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1-03-13 23:51:22

A. 湖北省重点高中排名

2018湖北重点高中排名

名次 中学名称 全国排名 所在城市 城市排名 状元人数

1 襄阳五中 25 襄阳 1 5

2 巴东一中 78 恩施 1 2

2 大冶一中 78 黄石 1 2

2 武汉三中 78 武汉 1 2

2 襄阳四中 78 襄阳 2 2

2 宜昌夷陵中学 78 宜昌 1 2

7 洪湖一中 152 荆州 1 1

7 荆门市龙泉中学 152 荆门 1 1

7 荆州中学 152 荆州 1 1

7 武钢三中 152 武汉 2 1

7 武汉二中 152 武汉 2 1

7 武汉外国语学校 152 武汉 2 1

7 孝感高中 152 孝感 1 1

7 钟祥一中 152 荆门 1 1

2018湖北重点高中介绍

襄阳市第五中学

襄阳市第五中学(Xiangyang No.5 Middle School)是湖北省重点中学,也是湖北省文明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襄阳市第五中学始建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初名“襄阳府中学堂”;1912年,改为湖北省第七区鹿门中学;1924年,更名为湖北省立第十中学;1928年,成立湖北省立第五中学;1947年,更名为湖北省立襄阳高级中学;1950年,更名为湖北省立襄阳中学;1956年,改名为襄樊市第五中学;2011年,更名为襄阳市第五中学。

湖北省巴东一中

2018湖北重点高中排名 湖北最新高中排行榜

B. 湖北省所有高中名单急!!!1

只有比较重点的.
湖北省、市重点高中名单(由: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是所一般学校)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b]

[b]湖北省、市重点高中名单[/b]
[b]1、省重点(示范)公办高中(70所)
武汉市(24所):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三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武汉市十二中、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市十七中、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吴家山中学、湖北省武汉中学、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钢第三子弟中学、洪山高中、汉口铁中、新州区第一中学、黄陂区第一中学、武汉市汉南一中、江夏一中、蔡甸区汉阳一中、
宜昌市(8所):宜昌市一中、枝江市一中、葛洲坝六中、当阳高中、宜昌市三峡高中、夷陵中学、宜都一中、长阳一中
荆门市(5所):荆门市龙泉中学、钟祥一中、京山一中、沙洋中学、东宝中学
襄樊市(4所):襄樊四中、襄樊五中、襄铁一中、襄阳一中
黄石市(1所):黄石二中
荆州市(8所):沙市中学、洪湖一中、监利一中、荆州中学、石首一中、公安一中、 江陵中学、公安县车胤高中
咸宁市(2所):鄂南高中、赤壁一中
恩施州(3所):来凤一中、利川一中、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
黄冈市(5所):黄冈中学、麻城一中、黄梅一中、红安一中、浠水一中
[b]十堰市(4所):东汽一中、丹江口市一中、十堰市第一中学、郧阳中学
[/b] 孝感市(2所):孝感高中、汉川一中
仙桃市(1所):仙桃中学
随州市(2所):随州一中、广水一中
鄂州市(1所):鄂州高中
[b]2、市州级重点(示范)学校(144所)
[/b] 武汉市(25所):武汉市育才中学、汉市第二十中学、武汉市实验学校、武汉市第十六中学、武汉市育才高中、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武汉高第六十八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武汉市第六十五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高中、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汉市女子高级中学、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东湖中学、蔡甸区第二中学、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三高级中学、新洲区第四高级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一中、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四中学、一冶四中、武汉市常青一中
荆州市(6所):荆州市北门中学、松滋市第一中学、公安县第二中学、石首市南岳中学、监利中学、沙市一中
恩施州(7所):恩施市一中、建始县一中、巴东县一中、巴东县二中、宣恩县一中、咸丰县一中、鹤峰县一中
黄冈市(19所):蕲春县第一中学、蕲春县实验中学、武穴中学、罗田县第一中学、英山县第一中学、英山县石镇中学、黄州区第一中学、团风县第一中学、黄州中学、红安县第二中学、黄梅县第五中学、武穴市梅川高中、武穴市实验高中、武穴市育才高中、浠水县实验高中、浠水县闻一多中学、罗田县三里畈高中、黄州区西湖中学、罗田县骆驼坳中学
孝感市(12所):汉川二中、汉川高中、云梦梦泽高中、云梦一中、应城二中、云梦曲阳高中、安陆一中、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孝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大悟县第一中学、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三江航天一中
宜昌市(12所):宜昌市第二中学、宜昌外国语学校、夷陵区东湖高中、宜都市第二中学、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当阳市河溶高级中学、远安县第一中学、兴山县第一中学、秭归县第一中学、五峰县第一中学、○六六基地一中
襄樊市(10所):襄樊一中、南漳县一中、谷城县第一中学、保康县一中、老河口市一中、枣阳市第一中学、宜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枣阳市白水高中、枣阳市师苑高中、襄樊市东风中学
黄石市(8所):黄石市实验高中、黄石市二十中、有色一中、大冶市第一中学、大冶市第二中学、大冶市实验高中、黄石市第三中学、阳新县第一高级中学
随州市(5所):随州市二中、曾都区一中、广水市实验高中、广水市二中、广水市四中
[b]十堰市(6所):郧县一中、郧西一中、房县一中、竹山县一中、竹溪县一中、丹江水管局一中
[/b] 荆门市(12所):荆门市一中、荆门市石化中学、钟祥市胡集高中、钟祥市旧口高中、京山中学、京山县二中、京山县五中、五三高中、掇刀高中、沙洋县后港高中、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钟祥三中
咸宁市(6所):通城一中、咸宁市温泉中学、咸宁高中、嘉鱼县第一中学、崇阳县一中、通山第一中学
鄂州市(1所):鄂州市第二中学
天门市(3所):岳口中学、天门中学、天门市实验高级中学
潜江市(8所):潜江中学、潜江市广华中学、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潜江市文昌高级中学、潜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潜江市竹根滩高级中学、潜江市章华高级中学、潜江市向阳一中
仙桃市(6所):仙桃市第八中学、仙桃市彭场高级中学、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仙桃市实验高级中学、仙桃市汉江中学、仙桃市毛嘴高级中学
神农架林区(1所):神农架林区一中

C. 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怎么

简介:当阳市第抄二高级中袭学创办于1956年,前身为当阳师范和长坂高中。现有68个教学班,学生5300多人。其中音美专业班8个,学生近500人。校园占地面积140余亩,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教学楼、艺术楼、综合科技楼、图书办公楼、餐厅、礼堂、体育馆、多栋学生公寓、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完善配套。装备有高标准、高规格的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低音广播系统,课件开发系统,微机教学系统,音乐电化教育系统,金龙卡服务系统。此外,拥有摄影、电影放影设备,钢琴60余架及各类乐器700余件,演出服装千余套,图书15万余册。
注册资本:2799.2万人民币

D. 查湖北省当阳市二高确切的通信地址和邮编

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444100 嘿嘿`我的母校

E. 黄冈地区各县市高中排名

[b]1、省重点(示范)公办高中(70所)
武汉市(24所):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三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武汉市十二中、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市十七中、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吴家山中学、湖北省武汉中学、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钢第三子弟中学、洪山高中、汉口铁中、新州区第一中学、黄陂区第一中学、武汉市汉南一中、江夏一中、蔡甸区汉阳一中、
宜昌市(8所):宜昌市一中、枝江市一中、葛洲坝六中、当阳高中、宜昌市三峡高中、夷陵中学、宜都一中、长阳一中
荆门市(5所):荆门市龙泉中学、钟祥一中、京山一中、沙洋中学、东宝中学
襄樊市(4所):襄樊四中、襄樊五中、襄铁一中、襄阳一中
黄石市(1所):黄石二中
荆州市(8所):沙市中学、洪湖一中、监利一中、荆州中学、石首一中、公安一中、 江陵中学、公安县车胤高中
咸宁市(2所):鄂南高中、赤壁一中
恩施州(3所):来凤一中、利川一中、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
黄冈市(5所):黄冈中学、麻城一中、黄梅一中、红安一中、浠水一中
[b]十堰市(4所):东汽一中、丹江口市一中、十堰市第一中学、郧阳中学
[/b] 孝感市(2所):孝感高中、汉川一中
仙桃市(1所):仙桃中学
随州市(2所):随州一中、广水一中
鄂州市(1所):鄂州高中
[b]2、市州级重点(示范)学校(144所)
[/b] 武汉市(25所):武汉市育才中学、汉市第二十中学、武汉市实验学校、武汉市第十六中学、武汉市育才高中、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武汉高第六十八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武汉市第六十五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高中、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汉市女子高级中学、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东湖中学、蔡甸区第二中学、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三高级中学、新洲区第四高级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一中、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四中学、一冶四中、武汉市常青一中
荆州市(6所):荆州市北门中学、松滋市第一中学、公安县第二中学、石首市南岳中学、监利中学、沙市一中
恩施州(7所):恩施市一中、建始县一中、巴东县一中、巴东县二中、宣恩县一中、咸丰县一中、鹤峰县一中
黄冈市(19所):蕲春县第一中学、蕲春县实验中学、武穴中学、罗田县第一中学、英山县第一中学、英山县石镇中学、黄州区第一中学、团风县第一中学、黄州中学、红安县第二中学、黄梅县第五中学、武穴市梅川高中、武穴市实验高中、武穴市育才高中、浠水县实验高中、浠水县闻一多中学、罗田县三里畈高中、黄州区西湖中学、罗田县骆驼坳中学
孝感市(12所):汉川二中、汉川高中、云梦梦泽高中、云梦一中、应城二中、云梦曲阳高中、安陆一中、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孝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大悟县第一中学、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三江航天一中
宜昌市(12所):宜昌市第二中学、宜昌外国语学校、夷陵区东湖高中、宜都市第二中学、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当阳市河溶高级中学、远安县第一中学、兴山县第一中学、秭归县第一中学、五峰县第一中学、○六六基地一中
襄樊市(10所):襄樊一中、南漳县一中、谷城县第一中学、保康县一中、老河口市一中、枣阳市第一中学、宜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枣阳市白水高中、枣阳市师苑高中、襄樊市东风中学
黄石市(8所):黄石市实验高中、黄石市二十中、有色一中、大冶市第一中学、大冶市第二中学、大冶市实验高中、黄石市第三中学、阳新县第一高级中学
随州市(5所):随州市二中、曾都区一中、广水市实验高中、广水市二中、广水市四中
[b]十堰市(6所):郧县一中、郧西一中、房县一中、竹山县一中、竹溪县一中、丹江水管局一中
[/b] 荆门市(12所):荆门市一中、荆门市石化中学、钟祥市胡集高中、钟祥市旧口高中、京山中学、京山县二中、京山县五中、五三高中、掇刀高中、沙洋县后港高中、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钟祥三中
咸宁市(6所):通城一中、咸宁市温泉中学、咸宁高中、嘉鱼县第一中学、崇阳县一中、通山第一中学
鄂州市(1所):鄂州市第二中学
天门市(3所):岳口中学、天门中学、天门市实验高级中学
潜江市(8所):潜江中学、潜江市广华中学、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潜江市文昌高级中学、潜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潜江市竹根滩高级中学、潜江市章华高级中学、潜江市向阳一中
仙桃市(6所):仙桃市第八中学、仙桃市彭场高级中学、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仙桃市实验高级中学、仙桃市汉江中学、仙桃市毛嘴高级中学
神农架林区(1所):神农架林区一中

F. 当阳二高文理2015 年各考取多少

锦屏山下,沮河河畔,有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质量一流、品牌特色鲜明的“宜昌市示范高中”--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激情的六月,振奋人心的喜讯又从当阳二高传来:2015届高考,该校再创辉煌,一本上线达169人,二本上线达333人,本科上线达675人,本科上线率达70%。各批次本科上线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各批次上线人数遥居宜昌市同类学校之首。
专业发展强队伍
当阳二高现有55个教学班,学生3000余人。在市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学校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教育科研深入人心,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在省教科所指导下,构建和完善了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实现了校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每月一次的全体教职工例会,开辟有“校长论坛”,五位党委成员轮流主讲,引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发展需要,以解决学校、各学科教学中突出的问题为突破口,合理规划教育科研课题。促进学校全方位发展。近几年,学校向宜昌市级以上教科研机构申报立项了24项课题,其中,“农村普通高中‘理想-规范-责任’德育模式研究”“发明创造教育与普通高中课程相融合研究”“普通高中教学途径与方法――三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研究”三个课题,先后荣获宜昌市教育科研、当阳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研究”“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课题获宜昌市教育科研一等奖、当阳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高中化学学生研究性学习研究”获当阳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
学校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夯实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功。“五个一”包括上一节优质课,观议组内每位教师一节课,编写一份优质导学案或撰写一篇优质论文、教育叙事等。“五个一”工程是教师学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老师们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提高上课水平、总结反思水平、课件制作水平、个别辅导水平等专业素质。
学校以“赛”促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各学科每学期都安排丰富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一批老教师主动“亮剑”积极参加教学比赛,在学校传为佳话。学校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学比武更是捷报频传。学校还定期开展班主任素质大赛、青年教师五项全能比赛,以竞赛带动培训的效果显著。在寒暑假期间定期举办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大兴学习风气,打造学习研究型教师团队,体验优秀教师的职业幸福。
学校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与宜昌二高、东湖高中、小溪塔高中等校成立八校联合体,周密安排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教师分层开展的教研活动,力求共同探索、合力研究、资源共享、实现共赢,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学校还经常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部分优秀教师到省内外名校参观访问,学习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
学校实施网络研修,让老师与教育大家对话。学校开通了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网、北京大学附中继续教育网等教育服务网站,适时引导老师倾听全国各地的教育行家教书育人报告、观摩教育名家上课实录、并与教育专家视频对话等,使教师不做井底之蛙,拥有获取更多教育信息的天空。
通过这些措施,学校形成了一支学科配套、业务精良的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团队。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近年来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5人;宜昌市学科带头人9人,当阳市骨干教师23人;国家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5人,湖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5人,二等奖获得者11人;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0余篇,国家级优质课件一等奖12件,省一等奖23件。仅本年度就发表论文77篇,其中国家级刊物16篇,获奖论文44篇,在各项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获奖69人次,有196名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获得了不同奖次。在三峡大学举行的首届三峡教育论坛上,宜昌市教科院和三峡大学联合为9所学校教师培训跟岗基地授牌。高中段教师培训跟岗基地只有三所:宜昌一中、夷陵中学、当阳二高。党委书记、校长马国良应邀出席大会,并作了《教师跟岗实践共同提高》主旨发言,受到与会者肯定和赞扬。
自主管理提素质
当阳二高坚持德育为首、立德树人的办学方针,一直将德育和安全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学校建立领导责任制与发动全员参与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构建三线一体的管理模式,形成全员育人氛围。推行学生异常情况报告奖励及追责制度和班级安全情况周报制度,从而能够及时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学校还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开创了“自主德育”。编印《德育手册》《和谐.健康》《读.思.行》等德育系列教育读本,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和反思,提高文明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开展专项主题教育活动,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项教育。学生干部实行就职演讲竞争上岗,政教处和年级组每学期进行考评和调整。
学校实行“小红帽”文明值周班制度,每周选定一个文明值日班,负责维护好校园内文明秩序。这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和平台,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三校一班”管理实践,即学生业余党校、学生干校、青年团校和德育补习班。“三校一班”成为了学校学生党员发展、学生干部培养的摇篮和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阵地。学校办“学生业余党校”的经验被《湖北日报》以《这里的党校为何俏》为题予以报道,“德育补习”的经验被湖北省文明委作为文明创建的典型案例向全省推介。
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在学校心理咨询室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主办心理普及读物《心理健康半月谈》。实行班级心理健康周报制度。同时每年请心理专家到校对师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将德育工作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70多名德育导师重点关注全校150多名学生,结对帮扶三年,扶助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当阳二高的德育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被评为“宜昌市平安单位”“宜昌市禁毒示范学校”“当阳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被当阳市教育局表彰为“红旗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被当阳市公安局评为“内保工作先进单位”;被市综治委授予“禁毒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团委被评为当阳市“五四红旗团组织”。被评为宜昌市“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当阳市优秀团员”的学生达400多人次。
科技创新育人才
学校重视科技教育,管理落实到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当阳二高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教科室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开设“知识产权”选修课。择优选取学生创新作品申报国家专利。校刊《仲宣楼》开辟创新专栏,宣传校内外科技创新动态,知识产权保护,介绍科技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技巧,报道学校科技创新成果。还聘请郭传杰等专家学者来为师生作了科技创新教育的专题报告。学校立项了国家级课题《发明创造教育与普通高中课程相融合的研究》,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力度。
学校组建科技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常年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编写了《发明创新技法》《知识产权教育读本》等校本课程,使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化和制度化。学校制定了《科技创新优秀学生奖励办法》,对在上级各部门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获得奖励的学生,学校配套发放奖金,从制度、经费上保障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学校每年秋季开展青少年科技节活动。同学们在知识产权知识竞赛、机器人比赛、航模比赛、现场创意、现场模型制作比赛中都有很好的表现,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了解了专利法及发明创新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发明创造的动手能力。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比赛,有17件创新作品获国家级大奖,有97件学生创新作品获得国家专利。近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一等奖33人,二等奖126人。10余名老师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宜昌市青少年科技节中,800余件学生创新作品获奖,10名同学先后被评为 “科技之星”,学校连续五届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湖北省青少年无线电制作竞赛活动中,共有273人次获奖,学校连续7年获湖北省团体二等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阳二高师生团结奋进,勇于创新,被评为“湖北省特色学校创建优秀组织单位”“宜昌市十佳科普示范学校”,今年推荐申报为“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
课堂改革竞风流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大胆践行符合“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的“三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教学为核心,以小组建设为载体,以“生本教育”为理念,以“强化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核心价值,将学习、生活、管理融为一体,将自主、合作、探究融为一体,将学生、教师、家长融为一体,追求课堂学与教快乐化、健康化和高效化的教学模式。
学习型小组是“三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班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兴趣爱好等状况,组建多个学习小组。建立小组组建制度、评价条例等系列规章制度。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等。事务分工让每一名成员都成为小组不可或缺的分子,学生的语言表达、板书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能力都有了明显的长进。
学校先后十多次组织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赴山东、江苏、荆州等地考察学习,制定了《新课改工作方案》,确定了“三段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案,全面深入地开展新课改实验。此模式研究成果获当阳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宜昌市教研中心和湖北省教育厅分别将当阳二高确定为“蹲点联系学校”和“新课改样本校”。
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自主、合作、探求”的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各年级组、备课组和教研组每学期都分别组织达标课、优质课、示范课竞赛,全校223名专任教师全部参加教学大比武。省教育厅《比教学访万家理论与实践》推介了当阳二高《教学比武大合唱,专业发展强内功》的经验。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的“三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导学案”库;编印了《“三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学生综合素质大大提高,自信开朗,表达能力、探究能力增强、课堂上主动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增强,普遍具备体艺科技等特长素质;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快,先后有10余位教师获国家级省级优质课、说课奖;三个教研组获省厅重大课题组的表彰,两个教研组获宜昌市表彰。宜昌市教科院和湖北省课改专家组领导多次到我校考察指导工作。多所省内兄弟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到我校学习交流。学校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校本教研先进学校”、“湖北省绿色校园”、“湖北省教代会工作先进单位”。
艺体特色铸品牌
当阳二高是一所花园式的现代化高级中学,是首所经宜昌市教育局批准,具有面向宜昌市招收艺术类特长生资格的普通高中。在抓好普通高中教学的同时,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发挥学校特色教育在宜昌市内师资、设施和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领先优势,与国内重点高等院校通力合作,成功地打造了学校的艺术教育的特色品牌,开办了音乐、美术、传媒、体育等特长班,目前已形成文理艺体并重,多元发展的格局,形成了具有二高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定位。
学校为体育、艺术专业班级配备了优秀的师资,为他们提供了过硬的教学条件,为学生特色升学、成就梦想搭建了最佳的平台。学校现有琴房78间,专业画室9间,2011年投资近五百万修建了新塑胶田径场、球类运动中心。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现有专业教师25人,专业班级9个。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专业教师工作室,开设的课程有:田径(学生分散于各班,训练时集中)、文化传媒(学生分散于各班,训练时集中)、跆拳道、体育舞蹈、五人制足球、音乐、美术等各专业。成立了专门的专业班级管理部门,对于文化和专业课时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统筹兼顾。成立了专门的体育、艺术教育教研部门,负责专业教学研究工作。
学校还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先后成立了体育运动队、体育舞蹈队、器乐队、歌咏队等各种兴趣团队。这些团队的建立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差异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为学校未来体育、艺术特长生的选拔储备了大量的有效生源。学校定期举办仲宣体育、艺术节,举办仲宣美食节、仲宣爱心超市、仲宣体育竞技、仲宣球类竞技、仲宣摄影大赛等活动,每年元旦举行迎新文艺汇演等,为每一位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平台。同时,学校也从这些活动中发掘特长学生,为他们量身定制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校教学质量在宜昌市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2014年体育、艺术专业均获得宜昌市高考教学质量一等奖。2015年,体育、艺术专业再上新高度,专业学生有170余人拿到国内重点大学专业合格证。特别是徐港同学更同时拿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学院两所国内顶尖美术院校的专业合格证书。由当阳二高组队参加的湖北卫视社区大舞台节目在湖北卫视播出,好评如潮,其中,文艺节目《母亲》更获2015年湖北卫视春晚的邀请,是当阳市首个获得省级电视台邀请参与湖北卫视春晚的单位。在湖北省教育厅信息发展中心举办的湖北省第四届中小学书画大赛中,当阳二高胡峰莹同学获得特等奖,田野、赵尔靓、余超凡三人获得金奖,学校获得赛会组织奖。近年来,我校一大批体育、艺术优秀毕业生进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国内著名高校。

G. 当阳高中什么时候考完

锦屏山下,沮河河畔,有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质量一流、品牌特色鲜明的“宜昌市示范高中”--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激情的六月,振奋人心的喜讯又从当阳二高传来:2015届高考,该校再创辉煌,一本上线达169人,二本上线达333人,本科上线达675人,本科上线率达70%。各批次本科上线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各批次上线人数遥居宜昌市同类学校之首。
专业发展强队伍
当阳二高现有55个教学班,学生3000余人。在市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学校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教育科研深入人心,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在省教科所指导下,构建和完善了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实现了校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每月一次的全体教职工例会,开辟有“校长论坛”,五位党委成员轮流主讲,引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发展需要,以解决学校、各学科教学中突出的问题为突破口,合理规划教育科研课题。促进学校全方位发展。近几年,学校向宜昌市级以上教科研机构申报立项了24项课题,其中,“农村普通高中‘理想-规范-责任’德育模式研究”“发明创造教育与普通高中课程相融合研究”“普通高中教学途径与方法――三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研究”三个课题,先后荣获宜昌市教育科研、当阳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研究”“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课题获宜昌市教育科研一等奖、当阳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高中化学学生研究性学习研究”获当阳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
学校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夯实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功。“五个一”包括上一节优质课,观议组内每位教师一节课,编写一份优质导学案或撰写一篇优质论文、教育叙事等。“五个一”工程是教师学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老师们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提高上课水平、总结反思水平、课件制作水平、个别辅导水平等专业素质。
学校以“赛”促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各学科每学期都安排丰富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一批老教师主动“亮剑”积极参加教学比赛,在学校传为佳话。学校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学比武更是捷报频传。学校还定期开展班主任素质大赛、青年教师五项全能比赛,以竞赛带动培训的效果显著。在寒暑假期间定期举办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大兴学习风气,打造学习研究型教师团队,体验优秀教师的职业幸福。
学校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与宜昌二高、东湖高中、小溪塔高中等校成立八校联合体,周密安排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教师分层开展的教研活动,力求共同探索、合力研究、资源共享、实现共赢,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学校还经常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部分优秀教师到省内外名校参观访问,学习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
学校实施网络研修,让老师与教育大家对话。学校开通了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网、北京大学附中继续教育网等教育服务网站,适时引导老师倾听全国各地的教育行家教书育人报告、观摩教育名家上课实录、并与教育专家视频对话等,使教师不做井底之蛙,拥有获取更多教育信息的天空。
通过这些措施,学校形成了一支学科配套、业务精良的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团队。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近年来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5人;宜昌市学科带头人9人,当阳市骨干教师23人;国家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5人,湖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5人,二等奖获得者11人;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0余篇,国家级优质课件一等奖12件,省一等奖23件。仅本年度就发表论文77篇,其中国家级刊物16篇,获奖论文44篇,在各项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获奖69人次,有196名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获得了不同奖次。在三峡大学举行的首届三峡教育论坛上,宜昌市教科院和三峡大学联合为9所学校教师培训跟岗基地授牌。高中段教师培训跟岗基地只有三所:宜昌一中、夷陵中学、当阳二高。党委书记、校长马国良应邀出席大会,并作了《教师跟岗实践共同提高》主旨发言,受到与会者肯定和赞扬。
自主管理提素质
当阳二高坚持德育为首、立德树人的办学方针,一直将德育和安全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学校建立领导责任制与发动全员参与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构建三线一体的管理模式,形成全员育人氛围。推行学生异常情况报告奖励及追责制度和班级安全情况周报制度,从而能够及时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学校还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开创了“自主德育”。编印《德育手册》《和谐.健康》《读.思.行》等德育系列教育读本,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和反思,提高文明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开展专项主题教育活动,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项教育。学生干部实行就职演讲竞争上岗,政教处和年级组每学期进行考评和调整。
学校实行“小

H. 湖北省53所重点高中排名

湖北省53所省级重点中学综合实力排名

序号 学 校
1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2 武汉外国语学校
3 黄冈中学
4 武汉市第二中学
5 武汉市第六中学
6 武汉市第三中学
7 武汉市第四中学
8 武钢第三子弟中学
9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
10 宜昌市夷陵中学
11 荆州市荆州中学
12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13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
14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15 襄樊市第四中学
16 襄樊市第五中学
17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18 武汉市第一中学
19 武汉市汉口铁中
20 湖北省武汉中学
21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22 孝感市高级中学
23 湖北省沙市三中
24 荆门市龙泉中学
25 鄂南高级中学
26 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
27 东风公司第一中学
28 新洲区第一中学
29 黄陂区第一中学
30 宜昌市一中
31 鄂州市高级中学
32 十堰第一中学
33 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34 葛洲坝第六中学
35 仙桃中学
36 当阳市高级中学
37 监利县一中
38 襄铁一中
39 襄阳区第一中学
40 公安县第一中学
41 随州市一中
42 钟祥市第一中学
43 麻城一中
44 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
45 丹江口市第一中学
46 石首市第一中学
47 洪湖市第一中学
48 京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49 郧阳中学
50 湖北赤壁市一中
51 武汉市吴家山中学
52 来凤县一中
53 利川一中

由专业教育评估机构根据各校硬软件水平、升学率、师资力量等评定。

I. 当阳二高是什么

巍巍荆山之南,清清沮漳之野-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成立于1999年7月,由原当阳师范学校和原当阳长坂高中合并而成,校址为原当阳师范。 校园占地面积140余亩,建筑面积90000余平方米。教学楼、艺术楼、综合科技楼、图书办公楼、餐厅、礼堂、体育馆、多栋学生公寓、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装备了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语音学习系统、CAI课件开发系统、微机教学系统、音乐电化教育系统,配置完善。拥有摄影摄像、电影放影设备,拥有钢琴78架,各类乐器700余件,演出服装1000余套,拥有图书10万余册。理化生、劳技、体育、美术等教学实验设施设备处宜昌市范围一流水平。
校园环境优美,四季鲜花盛开。草坪花坛、凉亭花园、雕塑喷泉、文化橱窗、水杉桔园、雪松桂林、小区景点等将校园点缀得绚烂如画,是全市唯一的省级"园林式学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业务素质优良。学校现有学生5316人,专任教师232人。大学本科学历占91.8%,有24人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结业。詹巧玲、杨心兵、程安林三名教师已获硕士学位。高级教师66人,中级教师136人。国家、省、市各级学会会员78人。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徐家森、郑宗桂、钟先银、吴孙富等一批宜昌市学科带头人,还有当阳市学科带头人13人。青年教师吴孙富业务精湛,教育科研硕果累累,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是全市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教师。学校聚集着全市体音美专业教师的精英,是唯一获准面向宜昌市招收音、美特长生的学校。 五年来,全校教师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科研论文152篇,其中国家级67篇,省级64篇。在地市级以上获奖论文414篇,其中国家级48篇,省级69篇。教师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优质课竞赛中共有27人次获奖。其中省级6人次(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4人次),地市级21人次(一等奖7人次)。课件教案(电脑作品)获奖36人次,其中国家级2人次,省级4人次,地市级30人次。获辅导学生竞赛奖114人次,其中国家级5人次,省级41人次,地市级68人次。
学校教育科研氛围浓厚,成效显著。学校根据两校合并后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实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走科研兴校之路,创特色名牌学校”的办学思想,并拟定了整体改革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研究”。学校在省教科所、省教研室、华中师范大学、宜昌市教研中心和当阳市教科所专家指导下拟定的整体改革科研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研究》,被省教科规划办定为“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后,其子课题《高中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研究》又被由北师大贺允清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吸纳为子课题。在学校整体改革科研课题的带动下,各教研组也相继选定了科研课题。其中地理组的《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化学组的《化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政治组的《政治课开放式教学研究》和生物组的《学生元认知能力研究》等课题,先后在宜昌市教科规划办立项,构成了学校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课题群。除此以外,学校还参加了高中语文 “双促双发”、高中英语“说英语,话家乡”等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截至目前,学校已经拥有十多个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市级立项科研课题,且已有两个课题通过省专家组的鉴定验收,4个课题通过宜昌市教科规划办专家组的鉴定验收,4个课题组通过当阳市教科规划办专家组的鉴定验收。
学校纪律严明,管理规范。学生管理实行德育量化评分制及日活动评分制,注重德育大环境建设。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充分发挥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的作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管理体制。开办有"学生干校"、"青年团校"、"业余党校"和"德育补习班","三校一班"已成为培养合格人才、优秀人才的阵地,每年都有1——2名学生入党。学校建立了"党员联系班级制度"、"非党员跟踪转化个体学生制度",形成育人合力,时时育人,全员育人。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校风、教风、学风良好,受到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建校以来,学校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三至五年内将学校办成宜昌市乃至湖北省范围内一流普通高中的要求,"走科研兴校之路,创特色名牌学校",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教科研活动转化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批批学生脱颖而出,五年中,学生在全国、全省、全市学科竞赛和数学、化学、生物等奥赛中获奖达42人次,其中国家二等奖1人次,国家三等奖16人次,省一等奖2人次,省二等奖6人次,省三等奖6人次,地市级一等奖6人次,二等奖5人次。学校高考成绩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2000年,高考上省线182人,2001年高考上省线309人,2002年高考上省线497人,2003年,高考上省线636人,2004年高考上省线达993人。艺术生上省线率连续三年达100%。学校先后被评为“宜昌市示范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宜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很好很强大的学校 怎么会差呢?

J. 当阳市市里的高中有哪些,具体叫什么名字,就是市里的,那些县里的,镇里的不要。谢谢

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市里的目前好像就这两所了,下面还有河溶高中,育溪高中,另外市里还有一个职高,也就是以前的当阳三高

热点内容
2年级语文书上册 发布:2025-09-23 10:43:15 浏览:377
教学战歌 发布:2025-09-23 10:39:47 浏览:770
关于老师的儿歌 发布:2025-09-23 08:46:43 浏览:228
吉林意达生物有限公司 发布:2025-09-23 08:20:31 浏览:609
放松功教学 发布:2025-09-23 08:20:02 浏览:674
焦作杨老师 发布:2025-09-23 05:21:56 浏览:325
利息历史 发布:2025-09-23 02:44:42 浏览:709
物理化学第四章 发布:2025-09-23 02:25:19 浏览:665
结婚性教育 发布:2025-09-22 23:14:49 浏览:268
2018年班主任工作计划 发布:2025-09-22 20:35:27 浏览: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