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让校园充满爱

让校园充满爱

发布时间: 2021-05-20 12:36:09

A. 要一篇作文题目叫:校园充满爱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不断演绎着绚丽的色彩;生活像一个五味瓶,蕴藏着酸甜苦辣咸。爱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像我们身边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只要有爱的地方必定会精彩万分。

爱在家庭里,爱在风雨里,爱在大自然里,爱在校园里......

那是一个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凛冽。我6点就起来了,天还不是太亮,我穿上棉衣,吃过早饭后,赶紧朝着学校奔去。

来到学校,看到操场早已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到教室我得经过操场,我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向教室走去,费了好大力气才走了一小段路, 我不停下脚步抬起头望去,只见天地白茫茫一片,操场像无限延伸似的,我不能再停留了,因为快要上课了。这时,又有几个同学从我身边走过,消失在前方的雪雾中。突然,朦胧的教学楼映入我的眼帘,我有点得意忘形,于是加快了步伐,可是,我的脚一迈,把一块冰踩碎了,刺骨的凉意和疼痛猛地窜上来。原来,下来有些积水灌入了靴子里,再加上旁边的厚冰一划,我的脚腕又被划伤了。这时,我的朋友邓康烨发现了这一幕,马上掏出卫生纸把水吸干,又用干净的手帕堵住了我的伤口,随后,他又扶起我,慢慢向卫生室走去。

事后,我又向他道谢,他却不经意的挥了挥手:‘‘好朋友之间没有‘谢谢’和‘对不起’,这是我该做的。’’邓康烨的这番话又使我热泪盈眶。

啊,友爱伴我同行,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将多么美好。

B. 求 让校园充满爱 的例文!写的好的+++100F

让校园充满爱
当“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严重侵蚀着社会,侵蚀着负有神圣使命的教育队伍时,我们要提倡陶行知所倡导并亲身力行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因为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它象纯酒一般让人目眩。有着它独特的神圣和威严。它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愉悦。那么作为教育事业的执行者——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在以前也许我会考虑一下才做出回答。但现在我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作为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当学生身体不舒适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他的病情,而不应是学习。因为身体是根本,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是空话。至于学习可以等他身体恢复以后再给以指导。 有不少人指出,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过,我却认为这“高素质”应该是乐于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人。这已经不是“新潮观点”了。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如果缺乏爱,那么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教师,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的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的。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的真诚的教育。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应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应该是充满真诚的、感激地深深地鞠躬。面对学生的问候:“老师,你好!”不应是礼貌的点点头,而应礼貌的回应:“你好!”感情当然不能取得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课堂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给学生一些微笑,那么他们会更自信,对学习会更感兴趣的。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的感情是良性循环——教师经常想:“这么好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想方设法地把他们教育好呢?”学生经常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好好听他的教育呢?”——那么我们的教育便出现成功的曙光了。
教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和魅力。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该自视“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气温突降,我们感到寒冷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点衣服”;学生生日时,笑眯眯地送上一张贺卡;当新授结束时,关切地问一下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有什么不理解的吗?”……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作老师,还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当作长辈……这样我们就获得了尊重,同时获得了尊严。这种尊严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的肯定,知识的折服和感情的依恋。这样,我们便把尊严的丰碑建立在了学生的心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就教育技巧或教育艺术而言,我也存在着一些弱点,但我却拥有一颗爱心。这颗爱心,使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位学生;这颗爱心,使我的学生原谅了我的某些不足;这颗爱心,不止一次地使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爱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学生常常不知不觉地拨动我的情弦……
爱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C. 我想找(让校园充满爱)的演讲稿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经历二十几年教坛风雨的洗礼,可每每读到“教师道德”这一词语,都不免会惊醒端坐,如芒刺在背,不敢有些许的懈怠。几十年了,而我却愈发地感到了这一词语的沉重,乃至感觉到——神圣!我虽备尝苦辣酸甜,却也深深认识到:爱――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看他是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
一、热爱学生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而要做到此点,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方能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高。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种情况,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让爱充满校园
在院党委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院始终把帮困助学工作作为学院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2004年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构建并逐步完善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学金为激励措施,以勤工俭学为基本途径,以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辅助,“奖、贷、勤、补、减”五位一体的解困助学体系,从而有效保证了党和国家“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贫苦而辍学”的承诺在电机学院的切实贯彻落实,并极大的促进学生“自强”、“自立”、“自信”的人格教育。
近年来,学院在上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配合下,为更好地帮助困难学生,建立了一系列的帮困体系:
1)学院与各银行密切协调、协商、协作,出色地完成了在校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审查、发放工作。2004年有305名学生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总金额达183万元。
2)建立奖学金综合测评制度,学院设立了国家奖学金、三菱奖学金、综合奖学金等多项奖励机制。2004年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达1986名,发放奖金金额达65万元,受奖面约22.3%,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品学兼优、生活贫困的学生以工助学。2004年,有493名学生参加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市场,为719名学生提供了校外企业的勤工助学岗位。
4)认真做好学费减免工作,通过深入调查、排摸、审核后,共为228名学生减免了学费,累计金额达55.0735万元,减免率为2%,从而有效减轻了困难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
5)不断完善困难补助工作,在院领导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帮困模式,如:发放“爱心助学卡”,“与家庭困难的学生结对子”等爱心活动。全年共为109名品学兼优且生活困难的学生发放了“爱心助学卡”,为这些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减免培训费、浴资等政策。同时,院领导积极带头分别与10名困难学生结对子,在院领导倡导下,各系部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纷纷参与此项活动,帮困结对的开展,极大地激励了困难学生自强不息,成长成才的信心与决心,发挥了帮困育人的德育功能。2004年初,经济工程系白血病患者叶佳同学因配对成功,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学院立即在全院开展了“用爱心呵护生命”募捐活动,全院师生为叶佳同学手术顺利进行献出了一份爱心,共募得五万多元,并给了她巨大的精神鼓励。此外,每年,院领导还分别带队走访困难学生家庭,为他们送去最真诚的关爱;春节期间,学院特意为留校学生安排年夜饭,院领导亲自参加,让他们也能感到节日的气氛和大家庭的温暖。
6)根据学院外地生源逐步增多的情况,学院专门组织非上海生源学生看上海活动,通过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东方明珠电视塔、南京路等上海著名景点,使他们进一步热爱上海,服务于上海。
学院的关心和呵护,温暖了困难学生的心,也使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2004年12月29、30日,在院党委的支持下,学院分别在三个校区召开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献爱心,送温暖”帮困座谈会,有近400名困难学生参加。座谈会上,来自各院系的受助学生代表发言,他们汇报了一年来自己在学习、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并以最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学院的感激,同时纷纷表示将永远保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勤奋学习,努力成才,共同营造学院良好的校风、学风、考风,将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校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夏建国老师在座谈会上指出,学生出生不能选择,但未来能够争取,鼓励学生们不要被眼前的暂时困难所吓倒,要让贫困来磨练意志,把“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铭记在心,弘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努力学习,不仅要以优异的成绩,更要以拥有完善的人格来赢得尊重,回报社会。夏书记再次表示:社会主义的校园是济贫帮困、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学院将始终关心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会及时把党的温暖送到同学们的心中

D. 以(让校园充满爱)写一篇心灵启示(主要讲了4个大主题,分别为爱祖国、爱家乡、爱老师、爱自己。)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世界上一颗罕见的明珠,虽然她不及美国那样先进,甚至贫穷、落后,但我不会嫌弃,因为我是在她无私的爱之下长大的.高耸的珠峰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们已挺起了胸膛;清新的空气告诉我们,这里没有战火硝烟;爽朗的笑声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这个”桃源国度”就是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她地大物博,却因为人口众多而微不足道;她面积广大,却因土地荒漠而大半无用;她虽有诸多大江,却多是泥沙沉积.但是我们后人,可以从风化的泥土中,读出她的历史,读出她的沧海桑田,读出她的兴衰,读出她为后人留下的一切.我们爱祖国,正如岳飞精忠报国一样,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根,枝繁叶茂是因为她的功劳.有国就有家,我爱家乡如爱祖国一般.故乡是梦中永远的景致;故土,是离乡后最珍惜的物品;故人,是最纯洁的乡情.当年玄藏法师出行,唐太宗将一撮故土置于杯中,让他喝下,告诫他莫忘故乡.是啊!祖国大地有许多壮美山河.但惟独只爱家乡,因为那儿是我成长的摇篮,那儿的一草一木都深入我心,我为家乡的落后而焦急;为家乡的进步而自豪;为家乡的前途而担忧.纵使我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依然想捧起一撮故乡土,一汪故乡水,一片故乡叶;它们将随我长埋于地下,直到风化也紧紧相连.虽然家乡很美,但出外求学总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校园成了每天都要接触的地方.校园不像清华般久远;不像牛津般闻名;不像贵族学校般豪华.但我依然爱着她,因为她给予我知识,给予我最纯洁的友谊.她告诉我什么是美丽,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在她的熏陶下我茁壮成长,如同鲜花受到甘露的滋润,在她的关爱下我如同幼苗受到阳光的呵护.可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校园,离开这方圣土,去到社会当中,而我心灵深处,依然深深挂念我的母校.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爱我校园!这是心灵的赞美,这是心灵的歌声,这是心灵的呼唤。

E. 让校园充满爱的发言稿

让校园充满爱

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汉姆柏格先生对体现《儿童权利公约》基本精神的四个原则做了说明①儿童的最佳利益原则 ②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 ③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④无歧视原则。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习惯于以成年人的是非标准衡量一切,以成年人心目中的理想的模式为孩子设计未来。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好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有人把我们的教育称为“听话的教育”,但是“听话的教育”肯定不利于人的个性的发展。肖川先生说道“完整的爱、健康的爱应当包含五个要素,了解、尊重、关怀、给予、责任,五者为统一整体,缺乏其中之一,爱都是不完整的”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教师很少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来组织学习内容,甚至于一手操办学生的学习,硬性规定各种各样的要求,限制学生的个性、自由的发展,占用学生在校时间。“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有广阔的市场,在很多的地方都存在这样的现象,甚至于学生为什么要考,教师为什么要考,这样的问题可能很多人只能是茫然。另外,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和处理问题的时候通常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好学生,既然是好学生就该听老师的话”,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缺乏了解、缺乏尊重,长此以往学生面对这样的教师不是充满尊敬而是厌烦,甚至说产生敌对情绪,而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时又常常采用比较粗暴的处理方法,导致恶性循环。
我们的教师往往一味的从自己的心思和愿望出发,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地位不是平等、民主的,而是一种专制,体现的是一种教师的绝对权威,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要俯下身来看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学才能得以和谐的进行,整个教学环境才能体会出一种“爱”,一种真正的爱、完整的爱、健康的爱。

F. 作文:让爱充满校园

让校园充满爱

校园,是同学们的乐园,是同学们学习的天地!但是,校园里如果没有了爱,那么,校园就会大大地不一样,还可能变成同学们最讨厌去的地方了,所以大家要有宽容平和的想法,不要让这个恶梦变成现实!

有一次,我们上体育课时,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我看见一位同学从小卖部买了一瓶水,喝了两三口后,一个正在跳绳的同学一不小心把水打翻了,水流光了,买水的那位同学不屑地瞪了跳绳的那位同学一眼后,跳绳的同学立刻对买水的同学道歉,结结巴巴地说了句对不起,买水的同学气愤地跑开了,也没有对跳绳的同学说没关系,还对其他同学发泄自己的不满呢!

假如那位同学对跳绳的同学宽容一点,那么就不会发生这后面的一系列事了。

还有一次,我们开朝会时,几个同学不小心弄倒了一位穿新衣服的同学,她的衣服沾上了地上的泥汁,那几位同学连忙说:“对不起。”而穿新衣服的同学却说:“没关系,我回去洗一下就行了”。

那位同学不但不为别人把自己的新衣服弄脏而生气,还不把它当回事呢!

大家看吧,这就是宽容的力量,他能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和睦和温馨,让爱包围在我们的身边吧。有爱的滋润,我们就会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

请采纳谢谢

G. 校园充满爱作文

让校园充满爱

校园,是同学们的乐园,是同学们学习的天地!但是,校园里如果没有了爱,那么,校园就会大大地不一样,还可能变成同学们最讨厌去的地方了,所以大家要有宽容平和的想法,不要让这个恶梦变成现实!

有一次,我们上体育课时,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我看见一位同学从小卖部买了一瓶水,喝了两三口后,一个正在跳绳的同学一不小心把水打翻了,水流光了,买水的那位同学不屑地瞪了跳绳的那位同学一眼后,跳绳的同学立刻对买水的同学道歉,结结巴巴地说了句对不起,买水的同学气愤地跑开了,也没有对跳绳的同学说没关系,还对其他同学发泄自己的不满呢!

假如那位同学对跳绳的同学宽容一点,那么就不会发生这后面的一系列事了。

还有一次,我们开朝会时,几个同学不小心弄倒了一位穿新衣服的同学,她的衣服沾上了地上的泥汁,那几位同学连忙说:“对不起。”而穿新衣服的同学却说:“没关系,我回去洗一下就行了”。

那位同学不但不为别人把自己的新衣服弄脏而生气,还不把它当回事呢!

大家看吧,这就是宽容的力量,他能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和睦和温馨,让爱包围在我们的身边吧。有爱的滋润,我们就会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

H. 写一篇《让爱充满校园》600字!急现在要

I. 让爱充满校园 演讲稿

苦闷的校园生活,让我们越来越麻木,已不知如何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让我们解放下校园思想,让爱充满校园。
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早恋是觉悟真爱的前提。老师们领导们,放弃旧观念吧,让我们早恋吧!
请学校别给我处分!我的话讲完了,谢谢!

J. 演讲稿《让校园充满爱》

“和”是一种哲学,“和”是一种境界,“和”是一种艺术,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完美的社会状态。春风是和谐的,她使坚冰融化,万物复苏;春雨是和谐的,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绝。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到康有为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从孙中山描绘的“大同世界”,到毛泽东的“环球同此凉热”。悠悠中华几千年,历代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无不推崇团结互助的理念,和谐始终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
而和谐校园,也正是我们九江学院广大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现在正是我们全校上下全力以赴迎接明年教育部对我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时刻。和谐,则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和谐校园,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表现在对人的关心。
那是两年前的春天,正是鸟语花香的季节,信息学院B0591班邬燕婷同学突患白血病,家长和亲人承受着无比的痛苦奔波于南昌、上海等地求医,巨额的医药费压得家人直不起腰来。一方有难,全校支援,全校师生员工向邬燕婷同学伸出了援助之手,短短几天,全校师生捐款两万多,班主任李融老师马上把钱送到她的家中。虽然这钱只是杯水车薪,还抵不上邬燕婷一个星期的药费,但它送去了学校的温暖、同学的友情和老师的关爱。邬燕婷的家长感激不已,跪在地上,热泪盈眶。毕竟,这份关爱使独生女儿又多了一丝的希望……临离开时,邬燕婷深情地望着老师,那双写满依依不舍和凄然的眼睛透露出她对生命强烈的渴望,流露出她对青春对爱的期许和眷恋,终于,在广大师生的关爱之下,邬燕婷战胜了病魔,重新又回到了九江学院美丽的校园,又回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身边。

有人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人把教师比作学生的第一盏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自身应该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身为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彼此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当一个学生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给脆弱的心灵以温暖的慰籍,给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动……校园里充盈着优雅和谐的氛围,徜徉其间,熏陶渐染,人的心灵也会美化,潜意识里的自尊自爱被唤醒,达到和谐。
和谐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和谐是一首超凡脱俗的歌曲,深藏不露,悬梁于耳。它会给空虚的心灵带来希望,给懵懂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灵魂带来自信。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关爱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热点内容
保定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2025-09-02 07:26:44 浏览:743
性感班主任 发布:2025-09-02 05:14:58 浏览:611
高校师德总结 发布:2025-09-02 05:12:08 浏览:71
五年级教师家访记录 发布:2025-09-02 03:44:10 浏览:236
2008年考研数学二 发布:2025-09-02 01:20:54 浏览:430
不得不的英语 发布:2025-09-01 22:53:22 浏览:85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 发布:2025-09-01 21:25:06 浏览:843
生物防治的缺点 发布:2025-09-01 20:13:53 浏览:176
如何进行英语教学 发布:2025-09-01 19:42:48 浏览:688
老师玩少年 发布:2025-09-01 19:03:20 浏览: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