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垃圾调查报告
A. 学校垃圾调查报告的作文怎么写生活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做什么,每天都会产生垃圾,那么这些垃圾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怎么才能对人类不产生危害呢?
二 调查的目的
1 了解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2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自己的调查能力
三 调查的方法
1 查阅书籍
2 问身边的人
3 上网查询
4 深入实际,亲自去调查
四 调查的结果
1 处理垃圾的正确方法:可利用的垃圾要回收,把各种各样的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再将这些垃圾运送到代理商或工厂进一步加工再造成其他物品,这种方法既有效经济又使垃圾不产生污染。有机垃圾高温堆肥,有害垃圾焚烧.填埋。
2 调查同学们处理垃圾的方法(50人)
垃圾分类装袋化的占5%,垃圾焚烧的占1%,垃圾填埋的占1%,弃入垃圾箱的占90%,随便乱扔的占3%。
B. 作文学校门前垃圾的调查报告45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做什么,每天都会产生垃圾,那么这些垃圾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怎么才能对人类不产生危害呢?
二 调查的目的
1 了解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2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自己的调查能力
三 调查的方法
1 查阅书籍
2 问身边的人
3 上网查询
4 深入实际,亲自去调查
四 调查的结果
1 处理垃圾的正确方法:可利用的垃圾要回收,把各种各样的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再将这些垃圾运送到代理商或工厂进一步加工再造成其他物品,这种方法既有效经济又使垃圾不产生污染。有机垃圾高温堆肥,有害垃圾焚烧.填埋。
2 调查同学们处理垃圾的方法(50人)
垃圾分类装袋化的占5%,垃圾焚烧的占1%,垃圾填埋的占1%,弃入垃圾箱的占90%,随便乱扔的占3%。
C. 作文《校园垃圾调查报告》一百六十个字
活动时间;2009年5月18日 小组成员;郑梦玲,杨文秀,蓝晓寅,吴静仪。一 问题的提出校园垃圾食品处处可见,校园里学生几乎都在吞食垃圾食品,例如;辣条,方便面等,然而,这些食品正在危害着学生的健康。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与分析。二 调查方法1 访问同学2 查阅报刊3 网络搜集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涉及方面;垃圾食品的危害
校园中学生吃垃圾食品的数量具体内容;1 垃圾食品中有大量的元素,长期使用会导致身体发育不良,不爱吃五谷杂粮,使身体素质严重下降。第一,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油炸淀粉第二,含致癌物质第三,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第四,盐分过高,只有热量,没有营养2据我们统计,学校一天中吃垃圾食品的数量已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四 结论;1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我校学生虽然知道吃垃圾食品的害处,但还是会抵挡不住诱惑,会偷偷买来吃。2 建议;垃圾食品虽很美味,但要少吃,多吃瓜果蔬菜,增强免疫力,为了人人都有一个好身体,人人少生病,请远离垃圾食品,让我们的身体更上一层楼,把握自己。
D. 校园科学实践调查报告怎么写啊
北京市怀柔区小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07年4月11日14:28
出处: 作者:hrou
怀柔教科研中心艺术、体育教研室 张淑君
中国素以礼仪之帮,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历来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北京作为首都,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作为2008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已成为社会的需要,明天的呼唤。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国际的交往不断的增多,文明的礼仪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与国格。为了深入了解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基本情况,我们受北京教育科学院德育研究中心委托,就怀柔区小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现状进行调研。
我们于2005年6月,走进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小学,抽样为四年级105名学生,其中男70人,女35人,分布于五个班级,统一下发问卷,采取单选和多选的形式,分别从学生自身情况、文明礼仪及行为习惯等几方面设问,发放并收回问卷105份,全部真实有效,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一、怀柔区小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基本状况良好
调查结果显示,怀柔区小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基本状况良好。本结论是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体评价得出的。具体表现在本区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交往、言谈、举止以及所见所闻等方面。
(一)、文明礼仪较规范
1.爱国主义行为比较正确
文明礼仪最直接的表现是对国旗、国歌、国徽的认识和导行。本区小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唱国歌时应怎样”的问题时,认为应该“认真、严肃的站立并大声唱”的占97%,在你看到别的同学在唱国歌时,有100%的同学选择“认真、严肃地立正并大声唱”,这样高的比例说明本区小学生在学习主义礼仪方面做的不错,可以肯定。
这一结果表明,小学生对国歌认识教深刻,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2 .见到老师、长辈、同学、朋友时比较有礼貌
在“见到老师,长辈时应该怎样”一题时,98.1%的学生认为“应该主动打招呼问候”,并且与实际相吻合的是,同样有98.1%的学生能做到主动打招呼问候,在与同学、朋友相遇时,94.3%的学生能主动打招呼问候。在你见到的同学“在见到老师长辈时”的表现,答案不及前两个集中,表现为:
表1
项目
人 数
百分比
主动打招呼的同学
85
81
如果平时对他不错的打招呼
9
0.9
能躲时躲
5
0.05
不打招呼问侯
6
0.06
由此可见,学生观察到的同学表现的文明礼貌不及本人理想。
3.比较遵守交通礼仪,能做到右行礼让
在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上右行礼让,100%的学生认为是赞同的, 看到的同龄人60%的能做到右行礼让,31.4%的同龄人大部分能做到,而自己有86.7%能做到。由此可见,学生在遵守交通礼仪方面做得比较好。
4.乘车时,能做到不拥不挤
在乘车购物时,93.3% 的学生认为乘车购物应该做到不拥不挤,92.4%的学生自己在乘车购物时能做到不拥不挤。
5.观看演出、比赛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文明喝彩
奥运会的举办,观看演出和比赛的礼仪非常重要。92.4%的学生在观看演出和比赛时能做到文明喝彩的看法是“应该做到”,96.2%的学生在观看演出、比赛时做到文明喝彩了,而看到同龄人中有的人当中62.29%的人做到,26.7% 的学生看到的是“大部分人能做到”。
6.学生的行为习惯较乐观
(1)对于地上的纸屑学生能做到正确处理
74.3%的学生 的学生“没有看到垃圾桶也会把纸屑收集起来,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仍掉”;22.9%的学生是“如果有垃圾桶就会把纸屑仍进垃圾桶”;而见到同学的做法是:48.6%的学生“没有看到垃圾桶,会就近把纸屑收集起来,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仍掉”;12.4%的学生如果有垃圾桶,就会把垃圾仍进垃圾桶。说明学生的行为习惯多数较好。
(2) 能正确对待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是生活细节,却能够表现一个人的素质,95.2%的学生认为随地吐痰不对,不能随地吐痰,而见到的同学 40%的同学不随地吐痰,30.5%的学生很少随地吐痰,在大街有痰时,63.8%的学生是吐到手纸里,然后仍进垃圾桶,28.6%的学生吐到垃圾桶里;
(3 )在公共场所,多数同学能够做到轻声交谈
在公共场所,70.5%的学生认为应该轻声交谈。在见到周围同学的表现是57.1%的学生轻声交谈,23.8%的同学有时轻声。
(4) 学生能够做到不说脏话
98.1%的学生认为”学生应该讲文明不说脏话”,59.0%的学生经常见到的情况是“许多同学不说脏话”,18.1%的学生见到“部分同学不说脏话”,85.7%学生自己能做到“不说脏话”。
(5) 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意识较强
在回答“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时,有89.5%的学生的看法是“应该做到”;93.3%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55.2%的学生看到周围同学能够做到。29.5%的同学“大部分时候能做到”。
从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怀柔区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基本状况是良好的,但也清晰地看到,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本次调查显示的小学生在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中的问题
怀柔区小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中的问题主要有:家庭环境及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不太乐观;学生的习惯并未转化为自觉行为等。
在本次调查中,为了提高调查的可信度,在同一项目上,我们设置了自评和他评两个角度,学生中的问题很多是以他评中反映出来的。
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容乐观,家长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有待提高
在105名小学生中,居住在城市的有74人,占70.5%,郊区的占24.8%,城乡结合部的占0.05%。
母亲的文化程度,除24人“不知道”以外,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62.9%,大专及以上仅占14.3%;父亲的文化程度,除19人“不知道”以外,高中及以下占59.0%,大专及以上占22.9%。由此可见,父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这是一个不容乐观并比较重要的环节。
父母的工作,只有父亲一人工作的占24.8%,母亲一人工作的占10.5%,双职工占64.8%。
学生的家庭情况如下:
家庭情况
数字
百分比
完整家庭
97
92.4
单亲家庭
1
0.01
离异重组家庭
6
0.06
独生子女家庭
82
78.1
多子女家庭
18
17.1
你的父母工作的态度和管理方法:
很有权威、我很佩服他们
42
40
比较专制、不正释我的想法
21
20
比较放任 不太管我
0
0
什么都听我的
2
0.02
改管就管,该放手就放手
40
38.1
由此可看出,20%的学生认为家长“比较专制,不了解我的想法。”
在家里教育指导帮助的工作主要由:
父母承担教育,母亲照顾日常生活
27
25.7
母亲承担教育,父亲照顾日常生活
24
22.9
父母亲共同承担
47
44.8
全部由母亲承担
5
0.05
全部由父亲承担
2
0.02
统计表明,父母亲分工教育的占多数。
在学生的基本状况,即家庭教育及环境中,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的熏陶,父母的文化水平及家教能力在孩子的文明和习惯中占着比较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并发挥着作用。
在与同学相处时,20%的学生有矛盾时易发生冲突。11.4%的学生做到的事也热情的包揽下来。这说明孩子的宽容度不符,同时有哥们义气、逞能的表现。
看到地上有纸屑,见到有18.1%的同学“附近没有垃圾桶就不会管”,12.4%的学生把纸屑扔进垃圾桶太麻烦,有垃圾桶也不管,0.07%的学生在校园就管,在马路上就不管,0.04%的“有同学在就管,没有旁人就不管”,11.4%的学生有时随地吐痰,学生的口中有痰时,0.04%的学生没带纸巾,只好吐在地上,这说明随地吐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人还未养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在公共厕所,你见到周围同学的表现是:19.0%的学生有时大声说笑,见到同学们0.07%有时说脏话。12.4%的许多同学经常说脏话,0.04%的同学对说脏话已经司空见惯。学生自己0.06%有时不自觉地说些脏话。0.09%控制不住自己,经常说脏话。
由此可见,学生地文明习惯还未形成自觉意识和行为,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训练。
三、分析与讨论
统计结果显示,我区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多数还属于优良。但在随地吐痰,说脏话,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方面还有欠缺,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居住的环境及家庭熏陶有关系
我们收集数据的学生基本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这种环境,比如生活在农村,文明及习惯意识相对薄弱,环境相对恶劣,因此,文明卫生习惯不太容易养成。
家长的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孩子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即提高家庭成员的自身修养,“齐家”即整治家庭,只有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特别是家长的素质提高了,家庭才能和睦、和谐、积极向上。在调查中有一位同学这样说道:“其实我是想遵守交通规则的,但我的家长要赶时间,他拉着我就跑,我也没办法”。在学校所受到的丰富的道德知识在家长的呵斥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它直接造成了孩子头脑中道德认识标准的模糊。家庭环境当中,文明的职业,文化水平及教育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习惯。
2. 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在某些方面还未形成,与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不可一蹴而就。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发现,一般人要想革除一项旧习惯,大概需要三个星期的时间。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在某些方面还未形成,与他们从小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培养习惯就像犁地一样,是个慢功夫。
四、建议与对策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小学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1.进一步加强对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各级领导和全体教师要把此项工作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习惯就是质量”认识,聚精会神的抓好落实。作为学校常规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精心布置,整体推进。
3. 建立并完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的内容体系
分阶段明确内容,研究年龄、心理特点,寻求最佳形成途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新课程要求的新理念、新要求充实进去,体现时代性、完整性、科学性。
努力教育学生,使学生提高对文明礼仪规范的认识,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3.建立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探索三结合教育途径
学校也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公德教育。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家长学校,以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树立家长言传身教并举的观念;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孩子的教育功能,提醒、督促、帮助和纠正部分家长的不文明行为,进而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共同帮助、提高孩子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公德意识。良好的环境不仅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活动中,学校与家庭、社会文明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三结合教育途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空间,充分利用教师家访、家长来校的机会,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打分。通过考评,让学生对照考核内容,明辨是非,看到自己的优点、成绩和进步,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和差距。从而下决心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4.养成教育是文明礼仪教育的桥梁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而“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定势。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这是因为一个人良好的习惯一经形成,他的意识就会得到解放,其智力活动就能进入积极状态,从而形成行为自觉、自控,使智力活动坚持下去直至成功。
(1)抓起点
养成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与文明举止是培养文明习惯的重要内容。要成为一个有礼貌、有道德、有涵养的现代人,必须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2)抓规范
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通过狠抓、实抓、强化训练,使之内化为一种习惯。
5.开放的管理方式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改变以往的旧方式,倡导一种开放的管理方式,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自主意识为主,并借助多方的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6.科学的评价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保障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在评价中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班主任要用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7.加强学科渗透,畅通礼仪教育主渠道
课堂是培养学生礼仪习惯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生的大量活动是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课堂教学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间和空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渗透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服务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礼仪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E. 小学生环保调查报告
我刚刚“竣工”的作品,可能比较长:
环保从我做起
——关于本班同学环保意识的研究调查
一 问题的提出
现在政府都在注重人们对环保意识作为一个目标,我们想看看本班的同学平时有没有做到环保,知不知道什么才是环保,又如何才能做到环保。于是,便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
二 调查方法
1 访问全班同学认为如何才算称得上是环保
2 上网浏览我们应该做到那些环保行为
3 实地观察同学们的环保行为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受调查人 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能节约用水用电,不乱丢垃圾 其他环保行为 不环保行为
全班53人 16人 42人 用报纸卷制的铅笔、见到地上有垃圾主动捡起来,节约纸张 乱丢垃圾,不节约用电,不节约用纸,浪费粮食,糟蹋粮食
我们应该做到的一些环保行为:
一、野餐时的垃圾不要随手扔掉,如果没有垃圾箱,就应该全部拿回去。
二、从家庭用电开始,节约每一度电,杜绝家家电污染。
三 、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努力减少水污染。
节约每一张纸,使用再生纸和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资源。
节约每一升油,减少空气污染源。
每个同学都应节约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少用一次性制品,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
自备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同学们对环保的看法:
有人说,能节约用电的就是环保。
有人说,能够节约用水用电,不乱丢垃圾节约纸张的就是环保。
有人说,能够保护环境的就是环保。
四 结论
1、虽然同学们的环保意仍然不够强,但是大多数同学都懂得去减少用电量,用水量,不乱丢垃圾。在本班,有53名同学,能做到这些的有42人,站本班人数的79.2%,人数还不能达到90%。按照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有11位同学连这么简单的环保举止都没能做到,人数占本班的人数20.8%。
2、同学们还不能了解并参加一些环保活动,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就从同学们参加近段时间所举行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人数上看,比原来能减少用水量、用电量的人数减少了26人。到调查中,我们还听到一些同学们说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件事。
3、我们要想做到环保,还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环保!
F. 如何写一份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报告(特急!!!)
可以问问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有一门课叫“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里面有基本的废物处理知识,另外关于垃圾的分类。尤其是校园垃圾分类的报告,你得先进行垃圾产生源的调查,找出垃圾的来源和分类,然后按照专业知识把垃圾分为哪几类,一般是: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校园垃圾你就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之后调查垃圾产生量和设计垃圾收集容器以及回收路线等,具体你得看看专业书。
G. 关于学校乱扔垃圾研究报告作文400字
暑假的时候,我和雪雪、雅雅、慧慧、晴晴和乔乔一起去人民公园调查了家乡的环境情况。
我和几个朋友到了人民公园。人民公园真美呀!一棵棵像绿色大伞的树木郁郁葱葱,密密麻麻,十分茂盛。那里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的花儿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有红得似火的玫瑰,有白得如雪的茉莉,还有黄得赛金的菊花……美丽极了。它们各有各的姿态,有的像两朵花儿头对头,像是在说悄悄话,有的挺直腰,像是刚刚睡完觉的孩子,有的像卷起来,像是要准备睡觉了。多么美好的一番景象啊!
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与美丽的环境不相称的现象。例如,有的人乱扔垃圾,有的人伸手去摘花、摘叶子,乱践踏草坪,有的叔叔阿姨乱摆乱卖,还有的哥哥开车进公园横冲直撞。突然,有一位小朋友的行为映入我的眼帘,他正吃香蕉,吃完后,他把香蕉皮乱扔在地上,我想,这位小朋友太不爱环境了。我连忙走过去,把香蕉皮捡起了,扔在垃圾桶里。我认为叔叔阿姨不准乱摆乱卖,哥哥叔叔开车时不能够进公园横冲直撞,要严禁乱扔垃圾,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要爱护花草树木,不摘花草,不摘叶子。
从这次的环境调查中我发现,我们人人都要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共同营造美好的家园!
H. 关于校园垃圾调查报告的背景分析(不要太短)
你好,字数太多了,都被吓倒了。我来答吧,为你的答案,我的手都麻了。中学生的发型现在发展的真是太快了,从最开始的沙奔,象头到现在的BOB,纹理烫等经过了20多年,我们国家的发型变化和国家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现在上学不如学美发啊,经常在网上查看于美发相关的东西,到处都能看见一些想学美发的新手求助,其 中有一个问题,我想作为一个过来人,给想入门的朋友一些东西,或者可以说是 经验吧! 有的朋友或许现在还没有稳定的工作,想找一门技术来学习,在看上美发后,又不知道怎么去学习,在这里,我想让你给自己定个位,你是准备在一个繁荣的乡镇发展,还是在一般的城市里发展,还是准备发展到更高级别的呢?其实这三个定位都是呈阶梯的,所以现在就很明了了, 要真正学好美发还是得从乡镇上开 始,有的朋友看见这里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我还是想说出我心中的想法,
很多学美发的朋友都知道,学美发的过程中,上手最重要,而哪里哪里上手时间 多呢?肯定是乡镇上的美发店了,其实这里也不是全指乡镇上的店子,指的是很 一般的店子,只是乡镇上的店子很多而已。
好了,不多说了,直接说我个人认为的美发道路.
想花几个月或者1年在普通美发店学习,时间根据个人情况定,一定要早上
手多的地方。然后去稍微好一点的美发店帮忙,这时候你会发现你所学的和现在
的有些不一样了,这就是地域差别。当你感觉自己在这里能轻松的完成作品时,
如果你还想继续学习,那么就去学校吧,学校的理论知识多,在你有基础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求知若渴,你就慢慢吸收吧!
希望中学生不想上学的都学美发吧
I. 学校一天生活的垃圾调查报告(要有调查问卷)
一问题的提出 孙学颖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做什么,每天都会产生垃圾,那么这些垃圾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怎么才能对人类不产生危害呢?
二 调查的目的
1 了解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2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自己的调查能力
三 调查的方法
1 查阅书籍
2 问身边的人
3 上网查询
4 深入实际,亲自去调查
四 调查的结果
1 处理垃圾的正确方法:可利用的垃圾要回收,把各种各样的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再将这些垃圾运送到代理商或工厂进一步加工再造成其他物品,这种方法既有效经济又使垃圾不产生污染。有机垃圾高温堆肥,有害垃圾焚烧.填埋。
2 调查同学们处理垃圾的方法(50人)
垃圾分类装袋化的占5%,垃圾焚烧的占1%,垃圾填埋的占1%,弃入垃圾箱的占90%,随便乱扔的占3%。
总结
地球,这个群星璀璨的宇宙中载有生命的诺亚方舟,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航行了46亿年。这个由石头.土壤. 空气和水组成的大自然,礼历尽无数次沧桑劫难之后,已经变得苍老.肮脏.面目全非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人类把大量的垃圾.废水排进江河湖海,使水资源污染。人类把垃圾焚烧,所产生的毒气污染了环境......是人类在无休止地破坏着自己的家园,在无止境地消灭地球。难道人类真的愿意永远生活在肮脏可怕的环境里,真的愿意让地球在自己手中走到尽头吗?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家园里亿万的孩子,也为了在座的你,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保护这唯一的地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