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进校园
❶ 学校应该如何弘扬粤剧文化
学校想要红月季文化的话首先你需要去了解越剧的
❷ 广东省粤剧学校
粤剧学校校区在于佛山南海大沥,说实在的,“交通方便”这词不大适合。。不过,因为比较僻静,所以,学习环境是挺不错的。主要的班级你可以上学校的网页浏览,那大概可以给你比较全面的资料。校风嘛,该有的制度都有,但执行成怎么样,就见仁见智了,如果真是想学粤剧,当然那是最为传统的,毕竟是省级粤剧学校。不过,一样米养百样人,毕业后的成果是看本人在学习期间付出多大的努力,这,可以成正比的。住宿的环境还算是不错的,四个人一个套间。收费现在应该便了不少。几年钱还得7500,现在有陈绍基粤剧基金会的支持,应该会少了很多。。
❸ 粤剧学校一般是多大年龄的人去读
30多岁
❹ 我想学粤剧一定要读粤剧学校吗
广州粤剧院有艺术培训这种东西(少儿班和成人班),至于广东粤剧学校,1980年,粤剧学校曾被文化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十所重点艺术中专学校之一。白驹荣、红线女两校长办学非常重视嗓音训练与研究,因此粤剧学校的嗓音训练与研究在全国戏曲同行中一直起示范作用。此外,南拳、南派武技及粤剧音乐锣鼓伴奏也是粤剧学校专业强项,为同行认可。2003年,粤剧学校粤剧专业被通过确定为全省艺术教育示范专业。2004年学校通过重新评估,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艺术中专学校。2001年我校与中山大学联合开办了全国第一个粤剧大专班,邀请到全国著名的曲艺专家为同学们上课,极大地提升了许多粤剧演员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水平。2002年我校与广东省旅游学校联合开办了旅游艺术专业。2005年我校与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了戏曲大专班。
以上信息来自网络,我也不是在做广告。由于不知道广粤所指,所以。。。。。。
PS:广东粤剧学校是秋季招生为主。
学粤剧,据说是挺幸苦的,要好好考虑。
满意请采纳。
❺ 儿童粤剧学校在哪里
广东粤剧学校是一所隶属广东省文化厅、教育厅领导的多学科综合性的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1980年由中央文化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十所重点艺术中专学校之一。学校现设有粤剧表演、粤剧音乐伴奏、音乐、舞蹈、曲艺、电脑美术、舞台美术、影视表演、群众文化艺术、旅游艺术等专业,现在校学生628人。在编教职员工90人,还有外聘专业教师30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学校设有正副校长、人秘科、教务科、粤剧科、音舞科、学生科、行政科 、大专部和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面向小学5、6年级学生招生。
❻ 粤剧学校一般是什么年龄的去读
我记得 我长辈那一代,是小学毕业就选进去的。现在的话自己考就可以了,类似初中、中专那个阶段吗? 因为看很多毕业生进粤剧团时还是十几岁很年轻的样子,在粤剧学校都要待6年了,就这样反推回去。
要进粤剧学校应该有网上招生简章吧。
不过,据说就算学艺几年,进了剧团还是要打基本功,现在学校没有以前在剧团当学徒那么用功练习了,而且进学校只要有钱交学费就可以,以前进粤剧团都要经过筛选,条件好的才能进。
如果有熟人的话 多了解下吧。
有心继承一下传统文化是好事。
❼ 国家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有何现实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
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脸谱艺术上。
戏曲脸谱是戏曲艺术中面部化妆表演一种独有的程式化方式,它的设计审美又体现在设色、图案等方面。在设色方面,戏曲脸谱大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色彩为主,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也具有特殊的符号意义,用以象征人物的善恶、好坏、性格特点等。这种指代的功能,把色彩象征作为手段,使人一眼便能辨别出善恶美丑、聪慧愚蠢。在图案设计方面,戏曲脸谱同样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在净角身上尤为突显。无论是脸蛋、额头、眉毛等都施以各种装饰图案。这些图案也有一定的寓意和说明功能。比如包拯脸谱上常以月牙表示“日断阳,夜断阴”,象征他铁面无私的性格特点。脸谱图案的设计是艺人在长期劳动中不断改进共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图案中包含了对人物形象、性格品质的典型总结,是印在人们头脑深处的符号。 此外,戏曲演员身上穿着的服装同样能体现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服装上的花纹、图案同样色彩缤纷,美丽动人。它们与脸谱相辅相成,在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使观众加深了对戏曲的理解与认识。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在戏曲演出中,有些舞台动作并不能被大多学生观众所理解,这正体现出了戏曲的艺术特征之一――虚拟性。在此举两个例子。在京剧《白蛇传・游湖》中“以桨代船”的身段,演员都通过身体的前后晃动来表现行船的颠簸,四人步调一致,相互配合,使观众觉得满台无水却满台是水,这是“空间”的虚拟。另一例子便是“时间”的虚拟:京剧《三岔口》:明明台上灯火通明,两位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使观众觉得的确是在黑暗中一般,生动逼真。
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几个龙套走几圈圆场便是千军万马行过了万里疆场。这种渗透道家“虚无主义”的传神表演,突破了舞台对时空的限制,正是戏曲艺术的高明之处。它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特点,能够让当代学生培养一种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育化有着积极影响。
(三)增进大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情操
青年学生不喜欢戏曲的首要原因,就是感觉其唱腔拖拉,唱词艰涩。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已经没有耐心静下来欣赏一场戏曲演出。如果他们能够静下心来走进戏曲艺术的世界,那么就会发现,戏曲里面也有优美的唱词和动听的旋律。
❽ 粤剧近年来有什么新发展和改变
不少粤剧名家也在尝试将粤剧融入新的形式和不断改变,如佛山亲年粤剧团团长李淑琴就创作出演了如《小周后》等新派粤剧;广东粤剧团团长倪惠英也主创了都市新派粤剧《花月影》等,并将粤剧带进大学校园,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追捧。
粤剧与京剧、越剧相比,推广的不够,也缺少年轻的戏迷,粤剧还需要更多的推动,更多人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