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校园道德建设

校园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 2021-03-03 09:46:11

校园道德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用英语怎么

Campus moral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校园道德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❷ 在校园内有哪些社会公德是我们应该遵守的

同学们,你是否曾随手关掉过楼道的电灯?随手拧紧过哗哗流着水的水龙头?看到地面上有纸屑、塑料袋等垃圾,你是否又随手捡起丢入垃圾桶呢?……这些举手之劳,只需耽误你一点点时间,然而,正是你这“随手”,便可换来生活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融洽,维护了社会公德,你这“随手”正是讲公德的体现。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建设的好坏,体现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亡胜衰。从80年代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去年江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加强道德建设,倡导良好风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因此,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都应该按照这个要求规范我们的行为。今天,我们倡导每一位同学,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保护我们美丽的校园环境做起。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美是生活,而生活就应该是有色彩的。”当你漫步在校园,面对繁花似锦、绿树成阴、道路整齐的优美环境时,相信你一定会有一种美的感受和好的心情。
有人说:“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氛围可以催人奋进”,说明创造优美环境的重要性。作为中学生,我们都希望置身于这样一个美的环境中:清晨,我们在百花丛中晨读,优美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加强了我们的记忆;黄昏,我们在校园的林阴道上漫步,挺拔的绿树会激起我们成长的紧迫感。
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里,勤劳聪明的祖先对美化环境的重要性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有名的《颜氏家训》中,把早晨起来清扫庭院作为教育子女不可缺少的一项运动。鲁迅先生的北京故居,屋内一张书桌,几把椅子,几架图书,墙壁上除了藤野先生的照片外,还有屈原《离骚》中的集句;庭院中,有先生亲手栽种的枣树和刺梅。这是一个有利于学习和工作的环境,反映了主人朴实、尊师和战斗的精神。
我们需要美的环境,我们呼唤美的环境,而美的环境更要我们每个人去创造。美的环境能塑造人的心灵和培养高尚的人格,爱护美的环境也是我们”基础文明、基础道德“的具体体现。然而,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还有许多与美的环境不和谐的音符,不文明行为、不文明现象还时有发生,污染了学校美的环境。因此,我们希望全体同学,见到老师、长辈和同学要问声好,看见校园有废纸、瓜果皮、塑料袋等垃圾能主动捡起,改变乱抛、乱吐、污言秽语等不文明现象,要用美的语言和美的行为,来创造美的环境。虽然,单独的小溪确实左右不了大气候,但千万个小气候累加起来,却足以改变一个大气候。人人都讲公德,何愁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生活在这样美丽环境的校园该是多么美好!
同学们,爱我们的校园吧,爱天空暖暖的阳光,爱大地淡淡的薄雾,爱参天大树上的每一片绿叶,爱拂过脸颊的每一缕轻风,因为,我们共同拥有在片蔚蓝的天空与坚实的土地!同学们,让我们把对在一切的爱付诸行动吧,以“六讲、五爱、十不”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以讲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塑造我们的人格,我们要成扫地做起、从不吃零食做起、从不讲脏话做起、从不随手乱抛垃圾做起、从爱护我们的校园做起,争做文明的金中人。我们要用双手创造美的环境,去爱一棵树、一片草,去呵护每一朵花、每一片绿,让新学期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让朗朗的读书声散发花的芬芳、草的清香,让我们露珠般清亮的眼神闪烁自信、快乐的光芒!
同学们,最后让我们牢记培根的一句名言:“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遵守社会公

❸ 关于大学校园道德建设的论文

在世人中间,道德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世上现存的最严肃的东西:这一点已经使道德版论者得益匪浅了,权在诸神中间,而且也许也在人类中问,等着道德论者的并不是一场小小的哄笑:人们决不能不受惩罚地长时间忍受一位师傅的威严。“教训”人类、“改良”人类,这样一个意图的僭妄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组织讲座学习、表彰在文化和思想方面有贡献的人、组织开展有关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方面的校园活动

❺ 校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意大利诗人但丁也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道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再来看看我国,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综上所述,正如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道德情操永远种植在人的心灵里,人既要"利己"也要"利他",唯有此,人类才能永恒。 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中提到了亚当·斯密的这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并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指出,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 为何这本书有如此的魅力,读过之后才领悟,在物欲膨胀、道德濒临崩溃、心理危机日益深重的时代,斯密的道德哲学体系将引导人们穿越昏暗的私欲“丛林”,小心地呵护心中的道德烛光,带给读者心灵的满足。 亚当·斯密在这本书中指出,人天生是社会的动物,时刻生活在他人的评价之中:为了顾及他人的感受,人不得不对自己原始的激情加以节制和改造,从而产生羞耻心和荣誉感,这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作者试图用最简明的思路回应人类面临的道德情感问题,他把看到或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产生的“同情”,看做是人类天赋的基本美德,他认为,情感的互动构成了社会生活天然的项链,道德和正义对于社会至关重要。 《道德情操论》对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正是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它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一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就足以让许多人感到惊喜和自豪。但是,认真审视我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从中可以看到诸多隐患和不安。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等人性美德被排斥、被贬低,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包围着人们。在这样的时代下,《道德情操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警醒世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观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将“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种植在人的心灵里。近期的三鹿奶粉事件、糖脂宁胶囊假药案让我们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们已将自私和贪婪发挥的淋漓尽致。嫌贫爱富,仗势欺人,恃强凌弱的事件网上每天都有报道,亚当·斯密所讲到的“同情心”几乎都已泯灭。追求财富,满足虚荣已经成了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对这一问题亚当·斯密做出了理性的分析。他指出,真正让我们动心的不是安逸享乐,而是虚荣,但虚荣总是有赖于我们对自己能够得到关注和认可的信心。富人为他的财富而骄傲,是因为他觉得财富自然会为他带来全世界的关注,而他心中所有由此而生的快意都很容易得到世人的认同。这种感觉使他的虚荣心极度膨胀,也使他更加看重自己的财富,甚至超过了财富为他带来的一切。相反,贫困让穷人感到耻辱,因为他觉得人们因为他穷而看不起他,即使偶尔注意到他,也不会同情他的痛苦和不幸。尽管默默无闻还不等于被人否定,但是低下的地位让我们得不到尊敬和认可,从而走向悲观失望。穷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注意,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如同在自己的茅屋中一样晦暗。人们假惺惺的问寒问暖只能让他们更觉难堪,并不能带来纸醉金迷的享乐。人们完全无视他们的存在,就算他痛不欲生的表情让旁人无法回避,也只是招来轻蔑、厌恶的眼光而已。那些春风得意的人不能容忍可怜人在他们面前逞强,让他们安逸平静的幸福被可怜巴巴的惨相打破。可是那些位高名重的人却总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人们争相一睹他们的风采,幻想着身处那种地位的人会是多么志得意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公众的眼睛,一言一行都处于人们的目光中。他们是盛会上万众瞩目的骄子,众望所归的楷模,人们渴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激励和指示。只要没有荒唐可笑的行为,他随时都会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引起关注和同情。虽然随之而来的条条框框会束缚他的自由,但是他们也因此获得了众人的羡慕,这对于他们的含辛茹苦、殚精竭虑是一种补偿,即使为此失去优裕闲适、无忧无虑的生活也是值得的。 斯密的分析将人性的本质暴露的一览无余,让人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但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摆脱财富的支配,坦然面对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纠正自己那些不道德的行为。 温总理曾多次提到“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只顾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发展过程中的与民互动,发展的成果仅仅只是少数人享有,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没有普惠到,因此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成为了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希望大家都能响应温总理的倡导,认真的读一读《道德情操论》,重新审视一下当前的基本国情,去思索探讨我国未来的发展之路。 时代在变迁,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永远不应消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应是每一名公民都遵循的人生准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我们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么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正如书中所说“虽然我们有效地善行,很少可能延伸至任何比我们自己的国家更广阔的社会,但我们的善意,却没有任何范围的限制,可以包含整个无限的宇宙。同时,作为一名年轻的公务员,平时应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善恶。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践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应勤奋学习,善于思考,锻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多实践,多积累,多反省,注重能力与内心的双重发展。

❻ 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3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迷茫。
现代大学生普遍对政治缺乏热切关注与认知,政治意识及忧国忧民意识不强,对现行理想道德教育存在抵触情绪,更有甚者思想过于偏激,也有一部分学生思想思想消极,毫无进取之心,对集体主义价值观认识不高。主要反映在道德责任意识和义务观念淡薄, 他们只讲索取, 不讲奉献, 贪图个人利益, 损害集体利益。 1.4道德理论与实际行动步调不一
有些大学生知行脱节、 言行相悖、 表里不一, 讲起大道理来头头是道, 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却漏洞百出、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足产生的原因
2.1家庭教育问题。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家庭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的就是家长。有的家长提倡引导式教育,奖惩人性化;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式教育,奖惩暴力化;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忽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等等。所有这些家庭教育方式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成才, 反而还会制造出问题孩子。 2.2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作为继家庭教育后最主要的教育方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品掌握,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完善。我们一向倡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育“四有”新人,但就目前的学校教育情况来看,德智失衡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原则也没有牢牢把握。由于德育工作做得不到位, 使部分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不到全面发展, 学生在思想道德和遵纪守法方面屡屡发生各种问题。 2.3社会环境问题。
社会作为学生刚走出象牙塔进行磨练的地方,其教育也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首先,互联网络的开通,一方面使学生获取各种先进知识的渠道增加,有助于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其有害信息如暴力、色情以及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急剧增加。有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吧、游戏厅,致使一些大学生思想混乱,进而导致不道德事件和违法乱纪事件屡屡发生,给社会安定带来不必要麻烦。其次,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价值观念和各种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弃对我国进行 “ 西化” 、 “ 分化” 的政治图谋, 并以各种手段、各种途径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 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 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 2.4大学生自身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总体还不够成熟。在思考问题时常表现在思维上片面性较重,缺乏辩证性。重现象轻本质的思想严重,重功利轻道德的现象严重,这些思想导致大学生在功利与道德上自觉不自觉的更看重前者,也使的一些非道德现象屡屡发生。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方法及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各种高新技术都被应用于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战略中来,各国的综合国力日趋强大,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国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其发展的速度都是十分的迅速,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们还是落后一大截,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新一辈人才——当代的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就要进一步的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方法及途径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3.1加强思想道德课程建设,丰富其学习内容
大学的课程数目繁多,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它还是深深的影响着同学们的心,所以说,大学里课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程建设的最重要的有一本好书,好书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无异于一个良师益友,可以说一本好书可以造就一个成功的人。好书源于好的作者,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就要从书抓起,所以要组织专家学者不断的创新,重视教材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一个好的开端。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精神文明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我们学生的水平,名师出高徒,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能管理好的老师如何能培养出好的学生呢。一个老师自己的观点,对时事的看法,对事物的评价,教学的内容方法,政治倾向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学生,学生们会不自觉的跟随自己老师的观点、看法。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做好表率,重师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取信于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祖国的园丁。所以说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是重大的,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影响深远。 3.3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规范其内容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是以教育为出发点的。大学生最初对社会的认知都是源于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来接触、了解社会,并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有刚入学时的军训,、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为主要的活动形式,这主要时让我们认知社会,增强我们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也有大二大三时对专业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所学的专业以实践的形式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增强自己的荣誉感。在这些过程中,我们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人格的形成,特别是在大学生这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初形成的时期,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来说社会实践活动时必不可少的。
3.4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大学生长期生活的环境并不是家庭,而是学校,所以说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并不是家庭而是校园。在校园里对学生影响最深的应该就是一个校园的校园文化。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到校园的文化中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健康的思想文化可以造就一个个性鲜明、道德高尚、品学兼优、情趣优雅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型人才。学校通过升国旗唱国歌,上党课学党史,在图书馆寝室张贴名言警句、历史英雄人物、科学家、学者画像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生就会在不自觉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5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同时,应注重人性化的管理[2] 由目前的调查看来,大多数的大学在对学生管理时都是采用强制性的手段的,像一个学生犯错全班受罚,寝室一人不合格全寝室人陪同收拾的比比皆是,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受到一些成效但是还是有弊端的。这种强制性的举措是不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因为学生们的思想觉悟没有得到提高,他们是被动的。所以说在学校的管理中应该逐渐的实现有强制性向自觉性的转变,只有学生们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才能真正的实现思想道德的建设。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每日“三省吾身”发现优点继续发扬,发现缺点及时改正,真正的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祖国未来的支撑。

❼ 校园道德建设什么重要的英语作文

什么东重要
**************************************************************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
另外如果你觉得我内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容忘记采纳哟!
***************************************************************

❽ 校园文明建设有什么意义

校园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品德行为 。

实现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就是对校园包括各班教室环境的布置文化的设计。通过环境文化熏陶人、感染人,从而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自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可见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代表着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

三、多样的校园文化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他们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

四、积极的校园文化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而以创建活动、达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竞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培养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素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促进师生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六、践行学校行为文化,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8)校园道德建设扩展阅读

以学校文化的呈现形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两部分

一、显性文化:包括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如校园场地布置、校园活动仪式等。

1、校园建筑具有德育价值:学生在不会“说话”的校园建筑里学习、活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道德教育。

2、校园仪式具有德育价值:如升旗、入团(队)宣誓、运动会入场等学校仪式,既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德育价值。

二、隐性文化:包括校风、班风、人际关系等。

1、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校园人际环境。

班级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会影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建立友爱、信赖、关心、负责、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最有德育价值的校园隐性文化。

2、丰富校园的精神生活,“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发挥、表现和确立自己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苏霍姆林斯基

3、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书香校园”,通过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学生读好书,在阅读生动感人、充满人性美的道德文选或文学作品中,激发对真善美之情以及对假丑恶的憎恨感。

热点内容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发布:2025-09-25 05:10:19 浏览:935
教师韩国电影 发布:2025-09-25 03:25:46 浏览:634
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 发布:2025-09-24 22:25:26 浏览:902
足球的发展历史 发布:2025-09-24 20:59:36 浏览:629
数学著作是 发布:2025-09-24 17:34:39 浏览:407
小放牛教学反思 发布:2025-09-24 14:41:45 浏览:686
高一数学必修一幂函数 发布:2025-09-24 13:56:40 浏览:567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 发布:2025-09-24 13:55:15 浏览:604
班的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24 09:35:19 浏览:584
校园招聘书籍 发布:2025-09-24 08:41:59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