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常德第七中学

常德第七中学

发布时间: 2021-03-20 17:07:09

⑴ 常德市第七中学的介绍

常德市第七中学是一所市直属完全中学,1922年创办,是湖南省级示范性高中,坐落在常德市人民内西路容317号。校园占地88324.5㎡,建筑面积60000㎡,馆藏图书7万册,教学与实验设备设施均属省级一类标准。学校2007年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26人,在编教职工258人,其中专任教师205人,高级教师76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硕士6人,在读硕士20人。

⑵ 湖南省常德市七中

常德七中是常德目前最好的学校之一。 系省重点学校. 校风在常德还可以. 对于一般的学生教学质量与好的学生教学质量都是差不多. 当然也有尖子班.

⑶ 常德市二中和七中哪个

各有特色,七中艺术教育更具特色。

1、常德市第二中学

常德市第二中学系常德市教委直属示范性完全中学,位于德山老码头,西临乾明寺,北连孤峰塔,与市中心一江相隔,两桥相连,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重基础、注重体验、鼓励冒尖,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千方百计打造名师,高中教师本科学历率达100%,研究生课程班就读率达61.2%, 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参与率达 80%。

2、常德市第七中学

常德市第七中学是一所市直属完全中学,1912年创办,是湖南省级示范性高中,坐落在常德市人民西路317号。校园占地88324.5㎡,建筑面积60000㎡,馆藏图书7万册,教学与实验设备设施均属省级一类标准。

2001年至2007年底,每年高考本科上线率都在25%以上。学校艺术教育更具特色,截至到2007年约600名学生被艺术本科院校录取,其中150多名学生分别被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知名高校录取。

(3)常德第七中学扩展阅读

常德市第七中学招生程序:

1、市直(武陵区、柳叶湖、德山、芦山、丹洲、南坪等)初中应届毕业生第一志愿填报七中,且思想表现好、成绩优良,学校将依据毕业会考成绩和本人志愿择优录取。

2、初一新生的录取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由市教育局统一按相关政策录取。

3、报考常德市七中艺体特长班的学生,专业测试入围,第一志愿填报七中,学校根据考生中考文化成绩按招生政策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相关政策:

学校从高一开始开设“博雅班”,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执教,并有赴德国访学交流的机会,欢迎大家咨询报名。

学校严格按照省市教育、财政、物价等部门的规定收费,坚决做到不多收家长一分钱。

学校设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对于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学校承诺决不让其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

⑷ 常德市第七中学的杰出校友

1.王栎鑫,中国歌手、演员。2007年“快乐男声”广州赛区冠军 ,全国总决赛第内七名,当时年龄最容小的选手 (18岁)。
2.陈思思,中国著名青年歌唱家,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新民歌领域的领军人物。
3.瞿颖,中国女模特、演员、主持、唱歌等多栖明星,国际知名品牌代言人。

⑸ 常德市总共有多少所高中

截止2018年末,常德市有普通高中45所。

1、常德市第一中学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前身为1902年维新人士熊希龄先生创建的西路师范讲习所,曾先后更名湖南省西路公立师范学堂、湖南省公立第二师范学校等,1953年定名常德市第一中学。

2、常德市第二中学

常德市第二中学系常德市教委直属示范性完全中学,位于德山老码头,西临乾明寺,北连孤峰塔,与市中心一江相隔,两桥相连,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生活条件舒适,是理想的求学之处。

3、常德市第六中学

常德市第六中学(NO.6 Middle School of Changde)是市级示范性中学,常德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常德市第六中学创建于1939年,前身为湖南省私立白云中学;1956年,白云中学改为公办,更名为常德市第六中学。

4、常德市第七中学

常德市第七中学是一所市直属完全中学,1922年创办,是湖南省级示范性高中,坐落在常德市人民西路317号。学校2007年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26人,在编教职工258人,其中专任教师205人,高级教师76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7人。

5、常德芷兰实验学校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创办于1998年8月,是一所融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国有民办学校;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的窗口学校。学校位于常德市柳叶大道与朗州路交汇处,西临风光旖旎的柳叶湖,北接巍峨峙立的太阳山。占地面积158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总资产达1个多亿。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常德

网络—常德市第一中学

网络—常德市第二中学

网络—常德市第六中学

网络—常德市第七中学

网络—常德芷兰实验学校

⑹ 常德市第七中学的学校沿革

常德市第七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完全中学。从1922年创办至2004年,经历了新旧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五迁校址(常德城区经历司湾、鼎城区沧浪乡唐家溪、太平乡的太平山、港二口乡桅子岗、大西门外现校址),五更其名(县立女子高级小学、县立女子初级中学、市立女子初级中学、市女中、市七中)。学校已由创办之初的女子高小演变为现在这所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的新型的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 常德县立女子高级小学是在民主革命浪潮到来之时毅然肩负起民族重任,于1922年诞生。为民族解放而生,为民族振兴而长。
1922年“女高”校址在常德城区的经历司湾(现常德市武陵区区委大院内)。每年春、秋两季各招一班学生,常年保持学生在140人左右。到1940年小学部撤消时为止,共毕业32个班,毕业生约1500人。“女高”一经建立,立即被推入到民主革命的浪潮之中。年轻的共产党员章致全、周子玉、欧阳曦等首任“女高”教师,他们在学校传播革命思想,推行剪发、放足,带领进步师生参加反日爱国活动。北伐军兴,“女高”师生积极支持革命,宣传革命、参加革命。1927年5月,许克祥在长沙制造“马日事变”后,驻常反动部队在常德包围所有革命团体,搜捕、枪杀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女高”三班学生周凤鸣惨遭逮捕英勇就义。章致全、周子玉等党员师生死里逃生,流落异乡。时任校长的熊述皆先生系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常德县党部执行委员(左派),因曾利用其身份掩护地下党湘西总指挥戴修文同志,也被抄家通缉,经托人打点,幸免于难,但已倾家荡产。学校后被改名为“常德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校址未变。
“女高”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创立的。当时条件简陋,环境恶劣,学生不多,学校规模很小。全体“女高”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千辛万苦,让这所学校在风雨中慢慢成长起来。 任何新的生命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成熟,“女中”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下创建,在坎坷中成长起来的。这个新的生命在风雨如磐的抗日时期,没有被扼杀在摇篮当中,而是茁长成长。
1939年暑假,日寇南犯湘北,常德告急,学校迁至距常德城百里之外的沧浪乡唐家溪,坚持正常上课。
1940年8月,校长周宝善以学校地处穷乡僻壤,交通不便为由,迁校于距城30里的太平乡(今太阳山),小学部至此停办。学校以明代古刹白鹿寺为校舍,暂借私立国维女校校具使用,艰苦办校。
1943年3月,日寇由荆江各渡口南犯,常德再次告急,学生纷纷离校,接任校长职务仅一个月的张楠先生,率无家可归的40余名学生,为避难转徙于常德前河沧浪乡、仙池乡等地,最后在港二口桅子岗租定乡绅唐伯云家宅26间,并新建8间茅屋作为校舍,4月1日即通告回家避难的学生来学校上课。同年11月,常德一度沦陷,校长张楠又率师生400余人避难于距校30里的枫树湾,12月,常德光复,学校才又迁回桅子岗。
1939年至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也是女中开创以来最艰苦的阶段。这几年里,学校四易其址,师生颠沛流离,但由于陈中一等校长固守严谨的办学宗旨,延请各方热心教育的饱学之士任教,教学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教学秩序保持稳定。不仅如此,女中师生还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为唤起民众投入抗战,增强民众胜利信心做出了贡献。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学校奉命复员。于1946年2月迁回经历司湾原址,结束了长达6年的辗转迁徙。
在这风雨如磐的抗战期间,龙丕钦、陈中一、戴修鹭、张楠等多位校长,延聘陈琴石、刘承健、董作豪、李先治、陈凤灵、黄伯敏、龙学思、罗世泮、陈大刚、张钟灵、李子新、刘乃知、王才慧等许多有名望的教师,率全校师生于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岁月之中,艰苦挣扎,履险图存,渡过难关,为常德教育事业和女子人才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期间,学校始终维持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人左右的规模,共毕业29个班,毕业生约1500人。
女中进步师生为迎接常德解放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常德解放,8月,学校由军管会接管。学校更名为“常德市女子初级中学”,原校长张楠留任,同时派共产党员范群任副校长,校址仍在经历司湾。
解放初期,女中除了留用一些原有教师外,又陆续吸收了一批思想进步、学识丰富的教师来校任教,并于1950年在师生中建立了青年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与教育下,师生政治热情很高。抗美援朝运动开始,不少师生参加宣传,捐款购买飞机大炮,有的还报名参加志愿军。1950年和1951年两次的参干运动,适龄青年百分之百报名,先后有三十名学生进入军事干校学习,不少人走上了保卫祖国的岗位。1951年和1952年冬,先后有20多位教师参加地区组织的土改工作队到澧县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得到了锻炼,受到了教育。这一阶段,学校工作有很大变化:在教学内容上,去掉了内容反动的教材,增开了《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等课程,强调各学科教学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学习运用苏联的教育理论;在学生管理上,废除旧的训育制度,强调民主管理,师生平等,建立班主任制度,教师坚持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教育学生,师生关系十分亲密。
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女中学校规模也逐步扩大。1952年下期女中一次招进5个班,学生由原来300人左右一下增加到500人。为了解决校舍不够的矛盾,市政府将玛瑙巷原四维女中校舍拨给女中,名为女中分校。1953年下期又一次招进新生6个班。至1954年7月,学校已有13个班,在校学生达600多人。从1949年7月到1954年7月,历时5年的常德市立女子初级中学共有11个班,500余名学生毕业。
1954年,常德专署文教科决定在学校增设高中,并选定大西门外原私立春芳学校校址为新校址。并安排女中面向常德地区(含现在常德市及益阳地区)招收高中女生,学校成为常德地区唯一的女子完全中学,更名为“常德市女子中学”,并举校迁至大西门外新校址(即现校址)上课,调市委委员丁正同志任校长。
1956年学校建立党支部,丁正同志为第一任支部书记。1954年至1957年间,女中校舍增加很快。新建砖木结构教学楼3栋(18个教师),学生宿舍4栋(可容纳寄宿生700人),实验室一栋。教学设备、生活设施基本完善。在教学方面:教师钻研业务的风气十分浓厚,教学质量高。1957年女中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在当年大专院校招生人数锐减的情况下,升学率仍然在50%以上。
1962年下期,常德专署决定将女中改为男女兼收的完全中学,定名为“常德市第七中学”。同年撤消常德市四中高中部,并入第七中学。改为常德市七中后,学校狠抓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1954—1962年期间,学校保持20—24个班的规模,8年间共有高中19个班,初中37个班毕业,毕业生约2800人。 新时期,上级根据干部“四化”要求,全面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刘金城校长上任以后,向全体师生提出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奋发图强,振兴七中”的总体目标,在刘金城校长的带领下,常德七中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向前迈进。1994年8月—2003年7月,石振亚担任校长期间,带领师生员工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到2002年底,学校已有49个教学班,在校生近2000多人,校园面积130余亩,校园建设发展很快,建有自强楼、芙蓉楼、科教楼、图书馆、双馨楼、学生公寓等现代化教学中心、科教中心、艺术培训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校园美化、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省园林式单位。
如何将学校办出特色来,一直是几代七中人的致力追求。他们认为,特色就是学校的品牌,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是很难叫的响的。于是以石振亚为首的学校领导明确了“按教育方针育人,凭师生素质立校”的办学原则,“努力培育现代人、文明人、成功人”的育人目标,提出了“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心育深入,艺术见长”的办学目标,并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论证,最终把七中的特色定位在“艺术”上,要把七中办成培养艺体人才的摇篮。
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文明建设单位、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重点中学(现更名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常德市双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常德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3年7月,李中英校长上任以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占地面积14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27658平方米,办公用房867平方米,生活用房7100㎡,其他用房1525㎡。体育场馆、体育器材、音乐器材、美术器材、理化生实验仪器均已配备并达国家标准。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拥有现代化的电脑房、语音室、校园局域网。图书馆藏书丰富,藏书约10万余册。学校还装备了闭路电视系统和校长办公系统。到2003年底学校已发展到54个教学班,高中42个教学班。教职员工230名,高级教师64人,教师党员105名。学校学生3031名。“以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艺术为特色,以创新为重点、以管理为依托”,这是李中英校长的办学主张。在正确的办学思路指导下,学校各方面成绩斐然。

⑺ 常德市第七中学的历届校长

张 楠(1949.7—1950.1)
范 群(1950.2—1951.7)
徐顺之专(1951.8—1954.7)
丁 正(1954.8—1958.7)
刘伯崇(1958.8—1963.7)
周伯昆(1963.7—1969.2)
青志发属(1969.3—1972.2)
戴梅魁(1972.2—1978.7)
翦万民(1978.8—1981.8)
陈梦良(1981.9—1984.5)
刘金城(1984.5—1991.7)
石振亚(1991.7—1993.7)
刘钦美(1993.8—1994.7)
石振亚(1994.8—2003.7)
李中英(2003.7—2006.7)
刘国军(2006.8—)

⑻ 常德七中现在怎么样了

很好啊,现在名气越来越大了,常德市目前除了一中就是七中最好了,今年中考的录取分数,一中295分、4A,七中273分、3A,二中250几分、2A,六中237分、2A,可以看出七中的生源也越来越好了~~~

热点内容
女和女亲吻教学视频 发布:2025-09-22 01:20:32 浏览:236
开展微格教学 发布:2025-09-22 00:07:23 浏览:867
化学销售 发布:2025-09-21 23:38:45 浏览:271
英语教学法题 发布:2025-09-21 22:54:23 浏览:701
庞丽老师 发布:2025-09-21 20:32:58 浏览:966
一年级数学优质课 发布:2025-09-21 20:23:38 浏览:247
韩国漂亮老师电影 发布:2025-09-21 19:21:10 浏览:243
教师节给班主任一段话 发布:2025-09-21 18:07:10 浏览:820
长棍教学视频 发布:2025-09-21 17:50:53 浏览:74
高考2017数学全国2卷 发布:2025-09-21 17:04:51 浏览: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