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派位
『壹』 初中派位不到怎么办啊
如果是没有管乐队的话,可以自己在学校外面自己训练
是拍到华侨【初中部算是最好了,高中部就不一定了】
和八中【简称双十】
和一中【市中心青少年宫附近】
派位很不错呢
『叁』 “派位中学”什么意思
派位中学如果学生未参加择校或者择校不成功,则教委会默认依据学籍,进行对应的电脑派位的中学。
『肆』 小学升初中,如何进行电脑派位
电脑派位最早起源于1991年,由原广州市招生办副主任陈流光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入学的公平录取问题。北京在1998年引入电脑派位。
实行电脑派位后,由于学校教学质量存在差距,有的家长想办法把孩子的户口迁到好学校的所在地区,有的掏大笔择校费。为了减少花费,家长不惜动员各种社会关系,来帮助孩子进入好学校。
『伍』 小升初如何进行电脑派位
什么是电脑派位?
是就近入学的操作方式,在片区内的小学都可以参加片区里中学的电脑派位,随机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生指经由电脑按一定条件挑选出的学生,这些学生按各自所属条件被规划在不同的学校中。电脑派位是目前符合中国免试就近入学大政策下的一种做法。
一般来说,电脑派位是小升初升学择校的最后一个方式,参加大派位的学生都是择校失败或者没有进行择校的学生,目的就是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上学。由于学校教学质量存在差距,大部分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好学校,所以相对被动接受派位,家长们更愿意主动出击。
电脑派位产生原因
电脑派位最早起源于1991年,由原广州市招生办副主任陈流光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入学的公平录取问题。北京在1998年引入电脑派位。为体现电脑派位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一般会邀请公证员对电脑派位使用的电脑等设备进行检查,对整个派位过程现场公证。还邀请校长代表、学生代表及家长代表到场观摩和监督电脑派位。
电脑派位操作过程
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电脑将符合某一中学要求的区域小学内学生的序号排列后,由学生或家长代表摇出起始号和间隔号,然后由电脑直接派位抽选出进入这一中学的学生。电脑派位具体方法如下:
1:将全部符合条件的报名幼儿的报名表号码,由小到大依次输入电脑。
2:由家长代表单击电脑空格键盘,在所有输入电脑的号码中产生一个起始号,起始号即开始派位的第一个号码(所以报名号为001,并不等于电脑派位的第一个号码)。起始号属于入选的第一个号码。
3:由家长代表再次单击电脑空格键盘,在所有输入电脑的号码中产生一个间隔数,即间隔几个数产生一个入选的号码。间隔数不属于入选号。
4:随后从起始号开始,按间隔数,循环往复一圈一圈数,直到派位总数全部产生为止。例如:要在1——30个号码中产生7个名额,起始号是21,间隔号是9,第一个入选号是21,第二个入选号是29,第三个入选号是8,第四个入选号是17,第五个入选号是27(因为21已入选,排除),第六个入选号是 7(29已入选,排除),第七个入选号是18(因8、17号已入选,排除)。
提示:填报志愿请留保底校
提醒家长注意,所有学校的第一志愿都是同时开始电脑派位录取,所以热门校的名额在第一志愿派位结束后肯定没有剩余,家长要考虑派位志愿的排列方式,既要填报热门校,也要填报保底校。如果学生几个志愿都填报较高,最终所有志愿都没有派上,那么计算机将在剩余的学校名额中自动生成一个位置派给学生。
电脑派位优缺点
电脑派位是小学毕业生最普通的升学途径,每区每年有上万名小学毕业生,约2/3是通过“电脑派位”这一高科技手段,随机决定初中去向的。它的最大优点是不受人为干扰,操作公开,监控严密,能有效地防止分配学位中的不正之风。但公平之中也有“不公平”,那就是电脑派位不以学生的成绩为依据,有很大的随机性,有可能会出现成绩较好的学生被派到一般的学校的情况,尤其是在非推荐生的普通派位中,省、市一级初中分到每间小学的名额非常有限。
『陆』 小升初微机派位什么意思
【微机派位】最早起源于1991年,由原广州市招生办副主任陈流光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入学的公平录取问题。北京在1998年引入电脑派位。
所谓的派位是指:如果学生未参加择校或者择校不成功,则教委会默认依据学籍,进行对应的电脑派位。
每个区的区教委根据相对就近原则将全区中、小学组合成若干片,每位小学毕业生将本片内的所有中学根据自己的意向顺序填人“初中入学登记表”内,考试中心小升初办公室采用“计算机派位”的办法,按学生意向顺序优先的原则,将学生派位到本片内的中学入学。
凡参加计算机派位的学生均要按本人意向顺序将本片内所有中学的校名填在“所在区初中入学登记表”内(如未填全片内中学校数,则该生所填的意向校一旦未被派进去,计算机就会将该生随机分配到片内任何一所未派位满的中学)。考试中心小升初办公室按片将学生“登记表”内学生姓名及志愿输入计算机建库,进行派位工作。
计算机根据中学的招生计划数按学生意向顺序优先的原则进行派位。派位开始时主持人请一位代表按计算机的一个键位,计算机自动随机给予每位学生一个十位数的“派位号”,“派位号”的给定既与号码产生的先后无关,又与学生“登记表”信息的输入先后无关,也就是说这个“派位号”的产生与摇奖、抓阄号的产生一样是完全无规律的,它既不能预知,更不能人为控制。然后计算机自动将“派位号”由小号到大号顺序排序。
派位时计算机先对该片内所有排序完的学生第一意向从小号到大号顺序进行派位,第一意向派位结束后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学生第一意向报某中学的人数正好等于该中学的招生计划数,则这些学生全部升入该中学入学。
(2)学生第一意向报某中学的人数少于该中学的招生数,则这些学生就作为该中学的必录学生,同时该中学的招生数减去必录学生数后等待接收第二意向的学生。
(3)学生第一意向报某中学的人数大于该中学的招生数,计算机根据该中学招生数按‘派位号’由小号到大号顺序录满学生,未能进入该中学的学生,计算机自动将这些学生转到第二意向再进行派位。
此时,中学招生数已由计算机自动根据录取结果重新修订。
接着计算机对第二意向学生进行派位,派位过程又会重复出现以上三种情况,未录学生自动转入第三意向,中学招生计划数又相应减少。以此类推,直到该片小学毕业生全部进入片内的中学。
『柒』 小学升初中电脑派位原理细节是什么
计算机根据中学的招生计划数按学生意向顺序优先的原则进行派位。派位开始时主持人请一位代表按计算机的一个键位,计算机自动随机给予每位学生一个十位数的“派位号”,“派位号”的给定既与号码产生的先后无关,又与学生“登记表”信息的输入先后无关,
也就是说这个“派位号”的产生与摇奖、抓阄号的产生一样是完全无规律的,它既不能预知,更不能人为控制。然后计算机自动将“派位号”由小号到大号顺序排序。
(7)中学派位扩展阅读
电脑派位优缺点
派位也就是划片入学完全由电脑抽签完成,从形式上看是一种最公平合理的升学方式。
但由于教育质量区域性的巨大差异、学校教育的不均衡性、师资的差异性、高考制度的强力选拔性等因素影响,大派位只有两三年被较严格执行,后来被不下10种的入学方式所打压,目前在东城、西城、海淀等教育强区以大派位方式入学的学生比例大约分别44%、33%、40%。
电脑派位最早起源于1991年,由原广州市招生办副主任陈流光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入学的公平录取问题。北京在1998年引入电脑派位。
实行电脑派位后,由于学校教学质量存在差距,有的家长想办法把孩子的户口迁到好学校的所在地区,有的掏大笔择校费。为了减少花费,家长不惜动员各种社会关系,来帮助孩子进入好学校。
『捌』 西城区小学对口派位中学
目前小升初有多种招生形式:按时间排序依次是1、点招,2、特长,3、推优,4、共建,5、派位。
最后是派位,不要指望派位能派到好学校,属于小概率随机事件。
『玖』 电脑派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电脑派位(也称摇号)是在报名人数超出可以招生人数时,所采取的一种通过电脑产生入选号码的方式。
电脑派位最早起源于1991年,由原广州市招生办副主任陈流光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入学的公平录取问题。北京在1998年引入电脑派位。
每个区的区教委根据相对就近原则将全区中、小学组合成若干片,每位小学毕业生将本片内的所有中学根据自己的意向顺序填人“西城区初中入学登记表”内,考试中心小升初办公室采用“计算机派位”的办法,按学生意向顺序优先的原则,将学生派位到本片内的中学入学。
凡参加计算机派位的学生均要按本人意向顺序将本片内所有中学的校名填在“所在区初中入学登记表”内(如未填全片内中学校数,则该生所填的意向校一旦未被派进去,计算机就会将该生随机分配到片内任何一所未派位满的中学)。考试中心小升初办公室按片将学生“登记表”内学生姓名及志愿输入计算机建库,进行派位工作。
(9)中学派位扩展阅读:
派位结束后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学生第一意向报某中学的人数正好等于该中学的招生计划数,则这些学生全部升入该中学入学。
2、学生第一意向报某中学的人数少于该中学的招生数,则这些学生就作为该中学的必录学生,同时该中学的招生数减去必录学生数后等待接收第二意向的学生。
3、学生第一意向报某中学的人数大于该中学的招生数,计算机根据该中学招生数按‘派位号’由小号到大号顺序录满学生,未能进入该中学的学生,计算机自动将这些学生转到第二意向再进行派位。
『拾』 小学升初中怎么样查派位派到哪个学校
以衡阳市为例,步骤如下:
1、直接通过浏览器搜索当地中小学招生与考试网,选择相关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