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校园贷成校园害

校园贷成校园害

发布时间: 2021-05-20 05:01:55

① 不良校园贷款有哪些危害

不良校园贷款危害有高出本金众多的的利息;连累身边同学家人;一旦逾期,催款就是“全方位”的;易滋生借款恶习;易诱发其他犯罪。下面具体分析:

1、高出本金众多的的利息。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0.99%月利率是营销把戏,学生容易“上当受骗”。

2、连累身边同学家人。有的贷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用身份证替别人办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

3、一旦逾期,催款就是“全方位”的。有些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4、易滋生借款恶习,有的学生爱攀比,又有恶习,父母提供的费用不能满足其需求。这些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恶习,甚至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5、易诱发其他犯罪,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信息搞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1)校园贷成校园害扩展阅读:

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

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

三是虚荣心所致。

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就会最终迷失自我。

② 避免校园贷变成校园害,学校和家长该如何做起

由于目前的校园贷款没有一定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和规范,使得这些校园贷款变成了校园祸害,所以说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就需要行行动起来保护这些学生的利益。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这些学生家长来说,他们也要让这个孩子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沟通环境,对于自己孩子提出的要求,希望家长也要考虑一下这些要求是否合理,是否是这些孩子目前所迫切需要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于这些家长也应该尽量满足这些孩子的需求,而不是一味的否认不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因为如果不沟通的话,那么产生的问题也是非常大的。

③ 校园贷成校园害是怎么回事

2020国考面试热点:理应将“校园贷”变成“校园安全贷”(2)

教育部的做法可谓是及时提醒大部分学生,通过各种媒介传递重要信息,让学生免于掉入违法“校园贷”的陷阱。
有人说大学校园的环境,让学生警惕松懈,对此笔者尚不能赞同。
众所周知,大学校园本就是与社会接轨的地方,同样的,大学也是考验学生独立的时候,学生出现了某种思想上的偏差就不能怪罪于学校,这并不是好的观点。依笔者看来,“校园贷”成风,学生的心态才是根本原因——虚荣心。
在放贷者眼中,大学生属于优质客户,一个是消费能力强(爱慕虚荣,盲目跟风消费),一个是信用意识较强(即使自己还不上,也会东挪西借,直至跟父母坦白)。当然也有采用类似于“裸贷”的形式。还有一点,大学生未出社会,阅历不足,一般的催收稍微加以恐吓,大学生就会想办法尽快还款。也是因为这样,“校园贷”难以阻挡。
“校园贷”贷出了事故,贷出了人命
2019年9月,一位21岁的来自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就是因为“校园贷”导致他选择跳河自杀。据了解,这位学生向不良贷款商借贷了几万块,长时间来无法还上欠款且多次收到催款商的恐吓电话,压力过大最终导致自杀来结束生命。笔者根据当地新闻了解到,这位学生在初入大学生活,因为无法抵抗诱惑,才选择贷款,但同样可以通过这件事情表明,如果知法懂法,可以通过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也不会导致一个鲜活的生命随之消逝。
另外还有这样的事件,据报道:小徐今年刚刚毕业于南京某大学,因有考研计划,暂时放弃工作的机会,留在南京复习备考。而之所以选择自杀,很大可能的原因是网贷给的压力,因为较早之前家人就帮他偿还过接近10万元的网贷。没想到并未清账,自杀之前几个月,小徐曾在网上有多笔网贷申请记录,自杀第二天,家里人还接到网贷的催债电话。
而在小徐留下的遗书中,自杀的原因是因为抑郁症。到底是因为网贷的压力导致了抑郁症,还是因为网贷的压力加重了抑郁症,我们不得而知。
“校园贷”字面上与校园挂钩,但实际操作者却是被利益熏心的违法商家,利用学生的虚荣心,一步一步的引入深渊。
“校园贷”的套路怎么避免?
监管机构提示,一些“创业贷、毕业贷、培训贷、求职贷、美容贷”等各种“马甲”层出不穷,诱使一些大学生盲目消费,危害很大。一些理财观念薄弱的大学生易陷入恶性循环,一定要提高警惕。
业内人士提醒,对于大学生来说,远离“校园贷”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对广告宣传中出现的“免费”“优惠”“打折”“免息”多留个心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二是在增强防范意识的同时,多学习金融常识,弄清其贷款利息的计算方法,提高对非法网贷业务的识别能力。
三是在遇到经济困难时,及时找学校相关部门。目前国家助学贷款都有专门针对贫困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的专项贷款。
四是倡导大学生养成自强自立、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不要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有大额消费及时征求家人的意见;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五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近年来,国家加大“校园贷”恶势力打击力度,不少案件中,涉案人员均以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大学生们在网络借贷时要注意保留证据,遇到非法催债等情况不要害怕和恐惧,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为学生制定“校园安全贷”才是最好办法
遏制“校园贷”套路就是制定为学生专门制定小额的信用贷款之路,据了解,这样的办法正在这几年来相继出台,目前还在实施当中。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称,2017年金融监管部门机构叫停违规“校园贷”的同时,也开始鼓励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场服务大学生群体。这几年,银行在大学校园加大推广学生信用卡和其他消费信贷服务的力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已经发行近百种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信用卡。
笔者认为,鼓励商业银行入驻校园,是满足了大学生合理的消费信贷需求,也是打压了违规校园贷的高压态势,防止死灰复燃。
总结:
“校园贷”的套路是多样化的,而它的危害也是极大,不少校园贷案例反映出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风险防范和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这一点是需要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注意的,也要加强防范的。而学校也是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金融、安全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引导他们在关键时刻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另外,笔者还想补充一点,大学生应该崇尚自强自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支出,进行理性和科学消费。远离虚荣心,远离“套路贷。”

好老师、好课程、好服务。

什么是校园贷及其危害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目前校园贷产生的危害版主要有权以下这些:

1、高出本金众多的的利息。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0.99%月利率是营销把戏,学生容易“上当受骗”。

2、连累身边同学家人。有的贷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用身份证替别人办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

3、一旦逾期,催款就是“全方位”的。有些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4、易滋生借款恶习,有的学生爱攀比,又有恶习,父母提供的费用不能满足其需求。这些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恶习,甚至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5、易诱发其他犯罪,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信息搞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⑤ 校园贷款的危害有哪些

校园贷款让不少大学生负债累累,它具体有哪些危害?各位,校园贷款的危害太大了,小编总结了一下,其主要的危害有以下几点:首先,校园贷款具有高利贷性质。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高校,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最后,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请大家要谨慎办理“网贷”、“小额贷”,切勿因他人劝说或被所谓的“好处费”等蒙蔽,以自己的名义办理贷款给他人使用或为他人提供担保。如需办理“网贷”、“小额贷”的务必咨询家长和银行,谨防被骗。

⑥ 校园贷莫变校园害观后感怎么写200字

读后感、观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个故事、一则报道或者看了一部电影、一个电视、一个节目后的感想。“读”和“观”是“感”的基础,所以,首先就要对“读”“观”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明白你的“感”由何而来。然后再就其中你最关注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

例子:校园贷款是具有高利贷性质。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高校,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

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6)校园贷成校园害扩展阅读

校园贷的特征

校园贷虽然有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等优点,但也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特点,学生在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连环贷”的陷阱,亟待加强监管。

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此外,部分为学生提供现金借款的平台难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过度消费。

⑦ 为何校园贷为何变成“校园害”

如果是没有钱买想要的包包怎么办?看见寝室里的人都买了苹果手机,自己还是安卓手机好丢面子,所以一定要买个手机怎么办?很多大学生都在攀比中慢慢的迷失了自我,于是产生了校园贷。自从校园贷出来后,本意是让年轻人创业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靠着提前消费,过度消费,等到后期根本无法还款。于是校园贷变成了校园害。

校园贷是贷款也需要还款的。很多大学生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生活来源,于是选择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裸贷,或者是抵押贷款等等,多方面的到了真的还不起的时候,各种问题出现。而有些更厉害了,以贷养贷,让自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所以校园贷变成校园害其实也是无法去掌控好造成的。

⑧ 校园贷款的危害有哪些

不法分来子将目标对准高自校,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热点内容
保定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2025-09-02 07:26:44 浏览:743
性感班主任 发布:2025-09-02 05:14:58 浏览:611
高校师德总结 发布:2025-09-02 05:12:08 浏览:71
五年级教师家访记录 发布:2025-09-02 03:44:10 浏览:236
2008年考研数学二 发布:2025-09-02 01:20:54 浏览:430
不得不的英语 发布:2025-09-01 22:53:22 浏览:85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 发布:2025-09-01 21:25:06 浏览:843
生物防治的缺点 发布:2025-09-01 20:13:53 浏览:176
如何进行英语教学 发布:2025-09-01 19:42:48 浏览:688
老师玩少年 发布:2025-09-01 19:03:20 浏览: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