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飞中学
❶ 一部恐怖小说 一所学校被修建成了陵墓 有个学生晚上看见有人点着灯笼走 最后死了七日还魂被男主角发现了
应该是冤鬼路四部曲
内容简介传说,夜深人静时分,走过那条小路(樱花路即冤鬼路)的人,一定会满脸惊怖,血流满面,死在路上。她不信,一个人去了。最终怎么样呢?她死前拼尽全力说了两句话:“一定要死的!逃不掉的!”怪象环生,生灵罹难,一切都源于50年前的怀冤觅死的那个女生?何健飞、田音榛、阿强、李老伯、冬蕗、张君行、谭星莞带你走上这趟不归路。
“冤鬼路”四部曲第一部《冤鬼路》、第二部《樱花厉魂》、第三部《灵堂课室》、第四部《魂祭》(均已出书)
望采纳
❷ 给学校领导老师的临别赠言
人世间万般好,
唯有离别苦。
师生相处笑与泪。
曲终人散淡忘否?
春暮,
花落花飞花漫天。
细看漫天春红落,
点点离别泪。
思往事,忆流光,易成伤。
欲语还颦,最断人肠。
❸ 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摘录3份
)三年的时光如云般飘过,时间的天使不苟地将时针拨向离别。在这临别之际,我们的心情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曾记得,我们刚进校门时,还是蹦蹦跳跳的少年,多么幼稚、多么天真!而如今,我们已长大,脸上写满了成熟曾记得,我们刚进校门时,还只会加减乘除,多么无知,多么贫乏。而如今,我们似乎上通天文,下明地理,洋洋洒洒,满腹经伦三年的阳光雨露,三年的辛勤耕耘,花儿开放了,姹紫嫣红;果实成熟了,硕果累累。花儿翩翩起舞,是在感谢这片沃土;果实频频点声,是在报答辛勤的园丁风筝飞得再高,它的线仍牵着您的手;游子走得再远,他的心仍挂着母亲。不管走向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您——老师;我们会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献给您——老师 敬爱的老师,是您给了我健飞的翅膀,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您是漆黑夜空中的恒星,将照亮我的一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美好的小学生活将要结束,我的心中不免掠过一丝莫名的忧伤,寻找这忧伤的源头,原来是不忍与您分别。 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您对我们的爱像暖流一样温暖着学生的心,也像熊熊热火,照亮我学习的前程。 不知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还会不会再一次幸运的遇到您这么优秀的老师,在这里,我想对您说谢谢您对我的教育,老师,您辛苦了。
一句轻柔的的表扬,心里是那么的甘甜;一句亲切的鼓励,浑身充满了力量……至今铭记也许不仅仅是老师无意间说的话,没有您的话语不会有我今天的收获。谢谢您,老师!我会带着这些话踏入中学的大门。
一股流水,不分昼夜滋润一方土地,流过后也不怨辛劳。永远都是那么流啊流,浇灌着一批批花草。今年流到了我们这批花草。谢谢您,亲爱的水!
临别时刻即将来临,忘不了:在教室里总能看见您那一丝不苟讲课的情景;在办公室里总能看见您那认认真真必改作业的身影……粉笔染白了您的头发,从未听到您叫一声苦,一声累。老师,感谢您!
六年的光阴如云船漂过,时间老人严肃地将时针拨向离别。曾记得,刚进校园,我是多么幼稚,可爱。经过六年的洗礼。我似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满腹经纶。那是因为有了老师辛勤的哺育。老师,谢谢您。
幽默风趣的老师,生动活泼的课堂。老师,是您用智慧的钥匙为我们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您用辛勤的劳动,让我们遨游在文学世界。临别时,让我对您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对我们的关怀。您是火柴,点亮了我们,燃烧着自己;您是钥匙,为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您是小舟,渡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花儿散播芬芳,友谊传递温暖,让我们在洋溢希望的新的一年里,从不同的起跑点,胜利地抵达下一个新的起跑点。 笑是力量的亲兄弟。爽朗的笑声,不但产生力量,本身就是力量和自信的表现。在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放声欢笑吧! 在我们的生活里,曾经有多少个陌生的生命,只是迎面错过,甚至连对望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让生命的书面,永远记住点燃过心灵的温暖阳光。总有一些欢乐的镜头,藏在记忆的角落,在无意中轻轻掀开,抖落了一室的萧瑟! 我怕心很小小,却装着很大很大的世界;这世界里留下你美好的形象,这世界能预知你的成功。那一天,我会为你准备好鲜花。 岁月的河流上,会流走很多很多。相逢时的那片红叶,也会褪色吗? 让我把无声的语言,融进江南的风-为你送别.. 这本同学录,将是我生活的影子,它真诚的记下我的所有值得回忆的事。 回首昨天,应问心无愧;面对今天,应信心百倍;展望未来,应倍加珍惜。 美丽人生是机遇和汗水的结合,是勇敢和智慧的结晶。 让生命的书页,永远记住点然过心灵的温暖阳光。 虽然这只是一张小小的纸片,但它凝聚着我无限的翔与着恋! 即使我们只会拥有一个短暂的相遇和短暂的默契,有我们也便是永恒了。 平淡的时光,平淡的故事,只是不知这雨夜又该有多少紫色的落寞闪现于你的梦中。 美丽的相聚如期而至,那隽永的抒情挂在疲备的吉他上,往事成了一首悠远的歌,总在有夕阳的日子里浮现。 不论经历多少岁月,不论走过多远路途,我都深深怀念那条路,它曾经引导我与你相遇。 让欠产手牵着手,彼此将一切欢乐和幸福传给对方!我祈祷上苍让欢乐时时刻刻充满我们的时空。 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冰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岁月的年轮,像那黑色的旋转着的唱片,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播放着那美丽的旧日情曲!· 朋友就像一把雨伞,无论晴天或雨天,都会永远陪伴在你身旁! 思念是多情的海滩,将我丝丝思念化作暖暖的祝福,捎给远方的你 寄给你无限怀念,在每一个时刻,为了年轻,为了欢笑,让我们彼此祝福,彼此珍惜!!!
❹ 在参加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建飞中学物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习的知识,测量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
设合金中金的质量为m 1 ,则铜的质量为(600g-m 1 ), 金和铜的密度分别为专ρ 1 和ρ 2 , 则合金中金和铜的体属积分别为: v 1 =
由于合金体积 v=v 1 + v 2 =
代入数据,有
解得合金中含金的质量m 1 =288g 工艺品中含金量(质量数)的百分比为:
答:合金工件的含金量48% |
❺ 中学生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姓 名:你的名字 性 别: 男 ** **
出生日期: 你的生日 所 在 地:你的地址 一寸照片
身 高:***** 政治面貌: 团员 ** **
身 份 证: ******************* 民 族: **
就读学校
小学:**(19**-19**) 初中:**(19**-19**) 高中:**(19**-19**)
个人荣誉:你曾经得过得奖励和荣誉称号
父母姓名及工作单位:
--- 单位:** 联系电话:*********
--- 单位:** 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 联系方式:你家的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日期:****年 *月*日
❻ 大埔县大埔中学的知名校友
田家炳——大埔古野人。旅港贤达、慈善家,1991年为大埔中学兴建田家炳教学大楼和校门等,共折合人民币100万元。
罗华——大埔长治人。旅新贤达,1994年为大埔中学捐建了罗华教学大楼、宝泰男生、女生宿舍、西校门等,还设立了10万元奖教奖学金,折合人民币近100万元。
刘永生——大埔湖寮人;香港养和医院极负盛名的医师。1980年获英女皇授予五级圣约翰勋章,1985年授予四级勋章。现任香港钟声慈善社副社长、基督教加剧主堂长老,中山医科大学香港校友会首届理事长,大埔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1997年被授予大埔荣誉市民,2004年被授予梅州市荣誉市民,他累计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资人民币近800万元。刘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0多万元。
张俊焕——大埔长治人。曾任江门军分区参谋长,深圳市警备区副司令,现任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校友为母校百个纪念大楼争取资金20万元。
袁明桂——大埔三河人。1960年在大埔中学初中部学习一年,现任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张锦添(饶余添)——大埔西河人,现从事经济建设和商业企业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出版了多部论著,多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其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优秀人才大辞典》《中国企业家大辞典》《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等典籍。
陈建鐏——大埔长治人。1959—1962年在大埔中学高中部学习,现在香港经商。陈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10万元。
郭茂群——大埔枫朗人。1960—1963年在大埔中学高中部学习,现在香港经商。郭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10万元。
余坤芳——大埔青溪人。80年代初在大埔中学任教,现任深圳市布吉镇副镇长。余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争取资金10万元。
饶定基——原名饶国开,大埔茶阳人。1927年毕业于大埔中学初中部。曾任大学教授、银行经理、工商业集团董事、顾问等。曾荣获上海东吴大学法学士、美国纽约大学法学博士。对生活的感悟:坚持廉洁学习方能追随日新的进步世界。饶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6万多元,并争取其服务单位香港陈廷骅基金会捐资7万元,并与其兄弟子侄合捐一间店铺。
童仕强——大埔三河人。1965—1968在大埔中学学习。现任深圳晨之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五联崇和中英文学校、五联崇和幼儿园、爱联崇和中英文学校、爱联崇和六一幼儿园办学董事会董事长。对生活的感悟;付出是人生的一种乐趣。童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6.6万元。
饶诚进——大埔茶阳人。1974—1979年在大埔中学学习,现任深圳市宝安区财政局副局长。对生活的感悟:踏实干事,老实做人。饶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争取资金5万元。
胡开良——大埔茶阳人。1970—1972年在大埔中学学习, 现在深圳经商。胡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3万元。
张德中——大埔茶阳人。1976—1978年在大埔中学学习,现任梅州市物价局副局长,张校友为母校争取资金2万元。
丘昌涛——1929年3月生,大埔银江人,1948年省立埔中就读高中。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历任东北电力学院教授、科研所长、院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丘冠周——1949年2月生,大埔银江人,1966年大埔中学高中毕业,中南工业大学博士。现任中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刘旭辉(1906年-1995年):原名日华,别字复之,湖寮新寨人;埔中旧制第九届毕业,后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专攻法政博士学位,抗战发生后奉命回国,历任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秘书处少将处长,远征军政治部中将代主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政府顾问、“总统府”参事等职。
刘俊奎(1925年-1998年):洲瑞田背人,1945年毕业于埔中县高第七届,后考入中山大学、军官学校;1949年去台后任“国防部”军需处长,授少将衔。
刘治尧——大麻中兰人,1954年埔中高中毕业,历任海南省儋州市委副书记、海南省委党校校长助理等职。
吕良——原名李良史,1916年生,大埔高陂人,埔中县初18届毕业。历任吉林省、江西省的教育厅副厅长、厅长、党组书记、江西省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教部部长、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吴奇伟(1890年-1953年):字晴云,号梧生,湖寮密坑人,1923年任埔中舍监。参加过东征、北伐,历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长江上游江防总司令,中将衔;抗战后任湖南省主席。1949年5月与李洁之等在老隆通电起义,参加过开国大典。
吴星峰(1922年-1994年):原名星昌,湖寮新寨人;就读于埔中县初第26届,1938年7月与廖一帆、何渠若等人奔赴延安,历任团政委、西南军区后勤卫生部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政大学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石油部政治部主任;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厦门市委书记兼市长,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等职。
赵公武(1900年-1953年):原名世清,字懋森,古野古田人,就读埔中旧制第二届。参加过东征、北伐和上海“八·一三”抗战,历任第2师中将师长,第52军中将副军长、军长,代安东省主席。
郭思演(1899年-1965年):字心如,大麻小留人,1921年任埔中舍监。参加过二次东征和北伐。历任陆军59师、99师中将师长、虎门要塞司令等职。
黄友训——字载典,号允中,湖寮龙岗人,就读埔中旧制第八届;历任南京中央陆地测量总局工程师,抗战爆发后总局移至贵阳时任总图库主任,后又移重庆任军政部城塞局二级专员兼老鹰岩工区区长,授少将衔。
黄庆道——1945年生,大埔枫朗人,1961-1962年埔中就读高中。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历任茂名市委、市政府等单位科长、站长、党支部书记、副局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会长等职。
童从奇——1939年10月生,大埔三河人,1959年大埔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并留校任教,现任上海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
谢友祥——原名谢有祥,男,1956年7月生,大埔茶阳人,1969年-1973年就读于大埔中学初、高中,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梅州嘉应学院教授、副校长。
蓝天民——1920年2月生,湖寮古城人,埔中县初26届就读。1938年奔赴延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和辽沈、平津、川东和朝鲜的临津江战役,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师政委,甘肃省军区政委、兰州军区政治顾问,甘肃省委常委和省人大副主任等职。
陈启育(1909年-1980年):湖寮莒村人,埔中旧制第九届毕业;曾是早期的共产党员,1931年出狱后无法联系地下党的领导而脱离组织关系,后留学日本;回国后任上海法政大学教授;抗战时历任第九集团军总部少将秘书处长;解放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研究室秘书兼研究组长,上海检察专员等职。
陈扬建——1920年出生于湖寮莒村,埔中毕业(待考)后随父往新加坡从商;黄埔军校17期步科毕业后历任排、连、营长;49年去台后任上校团长、师部少将参谋长等职。
李加勉——字改之,洲瑞赤水人;埔中旧制第五届毕业;中大毕业后在广州、大埔、丰顺、琼东、文昌等地任秘书、中学校长、院长、专员等职,广东省政府顾问兼省主席驻京代表,东北行辕少将参议等职。
李练深——三河人,埔中58年高中毕业,历任汕头市常务副市长等职。
李静阳——西河人,解放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负责人等职。
何寿田(1888年-1948年):号季威,湖寮双坑人,前驻日公使何如璋第四子;1918年、1946年两度埔中任教。抗战时任兵工署广州办事处主任,少将衔。
何渠若(1920年-1973年):原名蓝克纯,湖寮山子下人;埔中县初第26届毕业;历任二野十六军第140团政委、志愿军第十六军教导团团长兼政委;后任坦克师副师长、师政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副主任,朝鲜军事停战谈判委员会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委员、代表等职。
何克抗:湖寮人,56年埔中高中毕业,现任北师大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东北师大终身教授,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何崇藩——湖寮人,埔中县初34届、省高7届毕业;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员、国家发明奖特邀评选委员等职。
何育赞——湖寮双坑人,1954年埔中高中毕业,任职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杜埃(1914年-1993年):原名曹传美,湖寮莒村人,就读埔中县初第十五届;著名作家;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花尾渡》、《红线笺》、《乡情曲》,长篇小说《风雨太平洋》等。
苏映平:高陂上坪坝人,1954年埔中高中毕业,任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连贯(1906年-1991年):原名连学史,枫朗王兰人,就读埔中旧制第九届,曾任中国左翼戏剧家广州分盟主席,八路军驻港办事处秘书,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兼统战部长,中央统战部秘书长,政协一届常委、秘书长;解放后历任中联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分校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全国侨联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邹鲁(1885年-1954年):别号海滨,茶阳儒学人。大埔中学前身乐群中学的主要创办者。历任潮梅军总司令,两广盐运使、国民党中执委、青年部长、中常委、中山大学校长、国府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是德国海德堡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张善铭(1900年-1928年)埔中旧制第四届肄业;1921年秋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往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军事;历任广东区团委书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接彭湃继任中共海陆丰地委书记,代理省委书记,省军委主席等职。
张平(1909年-1985年):字平资,高陂代富人;埔中毕业(待考)后考入广东大学;历任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中校队长;抗战时参加过第二、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粤北会战诸役,广东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参谋长兼干训班教育长。
张达中(1912年-1995年):原名显土,古野培美人;就读埔中县初第20届;历任广东省民政厅主任、中央警官学校教员、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第十九集团军的少校参谋、中校科长、上校处长,陆军第一兵团司令部少将高参等职。
张志英(1925年-1994年):原名昔典,西河人,埔中县初届就读;我国早期著名的航天专家,历任国防部五院三支队副主任、研究员,航天部二院23所所长、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被批准为国家和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张俊焕——1945年生,大埔长治人,1963年埔中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1988年国防大学毕业,历任连部文书、班长,广东省军区司令部作战处见习参谋、参谋、副处长,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江门军分区参谋长,深圳警备区副司令,深圳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主任。
卓杰华——西河人,原名沪轮,埔中县初31届毕业;历任厦门粤侨中学校长、书记、市教育工会主席,集美航海学校校长,交通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副校长、副书记。
卓锐轮——西河人,埔中县初39届毕业,埔中省高3届毕业。历任永定县委宣传部长,龙岩师专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卓萍——西河人,原名卓横南,就读埔中县初34届。历任上杭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研究员,中央司法部公证律师副司长等职。
范以锦——1946年3月生,大埔茶阳人,1961年埔中初中毕业,1969年暨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历任南方日报驻梅州市和广州市记者站的站长、政治部主任、编委,南方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高级记者,现任南方日报社社长、广东省委候补委员。
林尚安:男,1924年生,福建永定人,埔中县初28届、县高3届毕业。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岭南大学化学硕士。现为中山大学校务委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罗卓英(1896年-1961年):字尤青,别号慈威,湖寮河头人。埔中旧制首届毕业,保定军校毕业后两度返埔中任舍监兼教务主任。历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国民党中执委、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上将衔。
罗士高(1905年-1995年):原名世告,枫朗坎下人,1923-1924年任埔中教务主任;1927年4月加入中共党组织。历任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七、第十八分区专员,皖西区行署主任;解放后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安徽省民政厅长、南京市政府秘书长、重庆市副市长,我国驻阿尔巴尼亚第二任大使达八年,外交部党委委员、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等职。
罗贤(1905年-1974年):号百良,湖寮龙岗人,1938年-1940年任埔中校长;曾任青年团广东区委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秘书长,宣传部长邓中夏的秘书,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处秘书,中共汕头地委秘书、宣传部长、中共吉隆埠市委书记。抗战时任埔中校长,后历任第十九集团军总部上校秘书、少将参议。
罗博平(1905年-1993年):字远山,湖寮龙岗人;1946年8月-1947年10月任埔中建校委员会主任。历任大埔县长、东南长官公署及“国防部”少将参议等职。
罗伟雄——大埔枫朗人,1956年大埔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并留校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海贤——福建永定人,埔中县初38届省高二届就读、毕业,1947年高中毕业后考入青岛海军军官学校,赴台后完成军事教育,后以公费前往美国学习电子专业;回台后考入海军参谋大学及战争学院,历任艇长、战队长、战争学院海军战略组主任,海军总部少将海洋局长等职。
邬梦兆——湖寮人,就读埔中省高七届;曾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
钟健飞(1914年-1995年):字达经,桃源新东村人,埔中县初19届毕业;抗战时参与“八·一三”上海战役;历任军法学校副处长,1971年以陆军少将衔退役。
胡成放——原名胡呈芳,1917年生,福建永定人,埔中县初18届毕业。大校军衔,副部级。历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大使馆参赞、特命驻外(伊拉克、智利)全权大使、中国华侨总社社长等职。
柳步青(1912年-2000年):原名进祥,三河城内人,埔中县初第十一届毕业,后在日本齿科大学、帝国大学医学部、千叶大学学习、毕业;1946年回国后任上海市牙医专科学校教授、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医学院、口腔医科大学口腔系教授、院长,国际牙医学院院士。
饶龙光(1895年-1950年)茶阳太宁人,埔中旧制首届毕业。历任县工农政府主席,阳江县、大埔县等地以“秘书”身份掩护过许多共产党员,为和平解放大埔作过重大贡献。曾与张高友校友介绍张鼎丞参加共产党(鼎丞后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饶彰风(1913年-1970年):原名高评,别名蒲特、张枫,茶阳下马湖村人;抗战时先后任“南委”秘书、广东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粤北省委宣传部长,东江纵队秘书长,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书长,新华社新加坡分社社长等职;解放后历任《南方日报》社社长、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统战部长、广东省委统战部长、省文教办主任、广州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饶璜湘——茶阳人,埔中县初廿届毕业,解放后历任广东省高教厅长等职。
饶卫华——西河人,埔中旧制第七届毕业,解放后历任广州政协副主席等职。
饶定基(国开):茶阳人,1912年生,埔中县初十一届毕业,后就读香港对佐治英文中学,上海沪江大学、东吴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36年获美国纽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上海光华大学法律教授;曾任上海新华银行、国华银行等总、分行副经理、经理等职,后任香港新亚贸易公司经理,64年后任职香港南丰纺织有限公司。
饶芳权——1934年生,大埔茶阳人,埔中省初二届毕业,1950-1951年埔中就读高中,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历任四川省德阳市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设计师、总工程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学院教授等职,曾参与或负责设计中外许多大水电站,多次参加三峡工程论证和国际招标工作。电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初栋——又名刘干宏,大埔青溪人。1944—1947年在大埔中学高中部学习。1947年到新加坡谋生,事业有成,刘校友热爱家乡,热爱母校,多次为家乡、母校捐资赠物。刘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万元。
何汝精——原名何克华,大埔湖寮人。1954—1957年在大埔中学高中毕业,现在香港经商。何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万元。
黄超林——原名黄连甲,大埔西河人。1942—1948年在大埔中学学习,曾任清远县委副书记、中国银行广州培训中心副主任、广东国际金融学校副校长等,离休后享受厅级待遇。黄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万元。
张玉辉——又名张强辉,大埔西河人。1980—1983年在大埔中学高中部学习,现任东莞市金艺圣诞礼品厂董事长、总经理。张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万元。
饶乃泉——大埔茶阳人。1944—1950年在大埔中学学习。饶校友热爱母校,担任广州地区校友会负责人,为母校百年大庆筹资集资金近60万元,本人为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万元。
饶前法——大埔茶阳人。1952—1955年在大埔中学学习,曾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饶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万元。
饶露年——大埔茶阳人。1988—1994年在大埔中学学习,现与夫君沈俊丰先生创办广州三九丰发彩印有限公司。饶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万元。
赖君灿——大埔西河人。1947—1948年在大埔中学初中部学习。解放后曾在云南省从事文教工作,1957年前往马来西亚助父亲处理商业事务,其后自创事业。1989年移居加拿大。夫人:陈瑞芬女士。对生活的感悟:人生不过几十年,能做到“知足和分享”已足矣。赖校友伉俪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万元。
黎刚日——大埔茶阳人。 年在大埔中学学习,曾任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工程师,退休后移居美国。夫人郭端好女士,大埔大麻人。 年在大埔中学学习,退休后与夫君刚日先生移居美国。黎校友伉俪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万元。
赖嘉宏——大埔茶阳人。1979—1981年在大埔中学学习,责任惠州市五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赖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万元。
廖碧祥——大埔湖寮人。1957—1960在大埔中学高中部学习,1978年随夫君到香港定居、从商。廖校友为母校百年纪念大楼捐资2万元。
刘振桓——大埔青溪人 1963—1969年在大埔中学学习,曾任大埔县县长,现任梅州市民政局局长,刘校友为母校争取资金2万元。
❼ 给老师的临别赠言
(1)亲爱的老师,几年来是您带领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是您引领我放飞理想,我想对您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2)三年的时光如云般飘过,时间的天使不苟地将时针拨向离别。在这临别之际,我们的心情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曾记得,我们刚进校门时,还是蹦蹦跳跳的少年,多么幼稚、多么天真!而如今,我们已长大,脸上写满了成熟曾记得,我们刚进校门时,还只会加减乘除,多么无知,多么贫乏。而如今,我们似乎上通天文,下明地理,洋洋洒洒,满腹经伦三年的阳光雨露,三年的辛勤耕耘,花儿开放了,姹紫嫣红;果实成熟了,硕果累累。花儿翩翩起舞,是在感谢这片沃土;果实频频点声,是在报答辛勤的园丁风筝飞得再高,它的线仍牵着您的手;游子走得再远,他的心仍挂着母亲。不管走向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您——老师;我们会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献给您——老师
敬爱的老师,是您给了我健飞的翅膀,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您是漆黑夜空中的恒星,将照亮我的一生.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美好的小学生活将要结束,我的心中不免掠过一丝莫名的忧伤,寻找这忧伤的源头,原来是不忍与您分别。
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您对我们的爱像暖流一样温暖着学生的心,也像熊熊热火,照亮我学习的前程。
不知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还会不会再一次幸运的遇到您这么优秀的老师,在这里,我想对您说谢谢您对我的教育,老师,您辛苦了。
(4)老师你如一位园丁,每天浇灌这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你浇灌的是太阳
水
肥料,也是知识。
(5)
一句轻柔的的表扬,心里是那么的甘甜;一句亲切的鼓励,浑身充满了力量……至今铭记也许不仅仅是老师无意间说的话,没有您的话语不会有我今天的收获。谢谢您,老师!我会带着这些话踏入中学的大门。
一股流水,不分昼夜滋润一方土地,流过后也不怨辛劳。永远都是那么流啊流,浇灌着一批批花草。今年流到了我们这批花草。谢谢您,亲爱的水!
(6)我在绿荫下为你祝福,老师!我们就像这棵树上的叶子,马上就要离你而去,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在一个云淡风轻的午后,捎上祝福,静静地在你四周撑起一片阴凉。
我在花朵旁为你祝福,老师!我们就像这朵花的花瓣,马上就要离你而去,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捎上成绩,静静地在你四周散出一阵芬芳。
我在小河边为你祝福,老师!我们就像这条河里的水珠,马上就要离你而去,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在一个清风鸣蝉的夜晚,捎上谢意,静静地在你四周撒下一滴清凉。
❽ 黄埔1期有那些人
黄埔军校第一期全体学员很多,有645人第一期毕业,我们比较熟知的有蒋先云、徐向前、陈赓、左权、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贺衷寒、许继慎、黄维、桂永清、王尔琢、范汉杰、宣铁吾、宣侠父、曾扩情、俞济时。
1、杜聿明
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
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
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
2、胡宗南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字寿山,原名胡琴斋,汉族,浙江镇海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
3、宋希濂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日本千叶陆军步兵学校中国将校班、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
(8)健飞中学扩展阅读: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1924年国民党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❾ 昭通建飞中学怎么样啊学费多少 学习环境怎么样,宿舍怎么样
私立校说实攀比严重特别经济攀比进校基本自定经济基础师应该说像公立校严候惹起意思收费比较高毕竟针经济基础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