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什么是和谐校园

什么是和谐校园

发布时间: 2021-06-19 21:59:03

『壹』 什么是和谐校园

和谐的校园是一个温馨的家园,它能让师生的思维在自由中伸展,智慧在惬意中放飞。在教师管理中,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民主、平等、发展的平台,真正落实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理念,从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而是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用心看看我们身边的事,我们有时真会为自己身在实小而惬意。生活上,当一些年老体弱的教师出现力不从心时,学校能及时地嘘寒问暖;当一些年轻教师为谋求发展而又缺乏舞台和机会时,学校又积极地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当一些中年教师感到迷惘、徘徊不前时,学校则细心地为他们指点迷津。教学上,学校则充分相信教师,不断鼓励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并形成课改领导小组,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诚然,学校所做的这一切都将更好地推动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在温馨的人文环境中,教师的职业意识、价值取向、教育思想才能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融入学校文化的主流。
在学生管理中,学校同样为完善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人格创造条件,尊重和引导生本文化,培养出一批批有特长,发展全面的学生。一直以来,学校都能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和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开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逐步引导他们学习上自主,行为上自律,人格上自尊。使他们能够时时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知识得到积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文化素养得到提升,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贰』 什么是和谐班级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建设和谐社会。而社会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因此班级的和谐与否将关系到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和谐与否,也将关系到国家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在创建和谐班级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方法和具体措施,下面结合自己在和谐班级创建中的一些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索。

一、和谐处理好班级建设中的几对关系

和谐班级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如果能协调好班级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将对和谐班级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学关系,教师之间尤其是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同事关系、教师与家长、社会之间的家校关系等。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创建和谐班级的核心内容。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将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要做到师生和谐,就要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看作权威,而学生更多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这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影响到师生间的交往。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是学生的朋友。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如何实现师生和谐呢?我认为关键要热爱学生,关注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师生间的和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年从事教育工作,在52年的短暂人生中,他35年奉献给了家乡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他以马卡连柯为榜样,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他说:“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教师应有爱心,应该关爱学生,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一种“爱”的职业。在日常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热爱学生,关注学生,用亲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用微笑连结起师生间的情感。有一次,我班有位学生因为喜欢宠物,在和宠物猫逗玩过程中,手臂不小心被猫抓破了,由于父母亲不在家,显得手足无措,上课也老是分神。我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下课后把她叫来和她谈心,在了解事情真相后,我马上送她到防疫站打了疫防针……事实证明这样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这样的付出学生是“领情”的,有利于全新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那是在2007年元旦前一天的早晨,904班的每位任课老师都收到了全班同学送上的一张贺卡。上面写着:“送给我们最可爱的周老师”、“送给我们最美丽的钱老师”、“送给我们最幽默的丁老师”……当我走进教室准备上班会课的时候,全班同学排队轮流到我面前向我深深地鞠躬,“谢谢班主任老师的关心”、“老师你辛苦了”……在那一刻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是啊,“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是不可估量的。正是由于有了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保障,学生的学习成绩、精神面貌才有了日新月异的改变。“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

其次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既是学习中的合作者、竞争者,又是生活上的朋友与伙伴。同学关系是学校中最常见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处理好坏与否对于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不仅影响到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还会影响到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行为方式等不同,也难免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要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必须建立起和谐的同学关系。班主任老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活动让同学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只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才能打造和谐的同学关系。

二、和谐班级创建的几种方法和途径

“条条大路通罗马。”和谐班级的创建是我们学校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和谐班级创建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具体方法和措施也应不同,在和谐班级的创建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切不可把某一种方法和措施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结合自己近几年在创建和谐班级中的实践,下列尝试对和谐班级的创建具有一定的效果,希望对同行在和谐班级创建中的探索有所启发。

1、恩威并重、软硬兼施,寻求制度化和人性化的最佳结合点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纪班规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评判作用,有利于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制度保证。因此在创建和谐班级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班纪班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是非观。既然是纪律就必定会有奖惩,有奖惩就必定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一味的“严格”和“高压”,要求学生“必须如何”、“禁止怎样”。势必会抹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针对不同学生针对不同的违纪行为,应体现“人性化”。例如学生在犯了错误之后,我们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让班级制度具有“人情味”。只有这样才能为创建和谐班级提供一种制度保障。我班有位同学褚某,初二时曾是一位颇让老师头疼的学生,由于学习、纪律差、行为习惯不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为此还被学校处分过,可是他一点都不在乎,还扬言说要和老师对着干。初三刚进入我班时,几乎每天都迟到。如果用班纪班规去衡量他的话,他没有一天不违纪,也没少让老师批评。我也没少找他谈话。可是效果就是不明显。我在反思自己的方法,我看老方法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灵,老是用纪律和威严去压他,不仅纠正不了他的缺点,反而还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于是我找了个机会和他进行了平等的对话,让他站在老师的角度想想如果没有纪律班级会是怎样一个景象?他承认纪律很重要,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确实离不开纪律,可是迟到已经成了习惯,让他一下子改变很难。我又告诉他,老师可以允许你迟到,但不是每天。他说“既然老师这么尊重我,我保证每周最多迟到两次”。我满眼期待地望着他,用眼神告诉他,这个口头承诺老师相信他。一个多学期过去了,虽然他一个月偶尔也还会迟到一二次,但是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可见和谐班级的创建,制度是保障,“人性”是催化剂。恩威并重、软硬兼施,把制度化和人性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推动班级的进步和发展,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和谐的境界。

2、人人参与,民主管理、寻求自律和他律的相通点

一个班级学生有几十位,而教师仅有几位,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纵有三头六臂也是徒劳。在和谐班级的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至关重要。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的主力军。因为班干部也是学生,他们与其他同学朝夕相处,比班主任更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能为班主任及时提供班级信息。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尽早创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我在选拔班干部过程中进行了精心挑选,多选一些责任感强、主动性好,又有特长的学生做班干部,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畅通和制度的有力执行。同时,我还十分注意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尽可能的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并在此基础上,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使班级出现“人人会管理,事事有人管的”的良好局面。在人人参与,民主管理的氛围中,实现了他律和自律的完美结合。

三、和谐班级创建中的几点反思

和谐班级的创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摸索和实践过程中,也有许多的困惑与迷茫。

1、和谐班级创建与和谐社会大环境建设的矛盾。在和谐班级创建过程中,学生无论从思想、心理、学习还是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社会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地方,给学校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2、和谐班级创建与学校教学评价体系的矛盾。虽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还在一部分人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担心和谐班级的创建会影响到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会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因此对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还心存疑虑。

班级、校园是社会的一个小细胞,和谐社会的健康肌体需要亿万个像学校班级这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细胞。只要大家同心协力,相信和谐班级的创建必将推动教育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必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叁』 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党的十七大赋予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 2009-2010年是积极实现科学发展观,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迎接世博会举办的关键年,也是我校继承发展、保持区级文明单位称号的重要时期。学校要把文明和谐校园创建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我校和谐发展新局面。

『肆』 你理想中的和谐校园是什么样子的呢

和谐校园 你我携手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我们附中校园虽然不大,但各种花草树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一帧帧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人把教师比作学生的第一盏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自身应该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身为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彼此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当一个学生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给幼小的心灵以温暖的慰籍,给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动……
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附中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体育节”上一展矫健的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文化节”中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让你我携起手来,努力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吧!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大学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大学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地成长。未来不是梦,今天,在我们手中。

找到这两篇,稍改动即可。

『伍』 有什么建设和谐校园的金点子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和谐校园的构建有五个基本要素——人、事、物、景、情的和谐。
人的和谐是关键
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校园中的人,主要由领导干部、教师、学生三类人构成,而其中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中的关键,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基础。校园是否和谐,首先就看这个学校班子是否和谐,这是由领导班子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领导班子的和谐并不是领导班子没有矛盾、不允许产生矛盾,也不是班子内部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意见,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和谐。这就是说,领导班子的和谐,是不同意见充分讨论甚至思想交锋但又形成一致意见和决议的和谐。在这过程中,班子“一把手”的言谈举止和所作所为是关键与核心。“一把手”坚持民主集中制,让大家充分说话,畅所欲言,又善于引导和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和决定,这样的领导班子必然是一个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当然班子的其他成员对于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领导班子的和谐,肯定就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而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一般就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如何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应当说领导干部和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事的和谐是核心
一个校园是不是和谐,除了要看领导班子的和谐、看干群关系的和谐、看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外,还要看是不是抓事业,树正气。事业发展兴旺,师生心气很足,正气蔚然成风,这极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如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萎缩萧条,前景堪忧,前途无望,家长投诉多,社会意见大,上级追究严,肯定是人心惶惶,人心思散。连生存和发展都成问题的学校,肯定是无和谐可言的。
由此不难看出,事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核心所在,校园的和谐也是通过校园内大小事体现出来的。
校园的中心工作无疑是教书育人。所有的事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进行的。岗位的设置、人员的安排、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设计落实、校园建设与后勤服务的保障、教职员工的考核评价等大小事无一不关系到校园的和谐,而所有的事均靠人来组织落实,因此,学校的事业要兴旺发展、要充满活力与生机,关键在人。
物的和谐是保障
和谐的人际关系、干事办事的良好氛围,没有物的和谐肯定是难以为继的。这里的物既指显性的客观物资条件,又包含隐性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物的和谐既表现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配置的和谐、教职员工福利待遇的和谐,更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和谐。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配置是否和谐,关键看其是否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如有的学校班额数超过七十人,课室挤得水泄不通,前排的学生桌椅顶在黑板前,是为不和谐;有的学校为更多地容纳学生而将功能室改为课室,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空间几乎没有,是为不和谐;有的学校教学区与运动区、生活区功能不分或混杂一体,是为不和谐。
相比显性的物的和谐,隐性的物的和谐显得更为重要。学校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奖优罚劣的机制的健全和谐,是维系校园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如学校各岗位的“职责”、“安全管理制度”、“奖教奖优条例”、“教职工考核评比条例”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成效。
景的和谐是窗口
校园的和谐是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主观感知的,这即是校园的风景。这景是由人、事、物构成的。人是这风景的主宰,是这风景的主角。和谐的校园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都应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都表现出校园的和谐。如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布局科学合理洁净的校舍、花草树木等等,均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
这个窗口是动态的,而且是感性的。女生吊带露脐衫、男生黄毛怪装在T型台上、街头是景,但在严谨、活泼的学校决不是景;高声喧哗、追逐打闹在市场是景,但在求知务实的课堂决不是景;大型豪华音乐喷泉在星级酒店前是景,但在活动空间狭窄的校园决不是景。
校园景的基调是洁净、整齐、有序、合理、规范,并且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极具特色与表现力。透过这个窗口的任一景,就可以感知校园的文化、校园的和谐。
情的和谐是基础
人的和谐、事的和谐、物的和谐、景的和谐,都是以情的和谐为基础的。人决定了事、决定了物、决定了景,人是关键;而人是有情感的人,人是情的载体,情是人的灵魂。因此,情的和谐是人、事、物、景和谐的基础。
情的和谐应该是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教职工情的和谐、学生情的和谐的内在动力。在校园三大主流人群里,领导干部因其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职工的“情”,而教职工也因其工作性质与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的“情”。由此,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最为关键,教职工情的和谐最为重要

『陆』 和谐校园的定义是什么

首先要是一个完整可自我调节又与外界有良好关系,生活、学习、教育自足,又容许有新的想法,意见,并通过它们改进现有的状况。

和谐类似于自然界的存在,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状态。

『柒』 和谐校园是什么样子的

要和谐,就地从思想建设上着手,要让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子都崇尚精神文明,都一一颗人爱之心来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这个校园就和谐了。

『捌』 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

和谐:同心协力,共同合作

就是要大家一起努力建设美好的环境吧,包括社会,校园,家庭。

这些都需要共同奋斗,相互帮助。

热点内容
船用化学品 发布:2025-07-08 11:24:18 浏览:912
大老师恶心 发布:2025-07-08 08:52:35 浏览:959
日本历史学 发布:2025-07-08 08:37:05 浏览:487
有什么好歌 发布:2025-07-08 07:06:26 浏览:68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发布:2025-07-08 07:06:19 浏览:841
数学老师推荐信 发布:2025-07-08 04:44:51 浏览:167
mc另类压声教学 发布:2025-07-08 04:35:41 浏览:891
古代地理学巨著 发布:2025-07-08 04:35:00 浏览:600
松鼠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2025-07-08 04:08:22 浏览:946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