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浦中学
1. 在连云港板浦高中上高三,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但是想再提高一点都很难,怎么办
提高的确很难,多做练习,多巩固。巩固知识点,弥补缺漏的知识点。认真认真,再认真,
2. 板浦高级中学怎么样
板浦高级中学是一所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文化底蕴深厚,设施先进的学校。
办学条件
苏省板浦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江苏名校,2007年被评定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学校占地164.5余亩,建筑面积62696平方米,绿化面积18840平方米,学校固定教学办公设备固定总资产额1155.1万元。
设施规模
拥有计算机(网络)机房7个,学生专用电脑430台。学校拥有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主干网络为千兆,100M宽带到桌面,网络中心机房配备专业防火墙,核心三成层交换机,服务器和不间断电源UPS等设备,各个楼层舍友二层汇聚交换机,网络终端数720个。
学校有物理实验室6口,化学实验室4口,生物实验室4口,器材,药品品种齐全,标本丰富。
(2)板浦中学扩展阅读
近年来,学校践行“文化化人”的办学理念,高举科研大旗,打造高效课堂,培育艺体特色,全面提升办学层次。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获教学质量奖。“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46项。
2011年我校被市局评为“‘十一五’教科研先进单位
”, 一批骨干教师被评聘为“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高三学科专家组成员、连云港市教科研专家库成员。
学校田径队参加省、市赛多次夺冠,连续16次获县、区赛冠军。校篮球队3夺省赛夺冠。
学校每年都为省队等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由于我校体育的巨大影响力,2011年8月我校成功举办了江苏省第十六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这是全省中学生运动会首次在苏北举行。音乐、美术特色教育在全市独树一帜,在省市屡获殊荣。
3. 连云港高级中学好还是板浦高级中学好
连云港高级中学虽然才建,但是是新海的分校诶,由此可见一斑了吧。
气氛虽不及新海,但是绝对算是不错的,板铺中学哪里能比。而且它的老师也很棒,很多都是赣中的,我有个好朋友在那里学习,我觉得挺好。
4. 板浦中学的学校社团
70年代校田径队多次代表县参加淮阴地区和省田径比赛,并取得佳绩:
2007年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第一名。
2003年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第七名。 2002年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第五名。
2001年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第四名、甲组第一名。
2000年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亚军。
2000年江苏省苏北片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第二名,甲组第八名
1998年江苏省苏北片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第三名、乙组第六名。
1997年江苏省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组团体第二名,女子组团体第三名。
1995年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乙组第二名。
2006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冠军。(打破四项连云港市中学生记录、高出第二名61分)
2003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冠军、初中组亚军。
2002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冠军、初中组冠军。
2001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冠军。
2000年连云港市运动会中小学部田径初中组第一名。
1998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重点中学组第一名、道德风尚奖。
1997年连云港市中学生田径运动少年甲组第二名。
1997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重点中学组第二名
1995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甲、乙组队双冠军。
1994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冠军、乙组第二名。
1993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冠军、乙组第三名。
1992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冠军、乙组第二名。
1988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第二名、乙组第三名。
1987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冠军、乙组第三名。
1986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第三名,乙组冠军。
1985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初中女子组获得团体冠军,男子组获第五名。
1984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甲、乙组团体第二名。
1983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青年组、少年甲组冠军,少年乙组第三名。
(80年代以前资料暂缺) 40年代的“哈哈笑”篮球队名噪一方。1954年春,校女篮参加淮阴地区篮球比赛获第一名,女篮队员武心慈发挥出色,毕业后被“八一队”选用,后成为“八一女篮”主教练。
2008年江苏省中学生篮球赛第六名。
2003年江苏省中学生篮球赛第四名。
1999年江苏省中学生男子篮球赛第八名。
1998年江苏省中学生男子篮球赛第四名。
1997年江苏省中学生男子篮球赛第五名 。
1996年江苏省中学生篮球比赛男子组第三名。
1995年江苏省中学生篮球赛获第四名。
1994年获江苏省中学生男篮冠军。
1993年获江苏省中学生男篮冠军。
1992年江苏省中学生篮球比赛第三名。
2009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高中组亚军
2008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高中组亚军。
2002年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赛高中组冠军、初中组亚军。
2001年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赛冠军。
2000年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赛亚军。
2000年连云港市运动会篮球赛初中组冠军。
1999年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赛高中组冠军。
1996年连云港市运动会中小学部篮球比赛,男子组第一名、道德风尚奖。
1991年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男子组第一名。
1990年连云港市中学生篮球比赛初中组男子第一名。 云帆文学社成立于1998年,聘请多名市知名作家为顾问。该社以社刊《云帆》为阵地,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2001年著名诗人舒婷来连讲学期间,欣然为该社题字:“鼓文学之帆,走人生大川。”市作协主席张文宝,市知名作家徐习军、陈武、颜景标等先后多次来校为文学社作文学创作讲座。
近年来,在曹兴戈、王永祝、黄培仁、耿进东等老师的指导下,文学社有了长足的发展,社员参加各级作文竞赛获奖150余人次,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2005年云帆文学社在市作协组织的学生文学社团评比中获“优秀文学社”称号。2007年,为促进云帆文学社的进一步发展,市作协特在板中建立了“连云港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
云帆文学社社长:董兴洁
5. 板浦中学的历史变迁
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
淮北盐运使司海州分司童濂于板浦后街创建敦善书院。书院名取自陶渊明《彭泽集》中“匪道何依,匪善奚敦”句。童亲订条规,并捐书1300卷作书院藏书,又于书院东隅开辟射圃,书院成为海州文游胜地。清末民初灌云名士邵冶田、陈百川、张伟如、吴翔甫、章伦清皆出身于此。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在此背景下,地方一些开明绅士踊跃兴学,将书院改为学堂。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
敦善书院改名为“北鹾中学堂”。据说此学堂与板中前身有渊源关系。 1914年(民国3年)
撤州建县,县治所板浦。灌云县第一高等小学在板浦大寺巷国清禅寺原址上创立。
1924年(民国13年)
经省批准,在灌云县第一高小的基础上创建了灌云县立初级中学,简称“灌中”,即今板中。首任校长汪宝咸,教导主任方楚湘。时只设初一一个班,学生40余人。校舍为国清禅寺即大寺佛殿三进及东西廊房共20余间。
1933年(民国22年)
唐秉礼继任校长。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灌中师生除向蔡廷锴将军率领的十九路军奋战抗敌的将士致电慰问以示声援外,还组织募捐队,沿大街小巷开展募捐活动。学生爱国行动深受人民群众的支持。
1938年(民国27年)
农历四月十一日,板浦沦陷,学校先借善后河南张庄上课,后迁至龙王荡许大兴庄上课。师生在国破家亡之际,义愤填膺,常常夜不能寐,经常高唱抗战歌曲以抒发内心悲愤之情,有的人甚至痛哭失声,闻之令人心碎。
日伪频频扫荡,国民党县政府撤销教育局,改为督学室,实际上形成无政府状态,学校因无法坚持而停办。
1947年(民国36年)
1月,该校并入“淮海三中”北撤山东,与淮海区其他中学师范合并,命名为“联合中学”。
4月20日下午课后,学校从板浦场迁回原校址国清禅寺,当时学生张立人《还校记》描写:“还校的时候,前面是校旗,军乐齐奏;街上挤满了观众。” 1954年年初,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希金演讲录》和《凯洛夫教育学》,开始在课堂上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五大环节进行教学,并将百分制记分法改为五级制记分法,但学校招生考试仍沿用百分制。
1958年学校改建为完全中学更名为“灌云县板浦中学”,规模扩大。
1962年
学校由原来的五级记分法改为百分制记分法。在此期间,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升学率不动摇。同时掀起群众性体育活动热潮,许多学生达到“劳卫制”锻炼标准。
1979年
全校师生大讨论,大总结,决定将“勤奋、求实、团结、上进”八个字明确地定为学校校风。
1989年
板浦中学校友联谊会设立奖学金基金会,在校友联谊会常委会领导下,推选茆燕宾、吴中成、汪启栋、王铭韬、程忠民、祝润之、王洪顺、陈拙、孙志俊9人组成奖学金基金管理小组,奖学金用于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习优秀的学生。
2004年
学校晋升江苏省三星级高中。
2008年
学校晋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学校更名为“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
6. 连云港海州区板浦中学有几个考上新海高中的
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自己,赣中整体水平高,但是高分学生大多数都在新海,看你适合哪一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