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校园
㈠ 牛津大学的校园环境
牛津大学不同于其它的大学,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牛津有一个中央学校(包括校和系图书馆,以及科学实验室),38个学院以及7个永久私人公寓(Permanent Private Halls,PPHs)。这些学院并不只是宿舍,而是实质上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有些学院只接受研究生,这些通常都是近一个世纪建立的新学院,例如Wolfson College。而有一个学院根本就不招收学生,那就是All Souls College。
博物馆
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
皮特利弗斯博物馆(Pitt Rivers Museum)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科学史博物馆(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在牛津博物馆也是重要的文化代表。其中阿什莫尔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建于1683年,是英国第一座博物馆,比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早70年,现为英国第二大博物馆。其它包括牛津故事博物馆、科学史博物馆、庇特河流人种史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大学自然历史博馆等。
图书馆
Bodleian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
Bodleian法律图书馆(Bodleian Law Library)
Hooke图书馆(Hooke Library)
Sackler图书馆(Sackler Library)
Radcliffe科学图书馆(Radcliffe Science Library)
牛津共有104个图书馆。其中最大的博德利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大不列颠图书馆),于1602年开放,比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早150年,现有藏书600多万册,拥有巨大的地下藏书库。剑桥也有近100个图书馆,藏书约500多万册,每年购书经费约300万英镑(折合4000多万人民币)。根据1611年英国书业公所的决定,英国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图书都必须免费提供一册给牛津和剑桥的图书馆,至今如此。
四合院
市中心周围街两旁布满中世纪的四合院,每个四合院就是一所学院,由于在当时学术是教会的专利,因此学院都以修院式建筑来设计,不过四周往往围绕着美丽的庭园。尽管大多数的学院这些年来多有改变,但是依然融合许多原有特色。
每个学院完全是中世纪修道院的模样,城内多塔状建筑,故又得名“塔城”。位于民众方庭的图书馆,建于1371年,是英格兰最古老的图书馆;大学植物园,建于1621年,是英国最早的教学植物园。
广场、教堂、剧院
雷德克利夫广场(Radicliffe Square)是大学举行庆典及各项文艺活动的中心,这是整个古城的中心。
圣玛利教堂(St.Mary's Church)位于广场南边,十七世纪前,学校的主要庆典、音乐会都在这举行。广场西侧是建于1509年的Brasenose College,学院因创校时,大门上有一只铜制的“狮鼻扣门环”而得名。学院正门的天庭中,有一座宝蓝色的日晷钟。
广场的西角是建于十五世纪的神学院(Divinity School),有古典式圆顶的雷德克利夫建筑是牛津很特殊的建筑。它是图书馆的原始建筑。早期作为大学的研讨教室之用, 改为大学图书馆Bodlien Library的阅览室。
克莱斯特教堂被牛津人亲切呼为“The House”。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是牛津众多学院中唯一没有大学生的学院,因为学院中只有研究生,因而被视为世界最具学术权威的高级学府之一。城东的莫德林学院的城堡,被人们称为“凝固了的音乐”,的确优美异常。钟楼以大青石砌筑,朝天高指。
建于十七世纪的谢尔登尼安剧院是列恩所设计的第一栋建筑,是牛津大学传统授予学位典礼的举行场地。每年夏天,学期结束时,身披黑袍,头戴方帽的学子们,将列队经过大街,进入剧院,在此获得被授予学位的荣誉。
本科生必须信仰英国国教的要求於1871年废止。1920年之前,古希腊知识为必须。1960年前,则需要懂得拉丁语。而女性直到1920年後才能够得到牛津学位。
叹息桥(The Bridge of Sighs)甚美,这座优美的地标建于1914年,是威尼斯陡峭拱桥的复制品,连接赫特福学院(Hertford College)。
圣母教堂:据说此大学校用教堂是英格兰最多人参观的教区教堂,包括塔楼的古老部分建于14世纪初,从塔顶可以欣赏秀丽风光。教堂是三位牛津殉道者在1555年被称为异教徒地方。建筑的最大特色是建于1637年的巴洛克式南门廊。
林肯学院((Lincoln College):中世纪学院保存最好的一所。校舍仍然保留早期屋顶,包括用来散烟的裂口。
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是既典型又美丽的牛津学院。其15世纪方园的风格于齐尔维河畔为莫德林桥横跨的公园成对比。最可贵的是图书馆中,藏有许多名家文章、乐曲的手稿。这些手稿置于精致的玻璃柜中供人参观。但当每位参观者看完后,管理人员立刻用黑色的绒布覆盖起来。
剧院、书店
大学庆典活动的主要场地薛多年剧院(Sheldonian Theatre),位于广场的正北方。在十七世纪左右,由于圣玛
利教堂神职人员,抗议过多的活动在教堂举行,影响了教堂清修。于是在一六六九年,由当时的大学校长Sheldonian大主教,筹资兴建这座剧院。剧院的对面就是世界第二大书店Blackwell书店,在这可以买到或邮购到世界各地的书籍。
牛津的书店几乎与图书馆一样多,大大小小也有100多个。有世界上最大的学术性书店布莱克韦尔书店(Blackwel),也有许多非常小但内蕴丰富的旧书店。百年老店布莱克韦尔创建于1897年,位于博德林图书馆的对面,在销售图书的同时它还从事出版事业。它在英国有78家连锁店,仅牛津就有10多家分店,分别经营艺术、文学等分类图书和音像资料。另外在其它国家也有许多分店。 通过网络,读者可以迅速查书、订书、购书,享受一流的国际性服务。1994年6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回母校牛津大学参加荣誉院士的授予仪式,还特地到这家书店买书。
住宿条件
本科生必须住在离Carfax(牛津市中心)6公里范围以内,研究生是25公里以内。每个学院都会在本科生攻读学位的第一年提供住宿,之后很多学生会搬到Cowley或者Jericho的公寓居住,还有学院的附属建筑里。具体的情况各个学院均不同。
㈡ 英国牛津大学有校区划分吗,都有什么校区
学校特色目前,牛津共有39个学院,它们和学校的关系就象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那样采用联邦制形式。每一所学院都由HeadofHouse和几个Fellows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学校都有职位。6个准学院(称为“永久性私人学堂”-PermanentPrivateHalls、为各宗教教派所),至今还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此外还有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在35个学院中,众灵学院目前没有学生,只有院士(包括访问院士)。各学院规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学生、教师(院士)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除学院外,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尤其是后者),主要由学部来组织,学部不是大学内的自治单位,它们都是跨学院的机构,不附属于任何一个学院,不过各学部的教师和学生,首先必须是牛津大学内某一学院的一员。牛津现有16个学部:人类学和地理学学部,生物科学学部,临床医学学部,英语和文学学部,法学学部,经典、哲学和古代历史学部,数学学部,中世纪和现代语言学部,现代历史学部,音乐学部,东方学学部,物理科学学部,生理科学学部,心理学学部,社会学学部,神学学部,文科学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学部下又分成30多个系,有的学部还设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隶属于上述各学部,而直属于大学。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师队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学会会员,125位英国科学院院士。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它都名列英国乃至世界前茅。近些年来,牛津不仅在文科而且在理科、不仅在基础科学而且在应用科学研究中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生物医学领域,自从弗雷明在伦敦发现青霉素后,本世纪40年代牛津的科学家弗罗里和蔡恩就将它投入临床应用,结果3人共享诺贝尔奖。今天用得最广的抗生素,1955年为牛津的爱德华·阿布拉罕发现。牛津也致力于将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临床,将核磁共振原理应用于医疗诊断,在发现人体的免疫瓜系统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于临床问题方面,牛津亦起领导作用。该校在艾滋病毒、移植手术和遗传病研究等方面也很有潜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赠予该校药学系2,000万英镑,以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在环境科学领域,牛津的研究涉及森林史、气候变化、遥感、土地利用、野生动物保护、家畜管理、污染、腐蚀、沙漠侵犯等众多课题。牛津的固体物理、高磁学、激光研究、基本粒子研究和大气物理学等均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物理系的克拉伦登实验室在世界核研究领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基础研究还导向重要的工业开发,包括建立了如牛津仪器公司和牛津激光公司之类的企业。仅在化学系,牛津目前就拥有4位诺贝尔奖得主。该校在蛋白质、新型无机材料合成、分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问世,并在化工、医药、微电子工业等领域推广应用。牛津在地球内部动力学、陆界变形研究、低温处理和古生物学等领域也很有成就。牛津数学研究所在许多数学分支学科中居于世界前列,计算机科学研究在国内外亦有一定地位。牛津被国际上公认为英国的经济学中心。不仅金融、管理学科专家,而且法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专家也参加到经济学研究中来。1987年进入工商界的牛津毕业生,已超过在其它行业就业的人数。牛津的发展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亦很活跃,还被誉为研究当代中国最活跃的中心之一。牛津大学有许多杰出的神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音乐家、文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它的政治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力量都相当强。牛津的博德利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大不列颠图书馆),藏书600万册。牛津出版社举世闻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语词典》,享誉全球。对青年学生来说,进牛津读书,应该说是佼佼者的机会,是既痛苦又诱惑无限的事情,是光荣之路。然而,对英国社会来说,光荣之外另有深意。牛津、剑桥是通向最高权力的重要而又充满希望的途径。它们每年为英国培养出一批知识权贵,其中的一些人将登上权力的高峰。随便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这种诱惑的分量。1979年那一届议会,339名保守党议员中,有94名来自牛津、75名来自剑桥。这些校友们又组成俱乐部、校友会,互相提携,同甘共苦,而且,由父一辈到子一辈,形成了一个关系网。试想想,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1963年英国《金融时报》社长、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罗宾斯提出了《罗宾斯报告》。指责牛津、剑桥的垄断地位和所带来的墨守成规、保守难变的严重影响。当时的英国政府深以为然,在48小时内就批准了这份报告。政府决定创的大学以冲淡牛津、剑桥的影响。很快,8所大学就开工了。但是不久人们惊诧地发现,8所大学几乎和牛津、剑桥没有什么两样,校舍的建筑风格、校园的气派和格局,仿佛从牛津、剑桥描过来的,更有意思的是,这8所大学,都分别由一位来自牛津或剑桥的副校长担任校长。
㈢ 关于牛津大学校园的简介
简介
University of Oxford
所属国家:英国
建校时间:年
牛津大学有历史、有世界声誉。尽管由于国家和资源的优势相对衰落,牛津和剑桥高居于世界大学之冠的日子早已不再。但它仍在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仍然有着世界性的影响。英国甚至全世界教育界,言必称牛津;英国和世界很多的青年学子们都以进牛津为理想.校徽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齐名为英国的两所最优秀的大学,被合称为“Oxbridge”。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81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剑桥大学还是英国的名校联盟“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 of Universities)和欧洲的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Coimbra Group)的成员。现任校长是艾利森·理查德。
剑桥大学所处的剑桥(Cambridge)是一个拥有10万居民的英格兰小镇,距英国首都伦敦不到100千米,这个小镇有一条河流穿过,被命名为“剑河”(River Cam,也译作“康河”),早在公元前43年,古罗马士兵就驻扎在剑河边,后来还在剑河上建起了一座大桥,这样,河名和桥加住一起,就构成了剑桥这一地名。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在这个镇上,此外还有20多所教堂。
校徽剑桥大学有31个学院,有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实行独特的学院制,风格各异的35所学院经济上自负盈亏;剑桥大学负责生源规划和教学工作,各学院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彼得学院于1284年建立,其他的学院在14和15世纪陆续建立。
剑桥大学的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剑桥大学有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1,000余名,另外还有1,000余名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共有学生16,900名,其中包括6,935名研究生,72%的研究生来自其它大学,研究生中42%是国外留学生,女生占36%。大学校长为女王丈夫菲历普亲王(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校长),设一名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剑桥大学的学生参与多种业余活动,其中划船是最流行的体育运动,剑桥大学各学院间经常比赛,而且剑桥大学每年都会与牛津大学举行划船比赛。各学院间还举行其他各种体育比赛,包括橄榄球、板球、国际象棋等。
该大学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九。
㈣ 《牛津树》家庭版和校园版区别是什么
《牛津树》家庭版和校园版区别:
1、内容不同,家庭版的故事都是虚构的,而学校版的故事内容包括虚构和非虚构的。家庭版的内容互动性强,学校版的内容故事性强。
2、学校版和家庭版册数不同,家庭版的1-6级,共56本书。学校版也叫Richer Reading(丰富阅读)系列,共9级,1-9阶段,量很足,泛读+精读结合,足够打造好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其中1-6阶一共162本,7-9阶段40本。
3、适合年龄段范围不同,家庭版适合2-8岁,而学校版适合范围4-6岁。
㈤ 为什么英国牛津被称为"大学城"
“大学城”是指一类特殊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大学校园与城市街区往往没有明确分界,城市即校园,校园即城市。大学在城市中占据了决定性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功能和人口构成。城市生活也有显著大学特征,甚至可以说城市因大学而生。典型的大学城在德国、英国和美国居多,海德堡、牛津和剑桥就是著名的传统大学城。
中国的历史上并没有大学城,而大学城这一概念在今天却被滥用和曲解,几所大学聚集在一起或一所巨大规模的大学就被称作大学城。这种所谓的“大学城”既不可能短期和单方面地培育出完整的城市机能,也没有具体的城市形象,也许有的只是城市的规模。真正的大学城应具有城市的特征,尤其应包含复合的城市生活,一个普通的校园(不论其规模大小)决不是一座城。
参考资料:http://www.abbs.com.cn/jzs/read.php?cate=7&recid=8523
㈥ 牛津大学的详细介绍
★所属国家:英国
★建校时间:1168年
【简介】
牛津大学有历史、有世界声誉。尽管由于国家和资源的优势相对衰落,牛津和剑桥高居于世界大学之冠的日子早已不再。但它仍在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仍然有着世界性的影响。英国甚至全世界教育界,言必称牛津;英国和世界很多的青年学子们都以进牛津为理想.
19世纪以前的英国,仅有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而剑桥大学也是13世纪初由牛津的部分师生创办的。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曾就读于牛津,其中包括:13世纪的著名学者马杰培根,14世纪曾任贝利奥尔学院院长,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英译本《圣经》的组织者、开英国宗教改革先声的约翰威克利夫,16世纪的文学家沃尔特雷利和约翰多恩,18世纪发起宗教复兴运动,创立卫理公会的约翰韦斯利和查尔斯韦斯利,文学翻译家塞缪尔约翰逊,19世纪的儿童文学家查尔斯道奇森等。在英国历史上40个首相中,就有29个是牛津毕业生,包括当代英国最著名的政治家哈马德-威尔逊、爱德华-希思、玛格丽特-撒彻尔,还有现在的首相汤尼-布莱尔。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中还有一位欧洲国家的总统、一位挪威国王、5位美国参议员,澳大利亚内阁1/3的成员。现代文学家格林、奥登等人也毕业于牛津。近代科学闻人如写时间简史的史蒂芬-霍金和证明费马大定理的安德鲁-怀尔斯就都是在牛津读学士后在剑桥做博士的。牛津大学毕业生中还有21位获诺贝尔奖。
目前,牛津共有29个学院,它们和学校的关系就象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那样采用联邦制形式。每一所学院都由Head of House和几个Fellows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学校都有职位。6个准学院(称为“永久性私人学堂”-Permanent Private Halls、为各宗教教派所办),至今还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此外还有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在35个学院中,众灵学院目前没有学生,只有院士(包括访问院士)。各学院规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学生、教师(院士)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
除学院外,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尤其是后者)主要由学部来组织,学部不是大学内的自治单位,它们都是跨学院的机构,不附属于任何一个学院,不过各学部的教师和学生首先必须是牛津大学内某一学院的一员。牛津现有16个学部:人类学和地理学学部,生物科学学部,临床医学学部,英语和文学学部,法学学部,经典、哲学和古代历史学部,数学学部,中世纪和现代语言学部,现代历史学部,音乐学部,东方学学部,物理科学学部,生理科学学部,心理学学部,社会学学部,神学学部,文科学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学部下又分成30多个系,有的学部还设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隶属于上述各学部,而直属于大学。
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师队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学会会员,125位英国科学院院士。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它都名列英国乃至世界前茅。近些年来,牛津不仅在文科而且在理科、不仅在基础科学而且在应用科学研究中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生物医学领域,自从弗雷明在伦敦发现青霉素后,本世纪40年代牛津的科学家弗罗里和蔡恩就将它投入临床应用,结果3人共享诺贝尔奖。今天用得最广的抗生素1955年为牛津的爱德华·阿布拉罕发现。牛津也致力于将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临床,将核磁共振原理应用于医疗诊断,在发现人体的免疫瓜系统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于临床问题方面,牛津亦起领导作用。该校在艾滋病毒、移植手术和遗传病研究等方面也很有潜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赠予该校药学系2,000万英镑,以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
在环境科学领域,牛津的研究涉及森林史、气候变化、遥感、土地利用、野生动物保护、家畜管理、污染、腐蚀、沙漠侵犯等众多课题。
牛津的固体物理、高磁学、激光研究、基本粒子研究和大气物理学等均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物理系的克拉伦登实验室在世界核研究领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基础研究还导向重要的工业开发,包括建立了如牛津仪器公司和牛津激光公司之类的企业。
仅在化学系,牛津目前就拥有4位诺贝尔奖得主。该校在蛋白质、新型无机材料合成、分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问世,并在化工、医药、微电子工业等领域推广应用。
牛津在地球内部动力学、陆界变形研究、低温处理和古生物学等领域也很有成就。牛津数学研究所在许多数学分支学科中居于世界前列,计算机科学研究在国内外亦有一定地位。牛津被国际上公认为英国的经济学中心。不仅金融、管理学科专家、而且法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专家也参加到经济学研究中来。1987年,进入工商界的牛津毕业生已超过在其他行业就业的人数。
牛津的发展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亦很活跃进, 还被誉为研究当代中国最活跃的中心之一。
牛津大学有许多杰出的神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音乐家、文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它的政治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力量都相当强。
牛津的博德利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大不列颠图书馆),藏书600万册。
牛津出版社举世闻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语词典》,享誉全球。
对青年学生来说,进牛津读书,应该说是佼佼者的机会,是既痛苦又诱惑无限的事情,是光荣之路。然而,对英国社会来说,光荣之外另有深意。牛津、剑桥是通向最高权力的重要而又充满希望的途径。他们每年为英国培养出一批知识权贵,其中的一些人将登上权力的高峰。随便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这种诱惑的分量。1979年那一届议会,339名保守党议员中,有94名来自牛津、75名来自剑桥。这些校友们又组成俱乐部、校友会,互相提携,同甘共苦,而且,由父一辈到子一辈,形成一个关系网,试想想,这该是一种什么局面?
1963年,英国《金融时报》社长、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罗宾斯提出了《罗宾斯报告》。指责牛津、剑桥的垄断地位和所带来的墨守成规、保守难变的严重影响。当时的英国政府深以为然,在48小时内就批准了这份报告。政府决定创办更多的大学以冲淡牛津、剑桥的影响。很快,8所大学就开工了。但是人们惊诧地发现,8所大学几乎和牛津、剑桥没有什么两样,校舍的建筑风格,校园的气派和格局,仿佛从牛津、剑桥描过来的,更有意思的是,这8所大学,都分别由一位来自牛津或剑桥的副校长担任校长。
㈦ 牛津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牛津大学是一所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采用书院联邦制。其与剑桥大学并称为牛剑,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
牛津大学的具体建校时间已不可考,但有档案明确记载的最早的授课时间为1096年,之后在1167年因得到了英国皇室的大力支持而快速发展。
该校还涌现了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培养了大量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国家元首,其中包括28位英国首相及数十位世界各国元首、政商界领袖。
牛津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7)牛津校园扩展阅读:
院系专业
牛津共有38个学院,它们和学校的关系就像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那样采用联邦制形式。每一所学院都由Head of House和几个Fellows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学校都有职位。
6个准学院(称为“永久性私人学堂”Permanent Private Halls、为各宗教教派所办),至今还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
此外还有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在35个学院中,牛津万灵学院没有学生,只有院士(包括访问院士)。各学院规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学生、教师(院士)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
㈧ 英国牛津为什么被称为大学城
“大学城”是指一类特殊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大学校园与城市街区往往没有明确分界,城市即校园,校园即城市。大学在城市中占据了决定性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功能和人口构成。城市生活也有显著大学特征,甚至可以说城市因大学而生。典型的大学城在德国、英国和美国居多,海德堡、牛津和剑桥就是著名的传统大学城。
中国的历史上并没有大学城,而大学城这一概念在今天却被滥用和曲解,几所大学聚集在一起或一所巨大规模的大学就被称作大学城。这种所谓的“大学城”既不可能短期和单方面地培育出完整的城市机能,也没有具体的城市形象,也许有的只是城市的规模。真正的大学城应具有城市的特征,尤其应包含复合的城市生活,一个普通的校园(不论其规模大小)决不是一座城。
㈨ 牛津的学校
牛津因闻名于它的是世界一流学府的地位和遍布各地的古迹,使它成为人们极度梦想的城市。9世纪建立的,距今有1100多年历史的牛津城是英国皇族和学者的摇篮。大学城,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商业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使牛津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牛津市从公元7世纪已有人在那里居住。到公元912年,它已成为英格兰的一个要地。“津”意为渡口,泰晤士河和柴威尔河在此会合,当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涉水而过,牛津由此得名。两地河流依然,原来的桥和牛车涉水过河的痕迹早已消失,但牛津桥却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来访者和游客。
Radcliffe Camera
牛津这词在萨克森时代发现,曾名为“Oxenaforda”,其意思是“Ford of the Oxen”(在那时这种浅滩比桥更加普遍)。 隐藏▲Oxford (1971-2000)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C (°F) 7.2(45) 7.6(45.7) 10.3(50.5) 12.8(55) 16.5(61.7) 19.5(67.1) 22.3(72.1) 21.9(71.4) 18.6(65.5) 14.4(57.9) 10.1(50.2) 8.0(46.4) 14.1(57.4) 平均低温 °C (°F) 1.9(35.4) 1.7(35.1) 3.4(38.1) 4.7(40.5) 7.5(45.5) 10.5(50.9) 12.8(55) 12.6(54.7) 10.5(50.9) 7.4(45.3) 4.3(39.7) 2.8(37) 6.7(44.1) 降水量 mm (英寸) 57.5(2.264) 42.6(1.677) 50.0(1.969) 46.2(1.819) 53.9(2.122) 54.5(2.146) 38.2(1.504) 54.4(2.142) 58.9(2.319) 61.8(2.433) 59.4(2.339) 64.7(2.547) 642.0(25.276) 日照时数 58.0 72.0 107.9 150.0 191.9 187.8 205.5 193.8 138.6 108.2 72.0 51.8 1,537.4 来源: 英国气象局(Met Office)[1] 2009-04-03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是许多人前来造访牛津的最主要原因,这个大学城在过去八百多年中,为全世界造育出许多杰出人士,但牛津大学确切成立的时间已不可考。西元1167年英格兰与法兰西战争之际,一些在巴黎大学研究的学者离开巴黎至牛津定居,同时吸引更多学者前来,西元12世纪末,牛津大学已成规模,西元13世纪中期之后各个学院陆续成立,开始牛津大学的璀璨岁月。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其重要性是1167年英国牛津大学在此成立。牛津确定与牛有关。传说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Oxford)。牛津向来是伦敦西行路线上的重点,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讲学。
牛津大学是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在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和其它欧陆国家求学。1167年,当时的英格兰国王同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另一说法是,法王一气之下,把英国学者从巴黎大学赶回英国。不管如何,这些学者从巴黎回国,聚集于牛津,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于是人们开始把牛津作为一个“总学”,这实际上就是牛津大学的前身。学者们之所以会聚集在牛津,是由于当时亨利二世把他的一个宫殿建在牛津,学者们为取得国王的保护,就来到了这里。12世纪末,牛津被称为“师生大学”。1201年,它有了第一位校长。1213年,该校从罗马教皇的使节那里得到第一张特许状。
正是在中世纪,那些思想活跃、生活不羁、常赊欠债务的青年学生,不可避免地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剑桥大学的创办也是13世纪初。其中最大的一次冲突,几百名学生被乱箭射死。这件事的结果是国王出面镇压,并判市民赔偿牛津大学500年费用。
构成牛津大学的学院有许多在13至16世纪之间创立,基督教会学院是1525年渥西枢机主教创建,作为培训主教的教会学院。汤姆方园里的塔楼上半部是列恩在1682年建造,为本市最大型塔楼。1648年汤姆大钟挂上时,学院共有101名学生,因此在晚上9:05分(牛津的时间比格林威治慢5分钟)大钟敲101下,提醒学生注意宵禁(1963年起不再实施)。
默顿学院是牛津最古老的学院(1264年)。其它有:新学院(1379年)、皇后学院(1695年)等。每所学院均有其辉煌的历史、神话般的建筑遗迹,可以描画出各种有趣的史实。
17世纪内战期间许多战役在牛津附近开打,此地曾为受学生支持的查理一世的总司令部。当保皇党员被迫逃离牛津时,克伦维尔自封为大学的校长。
基督教会学院
基督教会学院创立于西元1525年的基督教会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是牛津大学最大的学院,曾在内战时作为查理一世的临时首都,最引以为傲之处就是在近代200年内产生了16位英国首相,不过也是门票最高的学院。
进入基督教会学院后,仍要依循游客参观路线行进,以免打扰学生与教职员的工作作息。基督教会学院的参观重点包括古色古香的回廊和大教堂(Cathedral),回廊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元15世纪,而基督教会教堂虽然是英格兰最小的教堂,但建筑本身和内部设计都值得细细浏览,特别是圣坛旁名为圣凯萨琳之窗(St. Catherine's Window)的彩色玻璃窗,把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的姊姊爱蒂丝(Edith Liddell)描绘成圣人,相当有趣。
摩顿学院
摩顿学院成立于西元1264年的摩顿学院(Merton College)是牛津大学的第一个学院,中世纪时就在科学研究领域享有盛名,机械、几何、物理等成就均相当杰出,摩顿学院同时拥有牛津最古老的学院建筑,以及建于西元1378年,全英格兰最古老的图书馆。
新学院
西元1348年的黑死病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其中也包括许多教职人员,为了让教育能延续不绝,被称为英国公立教育之父的威廉(William of Wykeham),特地在牛津创立新学院(New College)教授传道士学问知识,以递补死于黑死病的教士。
莫德林学院
与新学院类似,莫德林(Magdalen College)学院也是以人类学为主要研究领域。坐落在Cherwell河畔,莫德林学院在牛津大学城的一隅,后方是宽广的鹿园,环境清幽舒适。
瓦德汉学院
瓦德汉学院(Wadham College)的成就是瓦德汉夫妇的一段传奇故事,虽然这个学院是由瓦德汉先生所创建,但他死后由瓦德汉夫人发扬光大。75岁的瓦德汉夫人是一位意志坚毅的教育者,在瓦德汉先生死后,她仍致力于瓦德汉学院的事业,甚至从她家乡请来自己的建筑师整建学院,瓦德汉学院礼拜堂的彩绘玻璃即为其中一绝。
基督圣体学院
与摩顿学院比邻而居的基督圣体学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有两大吸引游客之处,首先是学院中庭的日晷柱,从西元17世纪起耸立于此地,可见证牛津科学之昌明,参观完日晷柱之后,记得绕往学院后方,从这里可以直接欣赏基督教会学院绿茵油油的广大草原,也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童话故事的背景起源。
卡法斯塔
玉米市场街和皇后街交叉口
4月─10月底10:00─17:30,11月─3月底10:00─15:30。
要欣赏牛津建筑精华的美景,就先爬99个阶梯吧!位在玉米市场街(Cornmarket St.)和皇后街(Queen St.)口的卡法斯塔(Carfax Tower),是牛津圣马丁教堂仅存的遗迹。圣马丁教堂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元11世纪,因位于城镇中央,几世纪以来是牛津重要的宗教中心,英格兰皇室如伊莉莎白一世等都曾亲临此地举行宗教仪式。
西元19世纪以来,圣马丁教堂因建筑结构安全,以及位居交通要冲道路拓宽工程等因素日益式微,最后至西元1896年仅剩卡法斯塔为圣马丁教堂唯一见证。登上72英尺、99个阶梯的卡法斯塔,即可居高临下眺望牛津各个学院的古典建筑,卡法斯塔每15分钟敲钟一次,登塔途中也可顺道参观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