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书香校园内容

书香校园内容

发布时间: 2021-05-28 07:46:40

Ⅰ 书香校园手抄报内容

“书”这个字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读书,因为书给予了我们知识让我们从懵懂无知的小孩子摇身一变,成了会认字,会做人,会思考的少年,脸上永远荡漾着欢乐和幸福。而成年,依旧遥远,我坚信,书会伴着我们,每一分,每一秒,无论天南海北。

因为儿时对书的好奇,所以让我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儿时,我就爱捧着一本书走走停停,虽然不一定每个字都认识,不一定能把每一句话参详,但我还是不知疲倦的看着,看着……

到了二三年级时,我认识得字更多了,所以,我更加热衷于读书,甚至有点儿走火入魔,我知道,我将来一定离不开它了,它让我快乐,让我感动。我曾经想过,我为什么会这样痴迷于它?虽然,我知道,那永远也不会有答案……

或许,我是在享受看书的过程吧,它带我来到仙境,那里没有争斗,没有吵闹,没有人与人的勾心斗角。那里只有快乐,在哪儿,可以听小鸟啁啾,小雨呢喃。可以看百花争艳,树木茂盛,那儿是幅美丽的画,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而且永远都不会凋零。

它也能带我去冒险,体验提心吊胆的感受,情节峰回路转更使我始料不及。

它给予我知识,开阔我的视野,让我再书里展翅飞翔,一切的一切,让我更加感激这位朋友。

在雨中,我们是含苞欲放的花朵,是书伴随我们成长,寂寞时,是它陪伴在我的身旁,难过时,是它帮我分担痛苦。我爱读书时的快乐和轻松,所以,请让我大声说一句:“读书的感觉好!!”

为什么要读书呢?有些同学会回答:“为了应付语文老师的作业。”那就错了,其实读书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情,只是自己没有去做而已。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犹太人在《圣经》上滴几滴蜂蜜,让孩子去吻《圣经》,同时去启发孩子,书的滋味儿像蜂蜜一样甜。而我读书品到的滋味儿则是多种多样的。
读书的滋味儿是甜的。从第一次捧起《安徒生童话》,那一个个生灵活泼的文字,使我感觉到了人间的真、善、美、丑。到戴着近视眼镜,看放在膝盖上的《红楼梦》,那一行行深奥的语句,让我体会到了林黛玉这个内心丰富而生活枯燥的姑娘对贾宝玉的痴爱、对生活的绝望。她的诗稿与诗绢字字句句充满了悲痛,而丝毫没看见薛宝衩的得意。读到这里,我也体会到了作者曹雪芹对生活的热爱。

读书的滋味儿是令人如痴如醉的。特别是唐诗宋词,虽然有的一知半解,有的还是不大懂,但是随着押韵,那琅琅上口的感觉令我仿佛在神秘的大自然中遨游。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中,体会到春日的艳丽;高骈的“水晶帘动微风起,满墙蔷薇一院香”中,感受到山亭里夏天素雅的一角……读诗的感觉就是那么令人回味无穷。

读书的滋味儿是清淡的,和冰心的散文一样。故事虽平常,但描写得非常爽心。好似春风柔柔地一吹,在你心里留下一圈淡淡的涟漪。

读书的滋味儿很复杂。读《三国演义》,你会为“桃园三结义”而感悟到“有缘千里来相会”,会为刘备的憨厚而感动,也会为他的“三顾茅庐”而赞叹……那种“自古出英雄”的感受荡气回肠般地萦绕心间。

读书的滋味儿更是苦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便是苦读者心灵的真实写照。

读书的滋味儿多种多样。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融入大脑的感觉是任何词语都表达不出来的。也有感动: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为文中的保尔·科察金的失明而怜悯;读罢高尔基的《童年》,则有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我们的今天和文中的“我”简直是云泥之别;读了《茶花女》,只觉得鼻子一酸,落下几滴眼泪。

如果说读书的人是傻子,为了品味到读书绝美的味道,我甘愿做这样的傻子。

捧起书,千万种滋味涌上心头。那沉浸在浓浓书香中的我,此时只有一种滋味儿:读书的感觉,真的很好!

读书的感觉真好
闲暇之余,有人乐于下棋、玩麻将;有人喜欢打牌、酗酒、游山逛水;余独爱书。幼时即受恩师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盘中粟”的教诲和熏陶,以至于多年来一直对书情有独钟。书桌上有之,床头上亦有之,它简直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伴侣。
开卷必有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是传播知识的载体。书海浩瀚无边,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知识是开启理想之门的钥匙;知识是无价的宝贵财富,知识只有靠读书才能获得。
读书的感觉真好。读书是一种享受,无论躺在床上随意浏览,还是在办公室伏案书海畅游;无论是在公共汽车上翻阅消遣,还是在茶余饭后静坐捧读、托腮沉思,都会使你进入一种兴趣盎然、不克言状的绝妙境界。当心情愉快的时候读书,它会带给你更加舒畅的惬意;当心情消极悲观的时候读书,它会唤起你对未来人生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你孤独寂寞时读书,它就像佳人乍到,给你送来了清新的问候和舒适的抚慰,使你心胸顿时豁然开朗,感到世界是那么美好,人间是那么可爱。
读书的感觉真好。读书可开阔视野,明了天下之大事;读书可陶冶情操,使人心胸更加开阔;读书可醒脑益智,提高人的综合能力;读书可豪情满怀,使人精神更加振奋;读书可泣人泪下,它能净化人的心灵。每读到一本好书就像他乡遇故知、久旱遇甘霖一样,另人心旷神怡,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并能懂得人生的真谛及生活的意义。
读书的感觉真好!朋友,多读书吧!与我同乐。

读书能陶冶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读书能丰富我们的大脑,使我们的知识能力更加广阔,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说得没错;读书还能开阔我们的眼界,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得各国的优美景色:例如,我们可以从书中知道古埃及奇妙的金字塔,认识音乐之都维也纳,了解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总的来说,就是读书的感觉真好,所以我喜欢读书。
在课堂上,老师把课堂作业布置给我们。当我们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时,老师会说:“这些题书上都有,大家打开书看就明白了。”这时,我们会感到书本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变成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小老师”,读书的感觉真好;书本又像一位“礼仪老师”,它教我们要尊老爱幼。在公交车上,我们要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家里,我们要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这些都是“礼仪老师”教我们的。这时,你会觉得书本真是一位好“老师”,读书的感觉真好……
读书的感觉真好,能读书的孩子就是幸福的孩子!

Ⅱ 手抄报:书香校园内容怎么写(要比赛的)

名人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版谈话。——笛卡尔权
2、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3、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4、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5、 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莱文
还可以使一些名著,推荐给学生;
还可以制作一份读书建议。

Ⅲ 关于书香校园的手抄报的内容,都要写什么啊

找一些关于读书的诗篇,分几版来写,比如第一版写了诗篇,第二版就写一些关于读书而引发的趣闻,然后下一版就出一些文字的谜语。或者是文字的多种意思,等等。

Ⅳ 有关“书香校园黑板报”手抄报内容

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好书伴我成长”—书香校园活动方案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展读书活动,旨在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建设“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塑人格”的书香校园,让全校师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展现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做个快乐读书人。

一、宣传发动,营造读书氛围。(横幅、橱窗、晨会、班会)(14周)

校园挂条幅,班级出黑板报、墙报,让校园的墙壁、黑板、书橱、窗户充满浓烈的书香。

二、组织实施(15-18周)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向各年级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目。

2、组建班级读书角,进行“书香班级”评比。调查学生拥有图书和阅读的情况,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并取好名称(富有童趣、有班级个性等),各班级要推选好图书管理员。

3、开展“征集名言,制作书签”评比展示活动(名言原创或推荐均可)。把喜爱的读书格言优美的名言制作成漂亮的书签,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学校将一些优秀的书签由学校统一汇集展示。(15周)

(12月16日每班推荐5张,评比展示)

5、各班出一期主题为“书香校园”黑板报,并组织评比。(16周)

6、举办学生读书小报评比活动。(16周-17周)

7、各中队开展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中队活动。例如:好书推荐会、读书心得交流、我与好书交朋友、书香伴我成长等。(第16周周五)

8、围绕“书香校园”主题开展活动:1—2年级讲故事比赛;中年级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高年级表演一个书本上的情景剧.

9、“读书助我成长(成功)”征文竞赛。(第17周)

10、开展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

三、总结表彰(1月)

评选“博览章”、“优秀组织奖”、 校园 “书香班级”评选活动、“读书活动创意奖”各若干名;

四、活动要求及保障措施:

1、在网上开辟“读书乐园”专栏,及时报道信息,把读书节活动搞得轰轰烈烈。

2、教师是学生的表率,用我们老师的读书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3、班主任要做好导读工作,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1)在闲散时间上做文章。如中午,教师安排小助手组织20—30分钟的阅读;

(2)在双休日、节假日上做文章。推荐学生阅读一定量的书目,引导大部分学生阅读,吸引少部分学生阅读,让那少数学生在集体力量的召唤下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读书的行列中来。

4、要求教师、学生在校园网发表自己的摘抄、日记、随笔。

5、学校图书馆向教师、学生开放,积极鼓励学生在休息时间、活动时间到图书馆借阅。

五、“书香校园”活动用语:

以书会友

我 读书,我 快 乐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用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名人名句: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 巴斯德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列宁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伏尔泰
●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裴斯泰洛齐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杜威
●科学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 巴斯德

Ⅳ 书香校园手抄报内容 wu

那沉浸在浓浓书香中的我,此时只有一种滋味儿:读书的感觉,真的很好!读书的感觉真好 闲暇之余,有人乐于下棋、玩麻将;有人喜欢打牌、酗酒、游山逛水

Ⅵ 书香校园

什么是“营造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之所以要“营造书香校园”,是因为: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可以保存。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精神的提升和传承必须强化阅读。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
我经常说,怎么样评价阅读对于一个学校的意义都不为过。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教育。我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你们去看,一个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当我们离开母体的时候,我们躯体的发育靠什么?靠最初母亲的乳水的喂养,以后靠我们每天的食物,而精神呢,精神的成长不可能从父母那里遗传的,需要我们每一代人重新开始学习,精神是不可复制的,这学习的过程本质就是阅读的过程。学校教育就好像母亲的乳水,在我们人生的关键时期,它能给我们营养和滋润,但是到了两三岁以后如果再吃母亲的乳水,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是营养不良,身体发育不良,你需要主动进食,汲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精神的发育也是如此,一个仅仅读教科书的学生,绝对不是一个发育优良的人,他就是一个精神发育不良的孩子,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与他们的阅读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最优秀的民族都是与他们的阅读紧密联系的。犹太民族为什么那么强大?为什么这个在公元70年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寄人篱下的民族,却产生那么多世界级伟人呢?为什么他们依然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从马克思,到爱因斯坦,再到弗洛伊德,20世纪人类三次思想大飞跃为什么无一例外的都是犹太人?马克思,他的唯物史观,彻底改变了我们人类对历史、社会的认识,现在人类遇到任何问题,差不多都不会忘记到马克思那里去寻找答案,所以,西方有一门“幽灵学”,就是专门研究马克思的。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他的相对论,改变了我们对物理世界,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弗洛伊德,犹太人,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改变了我们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此外,海涅,卓别林,毕加索,门德尔松,柏格森,胡塞尔,大卫•李嘉图,卢森堡,基辛格,斯皮尔博格; 量子力学开创者波尔和波恩、 原子物理学开拓者费米、控制欧洲金融命脉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华尔街的超级富豪摩根,第一个亿万巨富洛克菲勒,股神巴菲特,钢铁大王卡耐基,都是犹太人。
占美国2%-3%人口的犹太人成就如下: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犹太人占一半;全美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一半 ;全美名牌大学教授,犹太人占三分之一;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四分之一;全美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犹太人占60%;华盛顿和纽约两地的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中,犹太人占40% ;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 ;美国国会参议员中,犹太人占10名;美国国会众议员中,犹太人占27名 。
犹太人人口1300多万占人类总人口的0.2%-0.3%。 1901-2001年共有6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犹太人(或者说犹太裔)有128位,占总获奖人数的19.84%。其中获物理学奖的有39人,占物理学获奖总数的24% ;化学奖获奖者23人,占16.8%;生理学和医学获奖者51人占29.1%;经济学奖获得者14人,占36.84%;文学奖获得者12人,占13% ;和平奖获得者9人,占10.98%。
许多研究认为,犹太人的成就与他们视书如命、崇尚读书是息息相关的。在犹太人家中,可以没有高档家具,但不能没有书橱书架。犹太人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俗,就是书橱一定要放在床头,而不能放在脚边。因为他们视书为高洁之物,若放错了位置,会被认为是对书不敬而受到指责。
据说,一种有趣的风俗从古代一直保持到今天,“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大人就会翻开一本《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舔。这种做法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也因此,犹太民族常常被称为“书的民族”(People of the book)。当我们了解到犹太民族是这样一个嗜书如命的民族,我们就不难理解曾经饱受苦难的犹太民族,之所以能传奇般的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了。
正因为阅读对于民族和国家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推进全民阅读。亚洲四小龙中最具危机意识的新加坡,提出来Thinking Schools, Learning Nation(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口号。从2001年11月开始,新加坡婴儿出生时,医院的护士叮嘱产妇的事项中,竟然有“如何读书给婴儿听”一项。这就是新加坡政府提出“天生读书种,读书天伦乐”(Born to Read,Read to Bond)。
早在1987,里根总统就签署法律,规定当年为美国“读书年”。作为突显城市认同的读书节,在美国比较著名的就是纽约读书节。从1979年开始,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第五大道上纽约将举办热闹的读书节活动—“纽约是书乡”(New York is Book Country)。美国图书馆学会在2000年5月推出“从出生就阅读”(Born to Read)计划,鼓励父母教养出热爱阅读的小孩。在美国,不管是克林顿时代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还是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都大力提倡读书。1997年末,美国政府掀起了一场“阅读挑战行动”,克林顿总统亲自作了“美国阅读挑战行动报告”,在《为美国的教育,行动起来!》的演说中,他提出了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和应遵循的十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开展阅读运动。2001年初,布什政府发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的教育改革议案,其中指出,美国存在两个民族:一个能阅读,另一个不能。该法案中关于阅读改革的力度之大令全球瞩目,仅仅2001年就为“阅读领先”行动投资了9亿美元。2009年2月,刚上任不久的奥巴马总统与妻子米歇尔来到首都华盛顿一所小学,一起为孩子们朗读介绍美国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儿童读物片断,与全班师生合影、握手、拥抱,还送上满满两个牛皮纸袋的书。
1998年9月到1999年8月,是英国阅读年,教育部长布朗奇宣示要借着阅读年的推动,改变英国人对于阅读的态度,重拾阅读的乐趣,“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Build a Nation of Readers)”。
法国读书节始于1989年,自诞生起就秉承“为每人提供一条合适的阅读路径”的信念,法国读书节每年一届,团结了作家、译者、出版社、书商、图书管理机构和读书协会等众多机构,共同发起组织数千场盛大的活动。倾国家全力去推动的阅读节庆在世界上还是比较罕见的。
为了改变与欧盟其他国家相比国民接受教育程度低下的现状,提高国民的文化教育素质,2006年6月,葡萄牙社会党政府推出一项“国家阅读计划”。“政府官员认为,阅读水平是学术上获得成功的关键,这种能力必须从“固定的方式”中获得,而且从孩子们小时候抓起是一个关键。”
1999年8月,日本参众两院就通过决议把2000年定为“学生读书年”。2001年11月,日本制定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法律》,指定每年的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政府更是投入650亿日元,敦促各级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加紧脚步,改善下一代的读书环境。
世界已进入知识世纪,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以知识为主,而一切知识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始。如果今天的小孩,二十年以后的社会栋梁,不爱阅读,或者与其它国家相比,不喜阅读,那么二十年后的国力强弱及社会进展,在今天即已注定胜负。鉴于阅读与国家未来的深刻认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用尽各种办法推动全民阅读。读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活动,我们的阅读率在下降,背后的问题并不是阅读下降本身,而是民族素质的下降。一个国家不能靠巨大的人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重要的是靠人口的素质。在中国由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全民阅读无疑是一种最廉价、便捷、有效的方式。只有重视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阅读,推动阅读社会更好更快地形成和发展,我们才能在较好的国民素质以及民族精神境界之上,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们把书香校园建设作为整个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点,也是六大行动的基础。我们坚信,没有书香的校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书香的校园,教育只是一个训练的场所。我们希望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为学校打下精神底色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
当今,学校阅读的缺失令人痛心。由于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学生和老师不仅承受沉重的体能负担,还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学生每天都在教科书、习题中度过,心理状态、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都令人担忧。为了实现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的神圣对话,“新教育实验”在充分研究、积极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营造书香校园行动计划”。实验学校将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设立为新教育校园“阅读节”,并倡议这一天为全国“阅读节”。实验学校加强了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并尝试建立开放式图书广场、每班配备图书架,重视超文本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实验学校提供专门、保量的阅读时间给师生,鼓励学生家庭建设家庭图书架,形成“书香家庭”。实验学校图书馆向家庭和社区开放,并形成校际合作、区域流动。本着基础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经典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原则,我们还组织上百名专家在近万份问卷基础上,历时6年拟定了《新世纪教育文库》,向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各100种,以年度为界限正式公布。我们还将成立“书香俱乐部”,作为师生开展读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指导各实验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各实验学校读书活动提供导读、评价等服务;促进各实验学校读书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联谊。山东临淄的金茵小学,苏州昆山的柏庐小学,吴江的金家坝、同里小学,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江苏武进的湖塘桥小学等学校,它们都创造了很多有效的读书活动。读书,读课本以外的好书,正在成为这些实验学校师生的一种文化自觉。
如何推进书香校园等建设?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第一是环境和氛围。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一个好氛围还是很重要的。很多学校,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今天你阅读了吗”、“阅读,让师生精神起来”等警句。通过环境的布置,创造校园的整个氛围。很多学校,甚至连一花一草一木都给它配上诗歌,整个学校的阅读氛围创造得很好。所以环境氛围的创造,在我们这个推进阅读的过程中还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物质载体。让每个师生拥有自己的藏书架,或藏书箱,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部分自己最喜欢的书,这些书会伴随我们的一生。每个班级里要有图书柜,学校可以配上好书,如果学校没那么多钱买,就鼓励学生带两本好书,放在这个图书架上,一个月一换,这样一方面让学生的图书架慢慢形成,学生一个月带两本书来充实这个架子,来换这个架子,可以跟大家分享和交流。另外,可以建立年级图书广场。下课了,休息的时候,中午的时候都可以到这个广场来阅读,晚上回家,也可以把学校图书广场的书带回家去看。
第三是活动。要推动孩子的阅读,搞活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书的热爱。比如宁波的一个学校,做了一个活动叫感动接力,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老师推荐一本曾经感动过自己的书,写上这本书为什么感动我,然后把这本书捐给学校,学校做了一个长廊,陈列这些书, 任何老师、学生都可以任意取架子上的书阅读。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推动阅读。还有把作家请到学校,让作家和学生面对面。跳蚤书市,主题阅读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设计得五彩缤纷。关于阅读,你只要用心去做,就会想到很多很多办法。精彩阅读,创造精彩人生。
第四是组织载体。阅读也需要各种各样的组织,如学校读书俱乐部、读书会等,让老师和学生自己来建立这样的团队,不一定强制每个老师参加读书会,自愿报名参加,但是报名的时候都要签合同,就是说,参加读书会,就要明白自己的权利、责任、义务是什么,每个月要读多少书,个人作出计划,然后才有资格参加教师读书会。当然他有权利,权利就是得到学校无偿送给他的书,不参加读书会的老师,就拿不到这个书。在我们推荐的书目里有一本《儿童发展》,这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是关于儿童的最好的教科书。但是这本书不太好读,为什么?一千页。有一个学校的读书会就采取每人一章交流读书等办法,一个学期就读完了。这样,每个老师认真读一章,进行交流,他就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了,最精彩的片断他都知道了,再回头,再去读书,就很方便了。集体阅读的方式,对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有很大的作用。有的时候我们一个人读,读不下去就丢在一边了,但当你要讲的时候就一定要读很多,很多你读不懂的地方,你真正用心读进去,就能把它读懂。平时不感兴趣,但当你要写论文,真正读的时候,你发现可以读得懂。过去没有时间的,因为有压力,也可以读了。所以读书沙龙、读书俱乐部是很好的组织形式。总而言之,书香校园建设还是需要行政的力量去推动的,也需要非正式组织来推动。
第五是课堂。我们知道,阅读要进入课本,这是很重要的。目前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下,如果没有专门的阅读课,对于阅读技能的养成,对于阅读行为习惯的训练,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快读,我们需要快读的时候,一天一本书轻轻松松能读完,因为他有快读的技能。有些书需要精读,有些书需要快读,需要快读的就快读,需要精读的就精读,我觉得这些都是通过课堂的方式能够解决的,那么就要发挥我们语文老师的作用,比如说通过阅读课来推动阅读。当然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还包括科学,科学书的阅读指导也很重要。我们很多学校的其他学科的老师,特别是数学,有些学校的数学阅读,做得非常非常精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学书的阅读以后,写的数学日记很漂亮。
第六是评价。怎么样有效地评价读书的情况,这个也很重要。比如我们很多学校评选读书之星,他会因为一颗星而激动。比如书香班级的评选,我们很多学校,为了推进读书,搞了书香班级的评选,书香班级的牌子是流动的,每个年级只有一个或是两个,那么大家通过争这个书香班级来推动读书。包括书香家庭,我们现在在很多学校还推进亲子活动,让母亲和孩子一起来读,亲子共读,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亲子共读,在我们的很多实验学校推动以后,我觉得效果非常好,带动了很多家庭的学习,父母的学习,又会带动孩子的学习。
朱永新:《新教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51-57页

Ⅶ 书香校园手抄报的内容怎么写

当春风再次回到大地,它带来了更加浓郁的书香,温暖了我冰冻的心灵。它们,见证着我的成长,伴随着我走过春夏秋冬……
九月,那是个丰收的季节,一切都好像那么和谐,人们忙着在田间劳作,忙着忙着九月好像变短了。我,在这一个丰收的季节,嗅着淡淡的清香,听着朗朗的读书声,走进了我高中的校园。一走进正厅,一种浓郁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优雅的钢琴,古朴的地球仪,衬托出一种庄重优雅的氛围,就如对学问研究所应抱有的态度一样。绕过正厅,便是一条宽敞的走廊,在其间漫步,就如走过一条没有尽头的文化长廊,展示着我们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沿着这走廊继续向前,那便是我所爱的那一个班级—高一五班,也是我高中生活的开端。
十二月、一月,北风静悄悄地来了,几场瑞雪沉淀了空气中的阴霾,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尘埃退去,书香逐渐发酵。大家都在奋力备考,为了期末考试准备着,在这短短三个月中,我们都经历了成绩的起起伏伏,我们也懂得了接受失败,弥补不足的道理,使我们更加坚强,走向成熟……
三月,本应是桃花盛开,春回大地的景象,可是今天的春姑娘却格外害羞,迟迟不肯到来,可是我们的心却已有了七八月的炽热。我看到英语口语大赛上各位参赛选手尽情的展现着自己的才华,选手、评委、听众们都享受其中。这让我懂得了原来学习中也蕴藏着极大地乐趣,那一刻,书香之中还夹杂着几分香甜……
五月,校园吹起读书风。读书漂流活动中,卖书的同学尽显创意,拉拢客源;买书的同学也买到了心仪已久的书籍。当本本图书在大家手中传递着,我感受到了夹于其中的喜悦与满足感,原来生活之中处处有知识,书香洋溢校园……
在书香伴随的时光,我懂得了团结,坚强,努力……我向着梦想伴着书香,走向成熟。

Ⅷ 书香校园作文100字

书香校园

走进我的学校,你会发现,这是一所充满书香的校园。
一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文化墙。墙上镶着“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几个耀眼的大字。右侧有一排橱窗,里面除了张贴重要通知外,还是记录优秀学生的光荣榜。往前去,是一个既不大也不小的操场,每一块绿色的砖块上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在这跑道上不分上下,你追我赶。你如果仔细倾听,体育课,阵阵欢笑声,如一支支高亢的进行曲。
教学楼别具一格,桔色和深灰色相间,看上去色调活泼明朗又不失典雅。凝望它,你的心情豁然开朗。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引你前往,走进教室,你发现班级挂牌很有特色,上面是班级,下面则是名言,每班各不相同,“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瞧瞧!未进教室,就闻书香。踏进教室,洁净的桌椅整齐排放,黑得发亮的黑板镶嵌在洁白的墙上。上方是“乐学善思,明德立志”八个醒目的大字和鲜艳的五星红旗,它们与老师的淳淳教诲一起陪伴着我们。
我们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处处弥漫书香的气息。比如:班级建立的图书角,每位同学拿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放在图书角。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丰富我们的视野。学校还要求同学们每天进行词、句的积累,积累从哪里来?当然从书中来,同学们每天读书将自己的体会记下来,日复一日脑子中的知识日益丰富,写作文也就不用犯难,书看多了,优美的语句写也写不完。你听,红领巾校园广播站又响了,主持人正在朗读一篇优秀的作文。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我们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享受学习的快乐!
这就是我的学校,一个充满书香氛围的校园!

Ⅸ 关于书香校园的资料

关于书香校园的资料:首先包含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描述,然后引导到阅读的氛围创建,回最后落实答到具体的执行层面。

正文

我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如何定位,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形象,更关系到学校的品位和魅力。学生的阅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周围的环境。

全方位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创造“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诵读环境,让学生在书海的浸润中不断进步。创设书香校园,品味翰墨馨香,是校园文化品位的写照。

多项共读活动及时引导。学校定期举办“学道街小学读书节”,集中开展“师生读书日”活动,大力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每位语文教师利用朝会课、阅读课为学生朗读经典文章,并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联系通道,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各年级拟定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形成“学道街小学学生课外阅读书目系列表”,帮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读写能力。

读书交流活动因势利导。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会、“巾帼文明示范岗”读书成果展示等读书交流活动,并在校园网上开辟“读书俱乐部”专栏,教师可将每月撰写的读书笔记或教育随笔上传于校园网。

Ⅹ “书香校园”怎么写

我妹妹以前写过一篇三年级的...不晓得对你有什么帮助

品味书香,喜迎奥运

今年是奥运年,大家期待已久的奥运会要在我们中国北京举行了。可就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虽然四川被地震震垮了,但是地震震不垮我们全国人民团结的心。现在,四川各个地方都受到了国家的救护,进行灾后的重建,令我非常感动。
在喜迎奥运的日子里,学校里展开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我们教室里有一个漂亮的读书角,里面放了许多好看的书,图书的种类很多,有科普书、名人故事、童话书等,成为了同学们的读书天地,使我们班获得了“书香班级”的美称。上个学期,我们开展了“诵读百家经典”的活动。三字经三言一句,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能告诉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香九龄,能温席”使我明白了每个人从小就要知道孝敬父母;“亲师友,习礼仪”让我懂得了我们应该亲近老师和朋友;“融四岁,能让梨”让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尊敬长辈。读书真好,它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世界;读书真好,它使我们变得彬彬有礼。学校里还举行了“跳蚤书市”的活动,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好书,在自己的书摊前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好书大甩卖!”… …个个叫得汗流浃背,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我和金书琦买了好几本书,拎得气喘吁吁的。大家与书为友,与书有了亲密的“盟约”。早读的时候,同学们跟着小老师读三字经、背古诗,就连平时比较调皮的同学也被感染了,大声地在读,美丽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朗朗书声,晨读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暑假里,奥运会将要举行,我们也要与奥运同行。学校里要求我们多读一些好书、名著,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我准备多读一些好书,让我的知识库存的满满的,多一些阅读的积累,让书香溢满友谊校园,让读书使我变的更加聪慧。8月份,奥运会要开了,虽然我不能去北京为那些奥运健儿加油,但是我要在电视机前为他们呐喊、助威。让他们多得几枚金牌,为我国争光。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热点内容
大阪藤田美术馆 发布:2025-08-23 12:42:18 浏览:329
英茂生物 发布:2025-08-23 11:51:54 浏览:412
语文易错词 发布:2025-08-23 11:00:28 浏览:565
伊朗人文地理 发布:2025-08-23 10:41:35 浏览:577
化学计量数怎么求 发布:2025-08-23 08:59:33 浏览:596
蹬墙步教学 发布:2025-08-23 08:32:07 浏览:312
数学中i是什么 发布:2025-08-23 08:25:30 浏览:335
简单的语文手抄报 发布:2025-08-23 05:28:56 浏览:998
伦理片学生与老师 发布:2025-08-22 22:57:17 浏览:961
大学英语教材下载 发布:2025-08-22 19:34:59 浏览: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