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中学迁
1945年9月初,中共苏北行署在当时为解放区的江都县永安乡蒋家村创建了江都县中学。
1982年,该校被评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
1994年7月,江都县撤县设市,江都县中学更名为江都市中学。
1997年,江苏省江都中学与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联合办学,学校迁至现址新区浦江路155号。
2000年3月31日,经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江都市中学更名为江苏省江都中学。
2004年3月5日,江苏省教育厅确认江苏省江都中学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和达国家级师范高中标准的省级重点中学。
㈡ 江苏省江都中学怎么样
简介:江苏省江都中学(Jiang High School)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1982年该校被评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2000年4月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已达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的省级重点中学,2004年12月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江苏省江都中学始建于1945年9月,其前身为江都县中学;1994年7月更名为江都市中学;2000年3月31日,经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江都市中学更名为江苏省江都中学。 截至2010年5月,该校共有三个年级18轨共54个班,学生3000余人,学校教职工26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逾百人。
注册资本:4568.5万人民币
㈢ 江都中学是扬州市江都区最好的中学吗
我是常州人,我舅舅家女儿在江都。去年差5分考上江中。江中的确是江都专第一,也是江苏属省重点4星级中学,高考升学率高,老师质量也高,设备也齐全,但是分数线也高。你妹妹有志愿去的话现在要加油了哦!~看我写得这么认真~采纳我吧~
㈣ 江都中学真要搬了吗
是的,江都中学确实要搬了。
新址位置是:黄山路以北、明珠路以东(面积约400亩),目前江都中学迁建工作正稳步推进,并力争2020年第一季度开工,2021年9月教学楼投入使用,建成后的江中是一所现代化学校。
㈤ 扬州梅岭中学搬迁是真的吗
你好,没这回事,请勿道听途说。
扬州教育局:您好,感谢您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根据《扬州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点规划(2012-2030年)》,梅岭中学为规划保留学校。
㈥ 江都中学 怎么样
从江中毕业好几年了,学校肯定是江都最好的,扬州大区第二,在里面的学生升学率很高,而且考上本科的大部分都是一本。
㈦ 扬州江都区第三中学会不会搬走
三中那破地方。我在那上初中的时候就说学校要买后面眼镜厂的地方办食堂和宿舍。然而我的娃都打酱油了还那鸟样
㈧ 扬州市江都区的学区是怎么划分的
一、江都城区
1、实验小学新校区:华山路以南、新都路以西、老通扬运河以北,西至广陵界。
2、实验小学老校区:引江路、利民南路以西、龙城路以北、老通扬运河以南,西至高水河。
3、实验小学建乐校区:新通扬运河以南、龙川南路以西、老宁通高速以北,西至广陵界。
4、仙女镇中心小学:引江路以东、老通扬运河以南、新通扬运河以北,东至砖桥界,包括龙川广场部分。
5、仙女镇龙川小学:新通扬运河以南、龙川南路以东、老宁通高速以北,东至正谊、砖桥界。
6、城区其他学校:进修附小、张纲小学、砖桥小学、双沟小学、仙女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樊套校区,按照历史行政区划分,免试就近入学。
二、其他各镇
江都区其他镇各小学的施教区按照历史行政区划分,免试就近入学。
(8)江都中学迁扩展阅读
江都区小学学区入学条件
一、入学年龄为6周岁。各小学应招收2013年8月31日前出生的未入学儿童少年,确保小学入学率100%。严禁小学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
二、适龄儿童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居住在学校施教区,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产权所有人,原则上以第一监护人的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为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照顾入学:
1、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的规定,江都区除仙女镇外的其他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求在城区小学入学的,由第一监护人自己提供能够充分有效证明自己长期在城区工作或长期在城区居住的证明材料,由教育局安排到指定的公办学校就读。
2、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扬府发2016-85号),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申领居住证的外县市流动人员子女要求在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100%安排公办学校入学,100%享受免费入学的待遇。
主城区外县市流动人员子女,由教育局安排到指定学校就读;外县市流动人员子女较多的农村镇,由镇人民政府决定入学办法;原张纲、砖桥、双沟及其他各镇外县市流动人员子女就近入学。
报名时持户口簿、居住证到所属施教区学校(或指定的学校)办理入学手续,让广大群众“少跑腿、办成事”。
3、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军人子女给予入学照顾。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做好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做好相关人员子女的教育优待工作,并履行必要的公示程序。
㈨ 由于飞机场的原因,江都市丁沟中学是不是迁到小纪
没有啊,还在原来的地方啊,我就是那个镇上的。
㈩ 关于江都中学
自主学习是好事!~
于1945年由中共苏北行署创建于时为解放区的永安乡蒋家村,发展到现址,建成国家级示范高中。经过四次搬迁扩建,办学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条件一次比一次好,质量一次比一次高,影响一次比一次深。特别是这一次的易地重建和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创建对我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办学理念、教育思想,还是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的档次,都有了质的飞跃。现在的江都中学,已形成以主体国家级示范高中为依托,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的江中教育集团。建于老校址的育才中学,正申报三星级学校。原初中部不花政府一分钱,分别改建成承担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验初中和股分合作办学的国际学校。
江都中学的发展和进步,实际上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缩影。 现在的江苏省江都中学,是独立设置的完全高中,共有54个班级(含高一<19>班,为中国、加拿大合办的双语、双学籍的国际班),每班学生平均数为46人。
校区占地200亩,教学区、活动区由香樟葱茏的中央大道分隔,生活区设在杨柳依依、桃花灼灼、流水潺潺的小河彼岸。设计科学,区划清晰,布局合理。花圃、草坪、名木,绿肥红瘦,点缀其间;雕塑、画廊、灯箱,精思博会,相得益彰。整座校园有着浓郁的育人氛围和很高的文化品位。 已建成的教育教学主体建筑都以中国和世界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科学家的名字冠名,教学楼为“培根楼”、办公楼为“行知楼”、实验楼为“棣文楼”、图书科技楼为“树人楼”。另建成的体育艺术馆、生活服务中心(餐饮中心、学生公寓、浴室等)及教工住宅小区等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建有铺设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的标准田径场一座,理、化、生实验室及金工、烹饪、陶艺、汽车模拟驾驶等劳动技术专用教室15个,微机房6个(电脑600多台),多媒体语音室2个,师生网吧2个,天象馆1座。
校园校舍设计充满人性化理念,体现着时代风尚,足以满足当前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校区布局有前瞻观念。此外,学校尚有一部分空地,为学校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我校现已建成校园视听信息双向控制系统,光纤校园网通达江都中学教育集团所属国际学校、实验初级中学、育才中学等3个分校。校本部所有的教室在保留传统的“三机一幕”的同时,实现了多媒体化。教师普遍使用东芝系列笔记本电脑备课、上课,图书馆音像资料容量大、内容新,并设有教师专用的电子备课室、学生音像阅览室。各类电教设备设施齐全,配置先进,已达“校校通”工程第三层次要求。 学校现有各类藏书12.5万余册,年订阅报刊600多种,专用阅览室5个。除每天中午、下午两节课后及周末正常开放外,还在教务处统一安排下,在阅读课时间对包括高三在内的学生开放。经测算,生均教学、办公设备固定资产达1万 元。这些厚实的硬件基础,对学生个性发展形成可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