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别斯兰第一中学

别斯兰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 2021-05-01 15:30:26

1. 车臣恐怖分子绑架大批俄罗斯人质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别斯兰人质危机,很多中文媒体的称法还有"别斯兰人质事件",该事件是指2004年9月1日,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的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结束。

俄罗斯总统顾问乌斯季诺夫2004年9月8日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了人质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为人质,人质死亡333人,其中有210人的身份已得到确认,死亡人数有可能会继续增加,仍有727人在医院接受治疗;31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其中8人身份已经确认,人质事件包括59名教师;仍有60多名专家继续对这起事件做进一步的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大规模的人质劫持事件之一(共劫持人质1200余人),别斯兰发生的劫持学校事件开创了向社会最弱势群体--少年儿童大开杀戒的先例,它对世界社会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

2. 问一下俄罗斯的反恐部队。网上说:“毛子从来不顾人质的安全。你被坚持了别指望毛子来救你。

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绑匪闯入一座位于莫斯科东南区的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文化宫内的850多名人,要求俄罗斯军队撤出车臣。10月27日,俄国军警及阿尔法小组以秘密化学气体麻醉表演厅内所有人,将车臣绑匪歼灭,事件导致39名恐怖分子被击毙,至少129名人质因为俄罗斯军队的麻醉气体而死亡。


别斯兰人质危机,很多中文媒体的称法还有“别斯兰人质事件”,该事件是指2004年9月1日,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的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结束。

俄罗斯总统顾问乌斯季诺夫2004年9月8日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了人质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为人质,人质死亡333人,其中有210人的身份已得到确认,死亡人数有可能会继续增加,仍有727人在医院接受治疗;31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其中8人身份已经确认,人质事件包括59名教师;仍有60多名专家继续对这起事件做进一步的调查。

3. 谁能告诉我 9 11 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2001-9-11当天大事记
·9月11日20:55 一架飞机撞上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9月11日21:08 第二架飞机撞上世界贸易中心并引发爆炸
·9月11日21:47 美国五角大楼发生火灾可能也遭飞机撞击
·9月11日22:03 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栋摩天大楼倒塌
·9月11日22:29 纽约世贸中心另一摩天大楼倒塌
·9月11日22:54 美国宾夕法尼亚一架波音747飞机坠毁
·9月11日23:25 美国总统布什就全国恐怖事件发表公开讲话

9.11悲惨时刻:美国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航空公司的两架客机遭劫持,这两架飞机共有156名乘客和机组人员。8时48分,其中一架波音767飞机在超低空飞行后一头撞向世贸中心南侧大楼,把大楼撞了个大洞,在大约距地面20层的地方冒出滚滚浓烟。
就在楼内人员惊惶失措之际,18分钟后,另一架被劫持的波音757飞机再次以极快的速度撞穿了世贸中心姊妹楼的北侧大楼,并引起巨大爆炸。
此后不久,南侧的大楼终于在另一次爆炸后轰然倒塌,当地时间11日10:30(北京时间22:30),随着又一声巨响,北楼也在爆炸中成为另一片废墟,闻名世界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姐妹双塔从此告别了这个世界。

9·11三周年祭:反恐真的能带来和平吗?

三年前的9月11日,19名恐怖分子劫持四架民航客机对美国的两个城市发动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袭击。短短的几个小时不仅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改变了美国,也彻底搅乱了冷战结束10年以来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中的“僵局”,这恐怕是“恐怖大亨”本·拉登当初所没有想到的。此后,美国对恐怖主义的打击以及在“反恐”旗号下进行的战争,进一步改变了原先就很脆弱的世界格局。目前,形形色色的恐怖组织正开始将阵地转移到防范相对薄弱的地区,国际社会与恐怖主义的斗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然而号称“带头”反恐的美国却在这个领域也搞起了双重标准,给全人类结成打击恐怖主义联盟的努力制造了新障碍。

美国:以“反恐斗争”为纲

三年前的9·11灾难发生在美国,这个长期以来本土没有受到过外敌袭击的国家第一次体会到了切肤之痛,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那以后的日子里,“袭击警告”、“恐怖主义”、“恐怖分子”等词汇前所未有地频繁出现在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安全问题取代发展经济、医疗福利和就业等国内问题,一跃成为布什政府的头等大事。三年来,美国政府数次发出了恐怖袭击警告,虽然每次都被证明是在重复“狼来了”的故事,但曾经受伤的民众对于恐怖主义的持续敏感程度达到了其他国家无法想象的地步。

在美国国内,对遭受恐怖袭击原因的反思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相反,保守主义思潮趁机巩固了阵地。在“反恐”的旗帜下,政府、警察和情报机构的力量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加强;布什政府制定了《爱国者法案》,情报机构被赋予了更大权力,对民众的窃听和调查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经过严格的审批,美国宪法所保障的言论、隐私和游行示威等自由受到了威胁。为了保证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纽约警方对民众的游行示威活动大加限制,并一度逮捕了数百名抗议人士。

美国当局将在反恐斗争中抓获的大量俘虏以“敌方作战人员”为名无限期扣押,不仅其中的外国籍囚犯被剥夺了《日内瓦公约》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就连美国籍囚犯也无法享受美国法律所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应有的权利,他们不能见律师,也不能给家人打电话,甚至不能让陪审团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与此相适应,美国政府对外采取强硬路线,以是否支持它“反恐”为标准划分敌友,趁机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了军事部署,不仅恢复了冷战结束后曾一度关闭的一些基地,而且在原属于前苏联的势力范围甚至领土内开辟了新的据点。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时间,美国在全世界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就超过了它在冷战中用几十年所建立起来的规模。

对于“反恐领袖”布什来说,9·11事件的发生在客观上为他提供了一个“英雄用武之地”:连续两次对国外用兵,一举消灭了阿富汗的塔利班和伊拉克的萨达姆两个政权,在极具战略意义的中亚和中东成功地建立了美国的新势力范围。

在国内,“反恐”成了布什三年以来以不变应万变的“万能武器”,现在又成了争取竞选连任的头号招牌。布什着力将美国三年没有发生过新的恐怖袭击渲染成自己的政绩,借此攻击在安全问题上缺乏优势的民主党对手。布什的竞选搭档、副总统切尼甚至在最近亲自出面,对选民发出了新的威胁警告:选择克里就是选择恐怖袭击。

·恐怖主义:化整为零,转移阵地

近三年来,美国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反恐战争。不过,正如一些人所说的,这些年的反恐几乎是“越反越恐”,虽然成规模的恐怖组织少了,但零散的恐怖分子多了;美国受到的威胁小了,世界其他地区遭受的袭击多了;拉登不露面了,可他大大小小的“徒弟们”冒出来了。据不完全统计,9·11事件后发生在全球的严重恐怖袭击就多达17起。

在美国的严厉打击下,基地组织发动大规模袭击的能力在日益消退,但是“基地”的学员将他们学到的恐怖知识和技巧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更多不知名的恐怖组织应运而生,而且这些恐怖新生代具有更高的文化知识、懂电脑、会上网,手段也更加残忍,他们在欧洲、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相继发动了不少血腥的袭击,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以下是9·11后世界上发生的主要袭击事件:

2002年10月12日,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发生针对外国人的系列爆炸事件,造成202人死亡,至少330人受伤。

2002年10月23日,俄罗斯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发生一起车臣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事件,造成120多人死亡。

2003年5月12日和14日,俄罗斯车臣纳德捷列奇诺耶区政府大院和车臣古杰尔梅斯区分别发生爆炸事件,共造成70多人死亡,200余人受伤。

2003年5月16日,摩洛哥经济首都卡萨布兰卡连续发生五起恐怖爆炸事件,造成41人死亡。

2003年8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莫兹多克市一家军队医院遭到汽车炸弹袭击,造成50多人死亡,80多人受伤。

2003年11月15日,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两座犹太教堂遭到汽车炸弹袭击,造成25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2003年11月20日,英国汇丰银行伊斯坦布尔分行和英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门前相继发生两起汽车爆炸事件,至少造成30人死亡和450多人受伤。

2003年12月5日,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一旅客列车发生爆炸,造成至少44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2004年2月6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列地铁列车在运行中发生爆炸,造成近50人死亡,130多人受伤。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生旅客列车连环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98人死亡,约1800人受伤。

2004年5月9日,俄罗斯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狄纳莫体育场发生爆炸,造成七人死亡,53人受伤,车臣总统卡德罗夫也在这次恐怖袭击中遇难。

2004年6月21日至22日,武装恐怖分子向俄罗斯印古什共和国的纳兹兰等多个城镇的护法机关发动袭击,造成90人死亡。

仅今年8月底到9月上旬以来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恐怖袭击浪潮就再一次席卷了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数百条无辜的生命又一次牺牲在了邪恶向正义的挑战中。8月24日,俄罗斯两架民航客机从莫斯科的多莫杰多沃机场起飞后,几乎同时在图拉州和罗斯托夫州坠毁,两机上共8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俄罗斯当局的初步调查显示,这是车臣“黑寡妇”发动的自杀式恐怖袭击。

8月31日,莫斯科和平大街沿线的里加地铁站附近发生恐怖爆炸事件,造成10人死亡,51人受伤,据查,此次袭击仍然是车臣“黑寡妇”所为。

9月1日,32名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占领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的第一中学,将1300余名参加开学典礼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劫持为人质。在长达三天的对峙中,恐怖分子肆意杀害妇女和儿童,最后迫使俄罗斯特种部队不得不以武力解救人质,混战中共造成338人死亡,其中近一半遇难者是儿童,此外还有数百人负伤。

就在9·11三周年纪念日到来的前夕,活跃于东南亚一带的“伊斯兰团”又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他们在澳大利亚驻印尼使馆门前引爆了汽车,造成至少九人死亡,182人受伤。

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使人们在呼唤全球合作的同时不禁对美国的打击政策产生了疑虑,如果仅仅加以军事打击,而无视恐怖主义产生和蔓延的原因,不铲除滋生它的土壤,那么恐怖活动只会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穆斯林:无辜的受牵连者

除了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属外,世界上有一个人数众多的团体正经受着其他人无法想象和理解的痛苦,他们就是遍及全球的穆斯林。9·11事件发生以来,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呈现在他们的面前:全球几乎所有的恐怖袭击活动都是他们的同胞所为,其中许多都是打着“圣战”或伊斯兰教的旗号进行的。恐怖分子这种违背伊斯兰教义的卑劣行径激起了无数虔诚穆斯林的愤慨,在埃及、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地区,成千上万的伊斯兰教信徒加入了反对恐怖主义的行列。

但是,恐怖分子的恶行客观上给生活在欧洲和美洲的穆斯林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麻烦,他们长期以来融入主流社会的努力受到了阻碍。尽管绝大多数穆斯林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但现在他们却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其他群体戒备甚至敌视的目光。在一些地方,针对普通穆斯林的敌对行为呈现上升的趋势。

·国际关系:旧的格局打破,重组仍在继续

回顾过去的三年,人们也许会发现,9·11袭击虽然发生在美国,但它的影响早已遍及全球每个角落,几乎每个国家都不得不作出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支持美国,成为它的“反恐盟友”,否则就是与它为敌。一时间,整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抗退居到了次要矛盾的地位,全球形成了各国联手打击恐怖组织这样一种非对称性的斗争态势。

“雅尔塔体制”(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晤,除了商讨彻底击溃法西斯的问题外,会议对战后国际事务作出了安排,奠定了二战结束以后几十年中美、苏两级主导世界的战略格局)结束后10年,美国以唯一超级大国的身份与多个强国“模糊对峙”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但是,由于美国在“反恐”的旗号下继续为谋求自己的经济和战略利益而不顾其他国家的利益,这就注定了这种“反恐联盟”是无法长久的,在恐怖主义的威胁逐渐减小之时,美国与日本、俄罗斯和欧盟等的利益冲突将凸现出来。

·人类的威胁:只有恐怖主义?

三年后的今天人们发现,在当今的世界,恐怖主义其实并不是危及人类生存的唯一因素。美国政府利用民众的悲情诉求、其他国家的同情以及自己超级大国的实力,已经在反恐的旗号下“收拾”了两个主权国家,有迹象表明,它正在为自己寻觅下一个“猎物”;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反恐斗争中,美国仍然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要求其他国家站在自己一边打击“基地”等组织,另一方面却出于自身的政治考虑,对其他国家的一些恐怖势力采取放任、甚至接触的态度,损害了全球联合反恐的统一阵线。

最为明显的是在今年9月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中学人质悲剧发生以后,美国政府一方面宣布站在俄罗斯一边,谴责恐怖分子的残暴行径,支持俄罗斯对恐怖分子的打击。但一转脸,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却扬言美国政府将继续与所谓的车臣“异议人士”接触,并对俄罗斯处理车臣问题的方式提出“建议”。

分析人士普遍担心,随着阿富汗和伊拉克局势的逐渐稳定,美国政府又将开始寻找新的敌人,“反对恐怖主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成为了美国政府实现自己目的的借口和托词,而新的战争不仅造成人员和财产的伤亡,又会产生新的恐怖主义根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指望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一点,恐怕也是有违9·11遇难者和他们亲属意愿的吧?(子夜)

4. 2004年9月1日至3日在俄罗斯,别斯兰中学人质事件,共造成多少人死亡

2004年9月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一伙头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突然闯入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刚参加完新学期开学典礼的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赶进学校体育馆劫为人质,并在体育馆中及周围安放了爆炸物。俄罗斯军方包围了学校3天试图解救被围困的平民和学生,事件在9月3日结束但导致了 326 名人质死亡,从而成为俄罗斯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

5. 谁能说说俄罗斯的别斯兰人质事件

别斯兰人质危机,很多中文媒体的称法还有“别斯兰人质事件”,该事件是指2004年9月1日,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的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结束。
俄罗斯总统顾问乌斯季诺夫2004年9月8日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了人质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为人质,人质死亡333人,其中有210人的身份已得到确认,死亡人数有可能会继续增加,仍有727人在医院接受治疗;31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其中8人身份已经确认,人质事件包括59名教师;仍有60多名专家继续对这起事件做进一步的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大规模的人质劫持事件之一(共劫持人质1200余人),别斯兰发生的劫持学校事件开创了向社会最弱势群体——少年儿童大开杀戒的先例,它对世界社会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

6. 什么是别斯兰惨案

朋友,你可以看看网络,我先给你找点看看:
2004年9月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一伙头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突然闯入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刚参加完新学期开学典礼的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赶进学校体育馆劫为人质,并在体育馆中及周围安放了爆炸物。俄罗斯军方包围了学校3天试图解救被围困的平民和学生,事件在9月3日结束但导致了326名人质死亡,从而成为俄罗斯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

7. 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概述!

别斯兰人质事件-简介
发生劫持人质事件的中学2004年9月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一伙头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突然闯入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刚参加完新学期开学典礼的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赶进学校体育馆劫为人质,并在体育馆中及周围安放了爆炸物。
这次事件俄罗斯谈判代表有北奥塞梯共和国总统扎索霍夫、著名小儿科医生罗沙利及普京总统车臣顾问阿斯哈诺夫等人,解决人质危机主角为阿尔法特种部队。
到9月2日下午,劫持者一直未提出释放人质的具体要求,学校外边有上千名人质家属苦候,他们主要为当地北奥塞梯族与车臣族人,为北高加索山区的强悍民族,如果他们亲人遭到无辜伤害,当地民众会有自发性的报复行动。俄官方事先并没有做出武力解救人质的计划,而是想继续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人质扣押者蓄意造成武装对抗的结局。
到9月3日下午1时左右,俄紧急情况部人员经绑匪同意进入学校往外运送被打死的人质尸体时,学校内响起数声爆炸。许多人质开始外逃,绑匪随即向逃跑的人质开枪,另有几名绑匪试图混入人质中。俄军立即朝绑匪开火,并随即冲进学校大楼,展开解救行动。

8. 俄罗斯别斯兰事件详情

持续两昼夜多的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人质事件于莫斯科时间3日晚基本结束。这一事件的主要过程如下:

9月1日(莫斯科时间)

10时: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恐怖分子进攻并占领了北奥塞梯市第一中学,将参加开学典礼的约1200名师生和家长扣作人质。恐怖分子在进攻时与警察发生交火。

11时30分:恐怖分子通过扔出的纸条提出下列要求:俄罗斯从车臣撤军,释放今年6月因袭击印古什而被逮捕的恐怖分子。他们同时要求北奥塞梯总统扎索霍夫和印古什总统贾济科夫以及儿科医生罗沙利抵达别斯兰。

12时:以扎索霍夫为首的解决人质指挥部与恐怖分子取得了联系。

12时15分:约50名儿童从学校成功逃脱。

13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从俄黑海海滨城市索契返回莫斯科,在机场立即召开了俄强力部门领导人参加的会议。

13时50分:第一次试图与恐怖分子接触。北奥塞梯穆夫提瓦尔加托夫和检察长巴塔戈夫准备进入学校,但遭到恐怖分子的拒绝。

15时30分:恐怖分子释放了15名儿童。

15时45分:恐怖分子通过手机发出威胁:如果一名武装分子被打死,他们将杀死50名儿童;如果1人被伤,则将打死20名儿童作为报复。

18时50分:俄罗斯就最近发生的恐怖事件紧急呼吁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

22时50分:解救人质行动指挥部为人质亲属开通了“热线”电话。

9月2日

凌晨1时15分:罗沙利医生与恐怖分子进行了电话联系。

3时:恐怖分子中断了电话谈判。

5时:联合国安理会强烈谴责恐怖分子在北奥塞梯扣押人质的行径。

10时30分:俄总统新闻局宣布,普京推迟定于9月2日至3日对土耳其的正式访问。

12时:谈判人员通过手机恢复了与恐怖分子的“技术联系”。

13时50分:普京会见来访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时表示,当前最主要任务是挽救人质的生命。

14时:俄联邦安全局驻北奥塞梯官员表示,不会动用武力解救人质。

16时40分:恐怖分子在印古什前总统奥舍夫的调解下,释放了26名妇女和儿童。

9月3日

凌晨2时:谈判人员与恐怖分子的电话联络再次中断。武装分子发射了数枚火箭弹,1名警察受伤。

8时:谈判人员恢复与恐怖分子的联络。

11时:行动指挥部宣布加强与恐怖分子的联络,以便能够向人质提供食品和饮水。

12时45分:行动指挥部与恐怖分子商定从学校向外运送匪徒占据学校时被打死的人质尸体。

13时零5分:紧急情况部的人员进入学校运送尸体。此时发生数次爆炸,部分人质开始外逃,恐怖分子随即向逃跑的人员开枪。

13时15分:特种部队冲进学校解救人质。

13时50分:部分恐怖分子窜出学校逃匿,俄军警开始与之交火。

16时:俄军几乎完全控制学校,但仍受到零星抵抗。

17时:在学校体育馆发现100多具尸体。

17时40分:俄联邦安全局驻北奥塞梯官员表示,军方并没有考虑使用武力解决人质事件,特种部队是在恐怖分子向人群开枪后才开始行动的。

19时30分:据行动指挥部统计,行动中消灭20名恐怖分子,其中有来自阿拉伯国家的雇佣兵。

19时50分:俄总统顾问阿斯拉哈诺夫透露,死亡的人质超过150人。

4日

凌晨:普京飞抵别斯兰看望伤员后,已于当天上午返回莫斯科。

据俄媒体4日上午的发布的最新统计,在这次人质事件中27名恐怖分子被打死,3人被活捉。人质中至少有250人死亡,目前已经从学校运出150具遇难者的尸体,704人受伤,其中259人是儿童。俄特种兵有10多人战死,18人负伤。

9. 别斯兰人质事件详情

2004年9月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一伙头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突然闯入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刚参加完新学期开学典礼的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赶进学校体育馆劫为人质,并在体育馆中及周围安放了爆炸物。俄罗斯军方包围了学校3天试图解救被围困的平民和学生,事件在9月3日结束但导致了326名人质死亡,从而成为俄罗斯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
经过
9月1日
(莫斯科时间) 解救人质过程示意图
10时: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恐怖分子进攻并占领了北奥塞梯市第一中学,将参加开学典礼的约1200名师生和家长扣作人质。恐怖分子在进攻时与警察发生交火。 11时30分:恐怖分子通过扔出的纸条提出下列要求:俄罗斯从车臣撤军,释放今年6月因袭击印古什而被逮捕的恐怖分子。他们同时要求北奥塞梯总统扎索霍夫和印古什总统贾济科夫以及儿科医生罗沙利抵达别斯兰。 12时:以扎索霍夫为首的解决人质指挥部与恐怖分子取得了联系。12时15分:约50名儿童从学校成功逃脱。 13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从俄黑海海滨城市索契返回莫斯科,在机场立即召开了俄强力部门领导人参加的会议。13时50分:第一次试图与恐怖分子接触。北奥塞梯穆夫提瓦尔加托夫和检察长巴塔戈夫准备进入学校,但遭到恐怖分子的拒绝。 15时30分:恐怖分子释放了15名儿童。15时45分:恐怖分子通过手机发出威胁:如果一名武装分子被打死,他们将杀死50名儿童;如果1人被伤,则将打死20名儿童作为报复。 18时50分:俄罗斯就最近发生的恐怖事件紧急呼吁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 22时50分:解救人质行动指挥部为人质亲属开通了“热线”电话。
9月2日
凌晨1时15分:罗沙利医生与恐怖分子进行了电话联系。 3时:恐怖分子中断了电话谈判。 5时:联合国安理会强烈谴责恐怖分子在北奥塞梯扣押人质的行
径。 10时30分:俄总统新闻局宣布,普京推迟定于9月2日至3日对土耳其的正式访问。 12时:谈判人员通过手机恢复了与恐怖分子的“技术联系”。 13时50分:普京会见来访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时表示,当前最主要任务是挽救人质的生命。 14时:俄联邦安全局驻北奥塞梯官员表示,不会动用武力解救人质。 16时40分:恐怖分子在印古什前总统奥舍夫的调解下,释放了26名妇女和儿童。
9月3日
2时:谈判人员与恐怖分子的电话联络再次中断。武小男孩纪念别斯兰人质事件中遇难人员
装分子发射了数枚火箭弹,1名警察受伤。 8时:谈判人员恢复与恐怖分子的联络。 11时:行动指挥部宣布加强与恐怖分子的联络,以便能够向人质提供食品和饮水。 12时45分:行动指挥部与恐怖分子商定从学校向外运送匪徒占据学校时被打死的人质尸体。 13时零5分:紧急情况部的人员进入学校运送尸体。此时发生数次爆炸,部分人质开始外逃,恐怖分子随即向逃跑的人员开枪。13时15分:特种部队冲进学校解救人质。13时50分:部分恐怖分子窜出学校逃匿,俄军警开始与之交火。 16时:俄军几乎完全控制学校,但仍受到零星抵抗。 17时:在学校体育馆发现100多具尸体。17时40分:俄联邦安全局驻北奥塞梯官员表示,军方并没有考虑使用武力解决人质事件,特种部队是在恐怖分子向人群开枪后才开始行动的。 19时30分:据行动指挥部统计,行动中消灭20名恐怖分子,其中有来自阿拉伯国家的雇佣兵。 19时50分:俄总统顾问阿斯拉哈诺夫透露,死亡的人质超过150人。
9月4日
凌晨:普京飞抵别斯兰看望伤员后,于当天上午返回莫斯科。

10. 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2004年9月1日,30余名车臣恐怖分子突然占领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正在举行开学典礼的1000余名学生、教师和家长劫为人质。事发后,迅速调集部队处置,经过近52个小时的对峙,9月3日13时5分,当与恐怖分子商定从学校向外运送人质尸体时,突然发生爆炸,部分人质开始外逃,恐怖分子随即向逃跑的人群开枪。为保护人质,隐蔽在周边的军队立即予以还击,“阿尔法”特种部队冲进学校与恐怖分子展开激战,并炸开围墙,解救人质。双方一度处于胶着状态,战斗持续了近4个小时。至17时左右,大部分人质脱险,战斗基本结束。完全控制学校后,展开一系列的善后救援工作。据媒体发布的统计数字,在这次事件中,至少有338名人质死亡,191人失踪,443人受伤。“阿尔法”特种部队等官兵10余人牺牲。别斯兰市人质事件爆发突然,事件导致人质重大伤亡,举世为之震惊。以强攻结束战斗。此次事件中大部分人质获救,但造成重大人质伤亡,整个营救行动以失败而告终。别斯兰市人质事件的处置中“阿尔法”特种部队虽然英勇但没有成功运用过去曾使用的隐蔽接敌、多点突入、立体打击的战法,攻击没有形成波次,击毙或压制恐怖分子比较缓慢,使得一场本应“速战速决”的特种作战变成长达3小时的“攻坚战”,造成了人员的巨大伤亡,这主要是由于一线指挥官武力解决危。

热点内容
涿州老师招聘 发布:2025-09-14 21:13:55 浏览:347
零五网初二物理同步练习 发布:2025-09-14 20:51:19 浏览:678
胃病多久好 发布:2025-09-14 18:27:57 浏览:635
教师专业化成长 发布:2025-09-14 16:39:40 浏览:484
八年上册数学 发布:2025-09-14 16:04:25 浏览:358
标杆教育 发布:2025-09-14 15:51:08 浏览:149
教育运营管理 发布:2025-09-14 15:50:24 浏览:196
2017语文全国卷一作文 发布:2025-09-14 12:18:46 浏览:940
九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发布:2025-09-14 11:59:11 浏览:788
夏利的历史 发布:2025-09-14 09:20:56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