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当今中学生

当今中学生

发布时间: 2021-06-09 01:23:35

A. 现代中学生有哪些特点

首先,我要肯定当代中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立志振兴中华是大多数现代中学生所拥有的精神面貌;思维活跃、敏捷、兴趣广泛、努力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煅炼自已多方面的能力,则是当代中学生的主要表现;乐于探索、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渴望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知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21世纪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当代中学生的普遍心愿。像这些好的主流方面,在宾高里的学生也是不乏其身影的。

其次,我们也要看到,在改革攻坚和发展的新时期,在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现在我就把针对宾高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做的一些调查作如下汇报:

(1)学习压力仍是中学生的第一压力。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长,课外活动时间少,参考书多、作业多,教师怎么愿意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以宾高的思想政治课为例,教师仍然不得不重复大量的练习和机械记忆,毕业班的教师和学生更要应付每周六下午的学习和工作。根据宾高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仍是学生的第一苦恼”占45.4%,但明显表现出年级段特征,越是高年级越是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或大学,随着高考的接近,学生心理紧张度逐步增加“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带来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考前心态和考场心态已成为中学生能否发挥自已能力的重要因素,因而担心考试发挥失常的学生明显上升。

(2)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注重自身的发展。中国教育给人的印象是学生为社会、为家庭学习,但在一次我在230班举行的班会课《主动与被动学习》中调查发现,学生“为自已的成长成功”而学习占有较高的比例,为51.8%,使“自已将来更有作为”的占39.2%,“为国家贡献”的为25.2%,“为家庭争光”的仅占12.5%。学生渴望实现人生价值,学生更注重个人今后潜力的发挥,因为他们从小就在竞争的环境中长大,导致在考虑问题上更多的考虑自已,当然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之间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

(3)目标显示功利性。“能充分发挥自已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占27.9%,“人生目标的实现”占25.8%,这说明中学生更重要的是今后事业的成功。此外,“有职有权”目标占8.7%,这与家庭环境是密切联系的,有的父母在子女还未学成就已为其找好了“后路”使其没有远大理想,虚度时光。

(4)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利己性趋势。在一次我对宾高高一214、215、229、230等班的学生关于就业取向问题的调查中就发现,有60%以上的学生向往高尚、体面、有钱的职业。首选金融界管理者、企事业领导者、现代科技工作者等职业的各占一定比例,仅有1.5%的学生首选职业是技术工人。数据表明,中学生崇尚对高薪职业的追求,不太愿意从事“蓝领”阶层的职业技术工作。当然,这里也存有对我们过去德育所进行的“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的错误理解的因素,另外在开放的今天,西方腐朽的价值观也直接的考验了我们的中学生,出现了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了动摇的现象,反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却有所滋长。

(5)包容成了当代中学生处理朋友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宾高的学生多出生在80年代的中后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家里的兄弟姐妹不是很多,很少有家庭的孩子超过两个以上的。因而现在的孩子缺乏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和陪伴,有的是父母的爱和说教,因而现在的中学生渴望友谊渴望同龄人之间的理解、交流,他们对朋友不良行为的态度己非成人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更多的是“亦此亦彼或非此非彼”。据我在一次访谈调查中显示,当被问到“你的朋友有偷窃或作弊行为时”回答“不告发,帮他改正错误”占调查人数的60.5%,“不告发,但断绝来往”的仅占12.1%,包容已成了当代中学生处理朋友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

(6)从目前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学生的审美能力较差,随之而来的是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规范淡化。家庭生活富裕了,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中学生容易接受一些流行的审美标准和趣味,不能正确提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更兼涉世不深,事非分辨能力不强,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也随之淡薄和淡化。在我随机抽查宾高的个别学生中发现,在回答“因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如果对方动手打你,你回不回还手?”一题时,只有42.5%的学生选择了不还手,也就是用其它途径解决问题,而有33.5%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更有24%的学生选择了还手。又如在问及是否知道《未成年保护法》主要内容的问题时,虽然92.5%的学生表示知道或者知道一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但其中有63.5%的学生选择了“知道一点,并不是很清楚”这一答案,只有29%的学生表示“知道”,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只是有一些浅层次的、泛泛的认识和了解。另有一些网上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已占了刑事犯罪的70%以上,并出现了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等特点。

(7)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在此次调查中虽然显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活动总体是健康的,但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已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如有孤独感、严重恐惧感、严重不安全感、羞怯感 的学生超过两成,在这两成中又以女生占了较大比例,超过40%的学生缺乏自信,羞怯心重,容易自卑。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中学生逐步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无心上学、不思上进、自暴自弃,动不动就有离家出走的念头。

B. 你觉得当今中学生是怎样的一代人

现在的中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比较全面,占了一半以上,应此有责任感、道德观,要好好培养。 1.道德品质高,2.自立自强,3.积极向上。 我就是一名初中生 现在的中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已经比较全面,占了一半以上,应此有责任感、道德观,要好好培养。 1.道德品质高,2.自立自强,3.积极向上.
.道德品质高,.自立自强,.积极向上
“一半以上的人认为道德品质很重要,大部分人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是最开心的,过半的人认为自己的努力能决定命运。可以说,当代青年人是奋斗不息,自立自强的一代人。”
当今中学生是有良好的道德,会独立自强,并有自己的目标,会去用自己的努力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坚强的一代人,。

Beat一词的意义有十几种:令人厌倦、疲惫、困顿、不安,消耗、摇滚音乐中的节拍,敲打等等。该词由凯鲁亚克最先使用,按他自己说是听到一个朋友用这个此来表达精神上的绝望和世界末日快要到来的感觉,后来有一次他在家乡的教堂里受到启示,觉得这个词与《圣经》里耶酥“登山训诲”的福音(the Beatitudes)又有联系,同时...
现在的中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比较全面,占了一半以上,应此有责任感、道德观,要好好培养。 1.道德品质高,2.自立自强,3.积极向上。 我就是一名初中生 * 每一点1分 还有一分看句子
当今部分中学生都是有责任感、道德观,执着追求理想,喜欢靠自己努力做一件事! 回
示例:当今中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有正确的道德观,能自强自立,是积极向上的一代人。 参考资料:浙教版七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

C. 当今,中学生最流行什么

无论在什么时代,中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流行。那是一些只在校园里风靡,成年人往往摸不着脉的现象。如果你想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先去找这些能开门的“芝麻”吧,然后再想,怎么跟这些有一点主见、有一点馋、有一点虚荣、有一点钱的家伙们谈心。
铁板烧、麻辣烫
只要一放学,校门口的铁板烧、麻辣烫必定被围个水泄不通。尽管媒体总在揭露小贩们的卫生问题,校方一边提醒学生,一边连哄带赶,但各校同学一般都抢着往上递钱,生怕老板把自己那份给忘了。连他们自己也纳闷:这天天吃的东西怎么就吃不腻呀!
彩色鞋带
别老是一双NIKE不离脚了,现在流行的是花样翻新。当然了,每天换鞋子的难度还是大了点,但咱可以换鞋带呀。一双板鞋配上它7双鞋带,每天的都不一样,比新鞋还亮呢。这鞋带可不是那鞋带,颜色一个艳过一个,普通色的、荧光的、加金丝的,想要什么样的就有什么样的。
花样书包
同样是上学用的书包,从当年军挎到保护肩膀的双肩背,再到电视上看来的“幸子”包,各个时期的校园里一直都有不同的讲究。如今女生单肩背的时尚书包,一个比一个大,样子也决不雷同,什么“小新”的,“中国娃娃”的,只要可爱就好。男生呢,斜背个布带子,像足了面口袋,要不就是运动包,反正是怎么酷怎么扮,只有他们心里知道自己找的是谁的感觉。
手机链
中学生绝对是手机链的目标消费者。他们换不起新鲜的手机,但手机的“外挂设备”却换得比谁都新鲜。超大型号的毛绒玩具;或者一个手机配上它五六条链,一拿一大把,生怕别人注意不到。要不来个会说话的,“我爱你想的美”,“老师来了”,内容可谓是千奇百怪。
线控耳机
从当年的WALKMAN到后来的MP3、MD,在新玩意儿还没普及的情况下,仅仅从他们塞在耳朵里、挂在胸前的那条电线上就能区分谁是学生。学生对耳机的要求往往超乎寻常,耳塞状的、耳套状的、单挂耳的,反正什么样的都有。再有那个线控装置,别在胸前,是何其重要的位置,MP3的档次就全靠它撑腰了,所以样子一定要新颖,现在银色的管状线控好像很受他们追捧。
绿舌头冰棍
这是今年风靡校园的一种新冰棍,形如其名,冰棍融化后就变成软软的“舌头”了,而且越拉越长,极有韧性,看得旁人捏把汗以为要掉了,吃的人却泰然自若:放心吧,没事!“舌头”咬上去像冰镇的果冻,一块钱左右也不贵,难怪满街的中学生都开始“叼着舌头”了。大头贴
“大头贴”是流行在学生中的一种可以自拍并且随意粘贴的大头照,最重要的是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一起扮可爱。而且,背景图案多得常常让他们挑花了眼。有时刚拍过这张又发现那张更可爱;好朋友看着这张不错,要走了;贴在文具上做个可爱的标志;价钱也在他们零花钱所能负担的范围内……总之找个借口就可以再进“照相屋”拍一次。
R&B、HIP-HOP
校园R&B、HIP-HOP风愈演愈烈,在学生族眼中,周杰伦、潘玮柏等R&B、HIP-HOP歌手是有个性的代名词,大家唯恐被当作落伍、没个性的典型,于是竞相模仿他们的歌,那些绕舌的歌词一般人也许听10遍还没闹明白唱的是什么,但校园里的新新人类乐在其中,随便拉出一人都能哼上几句。
小商品市场
小商品市场里隔段时间就会有新鲜奇异的玩意儿上市,有些东西怪异到让人看了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谁要是把这些奇特玩意儿的资讯都掌握全了,一定被同学们评为“走在潮流尖端第一人”。所以很多学生族为了“寻宝”,几乎快把小市场逛穿了,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几个,连午休时间都不放过。
韩剧
韩流还在刮,紧跟哈韩潮流的学生族当然不会放过看韩剧,里面有俊男靓女的搭配组合,养眼不说,从他们的穿衣打扮和作派中,最能洞察出当前时尚流行的风向标。而且,风花雪月的故事情节也符合学生年龄层的特点,抱着毛巾边哭边看又不丢人。

D. 现代中学生有哪些特点

首先,我要肯定当代中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版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权、立志振兴中华是大多数现代中学生所拥有的精神面貌;思维活跃、敏捷、兴趣广泛、努力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煅炼自已多方面的能力,则是当代中学生的主要表现;乐于探索、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渴望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知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21世纪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当代中学生的普遍心愿。

E. 现代的中学生有什么特点

首先,我要肯定当代中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立志振兴中华是大多数现代中学生所拥有的精神面貌;思维活跃、敏捷、兴趣广泛、努力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煅炼自已多方面的能力,则是当代中学生的主要表现;乐于探索、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渴望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知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21世纪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当代中学生的普遍心愿。像这些好的主流方面,在宾高里的学生也是不乏其身影的。
其次,我们也要看到,在改革攻坚和发展的新时期,在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现在我就把针对宾高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做的一些调查作如下汇报:
(1)学习压力仍是中学生的第一压力。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长,课外活动时间少,参考书多、作业多,教师不怎么愿意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以宾高的思想政治课为例,教师仍然不得不重复大量的练习和机械记忆,毕业班的教师和学生更要应付每周六下午的学习和工作。根据宾高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仍是学生的第一苦恼”占45.4%,但明显表现出年级段特征,越是高年级越是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或大学,随着高考的接近,学生心理紧张度逐步增加“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带来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考前心态和考场心态已成为中学生能否发挥自已能力的重要因素,因而担心考试发挥失常的学生明显上升。
(2)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注重自身的发展。中国教育给人的印象是学生为社会、为家庭学习,但在一次我在230班举行的班会课《主动与被动学习》中调查发现,学生“为自已的成长成功”而学习占有较高的比例,为51.8%,使“自已将来更有作为”的占39.2%,“为国家贡献”的为25.2%,“为家庭争光”的仅占12.5%。学生渴望实现人生价值,学生更注重个人今后潜力的发挥,因为他们从小就在竞争的环境中长大,导致在考虑问题上更多的考虑自已,当然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之间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
(3)目标显示功利性。“能充分发挥自已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占27.9%,“人生目标的实现”占25.8%,这说明中学生更重要的是今后事业的成功。此外,“有职有权”目标占8.7%,这与家庭环境是密切联系的,有的父母在子女还未学成就已为其找好了“后路”使其没有远大理想,虚度时光。
(4)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利己性趋势。在一次我对宾高高一214、215、229、230等班的学生关于就业取向问题的调查中就发现,有60%以上的学生向往高尚、体面、有钱的职业。首选金融界管理者、企事业领导者、现代科技工作者等职业的各占一定比例,仅有1.5%的学生首选职业是技术工人。数据表明,中学生崇尚对高薪职业的追求,不太愿意从事“蓝领”阶层的职业技术工作。当然,这里也存有对我们过去德育所进行的“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的错误理解的因素,另外在开放的今天,西方腐朽的价值观也直接的考验了我们的中学生,出现了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了动摇的现象,反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却有所滋长。
(5)包容成了当代中学生处理朋友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宾高的学生多出生在80年代的中后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家里的兄弟姐妹不是很多,很少有家庭的孩子超过两个以上的。因而现在的孩子缺乏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和陪伴,有的是父母的爱和说教,因而现在的中学生渴望友谊渴望同龄人之间的理解、交流,他们对朋友不良行为的态度己非成人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更多的是“亦此亦彼或非此非彼”。据我在一次访谈调查中显示,当被问到“你的朋友有偷窃或作弊行为时”回答“不告发,帮他改正错误”占调查人数的60.5%,“不告发,但断绝来往”的仅占12.1%,包容已成了当代中学生处理朋友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
(6)从目前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学生的审美能力较差,随之而来的是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规范淡化。家庭生活富裕了,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中学生容易接受一些流行的审美标准和趣味,不能正确提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更兼涉世不深,事非分辨能力不强,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也随之淡薄和淡化。在我随机抽查宾高的个别学生中发现,在回答“因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如果对方动手打你,你回不回还手?”一题时,只有42.5%的学生选择了不还手,也就是用其它途径解决问题,而有33.5%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更有24%的学生选择了还手。又如在问及是否知道《未成年保护法》主要内容的问题时,虽然92.5%的学生表示知道或者知道一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但其中有63.5%的学生选择了“知道一点,并不是很清楚”这一答案,只有29%的学生表示“知道”,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只是有一些浅层次的、泛泛的认识和了解。另有一些网上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已占了刑事犯罪的70%以上,并出现了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等特点。
(7)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在此次调查中虽然显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活动总体是健康的,但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已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如有孤独感、严重恐惧感、严重不安全感、羞怯感 的学生超过两成,在这两成中又以女生占了较大比例,超过40%的学生缺乏自信,羞怯心重,容易自卑。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中学生逐步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无心上学、不思上进、自暴自弃,动不动就有离家出走的念头。

F. 现代中学生的生活状况

许多学生的家长常常感叹自己孩子的“两面派”行为,他们在学校里表现积极,各方面都令老师交口称赞,但一回到家里,书包一扔,却俨然一副公子小姐派头。许多家长在学校里了解到的信息往往和自己想象相去甚远,学校里的校纪校规使学生规矩工整,可在家里,他们的表现到底如何呢? 近日,明略市场策划(上海)有限公司( www.market-exp.com )就中学生在家里看电视,劳动以及生日party的三个方面,对本市11所中学的初中生做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以透视他们的家庭表现。本次调查的样本量为360名,调查时间为2002年5月8日至5月11日。 电视节目虽精彩,无奈超过六成家长限制。 调查显示:有65.2%的学生家长限制他们看电视的时间。 略市场策划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 现在收看电视无疑已是人们业余生活中的重头戏了,在方寸荧屏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许多频道在内容设置上更趋专业化,不同收视爱好的观众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目。电视作为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中学生处于接受新生事物认识世界的年龄阶段,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强。因此,有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在家看电视。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精彩节目往往会使他们“欲罢不能”,以至于耽误功课,影响作息。因此,大部分家长会限制他们看电视的时间,尤其在家庭作业未完成的前提下,家长更是严格禁止。 部分不加限制的家长中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其中一些家长可能是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心受到工作和生活的限制。另外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强,他们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一些家长也无需去操那份心了。 时间限制条条框框,考试期间成为看电视的“禁日” 调查显示:家长对学生看电视的限制主要为:“考试期间不允许看”,占了总数的70.0%; “只允许吃晚饭看”,占了28.5%;“周一至周五不能看”,占了24.0%;“晚上不能看得太晚”,占16.5%;“只能看新闻节目”的占12.3%。 明略市场策划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 家长对孩子看电视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时间上,其基本原则是电视时间不能霸占学习时间,尤其在考试期间,看电视更是被相当部分家长严令禁止,考试利益高于一切。这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已经在大多数家庭中通用。 不少家长对学生管制较为严格,平时看电视受到家长的限制,事实上,这完全是家长关心孩子成长的一种表现,由于青少年大多不具备分析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往往会受到一些夸张的不切实际的电视节目的影响,同时现在的电视节目过于成人化,而且有许多并不太适合健康的青少年所收看的电视节目也被堂而皇之的在黄金时段播放,甚至还在青少年中流行,例如“流星花园”等所表现的一群不爱读书,只会嬉闹,整体无所事事谈恋爱的不健康节目的反而在青少年中大肆流行,让许多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忧心重重,因此许多家长限制了孩子收看电视的时间。 娱乐综艺类节目最受欢迎。 调查显示:在各类电视节目中,娱乐综艺类节目最受欢迎,其比例为53.6%;其次为卡通片,占35.7%;青春剧占据了29.5%,体育类占25.0%;新闻类占14.3%。

采纳哦

G. 作文650字:当代中学生(现在这个时代的中学生)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是当代的中学生有什么理想呢?借此机会,我也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我演讲的题目是:谈当代中学生.
时下,常听到人们议论:现代的中学生越来越不像话了,没一点学生的样子.
真的是这样吗?放眼四望,确实有那么一点,有些学生在社会上偷杀抢掠,无恶不作.更有甚者,因为抢劫不成而杀死自己的同班同学,这件事不是也曾在电视上报导过吗?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学生整日沉迷于电子游戏厅,打牌赌博无所不能,但是这只是生活中极小的角落,因为历史是前进的,中学生的形象并未就此销毁.
你看,在那幽静的教室里,处处都有中学生在伏案思考,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的情形.这能不令人赞叹吗?现代的中学生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在无边无际的科学海域里扎实苦学,孜孜不倦地求学,竖立坚定的理想向着未来迈进.
当代的中学生具有敢于面对世界,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毕竟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肩负着伟大的历史重任,我们会试着去探索,试着去闯荡,试着去开拓.毕竟通往成功殿堂的路是曲曲折折的,所以我们会试着去尝试,跌倒了也不流泪,重新爬起来继续努力.因为他们相信:总有一天,血与汗的代价是会迎来凯旋的歌声,这就是我们,拥有勇气会默默努力
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力量,我们不仅在前人的基础上耕耘着自己的知识沃土,还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用自己的热情,充满着自信,向美好的梦想奔驰,去开拓一条自由之路.这种自我创新的精神,不正是当代中学生开拓风范吗?我们不再是父母羽翼下的 “花朵”,而是能够自立自强的新一代,我们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社会知识,去掌握社会前进的脚步.
当代的中学生,能够坦然面对失败,不会哭泣,不会气馁,任凭北风凛冽,任凭长路坎坷,我们都会笑着走过去,要在狂风中翱翔,要在骇浪中游弋,情愿选择布满荆棘的小路,即使我们已经伤痕累累,也决不退缩,只因我们要开辟新天地,这就是我们,不畏惧困难,不折服于生活.
当代的中学生,最重视友情,真善美永驻在我们心中.探索和奋斗永远是我们的主旋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一根最坚实的纽带,把彼此的心牢系在浩瀚无边的学海上.
当代中学生最有风度,谦虚谨慎,诚实善良,积极向上一直是我们的宗旨.我们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欣赏力,也会真诚地对待别人,我们不会将自己整天埋在题海里,不会注重自己的外表和举止,更不会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而违心的加以赞赏,我们不会把自己的时间荒废在武侠小说里也不会在大家面前 “吞云吐雾”.
当代的中学昂扬进取如春之朝气,如夏之热烈,又潇洒如秋之超然,也稳重如冬之闲适,我们驰骋于远大的理想,将他升华在祖国母亲无限的热爱中,因为我们始终 “为中华之振兴而奋斗”

H. 现代中学生

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以内后有好的学校可以读书容,有好的工作可以养活自己。父母也是从孩子过来的。

可能有的时候因为太想孩子成才,以至于一些表达方式不被年轻人所接受,但是应该谅解。

孩子取得的一点成绩都可以是他们的骄傲。

不知道现在可逆这样说你明白不明白,我也是中学生过来的,明白中学生的心理。现在的年纪也理解父母的心理。

I. 当今的中学生幸福吗

酸甜苦辣皆有 说实话 你把学习弄好 无论在哪你都辛福 不过现在的中学生要比原来要幸福的多了 新的教学楼 优秀的老师 新的桌椅

热点内容
传说的教师 发布:2025-08-04 05:09:14 浏览:445
祁东教师招聘 发布:2025-08-04 03:08:14 浏览:453
大专数学教材 发布:2025-08-04 02:41:14 浏览:554
课程教学研究杂志 发布:2025-08-04 01:56:59 浏览:573
最便宜的手机多少钱 发布:2025-08-04 01:39:27 浏览:912
小学教师资格报名网 发布:2025-08-03 22:29:35 浏览:206
鱼钩如何绑 发布:2025-08-03 22:24:01 浏览:586
海南锅庄教学 发布:2025-08-03 18:13:43 浏览:663
接发教学 发布:2025-08-03 17:12:33 浏览:662
日语五十音图教学视频 发布:2025-08-03 17:08:25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