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校园欺凌
㈠ 幼儿园防学生欺凌与暴力事故安全教育
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团结同学,和同学和睦相处,善于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严禁打架、骂人。
关注课间安全。请同学们在课间不做剧烈的活动,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上下楼梯右边走。
学会自护自救,提高防御能力。学会简易的防护自救方法,遇到偶发事件要冷静对待;敢于批评。
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拒绝三无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㈡ 校园欺凌解决方法
校园欺凌是指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学生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或诽谤,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学生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1.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2.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3.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4.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5.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6.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7.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8.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9.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10.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11.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拓展资料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校园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一般是因为责任人疏忽大意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㈢ 幼儿园里发生欺凌事件,家长们该如何应对
幼儿园是帮助孩子们学习必要生活知识、建立伙伴关系的重要场所,也是稚嫩纯真的代名词。但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连幼儿园也不能幸免。虽然经过政府部门的专项治理已经制定了相当完善的法律法规,但也不能杜绝欺凌现象的发生,要全面预防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防微杜渐。那么,站在家长的角度,面对校园欺凌事件,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明确孩子是否遭受了欺凌
家长们可能由于过度担心而误解了孩子,关心则乱,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存在以下两种错误的观念。
1.对孩子的行为过度解读
在幼儿园里,经常会出现孩子之间相互吵闹,甚至动手打架的现象。其实,学龄前的孩子在玩闹中出现争端是正常的,即使打闹,也可以归于调皮,算不上欺凌。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所谓的欺凌可以说是无意识的,而且即便相互吵闹、动手完后,也能很快合好,忘记所有。
2.过度担心
孩子上幼儿园也是孩子第一次正式离开父母的身边,不少父母自然会担忧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吃饱睡好,能不能和小朋友相处好,会不会受欺凌等。
幼儿园是孩子社会性地学习跟同龄人建立良好伙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而家长时时担忧孩子被欺凌,是因为孩子真的时刻需要保护?还是因为家长需要凭仗“担忧孩子”,找存在感,维系跟孩子的联络浓度,以及减轻自己的某种焦虑?
有时候,父母的爱就有这么具有吞噬性。那些总为孩子担忧的父母们,都需要好好处理自己的分离焦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有研究表明,长时间被担忧的小孩会无形被催眠,他们会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忠实,下意识让自己变得无能、脆弱,以协作父母的“担忧”。
孩子遭受欺凌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经常被欺凌的孩子一般有沉默、内向和自卑的特征,这些孩子大多不懂拒绝和不会反抗。
其实,很多孩子在刚开始欺凌他人时,只是无意做法。但是,当他发现被欺凌者不像别的孩子一样会激烈抵御后,他就会从这种欺凌做法中得到满足,变成有意欺凌。
那么当孩子被欺凌了,该怎样处理呢?
1.关注孩子的心情,多跟孩子交流
当孩子被欺凌后,父母不应该去指责孩子或者责问孩子为什么不打回去,应当鼓励孩子,给孩子做心理疏导,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安全的,被保护着的。
2.教孩子如何应对
孩子在被欺凌时,要马上说不!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一味地忍让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欺凌者的气焰,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损害。
但是,这并不是教孩子面对伤害时直接打回去,而是注意分寸,还手要有限度,如果欺负停止了,回击也要停止,不要主动地攻击和伤害,还手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知道我并不懦弱,请你停止伤害我。
3.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内向、沉默寡言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出事,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活泼开朗一些,学会与同龄人相处,同时一定要教孩子不要胆小怕事,咱可以不惹事,但事情找上门来了也不要怕。
4.帮孩子了解自己的权限规划
所谓自己的权限规划,便是对方不可以逾越这个鸿沟。平日里,父亲妈妈就要多敬重孩子的权限,多给孩子选择权,以及拒绝的权利。
5.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
创造条件,使孩子多接触人,接触新鲜事物,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窍门。除此之外,当孩子恰到好处地解决麻烦或者疑问时,应当及时给予认可和鼓励。
6.让孩子多锻炼身体
恰当的运动既有益于增强身体调和性和柔韧性,又能推动大脑发育。多与孩子进行运动方面的互动,既可以拉近亲子关系,又可以保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情愉快!
(文中图片来自互联网,仅做示意图用)
关注儿童,关注教育,关注博苑儿童之家(byertongjia)——您随身阅读的育儿杂志,您口袋里的育儿专家
㈣ 幼儿园就有校园欺凌,这些问题孩子长大会不会变本加厉
不好说,要看事情发生后,孩子的成长情况。同学对孩子的孤立和排斥是间接欺凌和一种冷暴力。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原因,然后尝试改变,如果这不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则可以向学校寻求帮助。特别是在幼儿园,孩子还很年轻。不太可能会故意对同学进行骚扰。
3,.爱打小报告;一些孩子非常活跃,并且通常会不停地说话,但是即使这些孩子与世隔绝,许多父母也会更加困惑,并更有可能认为这是学校的错。当遇到不熟悉的事情时,一些孩子经常选择向老师或父母抱怨。实际上,孩子总是在一起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之间会有摩擦,因此孩子必须学会接受差异,有问题可以亲自指出的问题,不要在后面打小报告。
㈤ 如果受到校园欺凌,孩子身上会有哪四种异常
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总是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焦虑的现象。其实面对分离感到不适的不仅仅是孩子,父母也同样会产生不舍、担忧的情绪。即想让孩子在学校学到知识获得成长,又怕孩子受到欺负,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