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汇文中学
⑴ 汇文中学是公立还是私立的
北京汇文中学始建于1871年,是首都百年名校。学校2005年起恢复初中部,现为包括高中部、初中部以及国际部在内的完全中学。138年的办学实践中,汇文形成了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历史传统,培养出以彭雪枫、张克侠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以王大珩、王忠诚、林同炎等二十多位院士为代表的著名科学家。在新中国建立后历次市级重点中学的评审中,汇文均名列其中。2001年,汇文中学成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校。
学校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强调学校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汇文中学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融汇整合能力的国家栋梁之材。
学校拥有一支具备较高学历层次、敬业精神和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第一位,以“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为教学工作方针,历年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升入清华、北大人数和高考重点率均名列北京市前列。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宽松开放育人”的办学特色。
北京汇文中学站在教育面向世界的高度,积极推动中西文化交融,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是基础教育界最早的对外交流窗口学校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在中国的第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与法国、德国、丹麦、瑞典、韩国、日本、美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余所学校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每年有数百名师生参加互访活动。
学校也是北京市首批可招收外籍学生学校之一,从1994年成立北京汇文语言文化学校至今,陆续接待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短期学习者四千余人,目前在读外籍学生有二百多人,国际部高考成绩长期稳居我国基础教育对外办学领域第一名。
汇文中学中国部设有初高中6个年级(初中部2005年起招生,现第一批初三学生已经毕业)共40个教学班。学校硬件完善,水平一流。校园面积53128平方米,建筑面积58127.69平方米,体育场面积21123平方米,体育馆使用面积8766.92平方米。是内四城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中学。学校现有各种专用教室29个,普通教室62个,专用教室13个,实验室14个。学校图书馆(室)藏书总量12万册,各类报纸37种,各种杂志232种。2006年,学校获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先进学校、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北京是绿化美化先进单位等荣誉。
从“八五”以来,汇文中学的干部和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市、区各级科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汇文中学学生在全国、市、区各级各类竞赛中每年都有上百人次获奖,全面展示了汇文人的素质与风采。
⑵ 汇文中学是私立的吗
大连汇文中学,是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于2002年8月兴办的一所公办的初级中学,是区政府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中的窗口学校。现有教职工76人,在校学生1006人,有24班级,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实验室配备齐全,学校的办学特色:双语教学。自建校伊始,学校按照“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有所长”的办学理念,构建体现“人文关怀,各司其职,目标管理”的管理模式,坚持基础加发展的办学思路,夯实教育教学基础,扎扎实实地办学,逐渐使汇文中学成为区内一所提供优质教育教学成果的学校。
⑶ 汇文中学学生成绩查询入口
中学学生成绩查询入口汇文中学成为据查询入口应该是老师或者是有网上查询。
⑷ 汇文中学在哪附近有什么公交车
鞍山道和甘肃路交口往甘肃路里走一点就到了
公共汽车我是不知道
坐842坐到离鞍山道最近的那站在走进去应该就行了
⑸ 文汇中学和汇文初中哪个更好
我是文汇的毕业生。可以说从文汇走出来以后你能够明显的感受专到自身素质高于别人。文属汇不只是教学质量高,对于学生各方面人格的养成都有非常好的积极作用。文汇的老师对学生极其负责,可以说每一位老师都是千挑万选的。选择了文汇,只要能听老师的话,跟着老师走,市重点高中没问题。
⑹ 成都汇文学校与师大一中龙泉校区哪个好
师大一中龙泉校区好些,是成都公认的私立五花师大一中一校三区学校之一。成都汇文学校在成都知名度极低。不建议选择。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⑺ 汇文中学和人大附中差距很大么
汇文历史感比较浓厚
不过从学生发展角度来说,我感觉能上人大附还是人大附比较好
当然我作为一个人大附的毕业生,说的可能不是很客观
⑻ 从90中学(和平区成都道144号)怎么去汇文中学(和平区甘肃路42号)坐公交
没有公交,骑车快些,你是上课吗
⑼ 汇文学校好吗
位于崇文门内大街以东,船板胡同和丁香胡同内。
汇文学校是北京最早的近代学校之一,由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创办。清同治九年(1870年),美以美会建立北京卫理公会教堂,即亚斯立堂,并于第二年(1871年)附设一所蒙学馆,名培元斋,随后学生逐渐增多,馆内加建宿舍,学生可以寄宿。光绪十年(1884年),在蒙学馆的基础上又成立“怀理书院”,设博学、备学、成美、蒙学诸馆。并将英语及基本科学增入课程,重要课程皆为英语授课。光绪十四年(1888年),怀理书院更名为“汇文书院”,分设文、理、医、农、神学等学科,光绪十九年(1893年),更名为“汇文大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汇文书院被义和团烧毁,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教会又在崇文门内船板胡同扩大校址,重修校舍,改名为“汇文大学堂”,学制为四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汇文大学部与华北协和大学合并,定名为“燕京大学”,迁至海淀,原校址转给汇文小学与汇文中学,1927年改名为“京师私立汇文中学”,1952年改为北京市立第二十六中学。上世纪60至80年代,因修建火车站及拓宽道路,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现存建筑分属船板胡同内之一二六中学和丁香胡同内之丁香小学。
位于一二六中学南部的是汇文中学图书馆。建筑物坐北朝南,但入口在北面中部,并向外凸出,由两侧台阶进入。面阔十一间,东西通长28.5米,南北进深11米,清水灰砖墙身,双坡硬山屋顶,正脊带正吻、走兽,山墙铃铛排山,檩垫枋彩画为近代彩画作法。该建筑于2002年扩建北京火车站时拆除。
位于丁香小学内的北楼与西楼,现在都是教学用房。北楼为二层带地下室,平面为“ U”字形,南北向,在东北、西北角各有三开间45度的连接部分。东西总长约68.5米。中开间为入口,内有双分式楼梯。建筑中央主轴线上的楼梯颇为奇特,为工字形室外砖石大楼梯,北肢由东、西踏步进入一层,南肢由东、西踏步上至平台后,再转到直跑楼梯进入二层。此梯向外突出约六米多,由此推测,该楼中央部分曾是一公共活动的大空间。在建筑东、西侧肢有外凸阶梯可通至地下室。建筑外形为灰清水砖墙,基座层开有地下室高窗,一、二层间以水平砖砌腰线划分,屋顶檐下砖砌叠涩檐石,窄长窗上砖砌平拱过梁彼此间用砖线角连接。只在两侧入口作成半圆拱大门,其上罩以西式牛腿与小齿,二层上立一对爱奥尼式柱头砖壁柱做装饰。中部三开间微向南凸,两侧亦有同样的壁柱,其余墙面也皆以二开间为单位作壁柱装饰。近年来改为抹灰面,原面貌已不可见,中央的室外楼梯也改为金属梯。
西楼主立面朝向东部校园,地上一层半,砖木结构,灰清水砖墙。南北长约76米,中央七开间与南、北端三开间都向东凸出。底层局部为地下室,做成基座层,整体造型为古典主义手法。立面用砖砌凹线水平划分,在底层拱形窗处呈折线,模拟石砌效果。中央入口为木楼梯,上至二层后,左右分上至夹层房间。南、北两结束端三开间的中央部分,为半圆拱形大门洞,由券洞内石台阶上至二层大门。原二层是中间通道式宿舍,现二层室内格局已改为教室。底层原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学生食堂,北部为浴室、卫生间、盥洗室等用房。在建筑物东西两侧有多个室外阶梯可通往底层。此建筑外观基本保持原风貌,只在北部附建了些临时性用房。
另外,在原一二七中学西部有一幢汇文学校的“恩德堂”建筑,为带半地下的二层建筑,其底层为物理、化学等实验室,上层为讲堂、教室。外形为中西合璧的灰清水砖建筑,造型很有特色,但在1996年前后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