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青岛七中学

青岛七中学

发布时间: 2021-06-10 10:12:22

⑴ 青岛七中资料

青岛的女子教育已有百年的历史,在中国教育史上是诞生女子学校较早的城市。当外国军舰的炮口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清政府为形势所迫,于19
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不得不实行“新政”,其中包括改革教育、振兴女学,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向来崇尚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女子学校兴起之路是缓慢而步履艰辛的。

青岛成为德国的租借地和自由港后,外侨来青人数不断增多,他们携妇将雏、漂洋过海到青岛从政或经商,对于子女教育尤为重视。于是延续欧洲教育制度的男女分校教育应运而生。据1924年《胶澳商埠教育汇刊》记载:青岛最早的女学于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建立,称天主教女子学校。

当时青岛天主教女子学校有教员12人都为天主教的修女,学生80多人,大都是外籍侨民之女,实行寄宿制,学费350余元。其学费的昂贵在当时老百姓眼里可称得上是天文数字。青岛天主教女子学校的教学以英国教育为标准。(提起英国天主教女子寄宿学校,令人想起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小简爱饱受虐待和歧视生活了十年的罗沃德学校。)其办学宗旨是“以陶冶品性,养成适应他日社会各阶级之妇人为宗旨”,所学科目有英语数学、历史、地理、德语外,还对家事教育特别注重,像家政学、裁缝、刺绣、绘图、编织、烹饪、速记、音乐等科目都要学习,以培养欧洲式淑女作为教育模式。

1905年青岛第一所女子中学———美懿书院设立。美懿书院又称淑范女学,是德国和瑞士基督教同善会创立,最早附设于礼贤书院,1910年从礼贤书院迁出,独立成为女子学堂。当时的教员仅4人,德籍和中国籍女教员各2名,学生20人。1915年停办。日本占领青岛后,于1916年4月创办了青岛高等女校,校址在原德华高等学堂内,学制3年,相当于高中学历。课程有修身、日本语、汉文、数学、物理化学、图画、体操、家事、缝纫等,后迁址于若鹤山下(即今天的贮水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最著名的女子中学有3所———公办的青岛女中、私立文德女中和私立圣功女中。这些女校培养了不少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女性,原青岛市副市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兹心是文德女中学生,著名的微循环专家修瑞娟曾经是市立女中的学生。女校学生很多还是体坛骁将,成为青岛体育界出类拔萃的女运动员。青岛最早的女子排球队和女子篮球队都产生在这3所女子中学。

女中任教的教师好多也是知名人物。1932年陈翔鹤来青岛市立中学任语文教师,同时在市立女中兼课。1934年老舍先生的夫人胡薭青在市立女中任教。1935年左联创始人之一、作家孟超曾受聘于青岛文德女子中学任初中国文教师。1932至1934年,许地山夫人之胞妹周铭洗任青岛圣功女中校长。

当然,能够上这3所女校的女学生都有优越的家庭和生活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经过这3所学校培养的名媛淑女,婚姻上就有了攀龙附凤的砝码。还有的更是中学一毕业,就找个好人家嫁了,成为“幸福”的全职太太。建国后,市立女中改名为青岛第二中学。1952年11月11日,青岛私立中学由国家接收,圣功女中改为青岛第七中学,文德女中改为青岛第八中学。

青岛的女子教育已有百年的历史,在中国教育史上是诞生女子学校较早的城市。当外国军舰的炮口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清政府为形势所迫,于19
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不得不实行“新政”,其中包括改革教育、振兴女学,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向来崇尚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女子学校兴起之路是缓慢而步履艰辛的。

青岛成为德国的租借地和自由港后,外侨来青人数不断增多,他们携妇将雏、漂洋过海到青岛从政或经商,对于子女教育尤为重视。于是延续欧洲教育制度的男女分校教育应运而生。据1924年《胶澳商埠教育汇刊》记载:青岛最早的女学于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建立,称天主教女子学校。

当时青岛天主教女子学校有教员12人都为天主教的修女,学生80多人,大都是外籍侨民之女,实行寄宿制,学费350余元。其学费的昂贵在当时老百姓眼里可称得上是天文数字。青岛天主教女子学校的教学以英国教育为标准。(提起英国天主教女子寄宿学校,令人想起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小简爱饱受虐待和歧视生活了十年的罗沃德学校。)其办学宗旨是“以陶冶品性,养成适应他日社会各阶级之妇人为宗旨”,所学科目有英语、数学、历史、地理、德语外,还对家事教育特别注重,像家政学、裁缝、刺绣、绘图、编织、烹饪、速记、音乐等科目都要学习,以培养欧洲式淑女作为教育模式。

1905年青岛第一所女子中学———美懿书院设立。美懿书院又称淑范女学,是德国和瑞士基督教同善会创立,最早附设于礼贤书院,1910年从礼贤书院迁出,独立成为女子学堂。当时的教员仅4人,德籍和中国籍女教员各2名,学生20人。1915年停办。日本占领青岛后,于1916年4月创办了青岛高等女校,校址在原德华高等学堂内,学制3年,相当于高中学历。课程有修身、日本语、汉文、数学、物理、化学、图画、体操、家事、缝纫等,后迁址于若鹤山下(即今天的贮水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最著名的女子中学有3所———公办的青岛女中、私立文德女中和私立圣功女中。这些女校培养了不少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女性,原青岛市副市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兹心是文德女中学生,著名的微循环专家修瑞娟曾经是市立女中的学生。女校学生很多还是体坛骁将,成为青岛体育界出类拔萃的女运动员。青岛最早的女子排球队和女子篮球队都产生在这3所女子中学。

女中任教的教师好多也是知名人物。1932年陈翔鹤来青岛市立中学任语文教师,同时在市立女中兼课。1934年老舍先生的夫人胡薭青在市立女中任教。1935年左联创始人之一、作家孟超曾受聘于青岛文德女子中学任初中国文教师。1932至1934年,许地山夫人之胞妹周铭洗任青岛圣功女中校长。

当然,能够上这3所女校的女学生都有优越的家庭和生活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经过这3所学校培养的名媛淑女,婚姻上就有了攀龙附凤的砝码。还有的更是中学一毕业,就找个好人家嫁了,成为“幸福”的全职太太。建国后,市立女中改名为青岛第二中学。1952年11月11日,青岛私立中学由国家接收,圣功女中改为青岛第七中学,文德女中改为青岛第八中学。

⑵ 青岛七中的历史

青岛历史上的女子学校

青岛新闻网 2006-02-26 12:02:45 【 现有新闻评论】

圣功女子学校
青岛的女子教育已有百年的历史,在中国教育史上是诞生女子学校较早的城市。当外国军舰的炮口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清政府为形势所迫,于19
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不得不实行“新政”,其中包括改革教育、振兴女学,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向来崇尚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女子学校兴起之路是缓慢而步履艰辛的。 青岛成为德国的租借地和自由港后,外侨来青人数不断增多,他们携妇将雏、漂洋过海到青岛从政或经商,对于子女教育尤为重视。于是延续欧洲教育制度的男女分校教育应运而生。据1924年《胶澳商埠教育汇刊》记载:青岛最早的女学于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建立,称天主教女子学校。 当时青岛天主教女子学校有教员12人都为天主教的修女,学生80多人,大都是外籍侨民之女,实行寄宿制,学费350余元。其学费的昂贵在当时老百姓眼里可称得上是天文数字。青岛天主教女子学校的教学以英国教育为标准。(提起英国天主教女子寄宿学校,令人想起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小简爱饱受虐待和歧视生活了十年的罗沃德学校。)其办学宗旨是“以陶冶品性,养成适应他日社会各阶级之妇人为宗旨”,所学科目有英语、数学、历史、地理、德语外,还对家事教育特别注重,像家政学、裁缝、刺绣、绘图、编织、烹饪、速记、音乐等科目都要学习,以培养欧洲式淑女作为教育模式。 1905年青岛第一所女子中学———美懿书院设立。美懿书院又称淑范女学,是德国和瑞士基督教同善会创立,最早附设于礼贤书院,1910年从礼贤书院迁出,独立成为女子学堂。当时的教员仅4人,德籍和中国籍女教员各2名,学生20人。1915年停办。日本占领青岛后,于1916年4月创办了青岛高等女校,校址在原德华高等学堂内,学制3年,相当于高中学历。课程有修身、日本语、汉文、数学、物理、化学、图画、体操、家事、缝纫等,后迁址于若鹤山下(即今天的贮水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最著名的女子中学有3所———公办的青岛女中、私立文德女中和私立圣功女中。这些女校培养了不少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女性,原青岛市副市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兹心是文德女中学生,著名的微循环专家修瑞娟曾经是市立女中的学生。女校学生很多还是体坛骁将,成为青岛体育界出类拔萃的女运动员。青岛最早的女子排球队和女子篮球队都产生在这3所女子中学。 女中任教的教师好多也是知名人物。1932年陈翔鹤来青岛市立中学任语文教师,同时在市立女中兼课。1934年老舍先生的夫人胡薭青在市立女中任教。1935年左联创始人之一、作家孟超曾受聘于青岛文德女子中学任初中国文教师。1932至1934年,许地山夫人之胞妹周铭洗任青岛圣功女中校长。 当然,能够上这3所女校的女学生都有优越的家庭和生活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经过这3所学校培养的名媛淑女,婚姻上就有了攀龙附凤的砝码。还有的更是中学一毕业,就找个好人家嫁了,成为“幸福”的全职太太。建国后,市立女中改名为青岛第二中学。1952年11月11日,青岛私立中学由国家接收,圣功女中改为青岛第七中学,文德女中改为青岛第八中学。

山东省青岛市第七中学(计算机特色学校)
坐落于老市区中心地带的市南区德县路27号,西临中山路商业街,南濒前海风景区,是一个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现为26个班级编制的初中学校,1996年学校被命名为青岛市计算机特色学校,现为“青岛市规范化学校”。 近年来,青岛七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市教育局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达标单位、青岛市初中学校素质教育评估优秀等级等各项 荣誉, 2002年被批准为青岛市规范化初中学校,2003年被命名为青岛市教师教育先 进集体、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2004年获青岛市教育督导评估优秀等级、青岛市依法 治教示范学校。

学校坚持“内抓质量、外树形象”,扎实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德育 方面,加强管理制度建设,突出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形成了良好的校风 和学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教学方面,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提倡“激 情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在全市初中学校中名列前茅, 在2004年初中优秀生直推高中录取中,我校录取率为全市平均录取率的200%。 学校大力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了一套懂教学、会管理,年富力强、 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建立了一支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勤于钻研、勇创一流的教师 队伍。三年来,全校教师开设市级以上公开课和录像观摩课30 余节,发表教育教学 论文100多篇。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进入市、区骨干教师行列。 学校于1996年被命名为青岛市计算机特色学校,2002年秋季起设立2个信息技 术教学实验班,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开展研究。经过 近两年来的实践探索,实验班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能力明显加强,教育教学质 量大幅度提高。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继续开展实验工作的要求,学校将

⑶ 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怎么

在中山路旁边,天主教堂后面,校园比较小,教学质量不错,公交车也挺方便。

⑷ 有关青岛第七中学的资料或者教会学校的资料!

就我们学校啊……来教堂后面看看就完了

⑸ 青岛七中

青岛的女子教育已有百年的历史,在中国教育史上是诞生女子学校较早的城市。当外国军舰的炮口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清政府为形势所迫,于19
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不得不实行“新政”,其中包括改革教育、振兴女学,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向来崇尚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女子学校兴起之路是缓慢而步履艰辛的。

青岛成为德国的租借地和自由港后,外侨来青人数不断增多,他们携妇将雏、漂洋过海到青岛从政或经商,对于子女教育尤为重视。于是延续欧洲教育制度的男女分校教育应运而生。据1924年《胶澳商埠教育汇刊》记载:青岛最早的女学于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建立,称天主教女子学校。

当时青岛天主教女子学校有教员12人都为天主教的修女,学生80多人,大都是外籍侨民之女,实行寄宿制,学费350余元。其学费的昂贵在当时老百姓眼里可称得上是天文数字。青岛天主教女子学校的教学以英国教育为标准。(提起英国天主教女子寄宿学校,令人想起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小简爱饱受虐待和歧视生活了十年的罗沃德学校。)其办学宗旨是“以陶冶品性,养成适应他日社会各阶级之妇人为宗旨”,所学科目有英语、数学、历史、地理、德语外,还对家事教育特别注重,像家政学、裁缝、刺绣、绘图、编织、烹饪、速记、音乐等科目都要学习,以培养欧洲式淑女作为教育模式。

1905年青岛第一所女子中学———美懿书院设立。美懿书院又称淑范女学,是德国和瑞士基督教同善会创立,最早附设于礼贤书院,1910年从礼贤书院迁出,独立成为女子学堂。当时的教员仅4人,德籍和中国籍女教员各2名,学生20人。1915年停办。日本占领青岛后,于1916年4月创办了青岛高等女校,校址在原德华高等学堂内,学制3年,相当于高中学历。课程有修身、日本语、汉文、数学、物理、化学、图画、体操、家事、缝纫等,后迁址于若鹤山下(即今天的贮水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最著名的女子中学有3所———公办的青岛女中、私立文德女中和私立圣功女中。这些女校培养了不少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女性,原青岛市副市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兹心是文德女中学生,著名的微循环专家修瑞娟曾经是市立女中的学生。女校学生很多还是体坛骁将,成为青岛体育界出类拔萃的女运动员。青岛最早的女子排球队和女子篮球队都产生在这3所女子中学。

女中任教的教师好多也是知名人物。1932年陈翔鹤来青岛市立中学任语文教师,同时在市立女中兼课。1934年老舍先生的夫人胡薭青在市立女中任教。1935年左联创始人之一、作家孟超曾受聘于青岛文德女子中学任初中国文教师。1932至1934年,许地山夫人之胞妹周铭洗任青岛圣功女中校长。

当然,能够上这3所女校的女学生都有优越的家庭和生活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经过这3所学校培养的名媛淑女,婚姻上就有了攀龙附凤的砝码。还有的更是中学一毕业,就找个好人家嫁了,成为“幸福”的全职太太。建国后,市立女中改名为青岛第二中学。1952年11月11日,青岛私立中学由国家接收,圣功女中改为青岛第七中学,文德女中改为青岛第八中学。

青岛的女子教育已有百年的历史,在中国教育史上是诞生女子学校较早的城市。当外国军舰的炮口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清政府为形势所迫,于19
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不得不实行“新政”,其中包括改革教育、振兴女学,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向来崇尚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女子学校兴起之路是缓慢而步履艰辛的。

青岛成为德国的租借地和自由港后,外侨来青人数不断增多,他们携妇将雏、漂洋过海到青岛从政或经商,对于子女教育尤为重视。于是延续欧洲教育制度的男女分校教育应运而生。据1924年《胶澳商埠教育汇刊》记载:青岛最早的女学于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建立,称天主教女子学校。

当时青岛天主教女子学校有教员12人都为天主教的修女,学生80多人,大都是外籍侨民之女,实行寄宿制,学费350余元。其学费的昂贵在当时老百姓眼里可称得上是天文数字。青岛天主教女子学校的教学以英国教育为标准。(提起英国天主教女子寄宿学校,令人想起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小简爱饱受虐待和歧视生活了十年的罗沃德学校。)其办学宗旨是“以陶冶品性,养成适应他日社会各阶级之妇人为宗旨”,所学科目有英语、数学、历史、地理、德语外,还对家事教育特别注重,像家政学、裁缝、刺绣、绘图、编织、烹饪、速记、音乐等科目都要学习,以培养欧洲式淑女作为教育模式。

1905年青岛第一所女子中学———美懿书院设立。美懿书院又称淑范女学,是德国和瑞士基督教同善会创立,最早附设于礼贤书院,1910年从礼贤书院迁出,独立成为女子学堂。当时的教员仅4人,德籍和中国籍女教员各2名,学生20人。1915年停办。日本占领青岛后,于1916年4月创办了青岛高等女校,校址在原德华高等学堂内,学制3年,相当于高中学历。课程有修身、日本语、汉文、数学、物理、化学、图画、体操、家事、缝纫等,后迁址于若鹤山下(即今天的贮水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最著名的女子中学有3所———公办的青岛女中、私立文德女中和私立圣功女中。这些女校培养了不少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女性,原青岛市副市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兹心是文德女中学生,著名的微循环专家修瑞娟曾经是市立女中的学生。女校学生很多还是体坛骁将,成为青岛体育界出类拔萃的女运动员。青岛最早的女子排球队和女子篮球队都产生在这3所女子中学。

女中任教的教师好多也是知名人物。1932年陈翔鹤来青岛市立中学任语文教师,同时在市立女中兼课。1934年老舍先生的夫人胡薭青在市立女中任教。1935年左联创始人之一、作家孟超曾受聘于青岛文德女子中学任初中国文教师。1932至1934年,许地山夫人之胞妹周铭洗任青岛圣功女中校长。

当然,能够上这3所女校的女学生都有优越的家庭和生活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经过这3所学校培养的名媛淑女,婚姻上就有了攀龙附凤的砝码。还有的更是中学一毕业,就找个好人家嫁了,成为“幸福”的全职太太。建国后,市立女中改名为青岛第二中学。1952年11月11日,青岛私立中学由国家接收,圣功女中改为青岛第七中学,文德女中改为青岛第八中学。

⑹ 青岛的高中都有哪些

1、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坐落于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70号,背依崂山,南临黄海,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单体建筑17个。学校创建于1925年,原名为“胶澳商埠公立女子中学”,1950年秋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截至2013年,历年的入学录取成绩、高考成绩、竞赛成绩都保持青岛市第一,被公认为青岛最好的高中。学校在教学成绩、师资力量、学校硬件等方面在山东省都位居前列。

2、青岛五十八中

青岛五十八中建校于1952年,始为青岛五中,1969年改称崂山一中,1994年更名为青岛五十八中,现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校园占地90亩,绿化面积15091平方米,建筑面积37233平方米。有专职教师165人,中学高级教师52人。

3、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

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于1900年由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建校,原校名“礼贤书院”,是青岛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中学 、全国百所百年名校之一,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新校区位于黄岛区中德生态园(黄岛区七星河路559号),办学规模为60个教学班,计划招生人数3000人,具有英语、日语、法语、德语、韩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七种外国语言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能力,有常住外教近20人。

4、青岛市第十七中学

青岛市第十七中学建校于1954年,1960年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61年被授予全国高教群英会先进集体,1978年恢复山东省重点中学。1996年首批通过了省规范化学校验收,成为青岛市最早一所集省重点中学和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于一身的学校。荣获“全国中学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

5、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Qing NO.1 Middle School Shandong)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一所由青岛市教育局主管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是山东省首批被确认的省重点中学。

学校创建于1924年,前身是私立胶澳中学。1929年,该校更名为“青岛市立中学”。青岛解放后,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⑺ 青岛市第七中学的教育特色

学校于1996年被命名为青岛市计算机特色学校,2002年秋季起设立2个信息技术教学实验班,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开展研究。经过 近两年来的实践探索,实验班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能力明显加强,教育教学质 量大幅度提高。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继续开展实验工作的要求,学校将于2005年继续开设2个信 息技术教学实验班,实验班学生在该校电脑派位录取的新生中,采取自愿报名与测试 选拔相结合的方式录取。实验班由学校选派综合素质优秀,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 技术手段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⑻ 青岛第七中学怎么去

地址是青岛市南区德县路27号,乘坐2路5路301路等车在天主教堂附近下车即是。

⑼ 青岛有几所高中重点是哪些谢谢!

一共有36所高中,其中重点是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青岛第二中学、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青岛十九中。

1、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Qing NO.1 Middle School Shandong)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一所由青岛市教育局主管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是山东省首批被确认的省重点中学。

学校创建于1924年,前身是私立胶澳中学。1929年,该校更名为“青岛市立中学”。青岛解放后,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截至2015年4月,该校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有高中教学班40个,在校学生1972人,专职教师178人。

2、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

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始建于1900年,是全国百所百年名校之一,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省属重点中学、市级规范化学校。原名礼贤书院。

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办学理念,坚持规范与和谐结合的管理原则,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全面与特长相结合的育人原则。

3、青岛第二中学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坐落于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70号,背依崂山,南临黄海,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单体建筑17个。学校创建于1925年,原名为“胶澳商埠公立女子中学”,1950年秋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截至2013年,历年的入学录取成绩、高考成绩、竞赛成绩都保持青岛市第一,被公认为青岛最好的高中。学校在教学成绩、师资力量、学校硬件等方面在山东省都位居前列。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重点中学,山东省规范化中学,省级文明单位,全国健康绿色学校先进学校,2014年成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项目首批64所试点学校之一。知名校友有王涛、修瑞娟、孙明漳等。

4、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

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建校于1954年,1960年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61年被授予全国文教群英会先进集体,1996年首批通过了省规范化学校验收,是青岛市最早的对外开放学校,接待过包括英国前首相希思在内的数以千计的外国朋友

5、青岛十九中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始建于1956年,是山东省教育厅重点联系学校、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青岛市重点高中。学校素以教育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规范、校风雅正、教育质量高而著称于岛城。

2002年学校借助社会力量,首开名校办民校之先河,创办了青岛十九中分校——青岛启明星中学。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卫场路69号

热点内容
爽英语 发布:2025-07-28 22:26:23 浏览:168
2017学科评估土木 发布:2025-07-28 22:06:54 浏览:379
教学q次方 发布:2025-07-28 22:05:18 浏览:302
同性教师 发布:2025-07-28 21:49:19 浏览:386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发布:2025-07-28 21:44:34 浏览:341
证券物理学 发布:2025-07-28 21:27:03 浏览:35
化学高中目录 发布:2025-07-28 20:41:46 浏览:881
哪个行信用卡额度高 发布:2025-07-28 20:40:10 浏览:290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发布:2025-07-28 20:33:13 浏览:829
乙醇的化学名 发布:2025-07-28 20:18:52 浏览: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