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能力
⑴ 中学教资中的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和辨析题的知识点是不是考过的就不考了
回答:
不一定,很多时候重要的题型是会重复考察的。其实反反复复也就是那些知识点。
模块一:教育基础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1)学生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处于发展过程中.
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是学习的主体;是权责的主体。
(2)教师观
职业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教学观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2.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进行教学反思
模块二:学生指导基础
德育原则
一般在材料分析题中出题频率较高的主要有疏导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模块三:班级管理
1.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2.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1)处理原则
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冷处理原则。
(2)处理方法
沉着冷静面对;
机智果断应对;
公平民主处理;
善于总结引导。
3.班主任对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4)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模块四:教学实施
1.教学过程的规律
考查频率最高的规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2.教学原则
考查频率较高的原则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可以记为“书法节目语气从容”)
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⑵ 初中、高中的教育知识与能力是通用的吗
根据您的专业判断,您适合考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以下为高中语文所需教材(如需初中,则把语文学科那本换为初级中学适用的即可):
⑶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如何备考
经过一个愉快又温馨的新年后留给我们的复习时间可谓是屈指可数,因此在这仅剩的时间里更需要我们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对于教师资格笔试考试来说,中学的三科中科目二也就是《教育知识与能力》是相对较难的一科,复习内容较多,不仅有需要理解的,也有需要识记的,甚至还有需要背诵的内容。而科目二的题量也是不容小觑的,下图是中学科目二试题分布:
由上表不难发现,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学、学习心理、德育这几个部分的内容虽然每年分值有所变化但一直是属于主要考察部分,因此复习时需要着重关注。而其他部分虽然分值占据不是很高,但是考察的频次每年都不相同,因此需要做到全面复习。
复习建议:
通常复习都是要循序渐进进行的,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
首先,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基础的复习,把每一处的知识点以及可能考察的方式都进行相应的学习,并在此过程中配合与自己复习所用教材相配套的专项练习题。
学习过程中可以相应的做好笔记,把厚重的教材变成以自己理解方式存在的简缩性材料,促进知识的内化。
其次,对需要处理的简答题、材料分析题以及辨析题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背诵学习。
再次,做一些历年考察过的题目,考察过的题目更有针对性,以及一些模拟练习题。
最后,在考前再次全面对知识进行复习,查缺补漏。
如果能做到以上要求,相信即将到来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一定会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