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为什么不回国
⑴ 张学良晚年拒绝回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张学良将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风流倜傥过着潇洒的生活,父亲死后,年纪轻轻的他接过父亲打下的江山,成为了华夏大地响当当的人物。后来为了民族大义,不惜发动兵变,以至于自己身陷囹圄,失去自由。
36岁的张学良,正值最好的岁月,看着日寇横行,他一度想着带领着千军万马,走上战场,一雪前耻。但是正在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之时,却被无情的禁锢,失去了自由
,一起失去的还有他的理想和抱负。
不会故土也就罢了,但是当他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曾经的回忆可能就会像潮水一般,无止尽的涌过来。与其承受这些痛苦,倒不如远远地躲开。世事沧桑,也许真相张学良早已经说过,他曾经说过:“物是人非事事休”。短短的七个字,却是让人感慨万分。
⑵ 张学良晚年为什么没回东北
张学良是研究中国现代史绕不过去的人物,可谓一身而系天下安危。在他身上值得探讨的事情很多——譬如,晚年的他为什么不回祖国看看? 1990年张学良逐渐获得人身自由。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2001年10月15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从1990年到去逝,他有10年的机会可以回大陆、回东北看看,可他就硬没回来,这对一个曾经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在东北叱咤风云的少帅而言,的确是非同寻常,甚至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有人曾忿忿地说道:“我们一直宣传说张学良如何爱国,那就有一点,爱国为什么不回国?”事实上,如果张是真的要回去吻一吻自己的黑土地,回去与关东父老们洒泪相抱,大陆既不会拒绝,国民党也无法阻挠。没有选择回到祖国,他自然有难言之隐,区区万把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一样攻占了东北军在沈阳的北大营,在以后的半年时间里,张学良奉行的不抵抗主义,使整个东北三省供手让给了日本人,沦陷区千万的国人成了亡国奴,千万的同胞横尸山野,关里关外一片悲哀的哭声。 晚年,脱离国民党控制的张学良,回忆自己在1931年至1935年间的作为时,有过相当的悔意。信奉基督教徒他也曾引用过使徒保罗的话:“我是罪人中的罪魁。”异乡的中国梦是空洞的,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异邦他乡是找不到故乡的感觉的!只不过,他不愿触景生情,不愿在屈指可数的晚年生涯中,每天有自责和悔恨的内容。当然,张学良当时做出这样的选择,确也有其不得已的一面,东北的责任应由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政府负起,而当时的政府还只是张皮,无论其地位、实力、意愿,都承担不了在东北作战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要张独任巨艰,确实也有点勉为其难。所以张学良当时曾感慨系之:“现在须将国内先统一,外侮自然减退”。有人评价张学良晚年不回大陆不回东北时有云:“他知道他不能回东北,他还知道他无脸以对东北3700万父老乡亲。”话虽刻薄,却一语中的。这一切也注定了张学良的悲情人生。
⑶ 张学良为什么不回大陆不回家乡,而去美国
并非张学良不想回来,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人身自由被限制,身边常有特务和密探的监视。一直到蒋经国去世后,经过他的学生的多方呼吁,再加上中共的努力,张学良才重获人身自由。然而此时的张学良已年近90,无法承受舟车劳顿,因此回归祖国成为他毕生的遗憾。
⑷ 张学良晚年为什么不回大陆看看
张学良究竟为什么晚年不返回祖国大陆定居而最后客死在异国的檀香山?时至今日,这 仍然是一个有待讨论和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拟从邓颖超派人赴美为张学良送去亲笔邀请函,以及张学良给邓颖超的复信谈起,从中管窥这位著名爱国将领暮年归乡之志不能如愿的内幕。
邓颖超写信诚邀张学良
长期以来,史学界特别是东北张学良研究者们一直都在争论邓颖超是否真有一封信函寄给在美国的张学良。新世纪伊始,我们有幸见到了邓颖超这封信的影印件。
1991年3月10日,当张学良和夫人从台北桃园机场踏上赴美探亲之旅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中共中央格外重视。中央书记处特别注意到,张学良在台北机场登机前对中外记者的谈话中,曾公开表示有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意向。邓小平得知后,专一打电话给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杨尚昆,说:“你们应该开个会,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并对如何迎接张学良的归来作了较为详细的指示。
...
...
...
...
...
http://..com/question/41559726.html?fr=qrl
⑸ 张学良晚年曾答应回大陆,却为什么到死也没有回
张学良听后颇受感动。但是,由于事体重大,他说:“我这个人清清楚楚地很想回去,但现在时候不到,我一动就会牵动大陆、台湾两个方面。我不愿意为我个人的事,弄得政治上很复杂。”
其中之原因,既不是有人说的身体欠佳,也不是有人猜测的张学良有意回避政治的顾虑。最主要的原因是,跟随他60多年的夫人赵一荻有病在身。总不能在夫人患病的时候自己一人去大陆吧。此乃人之常情。张学良与赵女士相濡以沫一生,形影不离。张学良想回大陆看看,肯定是希望偕夫人一起起程。”蒋仲乐在台湾还听说张学良准备陪夫人到美国加州和夏威夷去治疗和疗养,那里一些条件要比台湾好些。至于张学良什么时候回大陆,他认为在当时情况下是很难有肯定的时间表的。
⑹ 张学良为何去了美国而后又没有回国
张学良为什么已有了回乡之便,却又不肯返回祖国大陆?海内外媒体对此议论纷纭。香港《信报》记者以专访的方式发表了一篇题为《张学良动向:先回台湾再作道理》的文章,其中说:“张学良以他的行动证明他为人重义,舍弃了从美国径赴大陆,早日了却扫祭亡父墓庐,并一偿半个世纪多渴望亲睹家乡面貌的愿望。……据接近少帅的人士透露,他这次在纽约与吕正操见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次中共派吕正操到美参加为张祝寿,与张接触,可谓高招。在吕正操向少帅表示大陆的人特别是东北家乡的人都热切欢迎少帅早日回去看看时,张学良心有难处地委婉谢绝了。他在纽约三个月的停留期间,外界(包括美国方面)都在注视他在中国统一、两岸和谈中会扮演什么角色。可以看出,在纽约方面,美华协会发起为他隆重庆寿以前,他是避谈统一的,即使接受记者访问,也只谈东北军旧事。直到6月3日庆寿以后,公开露了面,而且与中共人士晤见。在6月13日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能够替国家统一做什么贡献时,张学良微笑了一下说:‘我现在是闲云野鹤,我真能有什么贡献吗?我还是那么说,只要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事,我都愿意去做。’张学良还告诉国民党:‘不要怕和共产党谈。’……”
正是由于张学良在第一次访美后并没如愿返回他毕生翘首的祖国大陆,特别是事隔一年以后,当张学良再次离开台湾去夏威夷做永久性定居以后,各种有关他为什么在晚年不回大陆的传说和猜测,就有几个不同版本在海内外的媒体上炒作。
是因生病不回大陆吗
媒体认定的第一个理由是:张氏夫妇系因生病而失去了回大陆探亲的机会。
不错,张学良在晚年确曾染患过多种疾病。从1936年被蒋介石幽禁时起,直到1990年真正获得了人身自由,漫长的岁月里张学良先后得过几次重病:1944年抗战期间,张学良曾在贵阳得过当时极为难以医治的盲肠炎(即现在看来只是小手术的阑尾炎),后经手术治疗,终于痊愈;第二次是1954年在台湾高雄,张学良患突发性咯血,病情危重,后经抢救得以脱险;第三次是1964年的肠胃综合症,入台北荣民总医院治疗近半年,初时怀疑是肠癌,后经复查乃一般痢疾,不久即愈;第四次是1993年10月25日深夜张学良忽然头疼难忍,猝然晕倒,被家人急送到荣民总医院进行抢救。经主治医师赖继有等人的连夜抢救,认定张学良患有急性脑血肿,起因是张氏的第四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由于病发突然,所以在他颅内已经造成了弥漫性血肿,病情相当危急。这是张学良晚年患染的最严重疾病。当时的张学良已届93岁高龄,年龄较大,病情较危,且病变出现在颅脑的要害部位,因此荣民总医院感到抢救的希望不大。谁也没有想到,经过几天的紧急抢救,张学良竟然奇迹般地得以生还,这在台湾脑外科不能说不是一个绝无仅有的特例。张学良非但没有因为年纪过大而形成脑疝或死亡性休克,而且竟然在入院一个月后即得以康复出院,又像常人一样在院落里散步了!显而易见,他决非因为这场突发疾病而改变了回大陆探亲的初衷。
1993年,当大陆和东南亚地区的媒介纷纷发文猜测张学良为什么不回祖国大陆时,海外报刊的主要关注焦点大多在张学良是“因病”不能实现夙愿上。其中一家有影响的华文报纸说:“近几年来,张学良要返回东北老家探亲的消息不少,然而,物换星移,时间流淌,至今仍未见张学良踏上回大陆的归途。有的估计:张学良毕竟是年至93岁高龄的耋耄,可能身体欠佳,行动不便。有的猜测:张学良有过不参与政治的表示,可能是避政治之嫌,一再推迟赴大陆的行程。但是事实上这几种猜测都缺少根据。”
据当时刚刚赴台湾面拜张学良的东北大学校长蒋仲乐先生说:“张学良仍然很想回大陆看看,尤其是对东北老家总是一往情深。但他近期不能回大陆,其中之原因,既不是有人说的身体欠佳,也不是有人猜测的张学良有意回避政治的顾虑。最主要的原因是,跟随他60多年的夫人赵一荻有病在身。总不能在夫人患病的时候自己一人去大陆吧。此乃人之常情。张学良与赵女士相濡以沫一生,形影不离。张学良想回大陆看看,肯定是希望偕夫人一起起程。”蒋仲乐在台湾还听说张学良准备陪夫人到美国加州和夏威夷去治疗和疗养,那里一些条件要比台湾好些。至于张学良什么时候回大陆,他认为在当时情况下是很难有肯定的时间表的。
自然,另一种说法也难以成立,那就是日本记者野川在张学良第一次访美回台后不久在日本《读卖新闻》上撰文所说的“张学良有机会回大陆而不能回的原因,是他在美国纽约期间,被医生查出左脚生了数枚阻碍他行走的骨刺”。
事实上,张学良脚生骨刺也确有其事,但不是在美国查出,而是1992年1月张学良回台后到荣民总医院治疗感冒时查出的。当时,医生发现在他的右脚(而不是野川所说的左脚)小趾骨上生出了两个小小的骨刺。他们认为这两枚骨刺虽小,但必须马上采取控制性治疗,不然会发展到影响步行走路。后来,张学良在台湾一边治疗,一边从北投旧宅搬到台北天母的一幢住宅楼里,以电梯上下代步,
⑺ 张学良有回去新中国吗
没有回过新中国。
“西安事变”名将张学良自1949年被蒋介石带往台湾后,再也没有回过大陆。事实上张学良将军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访问北京和沈阳老家,并曾通过绝对信赖的密友穿针引线,眼看张学良将军就要成行,可惜最后关头出了问题,令张将军抱憾终生。
1956年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西安事变20周年纪念大会,周恩来总理亲自出席,王冀的父亲也应邀参加。当时周总理称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中国大陆对外开放,很欢迎回去走走。张的理由是:“李登辉准许他到美国来,他不能借此机会就跑去大陆。这样做对李登辉不好交待。”大陆去不成了,张学良也不想留在台湾,就申请前往美国。就此留下一生遗憾。
(7)张学良为什么不回国扩展阅读:
张学良返乡心切,亦可由亲近张的台方人士处得到验证。如院士张捷迁1993年接受《明报月刊》采访提到:“张老先生非常想念他的家乡,愿意在适当时候回去看看”。再如,张的口述史作者郭冠英也讲:“张学良一直跟我说:‘对东北想极了!很想回东北。‘”其余如祖炳明、张闾瑛等,所述大致相同。
张闾蘅也曾说,其实没有别的原因,大伯很多事情都没踩在点子上:当他想回大陆时,政治环境不允许,等环境允许了,又因为大妈的病情回不去。他们一直相依为命,他不可能撇下大妈一个人回大陆。张学良虽然终老海外,至死也没有回到祖国大陆,但这位伟大的爱国者病逝以后,中共中央仍然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⑻ 张学良为什么不回大陆
张 学 良 因 为 长 久 禁 在 蒋 家 后 宫,难 免 对 政 治 隔 阂,因 此 一旦 出 山,就 诸 多 混 乱且 不 适 应。他 本 对 自 己的 政 治能 量还 有 一定 期 许,但 后 来 他感 到 迷 惑 了。台 湾 的政 治 他 不 懂,台 湾 的 政 治 也 不 要 他,他 只 有 远 离 是 非 之 地,到 海 外去 独 善 其 身了。
不 过 这 些 都 只 是 阻 张 回 到 祖 国 内 地 的 充 分 条 件,必 要 条 件 还 是 他 性 格 上的 弱 点,加上政 治 期 望落 差 所 致。
政 治 环 境 的 干 扰
张 学 良 常 说,他 是 远 离 政 治 漩 涡 的“闲 云 野 鹤”,“采 菊 东 篱”的 老 翁,没 有特 权 的 普 通 人。其 实 不 然。他 自 至 终 没 有 离 开 政 治,他 是 位 国 内 外 一 直 关 注的 政 治 人 物。被 蒋 介 石 幽 禁 期 间,他 矢 志 不 渝,非 常 关 心祖 国 的 和 平 统一;“自 由”之 后,仍 然 表 示,只 要国 家 需 要,他 将 像 年 轻 时 一 样 尽 心 尽 力。
1991 年 6 月 4 日,张 学 良 在 美 国 与 吕 正 操 将 军 会 晤 时,说 他 愿 意 保 留 其 特 殊 身 份,一 旦 两 岸 需 要 他 做 什 么,他 甘 心 情 愿 为 祖 国 的 和 平 统 一 而 尽 力;并 答 应 将中 共 中 央 和 平 解 决 台 湾 问 题 的“一国 两 制”方 针,原 原 本 本 地 告 诉 李 登 辉,为 两 岸 传 递 信 息。
1993 年,他 把 自 己 培 养 了 20 多 年 的 兰 花(爱 国 号)托 黄 秀 球 转 赠 江 泽 民 主 席,表 达 其 爱 国 赤 子 思 念 祖 国 内 地 人 民 的一 片 深 情。
他 与唐 德 刚商 定,合 作 完 成 《我 说 你 写 录》,却 受 到 国 民 党 秘 书 长的干扰,不 得 已 与美 国 哥 伦 比 亚 大 学 的 张 之 丙 秘 密做 “口 述 历 史”;回 东 北 家 乡走 走,还 须 向“总 统”请 假,等 等,都 说 明他 并 非“闲 云 野 鹤”、“采 菊 老 翁” 和“普 通 百 姓”。
他 说, 两 岸 的 形 势 越 缓 和,他 回 家 的 条 件 就 越 成 熟。
1991 年,因 为 李 登 辉 的 干 预,张 学 良 未 能 实 现 他 在 美 国 已 经 作 出 的“回 家 决 定”。第 二 年,发 生 苏 联 解 体,东 欧 剧 变,台 湾 翘 尾 巴,两 岸 关 系 吃 紧;接 着,美 国 违 反 中 美 三 个 联 合 公 报 精 神,悍 然 售 台 F 16 战 机,中 国 向 美 提 出 抗 议,两 岸 关 系 再 度 紧 张。这 些 在 张 学 良看 来,都 是 不 利 于 他 回 家 看 看 的 大 环 境。
又 有 一 些 冷 战 思 维 阴 魂 不 散 的 台 湾 人,唯 恐 张 真 的 回 到 内 地,会 对台 湾 产生“震 撼”。如 张 群 对 张 学 良 所 说 的,蒋 氏 父 子 为 什 么 不放 你,原 因 是:“你 是 个宝 贝,谁 把 你 抓 住,对 谁 就 有 用,你 明 白 这 句 话 吗?”意 思 就 是 怕 张 跑 到 共 产 党 那 边 去,对 共 产 党有 用。
张 学 良 思 来 想 去 ,就 是 怕 为 他 个 人 的 事,给 海 峡 两 岸 带 来 政 治 上 不必 要 的 麻 烦。这 些 多 余的 担 ,竟 使 他 失 掉1991 年 直 接 从 美 国回 到 东 北 老 家 的“天 赐良 机”。
个 人性 格 与 家 庭 方 面 的 原 因
张 学 良 讲 情 讲 义,始 终 如 一。他 以 为 李 登 辉 上 台 后,张 群 等 才 敢 公 开 为 他举 办 规 模 盛 大 的 祝 寿 活 动,又 是 李 给 他 到 美 国 探 亲 与 子 孙 团 聚 的 自 由,因 此对 李 持 有 好 感, 感 恩 戴 德。以 至 于 模 糊 了 自 己 认 请 李 登 辉“台 .独”面目 的 视 线(为 此,他 与 吕 正 操 在 美 国 会 晤时 ,在 对 李 的 看 法 上 产 生 分 歧,争 论 了 一 番)。结 果 上了.李 .登 .辉的当。
还有,张 学 良 对 回 乡 之 行犹 豫 不 定 之 时,和 他 患 难 与 共 的 赵 四 小 姐 怕 因 回家 改 变 他 们 多 年 来 的 宁 静 生 活 而 影 响 健 康,对 回 乡 探 亲 持 有 异 议,使 张 对 回家 之 事,顾 虑 重 重,不 好 决 断。
身 体 方 面 的 原 因
张 学 良 回 来 的 最 佳 机 遇 是 在 1991 年。 他 当 时 身 体 健 朗,思 维 敏 锐, 精 神 矍铄,坐 车、乘 飞机 都 毫 无 问 题。而 且 从 美 国 直 飞 北 京 相 当 方 便。错 过 此 时,他 的 身 体 日 渐 衰 弱,赵 四 病 上 加 病,夫 妇 双 方 只 能 靠 轮 椅 行 动,即 便 再 想 回 来,身 体 状 况 也 不 允 许 了。
总 之, 张 学 良 想 家 是 真,未 回 是 实。他 要 真 的 下 定 决 心 回 ,有 的 是 机 会,也是 任 何 人阻 挡 不 住 的。
⑼ 张学良为什么不回中国
获得自由的张学良和她的赵四小姐赵一荻一起去了美国,并且在美国定居,我国因为考虑到张学良曾经对我军有着极大的功劳,想邀请他回国定居。经过一番计划后,由原来张学良的副官吕正操前往美国去迎接张学良,为了能够顺利把张学良迎回来,邓颖超还给他写了信,信中内容大致就是邀请他回国一类的话。
在经过多方交涉后,张学良依然婉拒了我国的邀请,问起原因,他只说了七个字:”物是人非事事休“,这七个字,未免也太扎心了。确实对于张学良而言,现在的家乡早已经不是他当年当东北王时期的家乡了,虽然他的亲友父母都在故土,曾经也是他的舞台之地。按理来说张学良应该有一种”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家乡有一种深深地思念之情。
但张学良给出的答案物是人非事事休更是一种无奈之情,或许是他早已经不是东北王了,或许是他在九一八事变带给东北人的灾难让他无法面对几千万的父老,或许是他不想看到现在东北的改革与之前的千差万别,或许是他和蒋军之间达成了某种约定,种种原因之下张学良最终不回国,2001年在美国檀香山去世。
张学良去世后,按照他的遗嘱,把他的全部物品交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保管,把自己对大陆的一生遗憾都交到了美国
⑽ 张学良为什么到最后也没回东北,是不是因为他当年抛弃东北父老不抵抗,没脸回来
是的,张学良从台湾到了美国后,可以说已经获得了一定自由,如果其想回东北,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另外个人觉得张学良绝对不是因为没脸面而不回东北,更多的是此间乐,不思蜀,或者压根心里就没有对东北的思念。如果想更多的了解张学良,可以看看小松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