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揭校园贷套牢大学生

揭校园贷套牢大学生

发布时间: 2021-03-28 09:18:07

① 女大学生替父还债陷校园贷七口人在桥洞住13年

非法“校园dai”的危害,大家或许有所耳闻,近日,湖北已发布《通知》,叫停“校园dai”!而在十堰,有一位贫困女大学生,为了替父还债,不慎深陷“校园dai”,一家七口人在桥洞住了13年……

“爽快”的贷款

今年5月20日,李倩一早就回到家。约9时许,李倩听到外面有人叫父亲,她出去一问,是两个要债的工人。李倩立即给父亲打电话,父亲说正在向老板要钱。

11时许,两名工人又来了,责问李倩,她父亲怎么还不回来,并一直等到下午两点才走。临走时,两名工人让李倩带话,他们家里也揭不开锅了,再要不到工钱,就要对李奎使用暴力。李倩从对方愤恨的眼神中,看出他们不是说着玩的。

晚上9时,李奎回来了。李倩问父亲工人要钱的事,李奎说:“你只管上学,这事别管。”父亲刚吃完饭,就有人打来电话要钱。挂断后电话一直响,父亲干脆不接了。当天晚上,李倩想到父亲身体不好,天天为钱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她23岁了却不能为父亲分担,彻夜未眠。

第二天,李倩决定去银行办一张信用卡救急。银行工作人员说,她还是学生,名下没有任何财产,不能办理信用卡。

绝望的李倩回到学校,在一面墙上发现贷款广告,立即拿出手机,拨了过去。

李倩将家庭情况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全部告诉对方后,对方爽快答应贷款,并介绍了融资平台。李倩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立即按照对方要求,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及银行卡号给对方传了过去,并在6个贷款平台申请了6笔贷款共计11880元钱,5笔贷款当天到账,一笔在5月23日到账。

当晚,李倩将5笔贷款取出来后,交给了母亲。母女商议后,决定将钱拿给李奎,让他去还债,并谎称是张英发的工资。

无法忍受的威胁

因对校园贷认识不够,张英和李倩根本没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虽然贷款总额是11880元,但扣除15%提成及其它费用后,6笔贷款实际到手的很少。而且一旦不能按时分期还款,利息以及滞纳金高得吓人。

李倩想先解燃眉之急,贷款可以慢慢还。但按照协议,一个月后的6月20日就是还款期限。随后,李倩到处借钱,并以生活费的名义在小叔处借得1000元钱,其他亲戚则无人肯借。

眼见6月20日就要到了,催款电话一个接一个,借来的1000元,有一部分已作为生活费花了,李倩根本拿不出钱还款。迫不得已,李倩给辅导员郭琴打电话,称要休学打工。

郭琴大吃一惊,随后让李倩向学校申请特困生资助。后经一再劝说,李倩才放弃休学的念头。之后的几天,李倩多次打电话问郭琴,申请批没批。郭琴感觉李倩有难言之隐。

6月30日,3000元特困生资助款获批。拿到钱后,李倩将其中2000元还贷,剩下1000元给妈妈当生活费。

转眼到了7月初,因之前有部分贷款没还,加上利息及滞纳金,需要还的钱更多了。催款电话一直响个不停。

眼见到了7月中旬,因无钱可还,贷款公司的电话24小时不间断。不仅如此,贷款公司还威胁,如果不还款,将给她手机通讯录所有联系人打电话发短信,告诉他们李倩贷款不还。李倩已无法忍受这种威胁,经过两天思想斗争后,于7月17日将校园贷的事告诉了郭琴。

因李倩的问题是家庭困难,学校也无能为力,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决定求助媒体和社会。

李倩在学校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全年级206名学生中,她成绩排在10名左右,大一大二都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大三的奖学金在申请中。大学3年,她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她自己挣的。

李倩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找了多份兼职,可她自己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5元钱,早上吃馒头,中午吃米饭,晚上一个素菜加一个馒头。现在的状况,对于李倩和她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希望各界好心人能帮帮这个孩子。

首先是她父亲的工程问题,老板跑路她父亲没拿到钱?劳动保障出了问题,劳动部门应该负责?然后是建筑漏洞导致装修漏水,要赔钱,这应该是开发商的问题,为啥找装修的?再往后是看病没钱,借钱看病?医疗的问题你懂的!再往后才是校园带,本身就违法的高利贷,监管去哪了?总结:1走到现在不是一个事导致的,是很多社会问题2人善被人欺,老实人总受欺负!

②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年利息超过20%是否合法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民间借贷只有双方事先在书面或口头协议中约定为有息借款,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还本时支付利息,否则,一律视为无息借款,出借人不得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

再者,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以及《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民间借贷不得超过央行基准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4.35%,因此20%是合法的。

③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年利息超过20%是否合法

月息0.99%存猫腻 实际年利率超过20%

【法律解读】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民间借贷只有双方事先在书面或口头协议中约定为有息借款,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还本时支付利息;否则,一律视为无息借款,出借人不得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再者,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以及《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民间借贷不得超过央行基准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4.35%,因此20%是合法的。

④ 校园贷是如何“套牢”大学生的

招学生干部“地推” 最快3分钟审核 推分期购物节 实际年利率超20%

不久前,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自2014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XX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借来的钱学生们会怎么花掉?千差万别的贷款平台审核是否有疏漏?号称“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秒可到账”,真如商家所说的如此无门槛“低息”?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象

个别校园贷平台申请人已超75万

申请者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方明(化名)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研三学生,平时比较迷电子产品。去年6月,他在某著名电商平台、两家大学生网络贷款上都开通了个人贷款支付业务,所有额度加起来有25000元,临近毕业,方明“血拼”了苹果手机和一台笔记本后,他沦为“月光族”。“每月需要还款1370元,学校发的生活补贴1500元,基本上只够还分期,都快毕业了找父母要也不合适,找点兼职做呗。”方明自嘲说,“再买必须要剁手!”

随机采访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边有使用“网贷”的同学,“像是某个时候不知不觉地流行开来”。北青报记者搜索名校贷贷款平台的官网页面,其平台的申请人数已超过75万人,并滚动播报着某学校某同学已申请借款,借款额度从1000元至2万元不等。北青报记者还留意到,滚动出现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高学历人群、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大三学生谭伟(化名)也是“校园网贷”的常客,但与方明“电子产品达人”不同,“我找平台贷款,主要是为创业的资金周转。一般男生都借钱来买数字产品、女生更喜欢买化妆品和旅游。我们创业花的钱不是万把几千的,找银行借肯定不可能,这些平台都应急用,我一次性借过1.9万,还好,我们合伙人不太愁资金,这点钱小意思。”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的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经北青报记者梳理,花样繁多的学生网贷途径大致有三类:一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比如名校贷、我来贷等;二是学生分期购物网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

调查

对于愈发失控的校园贷款平台是如何运作并一步步套牢大学生的,北青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第一步

金融平台招聘学生干部地推

拉同学装机月入5000元

这些遍地开花的校园贷款又是如何推广的呢?

“我的同学就是我的客户。”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学生王安(化名)一直任学院学生会干部,去年他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借贷宝的校园代理,加入“二维码”推销大军,“大致在去年下学期,公司为提升APP‘装机量’举行校园地推,那段也是搞这种兼职最挣钱的时候。”

王安说,该公司要求用户下载APP后,还需填入姓名、手机、身份证号,如用户选择绑定银行卡的话每单可提成40元,如不绑卡而选择留下照片的话,每单提成30元。“这些收入是可以日结的,我身边有同学最高一天挣了5000元。为了多挣钱,我们还去宿舍‘刷楼’,拉同学和朋友绑定,鼓动大家贷款,做成一笔借贷单子的提成,是装机之外另算的。”

第二步

不用视频网签

部分网贷只需学生证即可办理

据媒体此前报道,河南大学生曾编造借口获得了班上近30位同学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并顺利从多个平台上获得贷款。其中被负债最多的,达到了11万元。死者室友表示,网络上和他有关的不少借款,其签字和照片都不是本人,但最后都被成功受理。时至今日,校园网络平台上“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等博人眼球的广告仍是铺天盖地。

某校园贷款平台的技术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过,这平台审核风控不严。据我了解,有些技术不过关、实力不强的公司,不需要视频网签,也没有人脸识别技术,这很容易导致审核问题,客户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了。”

北青报记者尝试用另一款校园P2P平台的APP借款,在贷款资质填写时,除了线上填写包括个人学籍、家庭、朋友联系电话、上传身份证和学生证照片等信息之外,平台无需线下跟本人面对面或视频审核便可走完放款流程。“有些公司为了拉客户,也会主动放水。”该技术人员补充道,“去年市场急剧扩张的时候,有公司一个月的放贷量就破了二三十亿。”鱼龙混杂的同业竞争加剧,部分平台为了拓展业务降低申请门槛要求,存在审核不严的情况,以至于学生个人信息被冒用。

采访过程中也有贷款平台主要依靠线上途径完成授信,在填写多项个人信息资料后,主要通过远程视频等途径确认信息。即使如此,也曾出现过平台审核人员与借款人勾结,冒用他人信息骗取贷款。“纯线上的业务不是特别好做,而且不安全。大公司通常会强调严格审核,劝大家量力而行,少贷些。这既对客户负责,也是对公司负责。”一位不具姓名的从业人士坦承。

第三步

鼓励大学生借款超前消费

甚至推大学生分期购物节

那么,大学生从这些平台借来的钱都会干什么?北青报记者下载了某校园网贷平台的APP,在申请贷款时,系统自动显示借款用途选项:消费购物、应急周转、培训助学、旅行、微创业,就业准备等。在其电脑端的官网上,公开了部分最新申请贷款成功的学生贷款金额和理由:“借款6800元,24期,给女朋友买iphone6”、“30000元,36期,毕业自主创业”。

因欠网贷而自杀的河南大学生后经媒体证实,之所以其欠下60多万巨款,是该学生网贷去赌球。公开资料显示,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借贷需求平台都满足,那么,平台会不会追踪借款之后的资金流向?北青报记者带着疑问拨通了该平台客服的电话,该工作人员表示,“究竟钱花在什么地方,我们没有办法监控和核查,系统选项你填了什么,我们就默认是这个。”

随访的数位大学生表示,网贷用户中,大多数人借贷是用作娱乐消费,比如花在旅游,购买大件商品、化妆品衣服等。就在大学生们常用的分期付款网站“分期乐”,这家网站除了列出琳琅满目的商品外,还打出了“全场免息、直降5亿”的诱人字眼。网站介绍显示,2015年9月1日上线活动营销栏目,推出了“全国首届大学生分期购物节”,21个小时内订单金额突破1亿元大关。此外,该网站专门开辟了热门端游的游戏点券的分期付款,页面显示,限时抢购的满减电子券当日被抢空。

内存

曾经火爆一时的大学生信用卡被“叫停”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3-2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⑤ 校园贷,裸贷,骗贷,暴力催收,多少大学生被骗

校园贷七宗罪1.增加负担。由于贷款需要支付利息,贷款导致学生经济状况恶化,雪上加霜。2.暴力催收。经济状况不良导致学生逾期无法还贷,导致放款人通过非法手段催收。3.人生安全。暴力催收可能导致大学生人生安全受到威胁。4.财产安全。大学生不熟悉贷款套路,容易陷入强制贷款,抢劫事件中,导致财产损失。5.名誉损失。部分学生无法还贷,借款人公开照片,影响学生的名誉。6.过度消费。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制力,盲目贷款导致过度提前消费。7.影响学习。大学生的主业是学习知识,增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⑥ 校园贷款如何套牢大学生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内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容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民间借贷只有双方事先在书面或口头协议中约定为有息借款,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还本时支付利息,否则,一律视为无息借款,出借人不得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再者,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以及《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民间借贷不得超过央行基准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4.35%,因此20%是合法的。

⑦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 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

小小借条:基本上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大学生贷款平台,快速,有保障

⑧ 把大学生逼上绝路的“校园贷,究竟有多可怕

那么,“校园贷”究竟该如何整治?
银监会表示,首先在监管方面,银监会指出将完善监管规则,为规范校园网贷行为提供制度保障。
2016年10月,银监会会同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与工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分别从加大校园网贷业务整治力度、加大违法犯罪问题的查处力度、加强风险警示和教育引导工作、强化网站监测管理、做好舆论监测引导、加强工商监督力度等六个方面对校园网贷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其次,在整治方面,银监会指出将开展分类整治。
按照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部署,银监会将校园贷纳入P2P网贷专项整治重点对象,制定整治方案,开展全面排查,梳理风险隐患,重点对涉嫌恶意欺诈、非法拘禁、绑架、暴力催收、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打击力度,切实规范校园网贷平台的营销展业行为。
在前期摸底排查的基础上,银监会多次下发风险提示,培训指导各地在分类处置的同时,视其情节轻重采取暂停、整改、移交公安等处置措施。
第三,在风险处置方面,银监会指出要形成监管合力,加大对“裸贷”等风险事件处置力度。
对“裸贷”等校园网贷风险事件,银监会积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会同公安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监管整治工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各部门合力出击,及时掌握舆情动态,认真开展风险研判,防范风险蔓延与叠加。
据悉,“裸贷”事件侦查获得突破性进展,全国首例“裸贷”放贷者已于2017年1月19日被警方成功抓获。

热点内容
乱码英语 发布:2025-09-20 17:36:36 浏览:446
初中历史课件免费下载 发布:2025-09-20 17:25:25 浏览:605
高一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2025-09-20 16:10:10 浏览:993
南京小学数学 发布:2025-09-20 14:23:56 浏览:542
大二化学 发布:2025-09-20 12:26:52 浏览:201
路路老师照片 发布:2025-09-20 12:14:17 浏览:967
写老师的评语 发布:2025-09-20 09:55:18 浏览:282
校长寄语班主任 发布:2025-09-20 09:40:33 浏览:814
远大诺康生物 发布:2025-09-20 09:06:08 浏览:6
金山教育门户网 发布:2025-09-20 07:44:10 浏览: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