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七中学
⑴ 怎么进成都七中
成都市第七中学(Cheng NO.7 High School),简称成都七中(成都中学),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国4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样板学校”之一。
学校源于1905年4月12日创建的成都高等小学堂;1952年11月,更为成都市第七中学;1986年,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8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在四川的定点联系学校;2000年,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评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四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样板学校之一;2013年12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成都七中成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4年10月16日,加挂成都中学校名。
截至2014年6月,学校设有林荫、高新2个校区;开办15个教学班,有学生753人,有教职工205人。
初三了面临的是中考。在此给出如下建议:
1、首先心态问题很重,摆正心态,设定成都七中为目标。
2、多练习题,可以看看相关七中的试卷。
3、七中是相对更好的学校,那么对自己要求就要高一点。
4、养成良好的习惯,好好复习,每天练习各科。
⑵ 成都七中有哪些分校
成都七中一共有两个教学区,即两个分校,分别是林荫、高新2个校区。
成都版七中为“一校两权区”:“一校”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目前拥有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两个教学区域。
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同属一所学校,一个校长,一个法人代表,两校区治学理念、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学生管理和课程设置完全统一,两校区教师的具体工作安排由学校全面统筹协调。
“两区”即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和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在遵循学校统一管理的前提下,两校区分别制订适应各校区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做到“统一协调,分区管理,因地制宜”。目前,林荫校区只设置有高中,没有初中,高新校区既设置有高中,又设置有初中。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采用全寄宿制管理,其简约古朴的建筑风格、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优雅幽静的校园环境是莘莘学子学习成长的神圣殿堂。
⑶ 成都市第七中学的办学条件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15个教学班,高中生753人;有初中生315名,其中艺体特长生人数35名。
2009年4月,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成立。集团成员16家,包括自办(1所)、领办(4所)、指导合作(3所)和对口帮扶(5所)学校,校名中有“七中”的有8所。 类型学校名称自办自主型成都七中(林荫校区、高新校区)领办支持型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指导合作型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对口帮扶型金堂淮口中学、都江堰市第一中学、棕北联中、温江二中、田家炳中学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位于成都九眼桥水井坊的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是成都市第一批改制学校。1997年,成都七中与成都第35中同举办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 2001年7月,四川嘉祥实业公司创建的成都树德新实验学校更名“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成为第一所依托成都七中联合办学的民办公助性质的学校,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被冠以“西区”。2007年底,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更名为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位于光华大道温江涌泉镇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由成都七中和冠城投资公司2003年合作兴办,是四川省率先把信息高速公路“修”进每一间教室、每一间办公室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学校。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是2008年由成都七中和高新区管委会联办的公办初级中学。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2011年,成都七中与金牛区教育局联合举办“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招收初高中生。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20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四川省特级教师(累积)24人,成都市教育专家4人,成都市特级教师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31人,高级教师147人,学校还有近100位硕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课程结业的教师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
四川省特级教师:文宗、龚廉光、杨光荣、谢晋超、刘国伟、王志坚、魏光军等
⑷ 成都七中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桥林荫中街1号。
学校前身是1905年由墨池书院和芙蓉书院合并创立的成都高等小学堂;1907年学校更名为成都县中学堂,1952年更名为成都市第七中学校;1986年,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8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在四川的定点联系学校。
2000年,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评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四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样板学校之一;2013年12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成都七中成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4年10月16日,加挂成都中学校名。
(4)成都第七中学扩展阅读:
办学历史
1905年4月,合并墨池书院、芙蓉书院,创办成都高等小学堂。
1906年,改名为成都县立中学(旧制4年初级中学)。
1924年,改制成都县立中学校(新制三年)。
1930年2月,在署前街创办成都县立女子中学(初中)。
1931年春,创办高中、招理一班。
成都七中办学历史图
1932年春,招高中、理二班。
1932年秋,招高中、普一班。
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迁外西茶店子。
1940年,增设高中招高一班。
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迁外西雍家渡叶家大院。
1942年,迁太平坊银桂桥。
1946年2月,抗战胜利后迁回茶店子。
1946年,抗战结束迁青龙街。
1950年2月,两校合并(地址:青龙街)成都县立中学校。
1952年11月,成都县立中学校改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
1954年,迁校至外南磨子桥(2002年,市政建设改称林荫中街1号)。
1997年9月1日,领办成都三十五中,成都三十五中改称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2000年,与嘉祥集团合办(外东东光小区)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磨子桥校本部)。
2000年,创办留英预备班(磨子桥校本部)。
2001年,与东方闻道有限发展公司合办成都七中闻道网校(磨子桥校本部)。
2002年,创办留澳预备班(磨子桥校本部)。
2003年7月,在温江区涌泉街道创办由高达投资公司独家出资成都七中独家办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2008年,成都七中与高新区社会事业局联办的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成立。
2009年4月,正式成立成都七中教育集团。
2009年9月,由成都七中领办的(与七中高中教育无缝衔接)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在高新区成立。
2010年,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投入使用。
2011年,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修建新校区。
2011年,与金牛区教育局和大连万达集团联合创办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成立。
2013年12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成都七中成为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
2014年10月16日,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正式加挂“成都中学”校名。
⑸ 成都七中初中情况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是高新区社事局直属全额拨款正科级公办的初级中学。由成内都七中容领办,按照成都七中优秀办学传统精心打造,与成都七中高中教育“无缝衔接”。成都七中初中学校自2008年办学以来,秉承“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爱生育人”的优良传统。
以“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教育”为己任,努力实践“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思想,朝着“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领先”的办学目标奋力推进。取得了令教育同行和社会各界惊叹的办学业绩。
(5)成都第七中学扩展阅读
成都七中初中的办学成绩: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自2008年办学以来,三个年级的学子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都稳居高新区第一,初三学子(大约在520人左右)的中考成绩平均分也居成都市第二位。
在2013年成都市中考中,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公立学校)重点率达到82.92%,(参考人数486人,上重点403人),继续保持着成都市第二名的位置,仅次于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私立学校),位居成都市公立学校第一名。
⑹ 成都市第七中学的介绍
成都市第七抄中学(Cheng NO.7 High School),简称成都七中(成都中学),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国4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样板学校”之一。学校源于1905年4月12日创建的成都高等小学堂;1952年11月,更为成都市第七中学;1986年,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8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在四川的定点联系学校;2000年,首批被四川省教育厅评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四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样板学校之一;2013年12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成都七中成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4年10月16日,加挂成都中学校名。截至2014年6月,学校设有林荫、高新2个校区;开办15个教学班,有学生753人,有教职工205人。
⑺ 成都七中试验中学出什么事了
首先你要知道成都市第七中学(俗称:成都七中)和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关系,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是四川冠城集团与成都七中合作兴办的一所学校,由温江区教育局直属自收自支副县级民办完全中学。实力上应该和成都七中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还算可以。
⑻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七中学是个什么性质的学校
是一个公立学校,主要奖项是首届川派初中名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成都市文明专单位、成都市校本培训属研修基地、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从2004年起连续六年获区教育局教育教学考核一等奖,在区域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学校始建于公元1944年,是一所具有较长历史和较为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名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87名,学生2700人。
(8)成都第七中学扩展阅读
在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立足于自身特色,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紧跟社会、时代发展步伐,从而奠定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办学理念是教师要做适应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教师,学校要提供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教育,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目标是用五年时间把学校发展成为四川省特色初中学校。成为成都市最有特色的初中!