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走进中学书

走进中学书

发布时间: 2021-03-18 18:39:09

⑴ 走进中学的日子,500字短文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童年时代愉快而放松的小学生活,迎来了严肃而紧张的中学生活,当我们迈进中学的大门,已经不是一位可爱天真的儿童了,而是一位阳光活跃的少年了。走进了中学,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换了学校,换了老师,也换了日日夜夜朝夕相处的同学们,进入了一片陌生的地方。回想起以前和同学们朝夕... 查看完整作文>>

⑵ 初一作文走进中学校园500字

经过六年的努力奋斗,我的小学生涯结束了。我进入了中学,这面临着我的中学生时代已经来临。
进入中学环境改变了。校园里没有了小学的喧闹和沸腾,只是一片宁静,给予我们的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宽阔的学习空间。
进入中学,同学们改变了。见到的不是小学那张幼稚的脸,而是一张张全新、成熟的面孔。大家都长大了,都变得懂事了,不再想小学那样顽皮、无知。
进入中学,老师们改变了。个个变得严肃起来,没有小学老师的和蔼与慈祥,但中学老师那种望自己的学生长大成材的心情比小学老师要强烈几十倍啊。
进入中学,学科增加了。一下就从几科增加到了十几科,每一科都要牢记,每一科都有作业。同学们的压力增加了,渐渐变得疲惫了,但是再难以克服的困难也阻挡不住同学们求知的欲望,一步一步向胜利走进。
走进中学,学习上的竞争更加激烈了。大家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优秀学生,都想朝着自己理想的大学奋斗。上课,稍一不留神,或许已经比其他同学少学了一点知识。下课,稍一贪玩,或许已经比其他同学少做了一科作业。特别是在考试,稍一粗心,或许已经被其他同学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由此可见,中学的学习是多么紧张,竞争是多么激烈啊,简直如打仗一般。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战斗”
走进中学,走进中学,什么都变得艰难困苦了,有的人想放弃,而我不会。因为我坚信:胜利一定是属于我的,虽然现在苦点,累点,但我一定会达到胜利的顶峰

⑶ 求作文《走进初中的日子》

走进初中的大门,你不是那个幼稚又爱惹事的孩子;走进初中的大门,你已懂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走进初中的大门,你不再是随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的孩子;走进初中的大门,你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开端……
走进初中,或许你已经感到了浓重的“火药味”——学习越来越紧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迟早会遇上那等待你已久的、决定你前途命运的考试——中考。或许你名落孙山,或许你会张满风帆继续远航,但那一切的一切,都还在暂时的待定中。还有时间,你不能放弃;还有时间,你得前进;还有时间,你要努力……
走进初中,你已经不再有原来那么多空闲的游戏时间,等待着你的是逾来逾多的书籍和试卷。
走进初中,你可能已经领悟到了成功与快乐的真谛;走进初中,你可能会一次次失败,但不能灰心,要加油。把学习当成自己人生的重要任务,并不断努力,这样才能成功。
不要泄气,不要气馁,无意之中,你会发现自己内在的特长;无意之中,你会发掘自己内在的潜能;无意之中,你会发现,自己原来也是那么美丽的白天鹅……
走进初中,你要用心体会世上的一草一木,一分一毫。用心体会许多的快乐、自信、成功、忧愁、烦恼与失败,帮助你总结经验。
走进初中,或许你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你烦恼多多,忧愁不断。但在人与人的交往、帮助和学习下,你终究会感受到许多:有交往中的帮助,帮助中的不和,不和中的伤心,和伤心之后还是朋友;也有受挫折时的坚强,坚强时的哭泣,哭泣后的欢乐;也会有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属于自己的一切……
走进初中,不管你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摆脱幼稚,穿上成熟,告别童年,走向一个全新的青年时期!
走进初中,祝你事事称心,一帆风顺

⑷ 中学生必读书籍

初一空闲时间多读一些中外名著
初2读一些杂志增长见识
初三读一些和中考有关的作文书以及资料啊

⑸ 走进中学 作文500字

“鬼才”爱迪生
爱迪生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发明家,他的种种发明为全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小时侯的爱迪生对“为什么”特别喜欢,含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还特别喜欢亲自实验 。有一次,爱迪生看见了老母鸡孵蛋,他非常高兴,也学起母鸡来,结果可想而知他压岁碎了一窝蛋。可还有更惨的呢!有一回爱迪生问起火药是怎么做的,他的妈妈告诉他后,他把粮仓给烧光了。
爱迪生上学不到三个月就被老师赶走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那么多问题。无奈,爱迪生之母南西只能带他回家,给他买了本《自然科学实验》,从此,爱迪生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2岁,爱迪生在火车上当小报童,可因为把实验器材带上车,产生了火灾,“啪”地吃了一巴掌后被炒鱿鱼了。
爱迪生在一次被炒鱿鱼是因为把发明用在不正当的地方,当时他在铁路局当报务员,规定每晚9点后每一小时发一次信息,于是爱迪生便自制了一台自动发报机,可在一次查勤是被发现,虽然主任很欣赏他,但爱迪生还是被炒鱿鱼了。
到了21岁,爱迪生小有成就,发明了许多物品,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吧:
瞧,这就是复印机,爱迪生把刻有字的滚轮沾墨在纸上一滚,就好了,着一发明,对很多厂家有许多帮助,受到了世人的欢迎。
我们知道电话是贝尔发明的,可若不是爱迪生的碳粉送话机,提高了音量和灵敏度,那不清晰的电话又有什么用呢?
快看,这就是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电灯!!爱迪生不眠不休做了1600多次耐热试验和600多次植物纤维试验终于把灯心制了出来,这一举动使全美国轰动。
爱迪生那永无止境的发明给予了我们许多帮助,若没有复印机,我们到现在还只能用手抄;若没有电话,我们传递信息便十分麻烦;若没有电灯,到现在我们还只能用油灯……
1931年,伟大的爱迪生永远地去了,虽然他离开了人世,但他与他的2000多项发明却永远的留在我们心中!

⑹ 刚进中学的学生,为什么要以书籍作为阶梯走进中学

1、广泛的涉猎各色书籍,增加自己的阅读范围
2、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⑺ 走进初中600字作文

在那一个黄昏,一张通知书飞过一座座高楼大厦,飞过一片片金黄的田野,飞啊飞,飞到了我的手中。当我看到那一张鲜红的通知书,我感到无比的欣慰。这六年的辛苦总算是没有白费。这六年里,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坎坎坷坷;这六年里,使我感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作为一个学生的职责和任务。这六年里,我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困难、跌倒了多少次,但跌倒后的就是坚强。现在我终于顺利的跨进了初中的大门,在我的前方是更多的困难,但我不会退缩,即使是跌倒了我也要从跌倒的地方再爬起来。

小学好像就是一个五味瓶。不过这是一个特殊的五味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五味瓶里只有甜。什么叫甜呢?甜,就是我们在知识的天空里自由的翱翔,尽情的吸允着知识的乳汁,感受着那甘甜的滋味。一位位亲爱的老师像一位位慈祥的妈妈,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一二年级的郭老师,脑海中浮现着她的那慈祥的面孔,我好像又听到了您亲切声音:佳乐!您的那一声声亲切的话语,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永远都会记住您的,亲爱的郭老师。

迎着晨曦的太阳,迈着轻快的步伐,我终于跨进了初中的大门,成为了一名中学生,这代表着我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迎接着一个新的挑战。有人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正是这个道理,在学习上稍有马虎,有时仅仅是那一点点,你都有可能与胜利失之交臂。所以我现在要更加刻苦,更加努力,以一个崭新的姿态迎接新挑战。

从现在开始我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向那个最好的目标前进。相信,我能行!

⑻ 沈从文哪篇作品进入过中学课本

《云南的歌会》是现代作家沈从文于1963年创作一篇散文。原题为《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入课本后改为此题。此文被选为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本的第16篇课文。

此文是一篇描写云南的歌会风俗的文章,通过对三种不同歌会场面的描写,展示了云南特有的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生动地表现了云南人的多才多艺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亦蕴含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挚爱。全文用语淳朴,以明净、潇洒、随意的文字传情,令人回味无穷。

片段: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8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9、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

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

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8)走进中学书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此文选自《过节和观灯》,该文写于1963年。原文由三篇小文章组成,课文所选部分来自第二篇《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后编入课本有所删改,《云南的歌会》这一题目亦为课本编者所加。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无论哪个民族都能歌善舞。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歌舞,每逢各种集会,更是人们尽情歌唱、一展风采的时机。抗日战争爆发后,沈从文去了云南,后来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所以对云南比较了解。

1948年,郭沫若发表《斥反动文艺》,把沈从文定性为“桃红色”作家。沈从文压力很大,内心紧张,甚至一度想自杀。他借一个机会转到文物这一行,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在馆里鉴定、收藏文物,当展览会的解说员。

1963年的沈从文,已近20年没有进行文学创作,正在半百之年,但他的心仍在写作上!没办法公开地写,他就只能在心底里暗暗回味,偶或透露于文字的,书信日记之外,还有就是写于1957年的《新湘行记》《湘西民族的艺术》以及这一篇《过节和观灯》。

所以该文看似普通,其实隐含着作家的一个“梦”,一个寻找家园的“梦”。

热点内容
自动挡汽车的教学视频 发布:2025-09-22 17:22:21 浏览:87
惠州教师招聘网 发布:2025-09-22 17:12:38 浏览:808
教师晨读 发布:2025-09-22 16:43:22 浏览:137
美女老师的贴身高手 发布:2025-09-22 15:25:50 浏览:644
四年级班主任计划及教学计划 发布:2025-09-22 12:37:49 浏览:767
折什么什么什么 发布:2025-09-22 11:32:28 浏览:286
师德师风自我剖析2016 发布:2025-09-22 11:26:08 浏览:287
印度数学家 发布:2025-09-22 11:05:35 浏览:506
小学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2025-09-22 10:17:12 浏览:503
蒋娜老师 发布:2025-09-22 09:14:15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