表示二进制的 “1”,不出现表示二进制的 “0”,点的排列组合确定了矩阵码所代表的意义。其中点可以是方点、圆点或其它形状的点。矩阵码是建立在电脑图像处理技术、组合编码原理等基础上的图形符号自动辨识的码制,已较不适合用“条形码”称之。
4、循环冗余校验码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简称循环码,是一种常用的、具有检错、纠错能力的校验码,在早期的通信中运用广泛。循环冗余校验码常用于外存储器和计算机同步通信的数据校验。奇偶校验码和海明校验码都是采用奇偶检测为手段检错和纠错的(奇偶校验码不具有纠错能力),而循环冗余校验则是通过某种数学运算来建立数据位和校验位的约定关系的。
5、卷积码
卷积码将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但k和n通常很小,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行传输,时延小。卷积码的纠错性能随m的增加而增大,而差错率随N的增加而指数下降。在编码器复杂性相同的情况下,卷积码的性能优于分组码。
6、Turbo码
Turbo码是Claude.Berrou等人在1993年首次提出的一种级联码。Turbo码有一重要特点是其译码较为复杂,比常规的卷积码要复杂的多,这种复杂不仅在于其译码要采用迭代的过程,而且采用的算法本身也比较复杂。这些算法的关键是不但要能够对每比特进行译码,而且还要伴随着译码给出每比特译出的可靠性信息,有了这些信息,迭代才能进行下去。
(6)编码方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差错控制编码是指在实际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时,由于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加性噪声的影响,所收到的数字信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
为了在已知信噪比的情况下达到一定的误比特率指标,首先应合理设计基带信号,选择调制、解调方式,采用频域均衡和时域均衡,使误比特率尽可能降低,但若误比特率仍不能满足要求,则必须采用信道编码,即差错控制编码。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做法是:在发送端被传输的信息序列上附加一些监督码元,这些多余的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约束)。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规则检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一旦传输过程中发生差错,则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将受到破坏,从而可以发现错误,乃至纠正错误。研究各种编码和译码方法正式差错控制编码所要解决的问题。
❼ 编码方式是什么
搞清常用编码特性是解决字符集编码问题的基础。字符集编码的识别与转换、分析各种乱码产生的原因、编程操作各种编码字符串(例如字符数计算、截断处理)等都需要弄清楚编码的特性。
了解一种字符集编码主要是要了解该编码的编码范围,编码对应的字符集(都包含哪些字符),和其他字符集编码之间的关系等。
ASCII
ASCII码是7位编码,编码范围是0x00-0x7F。ASCII字符集包括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等字符。其中0x00-0x20和0x7F共33个控制字符。
只支持ASCII码的系统会忽略每个字节的最高位,只认为低7位是有效位。HZ字符编码就是早期为了在只支持7位ASCII系统中传输中文而设计的编码。早期很多邮件系统也只支持ASCII编码,为了传输中文邮件必须使用BASE64或者其他编码方式。
GB2312
GB2312是基于区位码设计的,区位码把编码表分为94个区,每个区对应94个位,每个字符的区号和位号组合起来就是该汉字的区位码。区位码一般 用10进制数来表示,如1601就表示16区1位,对应的字符是“啊”。在区位码的区号和位号上分别加上0xA0就得到了GB2312编码。
区位码中01-09区是符号、数字区,16-87区是汉字区,10-15和88-94是未定义的空白区。它将收录的汉字分成两级:第一级是常用汉字 计3755个,置于16-55区,按汉语拼音字母/笔形顺序排列;第二级汉字是次常用汉字计3008个,置于56-87区,按部首/笔画顺序排列。一级汉 字是按照拼音排序的,这个就可以得到某个拼音在一级汉字区位中的范围,很多根据汉字可以得到拼音的程序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编写的。
GB2312字符集中除常用简体汉字字符外还包括希腊字母、日文平假名及片假名字母、俄语西里尔字母等字符,未收录繁体中文汉字和一些生僻字。可以用繁体汉字测试某些系统是不是只支持GB2312编码。
GB2312的编码范围是0xA1A1-0x7E7E,去掉未定义的区域之后可以理解为实际编码范围是0xA1A1-0xF7FE。
EUC-CN可以理解为GB2312的别名,和GB2312完全相同。
区位码更应该认为是字符集的定义,定义了所收录的字符和字符位置,而GB2312及EUC-CN是实际计算机环境中支持这 种字符集的编码。HZ和ISO-2022-CN是对应区位码字符集的另外两种编码,都是用7位编码空间来支持汉字。区位码和GB2312编码的关系有点像 Unicode和UTF-8。
GBK
GBK编码是GB2312编码的超集,向下完全兼容GB2312,同时GBK收录了Unicode基本多文种平面中的所有CJK汉字。同 GB2312一样,GBK也支持希腊字母、日文假名字母、俄语字母等字符,但不支持韩语中的表音字符(非汉字字符)。GBK还收录了GB2312不包含的 汉字部首符号、竖排标点符号等字符。
GBK的整体编码范围是为0x8140-0xFEFE,不包括低字节是0×7F的组合。高字节范围是0×81-0xFE,低字节范围是0x40-7E和0x80-0xFE。
低字节是0x40-0x7E的GBK字符有一定特殊性,因为这些字符占用了ASCII码的位置,这样会给一些系统带来麻烦。
有些系统中用0x40-0x7E中的字符(如“|”)做特殊符号,在定位这些符号时又没有判断这些符号是不是属于某个 GBK字符的低字节,这样就会造成错误判断。在支持GB2312的环境下就不存在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支持GBK的环境中小于0x80的某个字节未必就 是ASCII符号;另外就是最好选用小于0×40的ASCII符号做一些特殊符号,这样就可以快速定位,且不用担心是某个汉字的另一半。Big5编码中也存在相应问题。
CP936和GBK的有些许差别,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把CP936当作GBK的别名。
GB18030
GB18030编码向下兼容GBK和GB2312,兼容的含义是不仅字符兼容,而且相同字符的编码也相同。GB18030收录了所有Unicode3.1中的字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字符,GBK不支持的韩文字符等等,也可以说是世界大多民族的文字符号都被收录在内。
GBK和GB2312都是双字节等宽编码,如果算上和ASCII兼容所支持的单字节,也可以理解为是单字节和双字节混合的变长编码。GB18030编码是变长编码,有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三种方式。
GB18030的单字节编码范围是0x00-0x7F,完全等同与ASCII;双字节编码的范围和GBK相同,高字节是0x81-0xFE,低字节 的编码范围是0x40-0x7E和0x80-FE;四字节编码中第一、三字节的编码范围是0x81-0xFE,二、四字节是0x30-0x39。
Windows中CP936代码页使用0x80来表示欧元符号,而在GB18030编码中没有使用0x80编码位,用其他位置来表示欧元符号。这可以理解为是GB18030向下兼容性上的一点小问题;也可以理解为0x80是CP936对GBK的扩展,而GB18030只是和GBK兼容良好。
BIG5
Big5是双字节编码,高字节编码范围是0x81-0xFE,低字节编码范围是0x40-0x7E和0xA1-0xFE。和GBK相比,少了低字节是0x80-0xA0的组合。0x8140-0xA0FE是保留区域,用于用户造字区。
Big5收录的汉字只包括繁体汉字,不包括简体汉字,一些生僻的汉字也没有收录。GBK收录的日文假名字符、俄文字符Big5也没有收录。因为Big5当中收录的字符有限,因此有很多在Big5基础上扩展的编码,如倚天中文系统。Windows系统上使用的代码页CP950也可以理解为是对Big5的扩展,在Big5的基础上增加了7个汉字和一些符号。Big5编码对应的字符集是GBK字符集的子集,也就是说Big5收录的字符是GBK收录字符的一部分,但相同字符的编码不同。
因为Big5也占用了ASCII的编码空间(低字节所使用的0x40-0x7E),所以Big5编码在一些环境下存在和GBK编码相同的问题,即低字节范围为0x40-0x7E的字符有可能会被误处理,尤其是低字节是0x5C("/")和0x7C("|")的字符。可以参考GBK一节相应说明。
尽管有些区别,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把CP950当作Big5的别名。
ISO-8859-1
ISO-8859-1编码是单字节编码,向下兼容ASCII,其编码范围是0x00-0xFF,0x00-0x7F之间完全和ASCII一致,0x80-0x9F之间是控制字符,0xA0-0xFF之间是文字符号。
ISO-8859-1收录的字符除ASCII收录的字符外,还包括西欧语言、希腊语、泰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对应的文字符号。欧元符号出现的比较晚,没有被收录在ISO-8859-1当中。
因为ISO-8859-1编码范围使用了单字节内的所有空间,在支持ISO-8859-1的系统中传输和存储其他任何编码的字节流都不会被抛弃。换言之,把其他任何编码的字节流当作ISO-8859-1编码看待都没有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特性,MySQL数据库默认编码是Latin1就是利用了这个特性。ASCII编码是一个7位的容器,ISO-8859-1编码是一个8位的容器。
Latin1是ISO-8859-1的别名,有些环境下写作Latin-1。
UCS-2和UTF-16
Unicode组织和ISO组织都试图定义一个超大字符集,目的是要涵盖所有语言使用的字符以及其他学科使用的一些特殊符号,这个字符集就是通用字符集(UCS,Universal Character Set)。这两个组织经过协调,虽然在各自发展,但定义的字符位置是完全一致的。ISO相应的标准是ISO 10646。Unicode和ISO 10646都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所以会有不同的版本号来标明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Unicode版本号都能找到相对应的ISO 10646版本号。
ISO 10646标准定义了一个31位的字符集。前两个字节的位置(0x0000-0xFFFD)被称为基本多语言面(Basic Multilingual Plane, BMP) ,超出两个字节的范围称作辅助语言面。BMP基本包括了所有语言中绝大多数字符,所以只要支持BMP就可以支持绝大多数场合下的应用。Unicode 3.0对应的字符集在BMP范围内。
UCS字符集为每个字符分配了一个位置,通常用“U”再加上某个字符在UCS中位置的16进制数作为这个字符的UCS表示,例如“U+0041”表示字符“A”。UCS字符U+0000到U+00FF与ISO-8859-1完全一致。
UCS-2、UTF-16是UCS字符集(或者说是Unicode字符集)实际应用中的具体编码方式。UCS-2是两个字节的等宽编码,因为只是使用了两个字节的编码空间,所以只能对BMP中的字符做编码。UTF-16是变长编码,用两个字节对BMP内的字符编码,用4个字节对超出BMP范围的辅助平面内的字符作编码。
UCS-2不同于GBK和Big5,它是真正的等宽编码,每个字符都使用两个字节,这个特性在字符串截断和字符数计算时非常方便。
UTF-16是UCS-2的超集,UTF-16编码的两字节编码方式完全和UCS-2相同,也就是说在BMP的框架内UCS-2完全等同与UTF-16。实际情况当中常常把UCS-16当作UCS-2的别名。
UCS-2和UTF-16在存储和传输时会使用两种不同的字节序,分别是big endian和little endian(大尾和小尾)。例如“啊”(U+554A)用big endian表示就是0x554A,用little endian表示就是0x4A55。UCS-2和UTF-16默认的字节序是big endian方式。在传输过程中为了说明字节序需要在字节流前加上BOM(Byte order Mark),0xFEFF表示是big endian,0xFFFE表示是little endian。UCS-2BE、UCS-2LE是实际应用中使用的编码名称,对应着big endian和little endian,UTF-16BE、UTF-16LE也是如此。因为默认是BE字节序,所以可以把UCS-2当做是UCS-2BE的别名。
在UCS编码中有一个叫做“ZERO WIDTH NO-BREAK SPACE”的字符,它的编码是U+FEFF,是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字符。UCS规范建议我们在传输字节流前,先传输字符“ZERO WIDTH NO-BREAK SPACE”,如果传输的ZERO WIDTH NO-BREAK SPACE是0xFEFF就说明是big endian,反之就是little endian。
UCS-2和UTF-16也可以理解为和ASCII以及ISO-8859-1兼容,在ASCII编码或者ISO-8859-1编码的每个字节前加上0x00,就得到相应字符的UCS-2编码。
UCS-2和UTF-16中会使用0x00作为某个字符编码的一部分,某些系统会把0x00当作字符串结束的标志,在处理UCS-2或UTF-16编码时会出现问题。
UTF-8
UTF-8是UCS字符集的另一种编码方式,UTF-16的每个单元是两个字节(16位),而UTF-8的每个单元是一个字节(8位)。UTF-16中用一个或两个双字节表示一个字符,UTF-8中用一个或几个单字节表示一个字符。
可以认为UTF-8编码是根据一定规律从UCS-2转换得到的,从UCS-2到UTF-8之间有以下转换关系:
UCS-2 UTF-8
U+0000 - U+007F 0xxxxxxx
U+0080 - U+07FF 110xxxxx 10xxxxxx
U+0800 - U+FFFF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例如“啊”字的UCS-2编码是0x554A,对应的二进制是0101 0101 0100 1010,转成UTF-8编码之后的二进制是1110 0101 10 010101 10 001010,对应的十六进制是0xE5958A。
UCS-4也是一种UCS字符集的编码方式,是使用4个字节的等宽编码,可以用UCS-4来表示BMP之外的辅助面字符。UCS-2中每两个字节前再加上0x0000就得到了BMP字符的UCS-4编码。从UCS-4到UTF-8也存在转换关系,根据这种转换关系,UTF-8最多可以使用六个字节来编码UCS-4。
根据UTF-8的生成规律和UCS字符集的特性,可以看到UTF-8具有的特性:
UTF-8完全和ASCII兼容,也就是说ASCII对应的字符在UTF-8中和ASCII编码完全一致。范围在0x00-0x7F之内的字符一定是ASCII字符,不可能是其他字符的一部分。GBK和Big5都存在的缺陷在UTF-8中是不存在的。
大于U+007F的UCS字符,在UTF-8编码中至少是两个字节。
UTF-8中的每个字符编码的首字节总在0x00-0xFD之间(不考虑UCS-4支持的情况,首字节在0x00-0xEF之间)。根据首字节就可以判断之后连续几个字节。
非首字节的其他字节都在0x80-0xBF之间;0xFE和0xFF在UTF-8中没有被用到。
GBK编码中的汉字字符都在UCS-2中的范围都在U+0800 - U+FFFF之间,所以每个GBK编码中的汉字字符的UTF-8编码都是3个字节。但GBK中包含的其他字符的UTF-8编码就不一定是3个字节了,如GBK中的俄文字符。
在UTF-8的编码的传输过程中即使丢掉一个字节,根据编码规律也很容易定位丢掉的位置,不会影响到其他字符。在其他双字节编码中,一旦损失一个字节,就会影响到此字节之后的所有字符。从这点可以看出UTF-8编码非常适合作为传输编码
❽ 信息编码方式有哪些
编码方式有哪些_简述常用的编码方式
1、ASCII码
学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ASCII码,总共有128个,用一个字节的低7位表示,0~31是控制字符如换行回车删除等;32~126是打印字符,可以通过键盘输入并且能够显示出来。
2、ISO-8859-1
128个字符显然是不够用的,于是ISO组织在ASCII码基础上又制定了一些列标准用来扩展ASCII编码,它们是ISO-8859-1~ISO-8859-15,其中ISO-8859-1涵盖了大多数西欧语言字符,所有应用的最广泛。ISO-8859-1仍然是单字节编码,它总共能表示256个字符。
3、GB2312
它的全称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它是双字节编码,总的编码范围是A1-F7,其中从A1-A9是符号区,总共包含682个符号,从B0-F7是汉字区,包含6763个汉字。
4、GBK
全称叫《汉字内码扩展规范》,是国家技术监督局为windows95所制定的新的汉字内码规范,它的出现是为了扩展GB2312,加入更多的汉字,它的编码范围是8140~FEFE(去掉XX7F)总共有23940个码位,它能表示21003个汉字,它的编码是和GB2312兼容的,也就是说用GB2312编码的汉字可以用GBK来解码,并且不会有乱码。
5、GB18030
全称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是我国的强制标准,它可能是单字节、双字节或者四字节编码,它的编码与GB2312编码兼容,这个虽然是国家标准,但是实际应用系统中使用的并不广泛。
6、UTF-16
说到UTF必须要提到Unicode(UniversalCode统一码),ISO试图想创建一个全新的超语言字典,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可以通过这本字典来相互翻译。可想而知这个字典是多么的复杂,关于Unicode的详细规范可以参考相应文档。Unicode是Java和XML的基础,下面详细介绍Unicode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UTF-16具体定义了Unicode字符在计算机中存取方法。UTF-16用两个字节来表示Unicode转化格式,这个是定长的表示方法,不论什么字符都可以用两个字节表示,两个字节是16个bit,所以叫UTF-16。UTF-16表示字符非常方便,每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这个在字符串操作时就大大简化了操作,这也是Java以UTF-16作为内存的字符存储格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7、UTF-8
UTF-16统一采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虽然在表示上非常简单方便,但是也有其缺点,有很大一部分字符用一个字节就可以表示的现在要两个字节表示,存储空间放大了一倍,在现在的网络带宽还非常有限的今天,这样会增大网络传输的流量,而且也没必要。而UTF-8采用了一种变长技术,每个编码区域有不同的字码长度。不同类型的字符可以是由1~6个字节组成。
UTF-8有以下编码规则:
如果一个字节,最高位(第8位)为0,表示这是一个ASCII字符(00-7F)。可见,所有ASCII编码已经是UTF-8了。
如果一个字节,以11开头,连续的1的个数暗示这个字符的字节数,例如:110xxxxx代表它是双字节UTF-8字符的首字节。
如果一个字节,以10开始,表示它不是首字节,需要向前查找才能得到当前字符的首字节。
❾ 视频的编码方式有哪些与格式一样吗
很多啊,常见的有MPEG系列的编码方式(当然,也包括很多子类如MPEG-1、专MPEG-2、AVC(H264)、DivX、vidx等)real的RV40。还有WMV2。总属之很多啦。与之相对应的格式也是不一样的。 MPEG-1对应的格式是dat也就是传说中的VCD。那MPEG-2对应的格式VOB就是传说中的DVD喽。MPEG-4(AVC。DivX什么的都是他的手下)对应的是AVI(mp4好像也是)。RV40对应的自然是RMVB呼啦的。至于WMV2,对应的就是WMV呗。 现在视频格式没有硬性的规范,很乱,这也是各类播放器需要很多解码器的原因(对付那么多不同规格的视频耶)
❿ 计算机有哪些编码方式
指电脑内部代表字母或数字的方式,常见的编码方式有:ASCII编码、GB2312编码(简体中文)、GBK、BIG5编码(繁体中文)、ANSI编码、Unicode、UTF-8编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