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中学生预习

中学生预习

发布时间: 2021-03-20 21:19:50

❶ 初中生怎样预习

预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能在听课中提高效果,因此,预习必须做到找出重点与难点,为此,必须明确内容的思维过程,对其中内容进行理解,有的同学认为预习只是把内容看一遍即可,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没有思考的浏览是一种无效的劳动。为了理解知识点,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展开丰富的联想,回顾一下已学的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想一想新知识与现实内容的联系。在预习过程中,必定会有较难理解或不懂的地方,这时,要动笔记上记号,以便听课时,集中精力搞懂它。复习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同时还要做到温故知新,特别对以前做错的地方进行再思考,总结出错的原因,从而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做到查漏补缺。比较复习法是最常见的复习方法,把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复习,也可把相对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归类学习。以上是预复习工作的基本的普遍使用的方法,在具体展开时结合具体内容灵活运用。

❷ 初中生如何有效预习

首先需要知道第二天老师要讲什么,把这些内容自己先看一遍,有一个印象,并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等到第二天老师讲的时候要仔细听这些不懂的地方.如果再配合着练习册或者一些练习题,自己提前做一下,效果会更好,我就是这么预习的,不过每个人的习惯都不同,要根据适合自己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只不过是给你一个建议.
希望能帮助到你,还请及时采纳谢谢!
祝生活愉快!

❸ 初中怎么预习各科

其实,预习很简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第一,第二天老师要将的知识点是什么?

很多人只是对课本看看,了解下都什么内容,实际这只是粗略的,考试真正考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难得题目都是基本知识点的累积。好的预习,应该是,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来这节的知识点,都涉及了那些知识点,前边学习的知识点,与这节的知识点有联系么?

第二,新知识点,所包含的知识点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第一步基础上,在知识点下简要列出你自己认为的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第三,新知识点内容,包含了哪些解题方法?

新的知识点,都有例题,可是多数人看例题,尽是自己做遍,或者看下只要了解了会了就可以了,实际是不够了,例题的研究很重要,要学习课本上例题的步骤,这个题是对这个知识点的哪个角度的演示,为什么按这样的步骤写下来,每一步有什么样的道理,也就是从上一步拖到下一步,包含了哪些知识点,这类题的方法步骤是什么。我们需要将这个总结出来。

第四,新知识点,你有什么是不明白的?

新的知识点,自己预习,有不明白的地方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将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全列出来,这些是第二天听讲的重点。

第五,拿一页新纸,勾画知识点内容。

在这页纸上将这节知识点的所有点列出来,自己画一棵知识点树,每个枝节都是这些知识点的细节,每个细节上列出解题方法,解题方法按照这样的样子列出来:

考察知识点角度什么
步骤安排: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该解题方法的陷阱是什么

该类题目考核的意图是什么
一旦养成了好的习惯,掌握了规范化答题,你的成绩就会出现奇迹性的变化。

❹ 初中生如何预习课文

其实,也没必要《预习》。能把学过的都熟练掌握熟练运用,就可以啦。
初中生的课余时间不多。
假如自己认为预习之后或许能顺利听懂,老师这节课讲的是啥,自己都会了。课上就不太用心听讲了。
其实,所谓会了,仅仅是一知半解。
老师在课前花费不少时间去备课,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准确理解重点难点。
——答:非常不建议课前预习!

❺ 初中预习方法

可以向认识的学姐学长借教材。
语文可以把背诵内容完成默写
数学下载一个洋葱数学,可以在手机上学习,我用过,还不错哦。
英语主要就是记单词了。
生物地理看看就行,了解课本。
祝你学业有成。

中学生应如何预习

中学生提升学习成绩,需要学会预习,提高预习效果需要注意这四点
课前预习不仅能让中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知识点,还能发现在某些知识点存在不足。中学生提高预习效果需要注意以下这四点。
一、预习需要抓重点

预习时,中学生要有取舍,哪些知识要重点预习,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将一带而过的知识留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不仅节省了宝贵的课余时间,还提升学习效率。教材的知识重点需要进行细致的学习。

中学生在预习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注意区分优势科目和弱势科目。尤其要加强弱科的预习,对自己觉得较差的一科或几科,要多用点时间,搞得精细些,且养成良好的习惯,持之以恒,这样就会使预习、听课、复习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攻克弱科。

二、预习需要有细节
预习需要读,语文的预习可以通读全文,大声朗读,不仅可以训练发音,培养语感,锻炼胆量,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预习需要动笔,把生字、新词、关键句子和疑惑问题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为下一步查找做准备。 预习需要查工具书,翻查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特别是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查不到的做上符号,以便在课堂上注意听老师讲解。 预习需要思考,认真思考课文思路,中心思想,分析用词造句的特点和写作特点,初步解决课文后的练习。

语文和英语的预习,多用朗读,朗读过多遍后,拗口的字词已经顺口,对文章的感觉和意义理解也有了很多积累。老师讲授时,才能唤起更多的共鸣。数学的预习,很多知识可能不那么容易读懂,也不能迅速应用刚看过的前半部分的知识来理解后面的知识。中学生可对内容进行筛读和跳读再加上多次阅读,第一次阅读时,重点阅读比较好理解的文字部分,内容主要是如何根据前面知识或现实问题来引入新知识的相关概念等。第二次阅读时,可增加阅读公式的推导部分。第三次阅读时,再涉猎例题的解法。

三、预习需要多思考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习什么科目,要想获得出色的成绩,最重要的本领就是学会对遇到的一切问题“挖地三尺”,多问几个“为什么”。中学生预习新课,特别是预习内容较难的新课,可以结合课本的“预习”、“思考练习”、“阅读提示”内容提出来的问题,以及课后的提问、练习等,先列出这一课要掌握的重点问题,然后以这些问题为“向导”,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预习要做笔记
中学生预习时的知识,要有条理的记录下来,疑惑的部分可以课上听老师讲解,重点部分记录下来留作今后考试复习资料。中学生做好预习笔记不仅减轻课堂记录笔记的压力,更专注地听讲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在复习时快速找到知识重点。中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弄会的必须弄会,不会的、不理解及有疑问的都在预习本上注明、写清,以便增强上课记笔记的针对性。这样做预习笔记,不但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问题和思路,而且可以复习巩固补充旧知识。

中学生坚持预习,对提高听课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养成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都会大有裨益。预习时,中学生需要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热点内容
开展微格教学 发布:2025-09-22 00:07:23 浏览:867
化学销售 发布:2025-09-21 23:38:45 浏览:271
英语教学法题 发布:2025-09-21 22:54:23 浏览:701
庞丽老师 发布:2025-09-21 20:32:58 浏览:966
一年级数学优质课 发布:2025-09-21 20:23:38 浏览:247
韩国漂亮老师电影 发布:2025-09-21 19:21:10 浏览:243
教师节给班主任一段话 发布:2025-09-21 18:07:10 浏览:820
长棍教学视频 发布:2025-09-21 17:50:53 浏览:74
高考2017数学全国2卷 发布:2025-09-21 17:04:51 浏览:450
班主任基本功试题 发布:2025-09-21 16:28:03 浏览: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